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府城三郊和甘為霖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府城三郊和甘為霖之间的区别

府城三郊 vs. 甘為霖

府城三郊又稱為台南三郊或三郊,為1720年代先後成立的台灣清治時期台南地區之商業公會組織。以安平港與台江為經商根據地的該三郊商分別為北郊蘇萬利,南郊金永順以及糖郊李勝興。 在經濟上,這三家郊商既合作也競爭,並在台灣社會上,於地主之外形成另外一股民間力量。事實上,這共一百多家來往大陸台灣間的粵閩本籍之商號所組成的三郊,不但連袂帶動了台南地區的商業發展,也讓台南府城維持了甚久的台灣首府地位。於是出現了在臺灣琅琅上口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諺語。. 霖(William Campbell,)全名威廉·坎貝爾,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牧師與傳教士,19世紀後期在臺灣南部傳教,1891年10月於臺南創立全臺第一所盲人學校青盲學,是臺灣盲人教育的先驅者。他在台灣時間是1871至1917年,共46年。由於他的貢獻,他獲日本政府頒發旭日章與瑞寶章,以及名譽博士。.

之间府城三郊和甘為霖相似

府城三郊和甘為霖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府城三郊和臺灣清治時期 · 甘為霖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府城三郊和甘為霖之间的比较

府城三郊有41个关系,而甘為霖有2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49% = 1 / (41 + 26)。

参考

本文介绍府城三郊和甘為霖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