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原君和魏齐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平原君和魏齐之间的区别

平原君 vs. 魏齐

平原君,嬴姓,趙氏,名胜(?),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的弟弟,是東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任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於養士而聞名。和齊國孟尝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无忌、楚國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 司馬遷著《史記》,將平原君與虞卿合立《平原君虞卿列傳》,此外,《趙世家》、《魏公子列傳》、《范睢蔡澤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等亦散記有其事蹟。. 魏齐,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在魏昭王时担任相国。 魏國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嫉妒副使范雎,遂向魏齐诬告范雎向齐国泄密,魏齐重笞范雎,范雎身受重傷,只好装死,被丢在厕所中,宾客朝他身上撒尿,最後,范雎在郑安平與秦國使臣王稽的帮助下逃到秦国,化名為張祿,做了秦昭襄王的相国,立志要向魏齐复仇,甚至揚言血洗大梁。 魏齐害怕被范雎報復,逃到赵国平原君处,秦昭襄王邀平原君出使秦國,卻將平原君軟禁,以威胁赵孝成王。魏齐与虞卿逃回魏国,想通过信陵君到楚国去。信陵君畏秦,犹豫未肯见,魏齐得知信陵君不愿見自己,遂自刎而死,趙國將魏齐頭顱梟首,函送秦國。.

之间平原君和魏齐相似

平原君和魏齐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史记信陵君秦昭襄王趙孝成王范雎赵国虞卿戰國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和平原君 · 史记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信陵君

信陵君(),名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後世亦稱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或稱“養士四公子”)。.

信陵君和平原君 · 信陵君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秦昭襄王

昭襄王(),嬴姓,名稷,一名則,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悼武王(簡稱秦武王)之弟。在位時間长達五十六年,期間任用包括魏冉、范雎、白起等名臣,治軍備戰,富國強兵,为其曾孫秦始皇奠定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 前306年,秦武王意外死亡,諸兄弟爭位;趙武靈王與秦國的魏冉等大臣合謀,於是得立,是為秦昭襄王,簡稱秦昭王。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之西元前260年打敗趙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其在位晚期發生的。前256年,昭襄王灭東周。前251年,昭襄王死,享年七十五。.

平原君和秦昭襄王 · 秦昭襄王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趙孝成王

趙孝成王(),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君主,原名趙丹,趙惠文王之子。.

平原君和趙孝成王 · 趙孝成王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范雎

范雎(),又作范睢、范且,字叔,化名為张禄,中国战国时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昭襄王宰相。封地在应城(今河南鲁山东),所以又称为应侯。.

平原君和范雎 · 范雎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赵国

赵国,戰國七雄之一的諸侯國,也作勺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韩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另外赵国附近还有小国中山国。.

平原君和赵国 · 赵国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虞卿

虞卿,名信,卿为官职,中國東周戰國時期人物,曾任趙國宰相。著书八篇,即《虞氏春秋》。 遊說趙孝成王成功,成為上卿。長平會戰時,建議趙王出使楚魏,說秦國顧慮,但趙王用樓昌的建議,派使者到秦國求和,結果求和不成,楚魏又不肯援手,趙國在長平大敗。秦軍撤退,虞卿建議不要再割地給秦國,因秦軍已疲,不應把秦國無力搶奪的土地送給她,但樓緩則極力建議趙國割地;虞卿則指出樓緩的說法,根本已經是秦國的說客了,最後趙王相信虞卿建議,把「六國城」割給齊國,秦國得知,亦馬上派使者到趙國講和。 后因魏國宰相魏齐早年得罪過秦国宰相范且,被秦王追索,逃到赵国,赵王想把他抓起来献给秦国,虞卿與魏齐友好,于是解除相印,与魏齐一同去往魏国,想透过信陵君逃往楚国,但没有成功,魏齐自剄于大梁。.

平原君和虞卿 · 虞卿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平原君和戰國 · 戰國和魏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平原君和魏齐之间的比较

平原君有64个关系,而魏齐有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9.41% = 8 / (64 + 21)。

参考

本文介绍平原君和魏齐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