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伦纳山口

指数 布伦纳山口

布伦纳山口(Brennerpass;Passo del Brennero)是一个沿奥地利及意大利边境穿越东阿尔卑斯山脉的隘口,为亚得里亚海与黑海水系的分水岭,在行政上分属奥地利的蒂罗尔州及意大利的波爾扎諾自治省管辖。 作为海拔最低(1,370米)的阿尔卑斯山鞍部,它长期以来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隘口的两端为阿尔卑斯山重要的谷地,其中北面为锡尔河及因河河谷,南面为埃伊薩克河及阿迪杰河河谷。布伦纳山口与圣哥达山口、及共同构成了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四大通道,它同时也是奥地利及意大利间最为繁忙的通道。但与瑞士的通道相反,这里的重点不在于铁路运输,而是道路运输。.

21 关系: 埃伊薩克河奥地利亚得里亚海德铁-奥铁欧城列车分水岭因河隘口聖哥達山口鐵路運輸谷地黑海边境錫爾河 (奧地利)阿尔卑斯山阿迪杰河蒂罗尔州欧洲E45公路水系波爾扎諾自治省海拔意大利

埃伊薩克河

埃伊薩克河是意大利的河流,位於該國北部,屬於阿迪傑河的支流,河道全長96公里,流域面積4,202平方公里,平均流量每秒78立方米,河口處在波札諾以南。.

新!!: 布伦纳山口和埃伊薩克河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布伦纳山口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亚得里亚海

亚得里亚海地圖 亚得里亚海(Mar Adriatico,Jadransko morje,Jadransko more,Deti Adriatik),是地中海的一部份水域,分隔了義大利半島 (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也分隔了亞平寧山脈與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及其臨近地區。亚得里亚海西岸屬於意大利,東岸則分別屬於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蒙特內哥羅和阿尔巴尼亚。亚得里亚海透过位於其南部的奥特朗托海峡与愛奥尼亚海相连。波河、阿迪傑河、奧凡托河等河流流入亚得里亚海;海中有近1200個島嶼,其中只有69個有人居住。.

新!!: 布伦纳山口和亚得里亚海 · 查看更多 »

德铁-奥铁欧城列车

德铁-奥铁欧城列车(DB-ÖBB EuroCity)是运行于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经由奥地利因斯布鲁克至意大利若干城市间一系列欧城列车班次所使用的名称,由德国铁路(DB)及奥地利联邦铁路(ÖBB)自2009年起共同经营,并在意大利境内由意大利铁路参与合作管理。列车每日双向对开6班,其中2班终到维罗纳、2班终到博洛尼亚、1班终到威尼斯以及1班终到因斯布鲁克。列车在慕尼黑-维罗纳间纵贯慕尼黑-罗森海姆铁路、罗森海姆-库夫施泰因铁路、和运行,并穿越布伦纳山口,全长446公里,最短运行耗时为5小时25分。.

新!!: 布伦纳山口和德铁-奥铁欧城列车 · 查看更多 »

分水岭

分水嶺(drainage divide),是河流流域邊緣較高之地可連成線,以與相鄰流域相分隔,又稱為「分水線」。它不但是自然地理上的界線,而且也常是政治地理上的分界。有时也引申为转折点。.

新!!: 布伦纳山口和分水岭 · 查看更多 »

因河

因河(Inn)是流经瑞士、奥地利和德国的一条河,它是多瑙河的支流,全长517公里。 因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朝着东北方向流入奥地利,过了蒂罗尔州及其首府因斯布鲁克后又折向东,沿着库夫施泰因区和德国巴伐利亚的边界继续向前流淌。 在巴伐利亚境内,因河折向北方,在流经罗森海姆、因河畔瓦瑟堡和瓦尔德克赖堡后又转向东方,继续流经米尔多夫和诺伊厄廷格后,两条支流---萨尔察河和阿尔茨河注入,因河流量变大。 然后,直到注入多瑙河,因河就成为了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上奥地利州)的分界线。这时流经的城市有因河畔辛巴赫、因河畔布劳瑙和谢尔丁。 最终,因河在帕紹注入多瑙河。 因河因为冲刷了上游的矿物质,因此呈碧绿色。 I I I Category:多瑙河支流.

新!!: 布伦纳山口和因河 · 查看更多 »

隘口

口可以指:.

新!!: 布伦纳山口和隘口 · 查看更多 »

聖哥達山口

聖哥達山口 (Gotthardpass;Passo del San Gottardo)是連接瑞士烏里州和提契諾州的山口,海拔2,108公尺。不但連接瑞士德語區和意大利語區,更可進一步連接意大利的金融中心米蘭。 Category:瑞士山口 Category:乌里州 Category:提契诺州.

新!!: 布伦纳山口和聖哥達山口 · 查看更多 »

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通稱軌道運輸或轨道交通。狭义上通常是指一種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或货物目的的陸上運輸方式。而廣義的鐵路運輸尚包括磁浮列車、纜車、索道等并非使用车轮形式,但仍然沿特定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在中国大陆,軌道交通一般指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依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其英文譯名為「urban rail transit」。.

新!!: 布伦纳山口和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谷地

谷、谷地,由两侧正地形夹峙的狭长负地形,常有坡面径流、河流、湖泊发育,陡峻的谷地可能有泥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一组向高处突出的等高线。.

新!!: 布伦纳山口和谷地 · 查看更多 »

黑海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亞半岛所包围。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峽与亞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的面积有(不包括亞速海)Surface Area—,最大深度为Maximum Depth—,体积为。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脈,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

新!!: 布伦纳山口和黑海 · 查看更多 »

边境

#重定向 邊境.

新!!: 布伦纳山口和边境 · 查看更多 »

錫爾河 (奧地利)

錫爾河是奧地利的河流,位於蒂羅爾州,河道全長35公里,流域面積855平方公里,發源自齊勒塔爾阿爾卑斯山脈,最終注入因河,河畔城鎮有因斯布魯克。 Category:奧地利河流.

新!!: 布伦纳山口和錫爾河 (奧地利) · 查看更多 »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Alpen;Alpes;Alpi;Alpe)是一座位於歐洲中心的山脈,它覆蓋了意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它可以被细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白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瓦莱达奥斯塔到布伦纳山口(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伦纳山口到斯洛文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歐洲許多大河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 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公尺的山峰,其中最高峰白朗峰海拔4810.45公尺,位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交界處。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寬130~26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公尺,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北邊是水氣較多的氣候,而南邊則較為乾燥,雨量很少。.

新!!: 布伦纳山口和阿尔卑斯山 · 查看更多 »

阿迪杰河

阿迪杰河(意大利语:Adige;德語:Etsch)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发源于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边境处阿尔卑斯山脉的里西亚隘口(Resia),先向东,后折向南流,经过特伦托、维罗纳等城市,最终注入亚得里亚海,全长410公里,流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波河的意大利第二长河。 A.

新!!: 布伦纳山口和阿迪杰河 · 查看更多 »

蒂罗尔州

蒂罗尔州(Tirol;Tirolo)是位于奥地利共和国西部的一个州。 蒂罗尔州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它西邻福拉尔贝格州,东接萨尔茨堡州和克恩腾州。蒂罗尔州被萨尔茨堡州分成了两个部分,即北蒂罗尔和东蒂罗尔,两地相距约为10-20公里。其中面积较大的北蒂罗尔北边是德国巴伐利亚州,南边是意大利和瑞士。 蒂罗尔州的最高峰为上陶恩山脉的大格洛克纳山,海拔为3,798米,仅次于意大利特伦蒂诺-南蒂罗尔区3,905米的奥特莱山,是奥匈帝国时代的帝国最高点。因此,蒂罗尔拥有许多著名的滑雪胜地,例如基茨比厄尔和阿尔山麓圣安东。 蒂罗尔州首府是因斯布鲁克,它以大学特别是现代医学技术而闻名。其它较大城市有库夫施泰因、施瓦茨、罗伊特和兰德克。.

新!!: 布伦纳山口和蒂罗尔州 · 查看更多 »

欧洲E45公路

欧洲E45公路(E45)是欧洲的一条国际公路,起点是芬兰的卡雷苏万托,经过瑞典、丹麦、德国和奥地利,终点为意大利的杰拉,全长4920公里,是欧洲南北方向最长的高速公路。 其中共有两段渡轮连接。第一段为瑞典哥德堡到丹麦腓特烈港,航程为2-3.5小时。另一段为意大利维拉圣乔瓦尼和墨西拿之间。.

新!!: 布伦纳山口和欧洲E45公路 · 查看更多 »

水系

水系是指海洋、河流、湖泊等构成的水网系统,多依照江河、湖泊的支流和源流逐级形成的网状结构划分。.

新!!: 布伦纳山口和水系 · 查看更多 »

波爾扎諾自治省

#重定向 博尔扎诺自治省.

新!!: 布伦纳山口和波爾扎諾自治省 · 查看更多 »

海拔

海拔(Altitude、height、depth)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新!!: 布伦纳山口和海拔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布伦纳山口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