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达克山和阿卜杜拉汗二世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巴达克山和阿卜杜拉汗二世之间的区别

巴达克山 vs. 阿卜杜拉汗二世

巴達克山(波斯语: بد خشان),一作“拔達克山”,今译巴达赫尚,中亚古国,其控制范围大致位于今日阿富汗东北部和塔吉克斯坦东部。 明史中称把丹沙或八答黑商,原被迷里忽辛在帖木尔的帮助下征服,后成为帖木尔帝国的属国之一,由沙哈鲁的一位儿子镇守,帖木儿帝国崩溃后成为独立王国。 《回回館譯語》中称巴丹沙。 其首领称锁鲁檀,曾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景泰七年(1456年)、天顺五年(1461年)、六年(1462年)、成化十九年(1483年)和弘治三年(1490年),六次派人向明朝朝贡。明朝政府也曾于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年(1414年)、十八年三次遣使陈诚等人往访。 《清史稿》中称巴达克山。中国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兆惠率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其部将富德追击叛军首领博罗尼都和霍集占,率军进占巴达克山瓦罕。在此情况之下,巴达克山苏丹出兵击败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将二人擒获。由于霍集占与巴达克山仇国塔尔巴斯相勾结,苏丹遂将二人杀死后献给清军,此后巴达克山一度成为清朝属国。后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以迎接博罗尼都和霍集占为名威逼巴达克山,迫使其转而归属阿富汗。 19世纪下半叶,阿富汗成为英国属国,巴达克山遂成为英国和俄国大博弈的中心地区之一。1873年,两国达成协议,俄国承认阿富汗对于喷赤河以南的巴达克山和瓦罕走廊的主权,英国则承认俄国对于喷赤河以北的帕米尔高原地区的占领。 1882年俄国与清朝政府簽訂《喀什噶爾界约》,1884年签订《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规定从乌孜别里山口往南,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中间区域待议。但其后俄军继续扩张,至1892年底,占领了萨雷阔勒岭以西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在1895年同英国达成协议,完成了对此区域的划界。至此,巴达克山完全被俄、英两国瓜分。 1882年《喀什噶爾界约》中文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寄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恆溫恆濕的庫房保存。. 阿卜杜拉汗二世(1533年至1598年),被稱為老汗, 是布哈拉汗國昔班尼家族最後一個可汗。 他發起的主要的戰爭是入侵伊朗及哈薩克汗國,由1587年持續至1598年。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一個互不侵犯條約與阿克巴實現和平,他認可阿克巴在喀布爾的領土的統治權。 在阿卜杜拉汗統治時期,阿不都哈林汗是葉爾羌汗國的統治者,两國關係不算太好(因布哈拉汗國曾经入侵。) Category:烏茲別克斯坦人.

之间巴达克山和阿卜杜拉汗二世相似

巴达克山和阿卜杜拉汗二世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巴达克山和阿卜杜拉汗二世之间的比较

巴达克山有34个关系,而阿卜杜拉汗二世有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34 + 6)。

参考

本文介绍巴达克山和阿卜杜拉汗二世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