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拿马运河和芝加哥論壇報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巴拿马运河和芝加哥論壇報之间的区别

巴拿马运河 vs. 芝加哥論壇報

巴拿馬運河(Canal de Panamá)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長82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運河最寬處達304米,最窄處也有152米,是世界的航運要道。 運河在太平洋一側有兩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有一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的船閘有三層,高達21米,每扇有745噸重,但平衡相當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電機即可驅動開合。船室長305米,寬33.5米,船隻在船閘中被提升26米,進入人工築壩攔截查格里河形成的嘎頓湖,通過運河再經過一座單層船閘降到海拔16.5米,進入米拉弗洛湖,最後經過一座雙層船閘降到海平面高度進入太平洋。每座船閘都是成對的,所以可以雙行,船隻在船閘中由軌道牽引機牽引行動。太平洋海面比大西洋海面高24釐米,並且潮汐較高。嘎頓湖中有幾個小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 1881年,法国人开始建造巴拿马运河,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并于1914年8月15日建成。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船隻来往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时间,使船隻能够避开遥远而危险的合恩角附近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 在运河的建造过程中,哥伦比亚、法国和美国先后控制了运河周边的区域。美国之后一直控制着运河和其周边的巴拿马运河区,直到1977年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後,美国才着手将控制权移交给巴拿马。美国和巴拿马共同管理運河一段时期后,最終在1999年將运河完全移交给巴拿马政府,并由其所属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至今。 每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隻数量从1914年的约1,000艘,增长到了2008年的14,702艘,总装载重量约为3.337亿吨。直到2012年,至少815,000艘船隻曾通过过巴拿马运河。船隻通过运河需要花费六至八小时。.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美國銷量第5高的报纸。它以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為基地,是芝加哥地區和美國中西部的主要日報。原为帕特森-麦考密克报系(Patterson-Mccormick Newspapers)的两大报纸之一,现屬論壇公司(Tribune Company)所有,號稱自己為「世界上最好的報紙」(World's Greatest Newspaper)。.

之间巴拿马运河和芝加哥論壇報相似

巴拿马运河和芝加哥論壇報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巴拿马运河和芝加哥論壇報之间的比较

巴拿马运河有105个关系,而芝加哥論壇報有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105 + 6)。

参考

本文介绍巴拿马运河和芝加哥論壇報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