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什基爾人和汉特-曼西自治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巴什基爾人和汉特-曼西自治区之间的区别

巴什基爾人 vs. 汉特-曼西自治区

巴什基爾人(Башҡорттар başqorttar)是一个主要生活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突厥民族。此外在鞑靼斯坦共和国以及俄罗斯的彼爾姆邊疆區、车里雅宾斯克州、奥伦堡州、库尔干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萨马拉州和萨拉托夫州也有不少巴什基爾人生活。分佈於烏拉山脈兩側,使用巴什基爾語,傳統生活型態與文化受到半游牧式的經濟型態及伊斯蘭教遜尼派信仰影響。隨著工業等現代化的發展,其經濟、社會、文化已有許多改變,現在僅有少部份地區維持其半游牧的生產方式。. 汉特-曼西自治区(Khanty-Mansysky avtonomny okrug),舊稱尤格拉(Югра́,Yugra),2003年後稱漢特-曼西自治區 —尤格拉(Ха́нты-Манси́й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 — Югра́,''Khanty-Mansiysky avtonomny okrug – Yugra''.),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秋明州的民族自治區。面積534,800 km²,人口 1,532,243(2010年)。首府為汉特-曼西斯克。 當地的原住民為汉特人及曼西人,該自治區便以此得名。漢特人及曼西人均屬鄂畢-烏戈爾人,他們分別使用漢特語及曼西語,在該自治區內有特殊地位,該兩種語言極為相似,但不能互通,少數語言學家認為是鄂畢-烏戈爾諸語言是語言聯盟,即漢特語和曼西語在互相影響下逐漸同化。然而俄語仍為該自治區的唯一官方語言。 俄羅斯大部份石油產量來自于該自治區(51%),這使該自治區的經濟地位極為重要。.

之间巴什基爾人和汉特-曼西自治区相似

巴什基爾人和汉特-曼西自治区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基督教伊斯兰教彼得大帝西伯利亚汗国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基督教和巴什基爾人 · 基督教和汉特-曼西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伊斯兰教和巴什基爾人 · 伊斯兰教和汉特-曼西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罗曼诺夫(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為俄羅斯帝國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國皇帝(1721年—1725年)。在位期间力行改革,使俄罗斯现代化,定都聖彼得堡,人稱彼得大帝(Пётр Вели́кий)。.

巴什基爾人和彼得大帝 · 彼得大帝和汉特-曼西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亚汗国

西伯利亚汗国(蒙古语:Сибирийн ханлиг),又譯失比爾汗国,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时位于亚洲西伯利亚的一个汗国,由昔班家族的后裔所建立(居民有鞑靼人、涅涅茨人、曼西人、汉特人),這個汗國大概位置是在鄂畢河中游与托博尔河之间。 行政中心为成吉-圖拉(今秋明),后来迁至卡什雷克。 最先是由一位台不花別吉的後人管轄,但不是术赤之後,后来昔班家族一位可汗伊巴克,從他的後人手上奪得秋明和汗位。16世紀下半叶,原失比爾汗雅迪格爾於1556年向沙皇俄国求救,1569年雅迪格爾被一位名為庫楚的可汗打死,起初同意服從俄国宗主權,後來反叛。1572年,古楚汗力图摆脱臣属地位未成。 沙皇在1579年派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齊莫菲葉維奇率800个哥萨克兵對付他。他在楚瓦什山托博爾河下紮營,在1581年營破遂逃亡,1582年10月,激戰了三天,葉爾馬克打敗西伯利亞汗國的軍隊,佔領了額爾齊斯河邊的西伯利亞汗國首都喀什里克,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在1598年逃到巴拉巴草原,被暗殺。這些遺民向准噶尔汗国交毛皮稅。.

巴什基爾人和西伯利亚汗国 · 汉特-曼西自治区和西伯利亚汗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巴什基爾人和汉特-曼西自治区之间的比较

巴什基爾人有168个关系,而汉特-曼西自治区有6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72% = 4 / (168 + 64)。

参考

本文介绍巴什基爾人和汉特-曼西自治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