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州吁和衛宣公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州吁和衛宣公之间的区别

州吁 vs. 衛宣公

州吁,姬姓,名州吁,是衞莊公之庶子,衞桓公之弟,衞宣公之兄,弑兄而立,在位不到一年。曾通过行贿等手段,打着郑庄公胞弟共叔段在卫国避难的儿子公孙滑的旗号,纠合陈、蔡、宋攻打郑国,圍鄭國的東門,五日而還。後來這些諸侯加上魯國的羽父一起再次攻打鄭國,打敗了鄭國的步兵,取其禾而還。大夫石碏騙州吁拜访陈桓公,说只要陈桓公在周天子面前说话,就能让周天子承认他为合法的卫国国君。州吁去了陈国,结果石碏寫信請陳國逮捕了州吁,卫国派右宰丑前往陈国杀了州吁。之後,卫国人立公子晋为衛宣公。. 衞宣公(?-前700年11月18日),姬姓,名晉,東周春秋時代衞國第十五任國君。父親是衞莊公。他可能因為在州吁之亂時避難於邢國。後來大夫石碏用計殺死州吁。並從邢國迎立公子晉,是為宣公(在位期間:前718年-前700年)。宣公繼位後,衞國從大國淪為無足輕重的小國,成為配角,所留給後人也只有「新臺納媳」醜聞和《詩經》中一篇篇嘲諷之嘆。.

之间州吁和衛宣公相似

州吁和衛宣公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卫国君主世系图史记司馬遷左传石碏

卫国君主世系图

Category:卫国君主 Category:中国君主世系图.

卫国君主世系图和州吁 · 卫国君主世系图和衛宣公 · 查看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和州吁 · 史记和衛宣公 · 查看更多 »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山西河津)人(一说陝西韓城人),是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被後世尊称爲史遷,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稱太史公。.

司馬遷和州吁 · 司馬遷和衛宣公 · 查看更多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州吁和左传 · 左传和衛宣公 · 查看更多 »

石碏

石碏,春秋时期卫国贤臣,卫靖伯之孙,石姓始祖。卫庄公有嬖妾所生子州吁,有宠而好武,庄公弗禁。他进谏,庄公弗听。其子石厚与州吁游,劝戒亦弗听。卫桓公十六年(前719)州吁杀桓公而自立为君,未能和其民。石厚向其父请教安定君位之法,他假意建议石厚从州吁往陈,通过陈桓公以朝觐周天子。旋请陈拘留两人,由卫使右宰丑杀州吁于濮(今安徽亳县东南),又使其家宰獳羊肩杀石厚于陈。当时称他能“大义灭亲”。 子: 孙: Category:春秋人.

州吁和石碏 · 石碏和衛宣公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州吁和衛宣公之间的比较

州吁有17个关系,而衛宣公有2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3.51% = 5 / (17 + 20)。

参考

本文介绍州吁和衛宣公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