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岸防舰和漢普頓錨地海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岸防舰和漢普頓錨地海戰之间的区别

岸防舰 vs. 漢普頓錨地海戰

岸防舰或称岸防战舰,是一类主要用于沿岸防御的军舰,大多建造于1860年至1920年之间。岸防舰大多只有巡洋舰级别的体积,以牺牲航速和续航能力为代价,换取更好的装甲防护和火力。. 漢普頓錨地海戰(又称:汉普顿锚地之战,Battle of Hampton Roads,英语也称:Battle of the Monitor and Merrimack或Merrimac)是美國內戰的一次海戰。从海军发展的观点来看,这次海战是美国南北战争最著名和最为重要的海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以鋼制成装甲的鐵甲艦之间对决,邦聯的 和聯邦的浅水重炮舰於維吉尼亞附近的漢普頓錨地從1862年3月8至9日进行的战斗。北方联邦的封锁切断了弗吉尼亚州最大城市诺福克和里士满的国际贸易。此次海战是南方邦联为打破封锁而努力的一部分。 雖然這爭鬥是非決定性的,但它對海軍歷史上是十分重大。在之前和以後,雙方幾乎所有的軍艦都主要是由木頭製成的。而在漢普頓錨地海戰以後,裝甲艦已經顯示了自己的優越(如可以承受強大的火力)。.

之间岸防舰和漢普頓錨地海戰相似

岸防舰和漢普頓錨地海戰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铁甲舰浅水重炮舰

铁甲舰

鐵甲艦又譯裝甲艦(Ironclad warship),是19世紀下半葉早期的一種蒸汽式軍艦,外覆有堅硬的鐵或鋼製裝甲。由於木造軍艦無力抵禦炮彈的轟炸,鐵甲艦便應運而生。1859年11月,由法國海軍領銜的全球第一艘主力鐵甲戰艦光榮號(La Gloire)首度啟航。英國皇家海軍自1856年起籌劃發展裝甲戰艦,1857年順利擬定裝甲護衛艦草稿圖,但1859年初皇家海軍選擇打造二艘鐵甲巡防艦,並於1861年決議朝全裝甲艦隊發展。在美國內戰期間鐵甲艦首度交鋒後,帆船時代無裝甲(木質船殼)的戰列艦已明顯居於弱勢,鐵甲艦便取代之,躍身成為水戰最強大的船艦。此類型的船艦後來甚至主宰了美國內戰。 鐵甲艦可用作多種用途,包括公海的戰鬥艦、海防艦以及遠程巡洋艦等。十九世紀晚期軍艦設計的急遽發展,使鐵甲艦從木造船身、仍須靠揚帆以填補蒸汽機運作不足的輪船,搖身一變成為鋼製、設有砲台的戰鬥艦與巡洋艦,已接近二十世紀近代艦艇的水準。此轉變的持續演進,應歸功於重型艦炮的研製(1880年代的鐵甲艦已架有重型砲械可於航海時作戰)、越為先進精密的蒸汽機,以及冶金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鋼鐵造船變為可行。 鐵甲艦時代的快速發展,意味著許多船隻完工之際便面臨過時與淘汰,以及海戰兵法正是突飛猛進的時候。許多新造的鐵甲艦都裝有撞擊裝置(衝角)或魚雷,眾多軍艦設計師視之為海戰時的關鍵武器。鐵甲艦時代並沒有明確的結束界線,但約莫1890年代末時「鐵甲艦」一詞已經極少為人所用。新型船艦有着更强大的能力多称为戰鬥艦或裝甲巡洋艦。.

岸防舰和铁甲舰 · 漢普頓錨地海戰和铁甲舰 · 查看更多 »

浅水重炮舰

浅水重炮舰(monitor),又譯為裝甲砲艦,是一种小型戰艦,其特徵為高度相对較低无法胜任远海航行,航速不快装甲也不强,却装有不成比例大口径火砲。自1860年代起到二战時期,有多國海軍曾操作過此類型的船艦。越戰時,由於內河作戰的需要,美國重新啟動自南北戰爭結束後就未曾再建置過的褐水海軍(Brown-water navy)船隊,導入至少24艘搭載迫擊砲或火焰噴射器的重砲艦參與在越南的戰事,也成為此類型的軍艦最近期的服役記錄。 「Monitor」這種船艦種類得名自歷史上第一艘採用此配置的軍艦,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北軍)旗下的(USS Monitor)。由瑞典裔美國發明家(John Ericsson)在1861年時起造、1862年完工的莫尼特號是最早披着铁甲,也最早装有炮塔的军舰。从此这个词多指内河和沿海的防御用舰,也可以指胸墙重炮舰,有时在近代还指所有装有炮塔的军舰。 在内河上出现的火力最强的军舰内河重炮舰就是它的一种。在20世纪早期"monitor"重新出现,指的是吃水很浅的有装甲的炮击舰,特别是皇家海军大量地使用它:克莱夫勋爵级重炮舰的火炮达到了当时最大的口径,于一战中轰击德国的目标,它们到了1920年代都拆解了。.

岸防舰和浅水重炮舰 · 浅水重炮舰和漢普頓錨地海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岸防舰和漢普頓錨地海戰之间的比较

岸防舰有62个关系,而漢普頓錨地海戰有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2.70% = 2 / (62 + 12)。

参考

本文介绍岸防舰和漢普頓錨地海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