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计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计划之间的区别

尼尔·阿姆斯特朗 vs. 阿波罗计划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港另有譯作--、岩士唐,美国太空人、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及大学教授。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星座8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在执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时,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在別的星球上留下脚印的第一人,並和其搭档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两个半小时。 成为宇航员之前,阿姆斯特朗曾是美国海军的,參與過朝鲜战争。他后来在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NACA)担任试飞员,飞行时间超过九百小时。作为试飞员,阿姆斯特朗飞过F-100“超级佩刀”A型和C型、F-101“巫毒”以及F-104“星”式战斗机,他飞过的其他机型包括X-1B型、X-5、X-15、F-105“雷公”、F-106“三角标枪”、B-47“同温层喷气”、以及KC-135“同温层油船”。 距离阿波罗11号登月点五十公里的阿姆斯特朗环形山就是以阿姆斯特朗的名字命名的。. 阿波羅計划(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罗工程,港澳地區及臺灣有時稱其為太陽神計划,是美國太空總署从1961年至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載人航天任务,於1960年代的10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陸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达成了上述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足月球表面的人类。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羅計划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早期。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夠领先一步登陸月球的最大因素。 阿波羅計划是美國太空總署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計划,“阿波羅”飞船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作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底结束。迄今(CURRENTYEAR年)40多年來还没有过其他的载人航天器离开过地球轨道。阿波羅計划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并探测了月球重力、磁场、月震等。后来的天空实验室計划和美国、苏联联合的阿波羅-联盟测试計划也使用了原来为阿波羅建造的设备,也就经常被认为是阿波羅計划的一部分。 阿波羅計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惟計划中也有过几次严重的危机,包括阿波羅1號测试时的大火造成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的死亡;阿波羅13號的氧气罐爆炸以及阿波羅-联盟测试計划返回大气层时排放的有毒气体都几乎使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丧命。.

之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计划相似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计划有(在联盟百科)29共同点: 卡纳维拉尔角吉姆·洛弗尔大卫·斯科特威廉·安德斯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尤金·塞尔南巴兹·奥尔德林休斯敦皮特·康拉德理查德·戈尔登第三组宇航员第二组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罗杰·查菲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爱德华·怀特瓦尔特·康尼翰迈克尔·科林斯舱外活动阿波罗11号阿波罗13号阿波罗13号 (电影)阿波罗1号阿波罗8号阿波罗9号阿波罗登月计划阴谋论林登·约翰逊

卡纳维拉尔角

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1963年—1973年曾稱甘迺迪角(),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布里瓦德郡大西洋沿岸的一条狭长的陆地,地理位置为北纬28º33'21",西经80º36'17"。.

卡纳维拉尔角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卡纳维拉尔角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吉姆·洛弗尔

小詹姆斯·“吉姆”·阿瑟·洛弗尔(James 'Jim' Arthur Lovell, Jr.,)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以作为指令长将严重受损无法登月的阿波罗13号成功带回地球而闻名。此外在首次环绕月球的阿波罗8号,洛弗尔是指令舱驾驶员。.

吉姆·洛弗尔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吉姆·洛弗尔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大卫·斯科特

大卫·兰道夫·斯科特(David Randolph Scott,)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8号、阿波罗9号以及阿波罗15号任务。斯科特是第七个踏上月球的人。.

大卫·斯科特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大卫·斯科特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威廉·安德斯

威廉·艾利森·安德斯(William Alison Anders,),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执行过阿波罗8号任务。 Category:阿波罗计划 Category:美國空軍少將 Category:哈佛大學校友 Category:美國海軍學院校友 Category: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Category:通用動力 Category: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主席.

威廉·安德斯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威廉·安德斯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宇航员

1984年布魯斯·麥克坎德雷斯执行第一次无线舱外活动。图片来源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宇航员是指接受航天训练后,指挥、操纵或搭乘航天器的人员。.

宇航员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宇航员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苏联宇航员,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首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尤金·塞尔南

尤金·安德鲁·塞尔南(Eugene Andrew Cernan,)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他曾三次执行太空任务:双子星9A号(1966年6月),阿波罗10号(1969年5月)的登月舱驾驶员,以及阿波罗17号(1972年12月)的指令长。由于阿波罗17号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登月任务,塞尔南也就成为了最后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他还是双子星12号、阿波罗7号、阿波罗14号三次任务的替补团队成员。.

尤金·塞尔南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尤金·塞尔南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巴兹·奥尔德林

巴兹·奥尔德林 (Buzz Aldrin,),原名「小埃德温·尤金·奥尔德林」(Edwin Eugene Aldrin, Jr.),曾是一名美国飞行员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以在执行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阿波罗11号时成为第二個(在尼尔·阿姆斯壯之后)踏上月球的人以及登上别的星球後返回踏上地球的第一人而闻名。.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 · 巴兹·奥尔德林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休斯敦

休斯敦(Houston,中国大陆通译休斯--敦/休斯--顿,港澳通译侯--斯頓,台湾通译休--士頓)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第一大城,全美國第四大城,墨西哥灣沿岸最大的經濟中心。面積達1,440平方公里,市名是以當年德克薩斯共和國總統山姆·休士頓(Sam Houston)命名的。 休士頓是哈里斯縣(全國第三大縣)的縣城。休士頓在密蘇里市的東面,西南部分伸入本德堡县,東北一小部分伸入蒙哥馬利縣。 休士頓創建於1836年,合併於1837年,是美國成長最迅速的大城市之一,也是全美最大的一個沒有規劃法的大城市。 1900年,休士頓有45,000人口,排名美國第85位。2000年美國人口統計指出,城市人口總數達到190萬人(2004年已超過2百萬人)。大休士頓都會區是美國第七大都會區(10個縣,5,180,443人)。 休士頓以其能源(特別是石油)、航空工業和運河聞名世界。休士頓港是世界第六大港口,美國最繁忙的港口,外輪噸位第一,不分國籍則居第二位。財富500強總部僅次於紐約市。休斯敦是德克薩斯醫療中心的所在地,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和治療機構的集中地。休士頓還是美國27個超過170萬人口的重要大都會地區中生活消費和房價最低的。休士頓被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組和網絡(GaWC)稱為「全球城市」。 休士頓的官方綽號為「太空城(Space City)」,因為它是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的所在地,任務監控中心也設在這裡(因此,「休斯敦」是在月球上說的第一個詞)。許多當地人喜愛稱作「牛沼城」。其他綽號還有「H鎮」、「腳爪城」或「蒙古城」。 休士頓是一個擁有多重文化的城市,許多外來移民的社區在此發展。其美術館區是許多文化機構和展覽的天堂,每年吸引將進七百萬的遊客,在休士頓常能看見活躍的視覺表演藝術。.

休斯敦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 休斯敦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皮特·康拉德

小查尔斯·“皮特”·康拉德(Charles "Pete" Conrad, Jr.,)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座5号、双子星座11号、阿波罗12号以及天空实验室2号任务。执行阿波罗12号任务时,康拉德成为了第三个踏上月球的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皮特·康拉德 · 皮特·康拉德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戈尔登

小理查德·弗兰西斯·戈尔登(Richard Francis Gordon, Jr.,)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11号和阿波罗12号任务,在阿波罗12号任务中担任飞行员。 2017年11月6日,戈尔登於聖馬可斯過世,享壽88歲。.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理查德·戈尔登 · 理查德·戈尔登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第三组宇航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三组宇航员是其1963年10月挑选的第三批宇航员。第三组宇航员的挑选标准与第二组的挑选标准一致,NASA从287名候选人中选出了下列的14名。.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第三组宇航员 · 第三组宇航员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第二组宇航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二组宇航员,又稱新9人小组,是NASA于1962年9月挑选的第二批宇航员。挑选这一批宇航员的目的是为了在水星计划7人的基础上扩大宇航员队伍,以准备即将开始的双子星座计划以及下一步的阿波罗计划。相对于第一批的水星计划7人,第二组宇航员选择条件的重点被放在工程经验以及试飞员经历。在第二组宇航员当中,有第一位、第三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第一位六次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以及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被认为是同期的五组宇航员当中最辉煌的一组。.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第二组宇航员 · 第二组宇航员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维吉尔·格里森

维吉尔·伊万·“加斯”·格里森(Virgil Ivan "Gus" Grissom,)前美國空軍中校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执行过水星-红石4号、双子星座3号以及阿波罗1号任务。1967年1月27日,格里森与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在阿波罗1号的一次例行测试中因舱内大火牺牲。.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维吉尔·格里森 · 维吉尔·格里森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罗杰·查菲

罗杰·布鲁斯·查菲(Roger Bruce Chaffee,)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计划中将执行阿波罗1号任务。1967年1月27日,查菲与维吉尔·格里森和爱德华·怀特在阿波罗1号的一次例行测试中因舱内大火牺牲。 Category:美国试飞员 Category:美国宇航员 Category:阿波罗计划 Category:第三组宇航员 Category:國會太空榮譽勳章獲得者 Category:鹰级童军 Category:美国殉职者 Category:美国海军少校 Category:普渡大學校友 Category:密西根州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罗杰·查菲 · 罗杰·查菲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美国 · 美国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縮寫为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與开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创立了國家NASA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太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飞机。自200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航天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執牛耳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透過地球觀測系統提升對地球的了解,透過太陽科學研究計劃精進太陽科學。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注重於利用先進的機械任務探索太陽系中的的所有天體並利用天文觀測台及相關計劃研究天體物理學中的主題,例如大爆炸理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許多美國國內及國際的組織分享其研究數據。.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怀特

爱德华·希金斯·怀特二世(Edward Higgins White, II,)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星4号以及阿波罗1号任务。执行双子星4号任务时,怀特成为了第一个进行太空漫步的美国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爱德华·怀特 · 爱德华·怀特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瓦尔特·康尼翰

罗尼·瓦尔特·"瓦特"·康尼翰(Ronnie Walter "Walt" Cunningham,)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阿波罗7号任务。 C C C C Category: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瓦尔特·康尼翰 · 瓦尔特·康尼翰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科林斯

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双子座10号以及阿波罗11号任务。 Category:美国宇航员 Category:美軍飛行員 Category:美國空軍少將 Category:阿波罗计划 Category:第三组宇航员 Category:試飛員 Category:文化勳章獲得者 Category:羅馬人 Category:美国自传作家.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迈克尔·科林斯 · 迈克尔·科林斯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舱外活动

舱外活动(extra-vehicular activity,简称EVA),也称太空出舱活动,是宇航员在離開地球大气层後於太空飛行器外所做的工作。艙外活動主要在繞行地球的太空飛行器外執行(即--或称--),但也於月球表面實行(即月球漫步)。在最后幾次登月任務的回程中,指揮艙駕駛員曾執行過艙外活動以取回裝有影片的金屬容器。 艙外活動有分繫繩(太空人通过繫管與太空飛行器連結,氧氣可透過繫管傳輸過來,回到太空飛行器時不需要推進器)和不繫繩。當執行繫繩活動時支援生命所需機能,如提供氧氣,被稱作「臍狀式」(umbilical)。太空飛行時進行無繫繩艙外旅遊,確保能返回太空飛行器是必要條件(參見載人機動裝置,MMU)。.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舱外活动 · 舱外活动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11号

阿波罗11号(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時36分20秒。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一事更進一步成為紀錄片和廣告常見之歷史事件。 阿波罗11号的成功实现了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说中声称美国会在1970年以前“把一个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并把他安全带回来”的目标。.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11号 · 阿波罗11号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13号

阿波罗13号(Apollo 13)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三次载人登月任务,于1970年4月执行。发射后两天,的氧气罐爆炸,太空船严重毀損,失去大量氧气和电力;三位太空人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救生艇。導航與控制系统没有损坏,但是为了节省电力,在返回地球大气层之前都被关闭。三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面臨維生系統損壞所導致的種種危機,但最後仍成功返回地球。.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13号 · 阿波罗13号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13号 (电影)

《阿波罗13号》(Apollo 13)是環球影片公司于1995年出品的一部电影,由朗·霍華执导,凱文·貝肯、湯姆·漢克斯等主演,是一部取材真实事件的灾难片,脚本的依据是当事人的回忆录《与月球失之交臂》。那次登月飞行虽然失败,但飞船的返回本身在美国太空探索史上却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於2002年9月12日,IMAX公司以自家的DMR技術,以70mm格式將本片再搬上大銀幕,再獲好評。.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13号 (电影) · 阿波罗13号 (电影)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1号

阿波罗1號是追溯给阿波罗-土星204 (AS-204) 的正式名称,於1967年1月27日的一次例行測試中指令舱發生大火,三名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高级驾驶员爱德华·怀特及驾驶员罗杰·查菲丧生。 当时他们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34号发射台的土星1B號运载火箭顶部的阿波罗指令舱中,突然发生的大火使三名宇航员在17秒中丧生。.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1号 · 阿波罗1号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8号

阿波罗8号(Apollo 8)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弗兰克·博尔曼、指令舱驾驶员詹姆斯·洛威尔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威廉·安德斯。阿波罗8号是人类第一次离开近地轨道,并绕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务。阿波罗8号同时还是土星5号火箭的第一次载人发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针对阿波罗8号的准备工作只花了四个月时间。计划中采用的硬件只被使用过几次:土星5号火箭此前只发射过两次,而阿波罗太空船也只执行过一次载人任务(阿波罗7号)。但是,阿波罗8号任务的成功为完成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0年代内登月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在1968年12月21日发射后,飞船在太空中航行了三天才到达月球,并围绕月球轨道飞行了20小时。在平安夜时三位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中向地球作了电视直播,共同朗誦了《聖經·創世記》的前十節。这次转播创造了当时世界范围内电视收视人数的纪录。.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8号 · 阿波罗8号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9号

阿波羅9號(Apollo 9)是阿波羅計畫中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為1969年三月實施的十天地球軌道任務。這是土星5号的第二次載人發射,和阿波羅登月小艇(LM)的第一次載人發射。.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9号 · 阿波罗9号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登月计划阴谋论

阿波羅登月計劃陰謀論()是一系列針對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1961年-1972年)的懷疑論(騙局論、造假論)。其認為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NASA與部份組織協助下所製作出來的大騙局。其最顯著的言論是1969年7月時人類從未登上月球(包含前後的6次登月及前後共12名登月的太空人)。自1970年代中期開始有許多團體和個人出面指稱NASA和一些知情者透過偽造、竄改、銷毀相關的證據檔案資料(包括了照片、錄音帶、岩石樣本等等)企圖誤導社會大眾去相信登月計劃。 一般而言,大多數的民眾、媒體及太空愛好者們不採信此種說法,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美國民眾相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實施,根據1999年蓋洛普組織民意調查結果,89%的美國公民相信人類曾經登陸過月球,而6%的人不相信,5%的人則不確定或無意見。而根據美國探索頻道節目《流言終結者》關於破解此「流言」的一集內容中的調查,則有高達20%的美國公民並不相信美國人曾經登陸過月球一事。另有2013年報導表明37%的美國人不相信登月。 儘管已有許多第三方團體提出許多資料反駁陰謀論者的論點,但經過了40多年,陰謀論仍不斷流傳,2001年,美國電視網絡業福斯廣播公司(Fox Broadcasting Company)推出一部紀錄片名為《陰謀論:我們登上月亮了嗎?》(Conspiracy Theory: Did We Land on the Moon?)指稱當年NASA偽造登月事件其目的是為了贏得與蘇聯的太空競賽。.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登月计划阴谋论 · 阿波罗登月计划阴谋论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林登·约翰逊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时常缩写称LBJ,美国政治人物,1963年至1969年擔任第36任美国总统,1961年至1963年于约翰·肯尼迪任下为第37任美国副总统。约翰逊为民主党人,来自德克萨斯州,1937年至1949年任众议员,1949年至1961年任参议员。在参议院中他六年任多数党领袖,两年任少数党领袖,两年任多数党党鞭。 约翰逊于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选举,未获成功,但此后民主党候选人兼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肯尼迪选定其为竞选伙伴。两人在大选中险胜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约翰逊亦于1961年1月20日就职为美国副总统。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接任美国总统一职,并于1964年总统选举中横扫共和党候选人兼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连任总统职位。约翰逊以其专横粗暴性格闻名,不时通过“约翰逊待遇”(Johnson treatment)迫使有权势的政客支持推动其立法。 约翰逊提出了“伟大社会”这一立法举措,推动维护民权、公共广播、联邦医保、、教育援助、艺术、城市及乡村发展、公共服务及“”。在约翰逊任内,向贫穷宣战政策及经济的发展使数百万美国人脱离了贫困阶层。约翰逊同时签署了一系列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设施、跨州贸易、工作场所及住房领域进行种族歧视,《选举权法案》则取缔了南方一些州对非裔美国人选举权进行的限制。《》则改革了美国的移民体系,以种族为尺度的移民配额制度终结,以国籍为尺度的制度开始实施。 在约翰逊任内,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逐渐升级。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赋予约翰逊在不经宣战许可的情况下即可在东南亚使用武力的权力。在越美国军事人员数量大幅度上升,自1963年的16,000名非战斗顾问增加至1968年年初的550,000人,大量军事人员直接参与战斗。美军损失数额亦大幅上升,和平进程逐渐陷入僵局,对于战事的不满情绪导致大规模反战运动在美国大学校园及海外地区集中爆发。 1965年起,多数大城市爆发夏季骚乱,犯罪率大幅提升,其政敌开始呼吁施行“法律与秩序”政策。约翰逊上任初期广受民众欢迎,但越南战争及国内社会不稳定导致其支持率逐渐下跌。1968年民主党内部发生分裂,其反战派系对约翰逊进行批判。1968年约翰逊在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总统初选中惨败,由此亦宣布放弃竞选连任。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在大选中胜出,统治美国总统政治长达36年的新政联盟就此崩溃。1969年1月约翰逊离职,返回其德克萨斯州牧场度过余生,1973年1月22日因心脏病过世,享年64岁。 史学家称新政时期后的美国现代自由主义在约翰逊任内达到了顶峰。由于其在国内政绩优异,推动立法对民权、枪支管制、及社会保险等有重大影响,许多史学家对其评价仍旧颇为积极,在美国总统排名中依旧较为靠前。.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林登·约翰逊 · 林登·约翰逊和阿波罗计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计划之间的比较

尼尔·阿姆斯特朗有107个关系,而阿波罗计划有11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9,杰卡德指数为12.95% = 29 / (107 + 117)。

参考

本文介绍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罗计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