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尚穆王和球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尚穆王和球陽之间的区别

尚穆王 vs. 球陽

尚穆(;)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十四代國王。1752年至1794年在位。他為琉球的法制建設作出了一定貢獻。 尚穆原名尚喜,是尚敬王的長子,童名思五郎金,名乘朝康。 1752年尚敬王逝世,由尚穆嗣位。根據《中山世譜·附卷三》的記載,尚穆並未被冊立為中城王子。不過在尚敬王逝世後,尚穆按照慣例,使用「中城王子」的稱謂向薩摩藩報喪。次年,尚穆王命翁鴻業(佐久眞親方忠喜)、向嘉猷(禰霸親雲上朝意)在國殿之後創建寢廟御殿和世添御殿。1754年,因那霸港淤塞導致大船難以通行,為迎接中國冊封使,尚穆王命按司向聰(美里按司朝昌)決開川源,除去爛泥。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乾隆帝派遣翰林院侍讀全魁、編修周煌為正副冊封使至琉球,冊封尚穆為王。冊封使團因風不順險些遭難,在往程和返程都曾在久米島停泊。周煌安然歸國後,捐資在久米島建立天后宮,以報媽祖保佑之恩。 1771年,琉球下屬的八重山群島發生芮氏8級的大地震,引起超過80公尺的海嘯。這是琉球群島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嘯。 尚穆王在位時,雖然琉球當時政治體制完備,但尚未擁有賞罰例律的定製,官場上出現了「事同刑異,輕重不均,難以剖決」的現象。因此在1775年,三司官馬國器(與那原親方良矩)、馬宣化(宮平親方良廷)、向邦鼎(湧川親方朝喬),以及攝政尚和(讀谷山王子朝恆),聯名向尚穆王提議編撰賞罰科律。尚穆王立即批准,命令向天廸(譜久山親方朝紀)、馬克義(幸地親方良篤)為此事的奉行。1786年,琉球歷史上第一部法律《琉球科律》編撰完成。尚穆王下令頒行於全國。 1788年,世子尚哲病死,立尚哲次子尚溫為王世孫。 尚穆王統治的晚年,琉球開始出現資源匱乏、糧食歉收的狀況,財政逐漸困窘。1793年,因中頭和國頭的杣山連年焦枯,尚穆王遣法司向天廸率官僚前往巡視,將焦枯之樹木移除,並依種植之法加以栽培。次年尚穆王病逝,由尚溫嗣位。. 《球陽》是琉球國三部官修編年史之一,由漢文寫成。其名稱「球陽」是對琉球的美稱。《球陽》全稱《球陽記事》,在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簡稱《記事》,《球陽》是琉球處分之後的通稱。 1743年(乾隆八年),唐通事鄭秉哲(伊佐川親方佑實)等奉尚敬王之命編纂,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初步完成;後由從中國留學而歸的史官繼續編寫,直至1876年才被迫停止。 球陽是琉球三部典籍中記載最為詳盡的一部。原書共本卷22卷、附卷3卷;外卷(被命名為「遺老說傳」)3卷、附卷1卷,今部分已亡佚。其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琉球王家系譜、國事、政治、經濟、宗教、社會、文化、天文星象以及自然災異等方方面面,是沖繩學研究的重要史料。.

之间尚穆王和球陽相似

尚穆王和球陽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尚灝王尚穆王尚溫王尚敬王三司官乾隆琉球国第二尚氏蔡溫清朝

尚灝王

尚灝(;),為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17代國王,嘉慶九年(1804年)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位。尚哲末子,童名思次良金。 尚灝原為具志頭王子,是尚哲的第四子,稱具志頭王子朝相。《》:嘉慶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尚成王薨。奈因無嗣,共議奉還具志頭王子朝相,以繼大統。奉稱尚灝王也。1800年,因尚容(宜野灣王子朝祥)尚無子嗣,尚溫王命令將尚灝過繼給了尚容當嗣子。次年,尚灝到達尚容的住宅宜野灣御殿,正式行父子之禮。 然而在1803年琉球的尚成王夭死,年僅3歲。因尚溫王只有尚成一子,而尚溫之父尚穆王在世的王子中只有尚灝一人,群臣便商議將尚灝立為國王。尚容無奈,只得將尚灝奉還王室,仍認定為尚穆王之子。群臣遂擁立尚溫王之弟尚灝,並遣使前往清朝請求冊封。1808年(嘉慶十三年),清嘉慶帝派遣修撰齊鯤、給事中費錫章為正副冊封使,冊封尚灝為王。 尚灝王在位期間,琉球災難頻繁。由於長期的過度開發,琉球各地的田地荒廢、山林逐漸萎縮。突如其來的異常氣候、官員的貪污以及薩摩藩的剝削更加劇了百姓生活的困難,琉球多次發生饑荒和瘟疫。 為了穩定局勢,尚灝王派遣下知役、檢者等官前去各個貧困的間切,指導和鼓舞百姓耕作;又多次給予賑災的百姓官位或物件作為獎賞。他還先後於1810年和1814年向宮古、八重山地區增派醫師,向當地人傳授醫治疾病的方法。此外,荷蘭、英國的軍艦也來到了琉球,要求通商貿易,但遭到琉球的拒絕。 雖然尚灝王希望挽回琉球貧困的局面,但仍未見好轉。對此尚灝王十分失望,貪於酒色,不理朝政。他娶了26名女子作為側室,其中大多數出生平民家庭。他的性格變得十分暴躁易怒。 1828年,尚灝王被禁止參與政治,由王世子尚育代行國政。據琉球的官方史書《中山世譜》記載,由於尚灝王「染病」,故而由尚育攝政。琉球與薩摩藩外交文書中聲稱尚灝王得了精神病,故而被三司官廢黜囚禁。 美國學者柯喬治則提出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尚灝王根本就沒有生病。尚灝王策劃擺脫薩摩藩對琉球的統治,以此來徹底解決琉球在財政上的困難。三司官擔心這樣做會使琉球走向動亂,因此發動政變,將尚灝王囚禁並禁止其參政。對日本江戶幕府,琉球將尚灝稱作「太上王」,江戶幕府也認其太上王稱號;而對於中國清朝,尚灝依舊是琉球國王,直到1834年尚灝病逝,清朝才正式承認尚育琉球國王的身份。 尚灝王被禁止參政後,退隱到了浦添的城間村(在今浦添市字港川),今日當地仍保存有其隱居時候居住的住宅,被稱作「城間御殿」。根據當地的傳說,尚灝王是一位生活簡樸而且非常關心百姓疾苦的人。1834年,尚灝王坐船在小灣沖洋面遊玩時墜海而死,相傳是突然精神病發作投水而死的。 根據《中山世譜》的記載,尚灝王死後被葬於玉陵。此外,相傳浦添市字港川的ユーベ墓是尚灝王的墓。.

尚灝王和尚穆王 · 尚灝王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尚穆王

尚穆(;)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十四代國王。1752年至1794年在位。他為琉球的法制建設作出了一定貢獻。 尚穆原名尚喜,是尚敬王的長子,童名思五郎金,名乘朝康。 1752年尚敬王逝世,由尚穆嗣位。根據《中山世譜·附卷三》的記載,尚穆並未被冊立為中城王子。不過在尚敬王逝世後,尚穆按照慣例,使用「中城王子」的稱謂向薩摩藩報喪。次年,尚穆王命翁鴻業(佐久眞親方忠喜)、向嘉猷(禰霸親雲上朝意)在國殿之後創建寢廟御殿和世添御殿。1754年,因那霸港淤塞導致大船難以通行,為迎接中國冊封使,尚穆王命按司向聰(美里按司朝昌)決開川源,除去爛泥。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乾隆帝派遣翰林院侍讀全魁、編修周煌為正副冊封使至琉球,冊封尚穆為王。冊封使團因風不順險些遭難,在往程和返程都曾在久米島停泊。周煌安然歸國後,捐資在久米島建立天后宮,以報媽祖保佑之恩。 1771年,琉球下屬的八重山群島發生芮氏8級的大地震,引起超過80公尺的海嘯。這是琉球群島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嘯。 尚穆王在位時,雖然琉球當時政治體制完備,但尚未擁有賞罰例律的定製,官場上出現了「事同刑異,輕重不均,難以剖決」的現象。因此在1775年,三司官馬國器(與那原親方良矩)、馬宣化(宮平親方良廷)、向邦鼎(湧川親方朝喬),以及攝政尚和(讀谷山王子朝恆),聯名向尚穆王提議編撰賞罰科律。尚穆王立即批准,命令向天廸(譜久山親方朝紀)、馬克義(幸地親方良篤)為此事的奉行。1786年,琉球歷史上第一部法律《琉球科律》編撰完成。尚穆王下令頒行於全國。 1788年,世子尚哲病死,立尚哲次子尚溫為王世孫。 尚穆王統治的晚年,琉球開始出現資源匱乏、糧食歉收的狀況,財政逐漸困窘。1793年,因中頭和國頭的杣山連年焦枯,尚穆王遣法司向天廸率官僚前往巡視,將焦枯之樹木移除,並依種植之法加以栽培。次年尚穆王病逝,由尚溫嗣位。.

尚穆王和尚穆王 · 尚穆王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尚溫王

尚溫(;)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十五代國王。1795年至1802年在位。童名思五郎金。他是尚穆王世子尚哲的次子。尚穆王死後由他繼位。 尚溫王對儒學在琉球民間的普及做出了貢獻。1798年,尚溫王接受了國師蔡世昌(高島親方)的建議,下令在王宮以北開辦國學(現首里高等學校),又開辦了三個鄉學(平等學校);同時廢止了久米村對四個官生名額的壟斷行為,規定官生中的二名應為首里人。這引起了不少久米村人的不滿,引起了官生騷動。尚溫王逮捕了首謀者金文和(松永親雲上)等人,鎮壓了這次騷亂。 1800年(嘉慶五年),清嘉慶帝派修撰趙文楷、編修李鼎元為正副冊封使,前往琉球國,冊封尚溫為王,並賜「海表恭藩」的御筆匾額。1801年,在鄉民的請求下,尚溫王又下令開辦了一個鄉學。1802年,琉球第一次向中國派遣首里城出身的官生。.

尚溫王和尚穆王 · 尚溫王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尚敬王

尚敬(;)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十三代國王。1713年至1752年在位。他是第十二代尚益王之子。 他在位期間,支持三司官蔡溫進行改革。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日本薩摩藩同意琉球國司尚敬恢復琉球國王的稱號。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清康熙帝派遣翰林院檢討海寶、編修徐葆光為正副冊封使,前往琉球國,冊封尚敬為王。.

尚敬王和尚穆王 · 尚敬王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三司官

三司官,亦稱法司,是琉球國朝廷的最高執政機構,也是這個機構所有官員的官職名稱。琉球共設三司官三人,稱號為「某某親方」。三位三司官分別監督「用意方」(管理國家財產和山川的治理)、「給地方」(管理給與役人俸祿和旅費)、「所帶方」(管理租稅和國庫的出納)三個物奉行所。 三司官的官階由正一品至從二品,這是琉球士族中最高的官階,相當於中國和日本的三公或三師。雖然在三司官之上還有攝政,但攝政一般不參與政治活動,因此三司官是琉球國實質上的最高級別官員。.

三司官和尚穆王 · 三司官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乾隆和尚穆王 · 乾隆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尚穆王和琉球国 · 球陽和琉球国 · 查看更多 »

第二尚氏

二尚氏是對從始祖尚圓王即位的1469年(成化六年)到琉球廢藩置縣的1879年的410年間統治琉球國的王室及其姓氏的通称。是琉球最後的王朝。正式名稱為尚氏,為了與第一尚氏做區別,一般稱其為第二尚氏,又稱伊是名王統。第二尚氏從初代尚圓王到末代尚泰王,共傳位十九代。其王室家紋為「左三巴」,又稱「左御紋」().

尚穆王和第二尚氏 · 球陽和第二尚氏 · 查看更多 »

蔡溫

蔡溫(;),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儒者。和名具志頭親方文若(),童名真蒲戶,號魯齊。蔡溫於1728年至1752年曾出任琉球的三司官,在職期間,曾對琉球的山川進行疏導,並制定了保護山林的一系列政策,以及鼓勵發展農業、手工業的方針,使琉球王府的財政收入大為提高。他還制定了《位階定》,對琉球的政治制度和位階制度進行改革。他被沖繩學學者伊波普猷列為琉球五偉人之一,至今仍受琉球人尊崇。.

尚穆王和蔡溫 · 球陽和蔡溫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尚穆王和清朝 · 清朝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尚穆王和球陽之间的比较

尚穆王有44个关系,而球陽有6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9.43% = 10 / (44 + 62)。

参考

本文介绍尚穆王和球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