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尖沙咀和港鐵特惠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尖沙咀和港鐵特惠站之间的区别

尖沙咀 vs. 港鐵特惠站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港鐵特惠站(MTR Fare Saver,前稱地鐵特惠站),是一種提供港鐵車費優惠的電腦終端機。只要在乘搭港鐵前以成人八達通輕拍該終端機,到指定港鐵車站拍卡入閘,大多完成車程後便可以節省HK$2。 過去及現在有部分港鐵特惠站提供特別優惠:.

之间尖沙咀和港鐵特惠站相似

尖沙咀和港鐵特惠站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尖東站尖沙咀中心尖沙咀站中港城九龍南綫八達通紅磡站荃灣荃灣綫西鐵綫東鐵綫港鐵星光行海港城

尖東站

尖東站(East 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西鐵綫的一個中途站,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中間道兒童遊樂場地底,鄰近尖沙咀東部,2004年10月24日啟用,由金門建築及西松建設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尖東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沙咀站,供乘客轉乘荃灣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的港鐵特惠站於2008年12月起,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初時只適用於尖沙咀站)。.

尖東站和尖沙咀 · 尖東站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中心

由有蓋天橋相連的尖沙咀中心(Tsim Sha Tsui Centre)及帝國中心,座落於港鐵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與天星小輪港島線碼頭近在咫尺。隨著尖沙咀東部美化計劃展開後,多個商場及酒店皆重新進行粉飾工程,以製造更佳環境。自2006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進行粉飾工程後,多間海景地舖改建為複式商舖,更引入多間食肆,成為遊客及老饕必到的美食熱點,而該中心亦為信和總部。大廈在2017年進行翻新工程。 此處之Alfresco Lane是全港最長的海景露天茶座,可欣賞美麗維港景致,並匯聚各國美食,是遊客必到的美食熱點之一。每逢聖誕及新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外牆更會展現璀璨的燈飾,增添濃厚的節日氣氛。 尖沙咀中心為幻彩詠香江參與匯演建築物之一。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Bridge Access 201707.jpg|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由有蓋天橋相連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UG Shops 201707.jpg|UG層商店 File:Tsim_Sha_Tsui_Center_Xmas.JPG|尖沙咀中心聖誕燈飾(2007)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Hong Kong).jpg|晚上的尖沙咀中心,前方道路為麼地里。.

尖沙咀和尖沙咀中心 · 尖沙咀中心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站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為港鐵荃灣綫在九龍的車站,也是荃灣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嘴彌敦道地底,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尖沙咀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東站,供乘客轉乘西鐵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和海港城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尖沙咀和尖沙咀站 · 尖沙咀站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中港城

中港城(China Hong Kong City)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33號,是一項綜合性物業,於1988年落成啟用,其獨特的金色幕牆及中國客運碼頭及旅客設施,令它享有「通往中國的黃金之門」的美譽;並且榮獲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最大的金色玻璃幕牆建築物。中港城包括五座海景高智能寬頻主幹寫字摟、購物商場、皇家太平洋酒店、中國客運碼頭、巴士和的士總站及大型停車場。中港城臨近九龍公園,主要的交通工具均能直達中港城,步行往來天星碼頭和尖沙咀站、柯士甸站只需數分鐘。.

中港城和尖沙咀 · 中港城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九龍南綫

九龍南綫(Kowloon Southern Link)前稱九龍南環綫,是香港港鐵西鐵綫的延伸路綫,從南昌站開始,向南延伸,經過西九龍,連接現有的尖東站,全長3.8公里,共3個車站。現在,港鐵西鐵綫由屯門站直接連到紅磡站。九龍南綫工程於2005年開始,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紅磡站成為現時東鐵綫和西鐵綫的終點站,尖東站改為隸屬西鐵綫。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亦是最後一個使用九鐵工程合約編號的項目。.

九龍南綫和尖沙咀 · 九龍南綫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八達通

八達通(-)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於1997年9月1日啟用,實體八達通透過內置晶片在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充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八達通最初只應用在巴士、鐵路及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以至零售業務,後來更普及至在學校、醫院、辦公室及住所等的通行卡。增值方法亦由最初的--擴展至商店付款處、任何港鐵站客務中心、以信用卡或者銀行賬户自動轉賬。如已申請「好易畀」帳戶,亦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增值。 八達通為世界上最早發展以及最成功的電子貨幣,普及程度亦為世界最高,為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展電子貨幣系統的典範及參考對象。截至2017年,市面流通逾3,450萬張八達通卡,相當於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4張八達通卡,每日交易宗數超過1,300萬,金額超過1.5億港元。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憑藉此經驗取得在荷蘭、中國大陸長沙、新西蘭奧克蘭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發展電子收費系統的合約,並於2012年先後與嶺南通與深圳通聯合發行二合一卡。 八達通產品的口號是「令生活更輕鬆」,亦是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的使命宣言的其中一部份。.

八達通和尖沙咀 · 八達通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尖沙咀和紅磡站 · 港鐵特惠站和紅磡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尖沙咀和荃灣 · 港鐵特惠站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尖沙咀和荃灣綫 · 港鐵特惠站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尖沙咀和西鐵綫 · 港鐵特惠站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尖沙咀和東鐵綫 · 東鐵綫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尖沙咀和港鐵 · 港鐵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星光行

星光行(Star House)為香港九龍商業大廈之一,位於尖沙咀梳士巴利道3號。大廈樓高19層,由商人霍英東、何鴻燊、何添、關啟明、鍾明輝等4個財團各出资25%,投資3000万港元興建。當中750萬元由霍英東投資,另1,000萬元向匯豐銀行貸款,由霍英東出面作擔保,餘款由其他股東承擔,並組成九龍置地公司。大廈於1962年興建,建造商是「僑光置業有限公司」,當時的名稱是九龍商業大廈。大廈於1967年落成後改名為星光行,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星光行大部分單位面向南,享有維多利亞港海景。.

尖沙咀和星光行 · 星光行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海港城

海港城(英文:Harbour City)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是香港最大面積的購物中心及名牌集中地,屬九龍倉置業旗下的物業。九倉於1987年,將海洋中心、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商場和港威商場所有廣東道物業統稱為海港城購物區。商場部份佔地200萬平方呎,包括約50間食肆、1間大型電影院、3間酒店以及約450間零售商店。而寫字樓部份佔地440萬平方呎。其他部份則佔地600萬平方呎,包括3間高級酒店、有500個房間的服務式住宅、一個私人會所(九龍太平洋會)及2000多個泊車位。海港城是由4個部份組成的建築群,分別為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海洋中心和港威大廈。海港城由九倉發展,由九龍倉碼頭分階段重建而成。最早的部份海運大廈於1966年落成,附設郵輪碼頭。整個建築群則於1980年代成形。 海港城(包括酒店部分)在2016年營業額為102.4億港元,按年升4%,營業盈利則升4%至81.82億元。租戶零售銷售總額達至277億元,下跌9.9%。整個物業項目在2016年底的估值為1728.54億元,酒店及會所營業額下跌2%至至12.86億元,服務式住宅營業額增加5%至至3.16億元,寫字樓營業額則升5%至24.37億元。商場營業額增長4%至62.07億元.

尖沙咀和海港城 · 海港城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尖沙咀和港鐵特惠站之间的比较

尖沙咀有232个关系,而港鐵特惠站有12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3.92% = 14 / (232 + 125)。

参考

本文介绍尖沙咀和港鐵特惠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