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相似
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將軍澳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九龍,交通堵塞,啟德發展計劃,香港2號幹線,香港立法會,東南九龍T2主幹道,東區海底隧道,新界。
將軍澳隧道
將軍澳隧道(Tseung Kwan O Tunnel),是貫通香港九龍觀塘區和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也是香港第三短的行車隧道(最短為大圍隧道,其次為愉景灣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於1990年11月9日通車,限速每小時70公里。.
將軍澳隧道和將軍澳-藍田隧道 · 將軍澳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 ·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英語:Cross Bay Link,Tseung Kwan O)是香港一座規劃中的大橋,預計於2018年動工,2022年完成,連接路全長1.8公里,為附帶單車徑和行人路的雙線雙程分隔車道,以高架方式跨過新界西貢區將軍澳,連接將軍澳東岸及西岸,即日出康城和調景嶺。.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和將軍澳-藍田隧道 ·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和香港6號幹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九龍和將軍澳-藍田隧道 · 九龍和香港6號幹線 ·
交通堵塞
交通堵塞,又称交通擠塞、交通擁擠、交通拥堵、交通壅塞、塞車或堵車,是指一種車多擁擠且車速緩慢的現象,通常在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時刻等時刻出現。此情形常出現於世界上各大都市區、連接兩都市間的高速公路,及汽車使用率高的地區(如美國)。 此外,人們經常把容易塞車的道路,稱為交通瓶頸(或交通樽頸)。.
啟德發展計劃
《啟德發展計劃》(英文:Kai Tak Development,縮寫:KTD)是香港的都市更新及發展計劃,總規劃面積達328公頃,涉及九龍前啟德機場,及毗連的馬頭圍、九龍城、新蒲崗、黃大仙、九龍灣和觀塘一帶邊區,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及基礎建設用途。預計啟德的居住人口為86,500人,興建3萬個住宅單位(包括13,368個公共屋邨單位)、酒店房間6.4萬個,零售及辦公室的總樓面面積逾1,440萬平方呎,休憩用地逾110公頃。 《啟德發展計劃》前身為《東南九龍發展規劃》,是因應啟德機場搬遷之後,將鄰近海面(即原來整個九龍灣)填海並連同機場用地重新發展,規模較西九龍填海區更大;經過多年研究,受到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訴訟影響,香港政府於2004年7月重新就此檢討,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並且諮詢至2006年,最終於2007年11月6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正式啟動,興建包括啟德體育城、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首階段項目於2013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次階段項目將會於2016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終階段項目將會於2021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即預計於2021年全面竣工。 此外,《啟德發展計劃》納入為於2012年啟動的《起動九龍東》計劃之一部分。.
啟德發展計劃和將軍澳-藍田隧道 · 啟德發展計劃和香港6號幹線 ·
香港2號幹線
2號幹線是香港東部的一條主要幹線。由香港島東區太古城東區走廊開始至新界沙田區馬料水吐露港公路。當中兩條收費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大老山隧道,分別名列香港最長汽車用海底隧道及陸上隧道。它是連接香港島、九龍東和新界東的主要幹道。 這條幹線途經的主要道路有:(鰂魚涌方向顯示)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同時分別與1號幹線、4號幹線、5號幹線、7號幹線和9號幹線5条干线連接。.
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2號幹線 · 香港2號幹線和香港6號幹線 ·
香港立法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稱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縮寫为 LegCo 或 Legc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况的監察權。 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各佔35席。.
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立法會 · 香港6號幹線和香港立法會 ·
東南九龍T2主幹道
東南九龍T2主幹道(Trunk Road T2, Southeast Kowloon)是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份,連接啟德及觀塘區茶果嶺,全線均為雙線雙程分隔主幹道。東南九龍T2主幹道西面將連接中九龍幹線,途經九龍灣一帶,東面出口為茶果嶺,並且連接將軍澳-藍田隧道前往將軍澳南。茶果嶺出口設有支路來往茶果嶺道及東區海底隧道。.
將軍澳-藍田隧道和東南九龍T2主幹道 · 東南九龍T2主幹道和香港6號幹線 ·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將軍澳-藍田隧道和東區海底隧道 · 東區海底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將軍澳-藍田隧道和新界 · 新界和香港6號幹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的共同点。
- 什么是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之间的相似性
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之间的比较
將軍澳-藍田隧道有39个关系,而香港6號幹線有3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3.89% = 10 / (39 + 33)。
参考
本文介绍將軍澳-藍田隧道和香港6號幹線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