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村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村之间的区别

將軍澳市中心 vs. 將軍澳村

將軍澳市中心,是香港新界將軍澳新市鎮的中心區域,位於調景嶺以東,坑口之西南,可算是將軍澳較新的發展區,因尚德邨較早期發展,故早年亦稱作尚德。隨著港鐵將軍澳綫在此處設有將軍澳站,以及多個商場、住宅、酒店項目落成,目前將軍澳市中心已泛指將軍澳站及將軍澳南,故此後期亦稱作天晉。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在新市鎮規劃中,將軍澳市中心被定義為新市鎮的中心,但由於其北部的寶林及坑口一帶較早發展,並連接九龍及清水灣,故現時寶林及坑口才是新市鎮中最繁盛的地區。. 將軍澳村(Tseung Kwan O Village)是香港鄉村,位於新界西貢區,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份。位置於翠林山腳及寶琳西北面的穎禮路,為將軍澳新市鎮最初期發展地區,而東面原有政府建的臨時房屋區,於2000年5月已經清拆,現時為露天停車場,長遠會興建村屋。其為坑口鄉事委員會屬下的鄉村,也算是比較鄰近市區的鄉村,除了共有322間新界丁屋,村內還有兩間教會及一座公廁。沿穎禮路上山坡便到達將軍澳上村,從將軍澳上村有兩條山路分別通往井欄樹溪瀑布及魷魚灣村。.

之间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村相似

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村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寶康路寶琳路將軍澳將軍澳綫將軍澳新市鎮觀塘綫港鐵新界

寶康路

寶康路(Po Hong Road)是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道路,貫通寶琳和將軍澳市中心區域,已經通車的路段是介乎新市鎮北部的穎禮路和南部的寶邑路,全長約2.6公里,未來會延長至市中心南部海濱一帶。 寶康路是將軍澳新市鎮內一條主要道路,興建進程與新市鎮發展環環相扣。 位於北部的寶琳是新市鎮首個發展的地區。首個住宅群落寶林邨於1987-1988年間落成,而位於其南面、當時仍在將軍澳海灣旁的紹榮鋼鐵廠仍在運作中,當時寶琳的填海工程已進入尾聲,鋼鐵廠旁的水道最終被埋,這條水道的位置與寶康路大致相若。寶康路落成初期,仍被稱為D1路。 為配合將軍澳隧道通車,首段通車的寶康路便是連接將軍澳隧道公路和寶琳北路,方便居民和新市鎮發展,而沿線首幢建築物是香港電訊的電話機樓,它位於當時由寶康路和將軍澳隧道公路組成的環狀道路內。今日,那裡已變成寶康路和運隆路交界。寶康路北端亦緊接被延伸至寶琳北路以北的將軍澳村旁,連接穎禮路。 直至寶順路與將軍澳隧道公路和寶康路連接,三條路的交匯組成一個大型迴旋處,拉近了寶琳、坑口和市區的距離,亦為將來新市鎮中部和南部的道路網作好準備。然而,迴旋處的設計並不是完美,與日俱增的車流量使得迴旋處不勝負荷,而且交通意外時有發生,待至數年後,這個迴旋處被新設計的道路網取締,配合新市鎮中部首個住宅群尚德邨落成,寶康路以行車天橋橫過向西南延伸的寶順路,繼而在填海地上向東南延伸至唐明街(前稱L463路)盡頭。 至於介乎唐明街與寶邑路之間一段寶康路,則在2000年代通車,進一步深入將軍澳市中心區。寶康路預計會被延伸至市中心東部和南部海濱,是新市鎮內風景最優美的地方之一。.

寶康路和將軍澳市中心 · 寶康路和將軍澳村 · 查看更多 »

寶琳路

寶琳路(Po Lam Road)是香港新界將軍澳北部的一條主要道路,分為寶琳路、寶琳北路(Po Lam Road North)及寶琳南路(Po Lam Road South),寶琳路連接秀茂坪道至茅湖仔,然後由茅湖仔起分叉成寶琳南路和寶琳北路,寶琳南路通往調景嶺靈實醫院,而寶琳北路則經過翠林邨、寶林邨和景林邨,一直通往寶順路和寶寧路迴旋處為止。道路所經的寶達邨、寶林邨及寶琳站直接或間接地因此道路而得名。.

寶琳路和將軍澳市中心 · 寶琳路和將軍澳村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將軍澳和將軍澳市中心 · 將軍澳和將軍澳村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綫 · 將軍澳村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新市鎮

將軍澳新市鎮(Tseung Kwan O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乃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鎮之一,與馬鞍山(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和天水圍新市鎮同期發展。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期,人口由當時不足1萬,迅速增加至2011年超過40萬。跟隨新市鎮的不斷發展,區內房屋、學校、社區、康樂設施及交通網絡亦漸趨完善。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將軍澳新市鎮的對外交通更為便捷。 將軍澳北部為寶琳及坑口,東南部為小赤沙及日出康城,南部為將軍澳市中心,西南部為調景嶺。.

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新市鎮 · 將軍澳新市鎮和將軍澳村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將軍澳市中心和觀塘綫 · 將軍澳村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將軍澳市中心和港鐵 · 將軍澳村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將軍澳市中心和新界 · 將軍澳村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村之间的比较

將軍澳市中心有72个关系,而將軍澳村有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8.00% = 8 / (72 + 28)。

参考

本文介绍將軍澳市中心和將軍澳村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