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37 关系: 加茲罕,基督教,吐鲁番,吐鲁番市,吐鲁番汗国,合不勒沙,合赞算端,吉木萨尔县,塔里忽,天山北路,宽阇,察合台,察合台语,察合台汗,察合台汗國,察八儿,尧勒瓦斯,尹吉儿察,巴剌麻儿,不赞,中亚河中地区,中国大陆,东察合台汗国,世袭君主制,帖木兒,也孙帖木儿,也密力火者,也先不花,也先不花二世,也里牙思火者,也速蒙哥,乌兹别克语,乃蛮,亦力把里,庭州,伊塞克湖,伊宁市,伊兒汗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河,伊斯兰教,伊思玛业勒,佛教,德里蘇丹國,忽必烈,忽里勒台,忽来失速檀,呼罗珊,哈剌旭烈,哈马儿丁,... 扩展索引 (87 更多) »
- 1680年代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 中亚君主国
- 察合台汗国
- 汗国
- 蒙古汗国
加茲罕
加茲罕(Qazaghan;),西察合台汗國突厥系(突厥化蒙古人)貴族首領和埃米爾,曾在1346-1358年統治河中。 他的早期身世和事跡很多地方不清楚,有可能是他通過任命而不是繼承而成突厥系貴族首領。在1345年他反對自己宗主合赞算端但失敗了,在1346年成功殺死合赞算端後成為河中實際統治者。之後擁立一系列傀儡汗,先是答失蠻察(1346–1348)和拜延忽里(1348–1358)。 在往後12年,他統治河中並往阿富汗卡爾提德王朝和印度德里蘇丹國擴張, 在1358年,他被自己另一貴族孛羅勒台的兒子所殺,而他位置由兒子米尔咱·阿布达拉赫繼承。.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加茲罕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基督教
吐鲁番
吐魯番可以指:.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吐鲁番
吐鲁番市
吐鲁番市(维吾尔文:تۇرپان شەھىرى,拉丁维文:Turpan Shehir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地級市,位於新疆東部,地处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吐鲁番,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回回館譯語》中称土魯番。.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吐鲁番市
吐鲁番汗国
吐鲁番汗国(1365年-1570年),察合台汗国于1365年再次分裂,不久后,西部汗国被帖木儿帝国取代。东部汗国在中国史籍以国都为名,先后称为别失八里(唐朝的庭州、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亦力把里(歪思汗之后,即伊犁,今新疆伊宁市)、吐鲁番(也密力火者、速檀阿力之后,即唐朝的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1570年吐鲁番汗国最后一任大汗马速与同是察合台系的叶尔羌汗国交战被俘,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结束。.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吐鲁番汗国
合不勒沙
合不勒沙(Khabul Shah,),察合台汗国分裂后,西部第5代可汗,燕只吉台的孙子。忽辛在河中地区拥立的可汗。合不勒沙是忽辛的傀儡,1369年,帖木尔杀死忽辛,控制了合不勒沙。第二年,帖木尔处死合不勒沙,自称为蘇丹,建立了帖木尔帝国。事實上的西察合台汗国已经灭亡(名義上仍保留察合台汗)。 Category:察合台汗国君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合不勒沙
合赞算端
合赞算端(Qazan Khan ibn Yasaur,),算端就是苏丹的意思,察合台汗国第23代可汗,察合台汗秃里帖木儿的曾孙,牙撒吾儿之子。其都城在卡尔施,他致力于镇压河中地区的突厥贵族。突厥贵族异密加兹罕曾经拥立合赞,现在他是合赞的首要敌人。据说合赞在战争中射瞎加兹罕一只眼,合赞掉以轻心,回卡尔施过冬。加兹罕反击,杀死合赞。加兹罕在河中地区拥立新汗。从此,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合赞算端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8149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3万人。.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吉木萨尔县
塔里忽
塔里忽(Taliqu,),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第十二代大汗,察合台长子莫圖根(木阿圖干)的曾孙,不里之孙。1308年,察合台汗宽阇去世后,塔里忽夺取了汗位。他信奉伊斯兰教,并在蒙古人中极力传播。但都哇系对这个外家族成员表示反对,1308或1309年在一次宴会上都哇的幼子怯别将其暗杀。.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塔里忽
天山北路
#重定向 准噶尔部.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天山北路
宽阇
宽阇(Könchek,),察合台汗笃哇之子。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第十一代大汗,1306年年底,笃哇去世,元朝册封其子宽阇继位。此時中亞混乱,汗国无力征戰,其間德里蘇丹國收復被察合台汗國所佔的舊都拉合尔。宽阇在位一年有余,1308年去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宽阇
察合台
察合台(;約1183年—1241年),又作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带、茶合带、察干岱等。是察合台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的次子。 蒙古初兴时,他曾參加圍攻訛答剌与玉龙傑赤之戰。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他反对长兄术赤为汗位继承人,请以弟窝阔台为嗣;太宗窝阔台即位时,他为诸王之长;太宗每遇到军国大事,都和他商议。 他的封地包括今日的中亞河中地區及新疆西部,相當於西遼的版圖,后称察合台汗國。這個汗國也是一個蒙古人在突厥文化領土的國家。成吉思汗命他管理札萨(成吉思汗法典)。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察合台
察合台语
#重定向 察合台突厥文.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察合台语
察合台汗
察合台汗是察合台汗国的可汗,第一任可汗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1227年察合台获得原属西辽的封地。1680年察合台系的葉爾羌汗國被蒙古准噶尔汗国吞并,该汗位终止。 注意:以下列表并不完整,且有时会不完全准确。而且此列表未包含一些只统治了很少或不太重要的土地的察合台旁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察合台汗
察合台汗國
察合台汗国(1222年-1570年/1680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察合台及其孙子哈剌旭烈及他的後人管理,建於1222年,于14世纪中叶(1346年)分为东西两部分,1369年西察合台汗國实际上亡於帖木兒帝国,至1402年汗统结束。东察合台汗国在中国史籍以国都为名,先后称为别失八里(唐朝的庭州、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亦力把里(歪思汗之后,即伊犁,今新疆伊宁市)、吐鲁番(也密力火者、速檀阿力之后,即唐朝的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1570年,东察合台汗国(此时为吐鲁番汗国)最后一任可汗马速与同是察合台系的叶尔羌汗国交战被俘,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结束。东察合台汗国可汗速檀阿黑麻之子赛德于1514年建立叶尔羌汗国,1570年吞并吐鲁番汗国(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亦可认为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延续,至1680年被准噶尔汗国灭亡,东察合台汗国历史彻底结束。察合台汗国后来形成中亚广泛使用的察合台语(后发展为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
察八儿
察八儿,窝阔台汗国海都汗之子。窝阔台汗国的末代可汗。 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海都死后,察八儿继承汗位。窝阔台的后代为争夺汗位导致分裂。大德七年(1303年),察八儿和察合台汗国可汗笃哇遣使到大都请和,西北诸王承认了元朝宗主的地位。但是,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联盟崩溃了。1304年,笃哇在元朝的支持下,掠夺窝阔台汗国西部城池,元朝怀宁王海山也在东部袭击窝阔台汗国。察八儿大败,只好投降笃哇。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察八儿乘内乱力图恢复窝阔台汗国,失败,东归元朝,1310年,察八儿被继位为帝的海山(即元武宗)封为汝宁王。窝阔台汗国的领地被察合台汗国也先不花可汗吞并。 Category:窝阔台汗国君主 Category:元朝王爵 Category:中国末代君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察八儿
尧勒瓦斯
#重定向 尧勒巴斯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尧勒瓦斯
尹吉儿察
尹吉儿察,明朝初年,吐鲁番首领。永樂二十年(1422年),尹吉儿察与哈密国一起向明朝贡马1300匹,被明成祖赐赉有加。不久,尹吉儿察为东察合台汗国歪思汗驱逐,尹吉儿察逃到京师。明成祖怜悯他,命他为都督佥事,把他遣还故土。尹吉儿察感谢中国之德,洪熙元年(1425年),亲自率部落来朝。宣德元年(1426年),也是如此。明宣宗非常厚待,回国之后病卒。.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尹吉儿察
巴剌麻儿
巴剌麻儿,明朝时期吐鲁番首领,正统六年(1441年),明英宗朝议土鲁番很久没有进贡,通过米昔儿使臣回国,令将明宝钞赐给巴剌麻儿。第二年(1442年),巴剌麻儿遣使入贡。之後,东察合台汗国歪思汗的儿子羽奴思攻克吐鲁番,明朝将羽奴思当成了吐鲁番的君主——速檀阿力。.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巴剌麻儿
不赞
不赞(Buzan),察合台汗国第十八代可汗,都来帖木儿之子。可汗答儿麻失里改信了伊斯兰教,违反了蒙古传统,1334年,都来帖木儿之子不赞起兵,杀死了答儿麻失里。不赞即位为可汗。不过,不赞并没有巩固统治,第二年,就被堂弟敞失推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不赞
中亚河中地区
#重定向 河中地区.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中亚河中地区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中国大陆
东察合台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1347年-1570年)(一说1347年-1680年),波斯人稱為蒙兀兒斯坦,由察合台汗国分裂。 察合台汗国在14世纪中期,由于西部河中地区和东部伊犁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不同,分裂成两个部分。东部以传统蒙古游牧社会为主,西部被伊斯兰化突厥贵族控制。第23任可汗合赞算端被突厥贵族杀後后,秃忽鲁帖木儿在东部并立为汗,不服从突厥人所立的答失蛮察,但是他也皈依了伊斯兰教。并于1361年攻克河中,废黜西部可汗铁穆尔沙,统一了汗国。他死后,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于1365年退回伊犁,察合台汗国再次分裂,不久后,西部汗国被帖木儿帝国取代。 东部汗国在中国史籍以国都为名,先后称为别失八里(唐朝的庭州、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亦力把里(歪思汗之后,即伊犁,今新疆伊宁市)、吐鲁番(也密力火者、速檀阿力之后,即唐朝的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1570年吐鲁番汗国最后一任大汗马速与同是察合台系的叶尔羌汗国交战被俘,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结束。 东察合台汗国汗速檀阿黑麻之子赛德于1514年建立叶尔羌汗国,它于1570年吞并吐鲁番汗国(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亦可认为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延续(若持此说则1570年叶尔羌汗国吞并吐鲁番汗国则可认为是东察合台汗国内的又一次东西部统一,而这样的统一在汗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叶尔羌汗国至1680年被准噶尔汗国灭亡,东察合台汗国历史彻底结束。(现一般对叶尔羌汗国的历史单独进行研究。).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东察合台汗国
世袭君主制
世袭君主制(Hereditary monarchy),是君主制政体的最常见形式。世界上大多数现存及曾经存在的君主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体。与其相对的制度是选举君主制。 在世袭君主制制度中,所有君主来自于同一个家族,王位在家族内部从一个成员传给另一个成员(继承顺序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等)。世袭系统有政权稳定、延续性好和可预测的优点,这来源于家族成员之间的忠诚和亲和力。 举例来说,当一位世袭君主去世或退位后,王位通常会传给下一代的直系血亲,如他或她的孩子,而且往往是较年长者。当这个孩子死了,王位将再传给他的孩子;如果此人绝嗣,则会传给他的兄弟、姐妹、侄子或其他亲属。为了维持这种体系,世袭君主制常常需要以法律形式制定一个明确的继承顺序,以决定一位君主去世之后,谁有最优先的权利成为下一位君主。现代的世袭君主制国家所采用的继承顺序通常基于长子继承权,但也存在着其他的继承体系,如最年长男性亲属继承、在世君主指定继承和交替继承,这些体系在以前的君主制政体中应用得更为普遍。 历史上存在过多种继承体系,它们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女性是否可以拥有继承权。在父系继承制中,继承权由男性独占,女性没有权利继承,而且她们的男性后代也无权继承。把这种制度体现得最为典型的是古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但萨利克法典的本意并非剥夺妇女的继承权,而是避免土地由于妇女结婚落入村社之外。与之相对的,有些继承体系就允许女性成为继承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选举君主制实际上是世袭君主制,例如所有候选人只能来自一个家族时。这在许多古代国家中出现过,常常是由真正的选举君主制转化而来的。一种常见的情形是,君主在自己尚在位时就利用权力和影响使其亲属(如儿子)被“提前”选举为下一任君主。另一种情况是,某个家族历史上有多位成员被选为君主,逐渐积聚了强大的势力,以致他们最后可以垄断王位(因为没有人敢于选举该家族之外的人)。 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许多国家在名义上是选举君主制,然而该国的王位实际已由一个家族把持了数世纪之久。这种情况可以称为“伪选举君主制”,它只在官方上有一个选举的形式,而在本质上王位是世袭的。在步入近代之后,这些“伪选举君主制”的国家大多数变成了真正的世袭君主制。 朝鲜在2013年6月修改的《十大原则》明文规定了“白头山血统”——金氏政权世袭制。.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世袭君主制
帖木兒
#重定向 帖木儿.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帖木兒
也孙帖木儿
也孙帖木儿(Yesun Temur),察合台汗国第二十代可汗,察合台汗敞失的弟弟。1338年,也孙帖木儿谋杀敞失,登上汗位。他被母亲责备而变的经常酗酒。1342年,他被窝阔台系的阿里算端推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也孙帖木儿
也密力火者
也密力火者(),《明史》记载的吐鲁番汗国第四任可汗。 《明史》记载别失八里(东察合台汗国)王也先不花二世在正统十年(1445年)死后,也密力虎者嗣位。景泰三年(1452年),也密力火者亲自向明朝政府进贡,天顺三年(1459年),遣使向明朝进贡。成化五年(1469年)逝世。其子速檀阿力即位。 根据《拉失德史》,速檀阿力即东察合台汗国可汗羽奴思,而也密力火者或是其弟也先不花二世。同时也先不花二世是在1462年去世。而《明史》在速檀阿力继位后对东察合台汗国再无记载,将也密力虎者、也密力火者误认为是两人,速檀阿力、速檀阿黑麻归入吐鲁番史,而不清楚他们与别失八里(东察合台汗国)的关系。这种观点影响到明末清初,中国朝廷一直认为叶尔羌汗国(国都莎车)是吐鲁番王国。.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也密力火者
也先不花
也先不花(Esen Buqa I,),察合台汗笃哇之子。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第十三代大汗,早年住在大都,1308或1309年在一次宴会上都哇的幼子怯别将察合台汗塔里忽暗杀。1310年召集忽里台大会,推举也先不花为可汗。也先不花开始和元朝关系和谐,后来因为边界问题,与元朝和伊利汗国发生冲突。受到元仁宗和伊利汗国完者都的夹击。1320年,也先不花死后,弟弟怯别复位。 《也先不花传》 与蒙哥撒儿(即忙哥撒儿)密赞谋议。 秃鲁(《三公》、《宰相表》并作秃忽鲁,按:秃鲁,谥清献,史失书),历事四朝。追封广阳王。 子阿荣,由宿卫起家。 见: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也先不花
也先不花二世
也先不花二世(Esen Buqa II,),是東察合台汗國大汗,約1428年-1462年在位。 他是歪思汗之子。1428年歪思汗死後,曾與兄弟羽奴思爭位。由於杜格拉特部幫助爭位有功,地位比以前更加高,佔有庫車與拜城,不過喀什卻被帖木兒朝佔領,後來由杜格拉特部的賽義德·阿里收復該地。 他也曾與帖木兒王朝的卜撒因交戰,多次掠奪帖木兒人的北方。另一方面,哈薩克人大舉南下,也先不花二世與其和好。他於1462年去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也先不花二世
也里牙思火者
也里牙思火者(Ilyas Khoja,),东察合台汗国第二代可汗,秃忽鲁帖木儿的儿子。 父亲秃忽鲁帖木儿征服西部、统一察合台汗国后,以也里牙思火者留守河中地区,为河中总督,由帖木儿充当助手。1362年,父亲秃忽鲁帖木儿死后,也里牙思火者东返,汗国西部大乱。帖木儿和忽辛企图驱除东汗国的势力,第二年,也里牙思火者西征撒马尔罕,围攻部队因坚强抵抗和流行病没有胜利。1363年还领有河中,1365年,也里牙思火者返回伊犁。不久,他被杜格拉特部叛乱的埃米爾哈馬兒丁所害。.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也里牙思火者
也速蒙哥
也速蒙哥(Yesü Möngke),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的第五子,察合台汗国的第三任可汗。 1241年,察合台遗命支持哈剌旭烈继位。蒙古帝国大汗贵由与也速蒙哥亲善,于1246年废黜了哈剌旭烈,册立也速蒙哥为可汗。1248年,贵由死后,也速蒙哥和窝阔台系的宗王一起反对选立拖雷系的蒙哥为大汗,这引起了蒙哥的忌恨。1251年,蒙哥继位为大汗,支持哈剌旭烈回国夺取汗位。哈剌旭烈在途中去世,其妻兀鲁忽乃到达察合台汗国首都虎牙思,杀死也速蒙哥。.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也速蒙哥
乌兹别克语
乌兹别克语或乌孜别克语(西里尔字母:Ўзбек тили;阿拉伯字母:اوزبیک تیلی,拉丁字母:Oʻzbek tili)是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乌兹别克语有约1850万使用者,为乌兹别克族和中亚地区的人使用。乌兹别克语的词汇和语法,与维吾尔语几乎相同,但亦受到波斯语和俄语的影响。有人認為應該把烏兹别克語與維吾爾語合併,但目前普遍仍然主張把兩者分開。 在1927年之前,乌兹别克语使用波斯-阿拉伯字母书写。1927年改用拉丁字母,从1940年之后改用西里尔字母。在中国,乌孜别克族仍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乌兹别克语
乃蛮
乃曼 (,又名粘八葛)古代突厥部落,於11世紀開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爾泰山之陽,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鶻,操突厥語族語言,使用畏兀儿文字。又譯乃馬、乃滿、廼蠻、奈曼、奈蠻、耐滿、粘拔恩、粘八噶等。他们有一突厥名sakiz oghuz,八姓乌古斯人。乃蠻故地(今阿爾泰山以南及以稍偏西的一些土地)在1225年被成吉思汗封給其子窩闊台,1309年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汗國及元朝瓜分。.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乃蛮
亦力把里
亦力把里可以指:.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亦力把里
庭州
庭州,又名別失八里(Bechbaliq或Beshbalik)、别石把、亦力把力,是中亚古城,原为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因为该王庭由五座城市组成,故称为别失八里,意为“五城之地”,城址位于今吉木萨尔之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庭州
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Ысык-Көл,Иссык-Куль),中国唐代稱之為热海、大清池,清代稱為特穆爾圖淖爾、图斯池,位于吉尔吉斯东北部,天山山脉北侧,北纬42度30分,东经77度30分。长182公里,最宽处60公里,面积6,332平方公里,平均湖面海拔1602米,最深702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山湖泊,仅次于南美洲的的喀喀湖(西班牙语:Titicaca)。湖水微咸,冬季不结冰,主要水源是高山泉水和积雪融水,无出水口,属内流湖。 古代,该湖周围的草场是重要的游牧基地,许多知名的民族和部落都起源或者游牧于此。在苏联时期,该湖是有名的疗养胜地,北岸建满了许多桑拿浴室、度假村和别墅,据称该时期,伊塞克湖还是苏联海军秘密的鱼雷试验场。 唐朝诗人岑参的诗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亦提及热海,即伊塞克湖在其時的稱呼。 Category:吉爾吉斯斯坦湖泊 Category:亚洲內流湖 Category:濕地 Category:絲綢之路地點 Иссык-Куль.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伊塞克湖
伊宁市
伊宁市(غۇلجا, 拉丁维文:Ghulja),位于新疆西北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犁河谷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业中心。清代为伊犁将军驻地,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和武警内卫部队第七师师部驻地。.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伊宁市
伊兒汗國
伊兒汗國(;拉丁转写:Hülegü-yn Ulus;波斯语:سلسله ایلخانی;阿塞拜疆语:Hülakülər dövləti;英语:Ilkhanate),1220/1256–1357年,又译伊利汗国或伊尔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的第六子旭烈兀及其子阿八哈與他的後人统治。伊兒汗國也是當初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時,四大汗国中最早支持忽必烈並承認其汗位的汗國,其他三個汗國在1303年元成宗時也承認元朝是帝國共主的地位。“伊兒”是蒙古語,意思大約等於“从属”,“伊儿汗”即“从属的汗”。伊兒汗國的位置大約在今日中亞南部至西亞一带,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马拉盖),后為大不里士和苏丹尼耶(今伊朗西北部)。.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伊兒汗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ىله قازاق اۆتونوميالى وبلىسى / Іле Қазақ автономиялық облысы;ئىلى قازاق ئاپتونوم ئوبلاستى/ Ili Qazaq Aptonom Oblasti),简称伊犁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辖的自治州,首府在伊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是中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管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州直辖县级行政区。伊犁州直属地区汉族人口比例约35%,哈萨克族人口比例约22%。.
伊犁河
伊犁河(Іле)是中国水量最大的内陆河,也是新疆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伊犁河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由西向东流,在东经82°左右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和巩乃斯河汇合,又折向西流,在伊宁和喀什河汇合,穿越国境,进入哈萨克斯坦,最终进入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上游穿越一系列山地和谷地,这个区域年降水量达到700毫米,春季还有高山融雪水进入,因此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过了伊宁后,进入河谷平原,河床变宽,多沙洲岛屿,水流分叉。 伊犁河流域气温比新疆其他地区高,干流封冻只有60天左右,由于上游主要是岩石高山,因此含沙量也少,年平均为0.2-0.5千克/立方米。 伊犁河流域因为雨水丰沛,农业几乎不需要灌溉。下游在5-10月间可通航吃水量为200吨左右的船只。 Category:亞洲跨國河流 Category:哈薩克斯坦河流 Category:新疆河流 Category:内流河 Category:絲綢之路地點.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伊犁河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伊斯兰教
伊思玛业勒
伊思玛业勒,叶尔羌汗国第十二任君主,阿都剌因第四子,阿不都拉哈汗的弟弟,为阿克苏伯克。1667年,他信奉白山派的侄子尧勒瓦斯成了大汗,大肆镇压黑山派。黑山派势力流亡阿克苏,拥立伊思玛业勒为汗,西征叶尔羌。因为准噶尔的支持,尧勒瓦斯暂时取得了胜利。但随后准噶尔首领僧格在1668年,派人杀死尧勒瓦斯,白山派和卓拥立尧勒瓦斯的儿子阿不都·拉提夫即位。黑山派支持的伊思玛业勒乘机拿下叶尔羌,白山派和卓与阿不都·拉提夫逃到喀什噶尔。1670年4月2日,伊思玛业勒进入叶尔羌,派人杀害了阿不都·拉提夫和他的所有兄弟。大力扶植黑山派,大肆镇压白山派。白山派和卓远走西藏联合达赖五世。达赖指示自己的弟子噶尔丹帮助白山派。噶尔丹在1678年,征服了哈密、吐鲁番和焉耆,1680年,直取叶尔羌,伊思玛业勒被俘,送往伊犁监禁。噶尔丹改立阿卜都里什特为叶尔羌汗。叶尔羌汗国成为附属于准噶尔的傀儡政权。.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伊思玛业勒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佛教
德里蘇丹國
德里蘇丹國(1206年-1526年),是阿富汗的古爾王朝(1148—1215年)于1175年后占领和征服纳尔默达河以北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之后的德里总督于1206年自立建立的伊斯兰王朝。首一個王朝庫特布沙希王朝是古尔王朝留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突厥语族奴隸創立的,因此又称为“奴隸王朝”。之后的后继王朝依次是: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和洛迪王朝,由于这些王朝首都始终位于德里,故而被统称为德里苏丹国。 第一位國君名為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在1206年于德里自立為王,自稱是德里阿曼蘇丹。最著名的國君是伊勒杜迷失,他是古德卜手下的欽察部落奴隸,在1229年,伊斯兰哈里發批准他成為苏丹。他另一件事是收留当时已经在1220年被蒙古帝国的大军给彻底灭亡的花剌子模帝國(1194—1220年)末代沙阿札蘭丁。但是札兰丁在1223年阴谋反对他而被其驱逐出境。由於德里蘇丹國由奴隸建立,因此不重視出身,重視能力,很多賣身為奴的欽察人得居高位。在14世紀中期,疆域到達印度南部的馬杜賴。其中有一位蘇丹名為巴爾班(1266年-1287年),他以抗擊蒙古军队著名,蒙古察合台汗国的军队每次入侵都被擊敗。 1398年,德里苏丹国遭到帖木儿的入侵,此后不斷衰敗。1526年,帖木兒後裔巴卑尔帶著從西邊奧斯曼土耳其進口來的大炮和奧斯曼土耳其火槍教練替他訓練的火槍手入侵印度,當時還在使用老舊的冷兵器和人海衝鋒戰術的印度軍隊完全不是巴布爾的大炮和火槍隊的對手,巴布爾挾著西方進口的大炮和火槍如摧枯拉朽般輕易的擊敗了末代德里蘇丹易卜拉欣·罗第,王國正式滅亡,由突厥化蒙古人的莫卧儿帝國取代之。.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德里蘇丹國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忽必烈
忽里勒台
忽里勒臺大会(),是古代蒙古及突厥民族的一種軍政議會,負責推舉部落的可汗或其他長官。早年蒙古帝國的所有大汗,例如成吉思汗及窩濶台汗都是由忽里勒臺所推選出來的。時至今日,忽里勒台在突厥民族中则用來指現代的議會以及國家的國會。.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忽里勒台
忽来失速檀
忽来失速檀,叶尔羌汗国拉失德汗的孙子,羽奴思速檀的儿子,沙拉夫丁的弟弟。阿黑麻汗即位被王族和维吾尔埃米尔普遍反对,1619年,在阿黑麻汗打猎的时候,被叛乱的埃米尔包围,阿黑麻汗自觉无法,便高喊:“你们要找汗,汗就在这里!”行刺者刀剑齐下,将他杀害。在叶尔羌拥立忽来失速檀为新的君主。阿黑麻汗的儿子阿布杜拉提甫在在喀什噶尔为汗,进军叶尔羌,叛军被击溃,忽来失速檀也死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忽来失速檀
呼罗珊
呼羅珊(波斯語:خراسان)源于波斯语,意思是“太阳初升的地方”。可以指:.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呼罗珊
哈剌旭烈
哈剌旭烈(Qara Hülëgü),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的孙子,木阿秃干之子,察合台汗国的第二任可汗。 1241年,察合台遗命支持哈剌旭烈继位。蒙古帝国大汗贵由与察合台的第五子也速蒙哥亲善,于1246年废黜了哈剌旭烈,册立也速蒙哥为可汗。而1251年继位的大汗、拖雷系的蒙哥则支持哈剌旭烈回国夺取汗位。哈剌旭烈在途中去世,其妻兀鲁忽乃到达虎牙思,杀死也速蒙哥。.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哈剌旭烈
哈马儿丁
哈马儿丁(Qamar Ud-Din),杜格拉特部异密播鲁只的弟弟。他在也里牙思火者死后,发动叛乱,屠杀汗室成员18人,自立为东察合台汗国可汗。东察合台汗国沦于纷争不已,混乱一团。帖木儿帝国统治者跛子帖木儿又频频东侵,汗国满目疮痍。1389年,哈马儿丁在一次抵抗入侵失败的撤退中不知所踪。播鲁只之子忽歹达拥立秃黑鲁帖木尔汗幼子黑的儿火者为新可汗,察合台家族复辟。.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哈马儿丁
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Karakorum)(),又称哈剌和林,簡稱和林,位於今蒙古國境內前杭爱省西北角,曾是蒙古首都。.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哈拉和林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唐朝
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汗国(;;维吾尔语:جوڭغار),是卫拉特蒙古的一支准噶尔部建立的一个汗国。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控制天山南北,在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到吐鲁番,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的广大地区,建立史上最后的游牧帝国。由于此时期是卫拉特蒙古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卫拉特蒙古常常就以准噶尔的名称出现于史料中。宗教上他们信奉藏传佛教,对西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18世纪在清朝几次军事行动中灭亡。.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准噶尔汗国
八剌
八剌(Baraq),察合台汗国察合台长子木阿秃干之孙,哈剌旭烈汗的侄子,也孙都哇的儿子。察合台汗国的第七任可汗。 1266年,忽必烈支持八剌夺取了木八剌沙的汗位。然而在八剌即位后,就向忽必烈发起进攻,攻克和田。1268年,窝阔台汗国海都汗被忽必烈击败,转而联合金帐汗国忙哥帖木儿进攻八剌。八剌战败,次年,海都与八剌重新划分中亚的势力范围。八剌又进攻呼罗珊,被伊利汗国阿八哈击退。1271年,八剌去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八剌
元史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元史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元朝
元成宗
元成宗铁穆耳(;),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在位,在位14年。元世祖孙、太子真金第三子。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特穆爾,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后,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蒙古語号完澤篤可汗()。《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是年九月乙丑,諡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國語曰完澤篤可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元成宗
克雷奇汗
速檀马合木(Mahmud Sultan,),叶尔羌汗国第七任君主,克雷奇汗(Qilich Khan)。阿黑麻汗的孙子,帖木儿的儿子,为喀什噶尔总督。1631年,他叔叔阿布杜拉提甫去世後,埃米尔们拥立他弟弟速檀阿黑麻为汗。他表示不满,屡次攻打叶尔羌。速檀阿黑麻开始重用阿克苏的埃米尔,引起了叶尔羌的埃米尔的不满,不久将他废黜,立速檀马合木为克雷奇汗。速檀阿黑麻返回阿克苏,吐鲁番总督阿不都拉哈汗西征阿克苏,速檀阿黑麻又逃回叶尔羌。黑山派沙迪和卓劝说克雷奇汗将其收留,将他安置在城北的一个花园。1635年,沙迪和卓与速檀矛盾激化,他在速檀做礼拜时杀害克雷奇汗,拥立速檀阿黑麻复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克雷奇汗
兀鲁忽乃
兀鲁忽乃(Ergene Khatun),又作斡儿吉纳、倭耳干纳、兀儿客捏、兀勒吉捏等,蒙古斡亦剌惕人,察合台汗国的第二任可汗哈剌旭烈的妻子。她是脱劣勒赤与扯扯干之女,成吉思汗的外孙女。 蒙古帝国大汗贵由1246年废黜了哈剌旭烈,册立也速蒙哥为可汗。1251年,蒙哥继位为大汗,支持哈剌旭烈回国夺取汗位。哈剌旭烈在途中去世,兀鲁忽乃到达察合台汗国首都虎牙思,杀死也速蒙哥。其后名义上是哈剌旭烈和兀鲁忽乃的儿子木八剌沙为可汗,实际上是兀鲁忽乃监国摄政。1259年,兀鲁忽乃的保护者大汗蒙哥去世,争夺汗位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派自己支持的察合台系宗王去虎牙思夺取汗位。第二年,阿里不哥支持的阿鲁忽继承察合台汗国可汗。他娶兀鲁忽乃为妻,维持汗国稳定。1266年,阿鲁忽死,兀鲁忽乃立木八剌沙为可汗。因未经忽必烈同意,忽必烈派八剌回国夺取汗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兀鲁忽乃
勒內·格魯塞
勒内·格魯塞(René Grousset,),法國歷史學家,以研究中亚和远东著名。其代表作为《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 格魯塞生於法國加尔省奥拜,畢業於蒙彼利埃大學歷史系。其后长期就职于法国美术部,一战时曾短暂从军。1925年出任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助理监管人及雜誌 Asiatique 的秘書。1933年任塞努奇博物馆馆长及其亞洲藝術藏品的負責人。 1930年代,格魯塞發表了他最重要的兩部著作:《十字军东征史》(Histoire des Croisades,1934-36年)和《草原帝国》(1939年)。二战期间,他被维希法国政府解职,但仍秘密繼續研究工作,在戰爭期間出版了三本有關中國和蒙古的作品。 战后,他被重新任命为塞努奇博物馆馆长兼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监管人。1946年,格鲁塞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46至49年間出版了四部最後的作品,主題圍繞小亞細亞和近東。1952年病逝于巴黎。.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勒內·格魯塞
回部
回部,又稱回疆,指清代中國新疆(西域)天山以南地區。因清代稱此地居民為回人(主要指现代維吾爾人的祖先),故名回部。其地大致相當於今新疆天山以南地區、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東部、塔吉克斯坦的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及吉爾吉斯斯坦的東南部地區。回部與天山北路的準部相對,並稱“南回北準”。光緒年間新疆建省,回部成為新疆省的一部份。 廣義的回部有時也包括中國境外以西費爾干納盆地至阿富汗一帶與新疆聯繫密切的安集延、納曼干、浩罕等信奉伊斯蘭教的部落。.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回部
硬幣
幣一般是指以堅硬的物料(通常是金屬)製成的貨幣。相對紙幣,硬幣的面值通常較低。一般貨幣用途的硬幣是由非貴重金屬(如銅、鎳)鑄造,由政府發行,一般為辅幣,其面值通常是靠法律規定。在一些地區,隨著各種諸如八達通般的電子收費系統的流行,硬幣的使用已越來越少。 也有非貨幣用途的硬幣,如古中國的花錢、紀念幣、遊戲代幣等。收藏性的硬幣則多以貴重金屬(如金、銀)鑄造,這些硬幣帶有內在的價值,因此其價格與發行者無大關係。.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硬幣
禿忽魯帖木兒
禿忽魯帖木兒(Tughlugh Timur,),教名艾布伯克里·穆罕默德,1347年在位。東察合台汗國第1代可汗。成吉思汗七世孫(有人说他是也先不花儿子),他是首一位公開宣佈接受伊斯蘭教的蒙兀兒斯坦可汗,他是由杜格拉特部從瓦刺找來阿克蘇即位的。他在當可汗前,遇到和卓札馬魯丁受他感召,答覆他即可汗位後信教。 也先不花死後,無子,汗位空了十多年。杜格拉特部找出他來出任可汗。他即位杜格拉特部得到喀什為封地。另一件大事是在1353年由和卓額什丁主持他的入教儀式。16萬蒙兀兒人入教,除了楚剌思部埃米爾略為猶豫。據海達爾說,他與和卓商討傳教政策,決定逐個貴族接見,如果他們信教便沒問題,如不信,就當拜偶像者處死。但也不是沒反抗,阿力麻里的景教徒和庫事佛教徒趁他征戰河中時叛亂。在他統治時間,察合台汗國重新統一,在1361年進攻河中(渴石一带),留他的兒子也里牙思火者為河中總督。由帖木兒、康里人别吉克、葛逻禄人哈米德充當助手。他死後,汗國又再大亂。.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禿忽魯帖木兒
秃里帖木儿
秃里帖木儿(Buqa Temür),察合台之玄孙,察合台汗国的第九任可汗。 1271年,海都杀死察合台汗聂古伯,立秃里帖木儿为可汗。秃里帖木儿无法抑制阿鲁忽的后代和八剌的后代对他的不满情绪。1272年在位不足一年的秃里帖木儿去世,海都把王位给予八刺之子都哇。.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秃里帖木儿
突厥语族
突厥语族(Turkic languages)是阿尔泰语系中最大的一个语族,语族内部包括40多种语言。突厥语族语言简称突厥语,突厥语的使用人口在1.65亿至2亿人之间,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上。东起新疆,西至東歐,北自西伯利亞,南抵伊朗。 突厥语是一种黏着语,元音和谐是该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突厥语有悠久的书面语历史,有文字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6世纪突厥汗国时期的古突厥语碑铭,并在各历史时期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与国际交流用语。现在,土耳其语是突厥语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在土耳其语中,突厥语和土耳其语是同一个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突厥语族
窩闊台汗國
窩闊台汗國(1225-1309年)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位於中亞的葉密立河流域,都城在叶密立,即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的额敏县。窩闊台汗國据有蒙兀兒斯坦的一部分,其地基本上是乃蠻故地。窩闊台汗國成立於1225年,由成吉思汗把今阿爾泰山以南及以稍偏西的一些土地封給其子窩闊台,到1309年被察合台汗國(1219-1502年)及元朝瓜分,窝阔台汗国的末代可汗察八儿出走元朝,窩闊台汗國滅亡,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中最短國祚的汗國,只有84年歷史。 窩闊台汗國成立之時,其實並沒有國名。現在的名字其實是歷史學家從其第一代君主「窩闊台」的名字而作為汗國的通稱。.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
笃哇
笃哇(),又译都哇、都瓦、都阿、朵瓦、朵哇、秃呵等。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第十代大汗,1272年至1306年在位。 笃哇系察合台汗国君主八剌之次子,其父死后国内发生内乱。1272年,笃哇在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的扶植下继位。此后,笃哇追随海都参与其反对元帝国的战争。1275年,忽必烈下令追回原颁给两汗国君主的金牌,标志着双方关系彻底决裂。同年,笃哇率军12万进逼火州(今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八月,忽必烈任命那木罕为阿力麻里总管,由安童辅佐,率军抵御。次年,元军将领昔里吉、脱铁木尔等发动兵变,抓获那木罕和安童,昔里吉自立为帝,回师进攻和林。海都同笃哇等乘机攻占阿力麻里等地。 此后数年中,笃哇多次率军进攻别失八里地区,与元军将领伯颜、纂公直等长期战争。1287年,海都联合蒙古东部以乃颜为首的诸王,再次进攻和林。1289年,海都和笃哇联军一度占领和林,但听闻忽必烈已经平定乃颜叛乱,前来亲征的消息后,撤回中亚。 1295年,伊儿汗国内乱,合赞汗继位,笃哇、海都联军遂南下攻占呼罗珊地区,1297年,笃哇继续南下,攻占德里蘇丹國的拉合尔,并封其子忽都鲁火者为当地统治者。 1298年,笃哇、海都联军又将注意力转向东线,击败并俘虏汪古部首领,元朝驸马阔里吉思。1301年,笃哇、海都联军进一步越过金山东侵,被元将海山和甘麻剌一战击溃,海都重伤后死于归途,笃哇也中箭瘫痪。 海都死后,笃哇扶植其子察八儿登上汗位,反过来控制了窝阔台汗国。1302年,笃哇在与钦察汗国君主脱脱汗的战斗中失败,陷入四面为敌的境地。1303年,笃哇被迫向元成宗乞和。1306年,察八儿被海山击败,逃奔笃哇,窝阔台汗国遂并入察合台汗国。篤哇再次派軍攻打德里蘇丹國,大敗而回。 同年,笃哇去世,元朝册封其子宽阇继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笃哇
笃思忒马黑麻
笃思忒马黑麻(Dost Muhammad,),是也先不花二世的儿子。其父死后,17岁的他继承汗位。他行为放荡(欲实行轉房婚娶其後母),疏远了伊斯兰教学者〔实为宗教贵族〕——诸位毛拉。他对杜格拉特家族的埃米尔统治的喀什城,发动过掠夺性攻击。他于1469年去世,其子怯别二世即位。仅仅三年後,他的领地就被伯父羽奴思吞并。.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笃思忒马黑麻
答失蛮察
失蛮察(Danishmendji,),察合台汗国分裂后,西部第1代可汗,窝阔台的玄孙,合失的曾孙,海都的孙子。突厥贵族异密加兹罕杀死合赞算端后,在河中地区拥立的新汗。西察合台汗国的可汗,全是突厥贵族的傀儡。答失蛮察不甘于做傀儡,被加兹罕杀死。1370年,其子昔兀儿海迷失继位成为西部傀儡可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答失蛮察
答儿麻失里
儿麻失里(Tarmashirin,),察合台汗笃哇的幼子。察合台汗国第十七代大汗。1327年,答儿麻失里继位前对印度德里苏丹国进行大规模掠夺性远征,一直远征到德里,答儿麻失里改信了伊斯兰教。察合台汗国有两个文化体系:河中地区和伊犁河流域。前者信奉伊斯兰教、过定居生活;后者坚持蒙古传统,保持游牧习惯。答儿麻失里的政策,引起伊犁河流域的宗王反对。1334年,都来帖木儿之子不赞起兵,杀死了答儿麻失里。.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答儿麻失里
纳黑失只罕
纳黑失只罕(نقشِ جهان;Naqsh-i Jahān,),东察合台汗国第七任可汗(在位:1416年 - 1418年)。 沙迷查干的儿子,黑的儿火者的孫兒。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有自西域還者,言馬哈麻母及弟相繼卒。帝湣之,命安齎敕慰問,賚以彩幣。」《明史》卷332·列傳第220·別失八裏之後,《明史》指「已而馬哈麻亦卒,無子,從子納黑失只罕嗣」;但根據現代中國的《草原帝国》指:其實馬哈麻是有兒子失儿马黑麻,而且亦继了位,但後來被杜格拉特埃米尔忽歹达废黜,並拥立沙迷查干的儿子纳黑失只罕嗣位。之後,国政掌握在杜格拉特埃米尔忽歹达手中。永樂十四年(1416年)春,纳黑失只罕遣使至明「告喪」,立即獲明朝認可冊封繼位,並得到賞賜。 永樂十五年(1417年),纳黑失只罕想和帖木儿帝国(撒馬兒罕)通婚,派遣使節往明,请求用马交换明朝的财物,作为嫁妆。明朝「命中官李信等以綺、帛各五百匹助之」。1418年,纳黑失只罕被侄子歪思汗弑杀,歪思汗自立为王,建都亦力把里,埃米尔忽歹达被迫到麦加朝圣。.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纳黑失只罕
维吾尔语
维吾尔语(维吾尔文:;拉丁维吾尔文:Uyghur Tili;西里尔维吾尔文:Уйғур тили),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维吾尔人所说的语言。现在中国境内官方的维吾尔文(UEY——Uyghur Ereb Yëziqi)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同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拉丁维吾尔文(ULY——Uyghur Latin Yëziqi)作为补充。原苏联境内的维吾尔语使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基里尔维吾尔文(USY——Uyghur Siril Yëziqi)。 維吾爾語与乌兹别克语差别很小,二者对话完全无需翻译。这兩種語種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的两大方言,這兩個民族的文化也緊密相連。.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维吾尔语
羽奴思
羽奴思(Yunus Khan,),1462年统治蒙兀儿斯坦,1472年起統治整個東察合台汗國。他是歪思汗次子,也先不花二世的兄弟。明史叫他速檀阿力,哈只阿力。 歪思汗在1428年死後,兩兄弟爭位,有些埃米尔支持也先不花,羽奴思不敵,前往河中撒馬爾罕帖木兒王朝兀鲁伯避難。帖木兒國王卜撒因後來欲遠征伊拉克,加上也先不花二世不斷侵襲突厥斯坦等城,因此召回在伊朗設拉子流亡的羽奴思,在1456年派兵支援他東征東察合台汗國,佔領了一些土地,把東察合台汗國再一分為二。 1472年,也先不花二世之孫怯别二世被殺後,羽奴思統治整個東察合台汗國。他與衛拉特人作戰。他為使蒙兀兒人成為真正的穆斯林,使蒙兀兒人定居在草原邊的城市。但遭到蒙兀兒人強烈反對。在1472年,他以吐魯番為基地東進,俘虜依附明朝的哈密忠順王罕慎的女兒。他極力向東方傳播突厥-波斯文化,稱為帖木兒王朝文藝復興。1481年以後,他不再逼迫蒙兀兒人定居城市,將權位傳子速檀阿黑麻,在塔什干定居,在1486年卒於該城。他也曾出兵哈密。 他曾經在伊朗的法爾斯與阿塞拜疆生活,喜歡城市生活,曾在帖木兒傳記《扎法爾納馬》作者歇里甫丁·阿里·雅兹迪手下受學十二年,人稱羽奴思大師,印度蒙兀兒王朝的巴布爾是他的外孫(羽奴思的女兒忽都魯·尼格爾·哈努姆嫁给卜撒因的王子烏瑪爾沙赫米兒咱二世)。葉爾羌汗國歷史家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也是他的外孫。他还有一女儿嫁给哈萨克汗国的哈斯木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羽奴思
燕只吉台
燕只吉台(Eljigidey,),察合台汗笃哇的幼子。察合台汗国第十五代大汗,1326年怯别去世,燕只吉台继位。1328年,他的朋友和世㻋在元朝的权力斗争中,成为元朝皇帝——元明宗。元明宗旋即去世,他的弟弟元文宗派木华黎的后裔乃蛮台到察合台汗国,赐印玺。他在1329年去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燕只吉台
白山派
白山派,是叶尔羌汗国納克什班迪教團的一个分支。白山派最初发展于撒马尔罕一地。“白山派”在十八世紀出現,又叫“白帽派”、“白帽回子”。 叶尔羌汗国统治时期,他们与黑山派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其中黑山派受哈薩克汗国支持)。后来阿帕克和卓在达赖与准噶尔干预下回新疆辦理回務,后被黑山派驱逐。阿帕克和卓后裔被囚禁在伊犁。准噶尔部灭亡后,阿帕克和卓之孙波罗尼都、霍集占被清朝释放,不久发动了大小和卓之乱,最后为清朝军队所平息。 Category:新疆伊斯兰教 Category:中国苏非主义教派.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白山派
選舉君主制
選舉君主制(elective monarchy),一種君主制國家,不同於世襲君主制,它以選舉方式來產生下一任君主。但是它進行選舉的方式,候選人資格,與選舉者的資格,則依每個國家不同的情況而定。 在歐洲歷史上,神聖羅馬帝國就是採用選舉君主制的一個例子。梵蒂崗的教宗选举則是另一個例子。威尼斯共和国也采用选举的方式选出其总督。 另外,蒙古帝國由成吉思汗開始到忽必烈的歷代大汗都需要庫力臺大會由各宗王和大臣選舉出來。 現代國家已很少實行選舉君主制。除了教宗之外,現時的馬來西亞最高元首也是在統治者會議中選出的。雖然馬來西亞按照1957年至1994年所形成的最高元首輪任次序來順序推選其最高元首,但這種選舉並不是有競爭的選舉。同時,馬來西亞森美蘭的最高統治者是由四位酋長從四位王子中選出。.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選舉君主制
聂古伯
聂古伯(Negübei,),察合台之孙、撒班之子,察合台汗国的第八任可汗。 1271年,察合台汗国八剌进攻伊儿汗国阿八哈失败,海都趁火打劫。据说,1271年8月9日,在海都到达时,八刺受惊而死。海都拥立聂古伯为察合台汗。聂古伯不想成为海都的傀儡,当年12月,海都击败聂古伯并杀了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聂古伯
草原帝国
《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是法国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于1938年发表的中亚通史著作。书中将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合并为一个草原帝国进行研究。上至人类文明产生初期,下至清朝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和卓之亂。该书中文版有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本、青海人民出版社译本。.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草原帝国
西辽
西辽(1124年-1218年),又称喀喇契丹,是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国家。耶律大石原本效力于辽天祚帝,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出奔。1124年,耶律大石称王,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1132年,在叶密立(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称“菊儿汗”,西辽帝国正式建立。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蒙古高原、中亚及西亚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在1141年的卡特万之战,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成为中亚霸主,将威名远播至欧洲。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期的西辽。耶律大石死后,历经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三代君主后,到耶律直鲁古时期,由于长期对外战争,使西辽的国力走向衰落,最终被屈出律篡国。蒙古帝国崛起后,1218年,西辽被蒙古帝国灭亡。.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西辽
馬哈麻特額敏
哈麻特額敏(),全名阿奔木·匝法爾·蘇耳覃·馬哈麻特·額敏·巴哈篤爾漢,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察合台後王,土魯番巴巴汗的次子,葉爾羌汗國末期君主,自稱土魯番汗,約1682年至1692年間在位。額敏在位時期,伊斯蘭教白山派和卓家族的勢力在葉爾羌汗國達到鼎盛,額敏最後也被白山派所殺。 馬哈麻特·額敏出自吐魯番的蒙古察合台王族,祖父是阿布都喇伊木,父親是統治哈密、吐魯番一帶的巴巴汗,長兄是阿卜都里什特。1658年,受其父巴巴汗之命駐守闢展,抵禦土魯番的進攻。約1678年,巴巴汗卒,其兄阿卜都里什特趕往吐魯番繼位,並得到準噶爾部噶爾丹的支持。額敏爭位不成,退走山區。1680年,額敏與阿卜都里什特一同隨噶爾丹出征葉爾羌(今莎車)。阿卜都里什特隨即被噶爾丹立為葉爾羌汗,葉爾羌成為準噶爾部的附庸(清代文獻又稱之為“回回國”)。額敏返回葉爾羌汗國東部故地,統治吐魯番一帶。康熙二十年(1681年),額敏遣使伊思喇木和者(伊斯拉木火者)進京,自稱吐魯番汗,向康熙皇帝報告現今吐魯番地方安寧,請旨裁奪吐魯番應幾年一貢。二十五年,再次入貢。 1682年,受到其妹夫、白山派宗教首領伊達雅圖勒拉(阿帕克和卓)排擠的葉爾羌汗阿卜都里什特出走,額敏隨即趕往葉爾羌,繼立為葉爾羌汗。額敏汗在位期間不甘聽命於準噶爾和妹夫伊達雅圖勒拉,與葉爾羌的阿奇木伯克馬黑沙·沙伯克合謀,企圖清洗宮廷中準噶爾的支持者。但準噶爾和白山派的勢力強大,馬黑沙·沙伯克失敗被殺。作為報復,伊達雅圖勒拉支持一個名為虎達扁迭的親準噶爾的人物,在阿克蘇糾集吉利吉思人和厄魯特蒙古人發動叛亂,向葉爾羌進軍。傳說稱,額敏汗率軍征討虎達扁迭時病死於途中,伊達雅圖勒拉施展神術使其復活。據一部宗教傳記《伊達雅圖勒拉傳》記載,額敏汗向伊達雅圖勒拉屈服並求援,於是伊達雅圖勒拉派其子雅雅和卓與額敏汗一同平定了虎達扁迭的叛亂。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額敏汗遣五祿合澤等使者五人向清朝進貢,並請求將流寓西寧一帶的回人遷至甘肅,“以便往返行走”。由於土魯番是明朝確定、清朝承認的朝貢國,葉爾羌則不知名,因此額敏仍使用土魯番汗的名義上疏。噶爾丹東侵喀爾喀部落時,額敏汗乘機出兵進攻伊犁,擒獲了一批準噶爾部落頭人。約在1692年,額敏汗與伊達雅圖勒拉矛盾再次激化,並計劃消滅白山派和卓家族。伊達雅圖勒拉命其子雅雅和卓從喀什噶爾(今喀什市)來援,與額敏汗的軍隊開戰。額敏汗的士兵紛紛倒戈,額敏汗只得率殘部退至哈爾哈里克(今葉城縣),再退到庫拉干,後被白山派擒殺。此後伊達雅圖勒拉、雅雅和卓及其白山派信眾控制了葉爾羌局勢。約1694年,額敏汗的三弟馬哈麻特木明被葉爾羌和吐魯番的伯克們擁立為葉爾羌汗,稱“阿克巴錫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馬哈麻特額敏
马哈麻
哈麻(Muhammad Khan,),东察合台汗国第五任可汗。 黑的儿火者的儿子。1408年,沙迷查干死后,他继承汗位,国政掌握在埃米尔忽歹达手中。明成祖曾经派宦官把太、给事中傅安出使东察合台汗国,《拉失德史》曾赞誉马哈麻对伊斯兰教的虔诚(强制男性蒙兀儿人佩戴缠头)。1415年,马哈麻去世,儿子失儿马黑麻,沙迷查干的儿子纳黑失只罕嗣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马哈麻
马黑麻
黑麻,叶尔羌汗国第四任君主,拉失德的第五个儿子。阿不都哈林灭掉东察合台汗国之后,其兄阿不都哈林封他为吐鲁番的总督。《明史·西域传》把他当做了沙汗的弟弟(其实他是沙汗堂兄弟的儿子)。阿不都哈林在1592年死后,他即位为汗,击败乌兹别克汗国的入侵。他信奉纳克什班底教黑山派,黑山派的伊斯哈克、沙迪和卓父子在他晚年掌握国政。1610年,马黑麻去世,他的长子阿黑麻即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马黑麻
马黑麻虎答遍迭
黑麻虎答遍迭,是叶尔羌汗国吐鲁番地區的总督,父親是和田總督忽雷失·蘇丹。 1575年四月,阿力仆把都兒成為吐鲁番总督,明神宗封他為土魯番王。1583年十月,又有马黑麻虎答遍迭成為吐鲁番地區的新总督、土魯番王。1594年五月,阿力仆把都兒等一百一十一位土魯番的首領向明朝入貢,明朝依例款待,頒賜為王。 他後被阿不都哈林鎮壓,服罪後仍為吐鲁番总督。.
马速
速,是吐鲁番汗国第四任可汗,伊斯兰教尊号速檀(苏丹)。速檀阿黑麻的孙子,沙汗堂弟。1565年,沙汗与瓦剌作战,战死沙场。马速王子自立为汗。1570年,叶尔羌汗国可汗阿不都克木(赛德之孙,马速堂侄),派弟弟四个弟弟琐非、马黑麻、阿布撒亦和忽来失率军东征,攻入吐鲁番,俘虏马速汗,吐鲁番汗国(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灭亡。(一说以叶尔羌汗国亡国的1680年为东察合台汗国灭亡时间).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马速
鹹海
鹹海(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Orol dengizi;俄语:Аральскοе мοре),是中亞的一个内流鹹水湖,位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交界處。“咸海”意为“岛之海”,得名于曾分布于其中的超过1,100个岛屿。在突厥语族中,aral意为“岛或岛屿”。咸海的流域包括了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及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水源主要来自阿姆河和錫爾河。 咸海曾以68,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196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的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坆咸海的面积不断地萎缩。至2007年,咸海的面积已萎缩至原面积的10%,并分裂为四个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鹹海
麻哈没的
麻哈没的(Muhammad I ibn Pulad),察合台汗国第22代可汗,寬闍的孙子。1342年,麻哈没的继位。关于麻哈没的可汗的纪录很少,但从他的名字来看,他也应该信奉伊斯兰教。.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麻哈没的
麻哈没的算端
麻哈没的算端(Sultan Mahmud,),算端就是苏丹的意思,帖木尔帝国的傀儡可汗,昔兀儿海迷失的儿子。昔兀儿海迷失死后,帖木尔又拥立麻哈没的为傀儡可汗。1402年,麻哈没的的死标志着察合台—窝阔台家族在中亚河中的王统彻底结束。察合台汗国只有东察合台汗国一个可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麻哈没的算端
黑的儿火者
黑的儿火者(Khidr Khoja,),东察合台汗国第三任可汗。秃忽鲁帖木儿的小儿子,也里牙思火者的弟弟。杜格拉特的哈马儿丁杀害也里牙思火者,篡位。哈马儿丁的侄子忽歹达保护黑的儿火者从喀什到帕米尔,后来又到于阗、罗布泊、吐鲁番。他强迫吐鲁番境内的最后一批畏兀兒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哈马儿丁在与帖木儿战败後失踪。忽歹达拥立黑的儿火者为东察合台汗国第三任可汗,国都在别失八里。黑的儿火者把女儿嫁给了帖木儿,在1391年,他派使者到南京朝见明太祖。1399年,黑的儿火者去世(死在對哈密的聖戰),儿子沙迷查干嗣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黑的儿火者
霍城县
霍城縣(قورغاس ناھىيىسى,拉丁维文:Qorghas Nahiyisi)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城。 霍城北為天山,南鄰伊犁河,西為國界與哈萨克斯坦相連,东距伊寧市區約45公里。 面积5460平方公里,人口約34万,包括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萨克族等29个民族组成。下辖有7乡3镇、6个国营农牧场和清水河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边民互市贸易市场。 霍城县的農業以種植小麦、玉米為主,另有經濟作物包括甜菜、棉花、烤烟、蘋果,畜牧業以牛、羊為主,礦產有煤、磷、铁、金、银、铜、石灰石、冰洲石、大理石等。.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霍城县
都来帖木儿
都来帖木儿(Duwa Temür),察合台汗笃哇的幼子。察合台汗国第十六代大汗,在也先不花和元仁宗的战争中他曾经投降过元朝。1329年,燕只吉台去世,都来帖木儿继位。1330年,元文宗颁布《经世大典》,附图上说明察合台汗国的可汗是都来帖木儿。.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都来帖木儿
阿力仆把都兒
阿力仆把都兒,是叶尔羌汗国吐鲁番地區的总督。 1570年,拉失德的第五子马黑麻被任命为吐鲁番总督,向明朝入貢。明穆宗封马黑麻為土魯番王。1575年四月,阿力仆把都兒成為吐鲁番新的总督,明神宗封他為土魯番王。1579年十月,阿卜納西兒呵黑麻襲立為土魯番王。之後1583年,又有马黑麻虎答遍迭成為土魯番王。.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力仆把都兒
阿力麻里
阿力麻里(Almalik,又譯阿尔马立克),中亚古城,元朝时称为阿力麻里、阿里马城、阿里麻等,明朝时中文史籍称为阿力马力,曾經是察合台汗國的都城。.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力麻里
阿卜都里什特
阿卜都里什特(Abd ar-Rashid Khan II)是叶尔羌汗国第十三任可汗,在位时间是1680年–1682年。他是伊思玛业勒的孙子。 1680年,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直取叶尔羌,伊思玛业勒被俘,送往伊犁监禁。噶尔丹改立阿卜都里什特为叶尔羌汗。叶尔羌汗国成为附属于准噶尔汗国的傀儡政权。.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卜都里什特
阿姆河
阿姆河(آمودریا;Amudaryo;د آمو سيند;Amyderýa;Амударё),是中亞最長的河流。在古代,這條河被認為是大伊朗和圖蘭之間的邊界。.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姆河
阿尔泰山脉
阿尔泰山脉(维吾尔语:ئالتاي تاغ تىزمىسى;Алтай;ᠠᠯᠲᠠᠢАлтай或Алтайн нуруу;)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羅斯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2000公里,海拔1000—3000米。北部的平均海撥2050米,南部的平均海撥2377米。高峰有別盧哈山(4506米),友谊峰(4374米),奎屯山(4082米)等。中段在中国境内,长约500千米。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阿尔泰”在蒙语中意味“金山”,从汉朝就开始开采金矿,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达5万多人。阿尔泰语系从阿尔泰山得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尔泰山脉
阿不都·拉提夫
阿不都·拉提夫,叶尔羌汗国第十一任君主,阿不都拉哈汗的孙子,尧勒瓦斯儿子,为喀什噶尔总督。尧勒瓦斯与叔叔伊思玛业勒争汗位,准噶尔的支持尧勒瓦斯。但随后准噶尔首领僧格在1668年,派人杀死尧勒瓦斯,白山派和卓拥立尧勒瓦斯的儿子阿不都·拉提夫即位。黑山派支持的伊思玛业勒乘机拿下叶尔羌,白山派和卓与阿不都·拉提夫逃到喀什噶尔。1670年,伊思玛业勒派人杀害了阿不都·拉提夫和他的所有兄弟。.
阿不都哈林
阿不都哈林(Abdul Karim,)亦称阿不都克木,叶尔羌汗国第三任君主,拉失德的第二个儿子(長子阿卜杜·拉提甫死於與哈薩克人的戰爭)。其父在1560年死后,他即位为汗。他曾经表示让位给他的四弟喀什噶尔总督琐非王子,琐非王子坚决不敢接受。1570年,阿不都克木派遣四个弟弟琐非、马黑麻、阿都剌因和忽雷失·蘇丹率军东征,俘虏东察合台汗国马速汗,西域重新统一。叶尔羌汗国东至明朝的嘉峪关;南抵昆仑山、阿尔金山;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与乌思藏的拉达克、博洛尔相邻;西包帕米尔,与莫卧儿帝国相邻,以阿赖山与乌兹别克汗国为界;北以天山山脉与哈萨克、吉尔吉斯、瓦剌为界。1592年,阿不都克木去世,他的五弟马黑麻即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不都哈林
阿不都拉哈汗
阿不都拉哈汗(Abdallah),叶尔羌汗国第九任君主,拉失德的第十二个儿子阿都剌因之子。阿都剌因不服侄子阿黑麻的统治,在东部自立为汗。1633年,阿不都拉哈即位为汗,1639年,阿不都拉哈击败当时的叶尔羌汗速檀阿黑麻(阿黑麻的孙子)。他接着打败了趁火打劫的准噶尔的巴图尔珲台吉。之后,向新兴的清朝政府纳贡。在晚年,他儿子信奉尧勒瓦斯纳克什班迪教團的白山派,阿卜都拉哈汗信奉黑山派,父子内争。1668年,阿卜都拉哈汗兵败,被迫以“朝圣”的名义出走麦加,尧勒瓦斯即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不都拉哈汗
阿布杜拉提甫
阿布杜·拉提甫(Abd al-Latif Anak Khan,),叶尔羌汗国阿黑麻汗的儿子,为喀什噶尔总督。阿黑麻汗在1619年打猎的时候,被维吾尔埃米尔杀害。埃米尔们在叶尔羌拥立他堂弟忽来失速檀为新的君主。阿布杜拉提甫在喀什噶尔为汗,进军叶尔羌,叛军被击溃,杀死忽来失速檀。黑山派沙迪和卓完全控制了汗国。他在位12年,26岁去世,埃米尔们拥立他的侄子阿克苏总督速檀阿黑麻为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布杜拉提甫
阿克巴錫
阿克巴錫,名馬哈麻特·木明,號“阿克巴錫汗”(意為“白頭汗”),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察合台後王,17世纪末葉爾羌汗國末期君主,約1694年至約1700年間在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克巴錫
阿的勒算端
阿的勒算端(Adil-Sultan),算端就是苏丹的意思,察合台汗国分裂后,西部第4代可汗,麻哈没的之子。也里牙思火者退回蒙兀儿斯坦后,加兹罕的孙子忽辛在河中地区拥立的新汗,察合台汗国重新分裂。阿的勒算端在位时间很短,忽辛将他废黜,另立合不勒沙为可汗。 Category:察合台汗国君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的勒算端
阿鲁忽
阿鲁忽(Alghu),察合台之孙、拜答儿之子,察合台汗国的第五任可汗。 1259年,察合台汗国监国摄政兀鲁忽乃(阿鲁忽寡居的堂嫂)的保护者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去世,争夺汗位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派自己支持的察合台系宗王去虎牙思夺取汗位。第二年,阿里不哥支持的阿鲁忽继承察合台汗国可汗。他娶兀鲁忽乃为妻,维持汗国稳定。阿鲁忽不满阿里不哥的颐指气使,转而归附忽必烈。阿里不哥大怒,洗劫了伊犁河流域,阿鲁忽退居于阗,后迁至撒马尔罕。1266年,阿鲁忽死,兀鲁忽乃立自己和哈剌旭烈的儿子木八剌沙为可汗。他的儿子出班、孙子宽彻在元朝被称为豳王家族(被元朝封为肃王、西宁王、威武西宁王、豳王)。.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鲁忽
阿黑麻 (叶尔羌)
阿黑麻(Muhammed II,),叶尔羌汗国第五任君主,拉失德的第五个儿子马黑麻长子。1610年,马黑麻死后,黑山派沙迪和卓拥立他为主。这引起了吐鲁番总督阿都剌因的不满,他在东部自立为汗,同时哈斯木王子在焉耆叛乱。阿黑麻的长子帖木儿平定了哈斯木,但阿都剌因依然割据东部。1615年,帖木儿去世,阿黑麻的堂弟沙拉夫丁王子在喀什噶尔叛乱,阿黑麻派幼子阿布杜拉提甫平叛。1619年,阿黑在打猎时被反对派沙家族暗杀,沙家族拥立其堂弟忽来失速檀为汗即位。.
阿都剌因
阿都剌因()是叶尔羌汗国拉失德的第十二子。担任吐鲁番总督。16世纪末,他被任命为吐鲁番总督。1610年,兄长马黑麻死后,黑山派沙迪和卓拥立阿黑麻为主。这引起了阿都剌因的不满,按照汗国的传统,长者继位,他比侄子更有资格承袭汗位。于是他在东部自立为汗,阿黑麻的长子帖木儿与他交战,阿都剌因依然割据东部。不再受叶尔羌汗廷管制。以吐鲁番速檀的名义与瓦剌和明朝交涉。1635年,阿都剌因去世,其子阿不都拉哈汗即位,不久就夺得了整个汗国的王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都剌因
阿里算端
阿里算端('Ali-Sultan),算端就是苏丹的意思,察合台汗国第21代可汗,窝阔台的后裔。1342年,他夺取了也孙帖木儿的汗位。他是察八儿之后,第一个当上可汗的窝阔台的后裔。他一反敞失兄弟的政策,大力支持伊斯兰教,在首都阿力麻里大力传播伊斯兰教,也曾经在阿力麻里屠杀方濟會基督徒。.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阿里算端
赛德
赛德(Sultan Said Khan,),生於吐魯番,葉爾羌汗國創建者,東亦力把里汗速檀阿黑麻之子。滿速兒是他兄弟。 1487年,羽奴思汗死後,由速檀馬哈木汗繼承汗位,他管理塔什干,而阿黑麻管理南疆。1501年,他隨父親前往塔什干支持馬哈木對抗昔班尼。東察合台汗國被打敗,賽德被棄於戰場,被當地人送到阿黑昔。該城達魯花赤巴耶濟德叛變,他被送到監獄。 1502年,昔班尼釋放他出獄,把他帶回撒馬爾罕,又帶他出征昆都士。趁昔班尼進攻花剌子模,他逃亡塞蘭,再前往馬哈木汗的駐地。阿黑麻在1504年於阿克蘇病逝,賽德前往蒙兀兒斯坦避難,被他的兄弟哈里勒趕走。被迫再前往費爾干納谷地。1508年再與烏茲別克人戰鬥,被徹底擊敗,馬哈木被處死。賽德逃亡,前往安集延。烏茲別克人開會後決定殺死在河中的東察合台汗國人,當地監治官無故放他出獄。賽德怕他反悔,急忙前往巴布爾處避難。 在1514年,前往喀什噶爾,打敗了杜格拉特部埃米爾阿布·巴克爾,後在同年占領莎車建立汗國。他於1533年在征戰西藏時因患高山症而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赛德
葉爾羌汗國
葉爾羌汗國(يەركەن سەئىدىيە خانلىقى )是由东察合台汗国汗速檀阿黑麻之子蘇丹赛德在1514年於原察合台汗國的舊地上創立的一個國家,部分史学家认为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延续。至1680年成為準噶爾汗国的附属国,在17世纪末策妄阿拉布坦时期消亡。早期的首都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后迁往叶尔坎葉爾羌城(今莎車县)。 疆域最大时包括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國版圖的東达敦煌、南达吐蕃烏思藏、西南达博羅爾、巴爾蒂斯坦,與烏茲別克以費爾干納谷地為界,北方以天山為界,與準噶爾相鄰。.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葉爾羌汗國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蒙古帝国
蒙古四大汗国
蒙古四大汗國,簡稱四大汗國,是對蒙古帝國及其分裂后存在的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這四個蒙古汗國的合稱。.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蒙古四大汗国
蒙兀兒斯坦
#重定向 蒙兀兒.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蒙兀兒斯坦
铁穆尔沙
铁穆尔沙(Shah Temur,),察合台汗国分裂后,西部第3代可汗,也孙帖木儿之子。突厥贵族异密米尔咱·阿布达拉赫杀死拜延忽里后,在河中地区拥立铁穆尔沙为新汗。阿布达拉赫的行为引起了巴鲁刺思部哈吉、速勒都思部巴颜的反对。他们起兵赶跑了阿布达拉赫,杀死了铁穆尔沙,从此,西察合台汗国没有新汗,直到东察合台汗国秃忽鲁帖木儿,1360年征服河中,统一察合台汗国。.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铁穆尔沙
锡尔河
錫爾河畔,於塔吉克苦盞 锡尔河(英語: Syr Darya,Сырдария,Sirdaryo,سیردریا,Сирдарё),中国古称药杀水,也即叶河,中、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是中亚著名内流河。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分两源,右源纳伦河和左源卡拉达里亚河,纳伦河为正源,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两河在纳曼干附近汇合后向西流入费尔干纳谷地,在塔吉克斯坦苦盏出谷,流至别卡巴德后转而向西北,流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后,注入咸海。 全长2212公里,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060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336亿立方米。 锡尔河主要支流有阿汉加兰河、奇尔奇克河、克列斯河和阿雷西河。.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锡尔河
腾格里
腾格里(突厥语: ;Тангра;Tanrı;),是古代阿尔泰语系一些游牧民族对于天的称呼,是萨满教腾格里信仰的中心神灵。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腾格里”一词最早出于匈奴,写作“撑犁”。匈奴君主单于的全称即为“撑犁孤涂单于”,意为「如天一般廣大的上天之子」。 其后,鲜卑、柔然、突厥以至蒙古等草原民族均继承了腾格里信仰。与突厥同族的敕勒发展出了“苍天”(Koke Tengri)的概念,而蒙古人将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angri,蒙古语是Mongke Tangri,汉语译作长生天)作为最高信仰。在之后,由于受到佛教、印度教等影响,腾格里被加上了各种称呼,分裂成为众多神灵,17世纪后甚至出现了“九十九腾格里”的说法。 今日土耳其语中,“神”一词为自腾格里转化而来的“Tanrı”,其穆斯林信众不但以此词称呼基督教的上帝,甚至还在非正式的场合代替来自阿拉伯语的安拉之名。在欧洲可萨人与保加尔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也曾信仰腾格里。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霍梅尔(Fritz Hommel)认为可能该词起源自苏美尔人的“Dingir”一词,意为“神”或者“明亮的”。.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腾格里
速檀马哈木
速檀马哈木(Mahmud Khan,),是羽奴思的长子,速檀阿黑麻的哥哥。其父死后,他继承汗位,统治蒙兀儿斯坦〔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弟弟速檀阿黑麻统治吐鲁番〔畏兀兒斯坦〕。他收留术赤之子昔班的后裔穆罕默德·昔班尼,昔班尼得到突厥斯坦城为封地,在1500年进入河中,得到撒马尔罕,推翻帖木儿帝国,建立乌兹别克汗国。接着入侵马哈木的领地塔什干,马哈木向弟弟速檀阿黑麻求救,结果兄弟二人都战败被俘虏。昔班尼不久将他们释放,阿黑麻气愤而死。马哈木成为昔班尼的臣属。1508年,阿黑麻的儿子赛德攻入伯父马哈木名义上的领地蒙兀儿斯坦,马哈木汗逃亡到乌兹别克汗国,他本人及其5个儿子被忘恩负义的昔班尼在苦盏附近全部处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速檀马哈木
速檀阿哈瑪特
速檀阿哈瑪特(),一作素勒坦阿哈木特,姓博爾濟吉特氏,吐魯番人,蒙古察合台後王,葉爾羌阿克巴錫(馬哈麻特·木明)之子,17世纪末葉爾羌汗國的末代君主。 1694年初,阿哈瑪特之父、巴巴汗第三子馬哈麻特木明在葉爾羌等地伯克的支持下,前往葉爾羌(今新疆莎車縣)即位,成為葉爾羌汗,號稱“阿克巴錫汗”。阿克巴錫藉助黑山派力量鞏固政權後,派兵攻克了白山派控制的喀什噶爾(今喀什市)。阿哈瑪特被其父委派管理喀什噶爾。但此時掌握喀什噶爾實權的是吉利吉思(柯爾克孜人)部落。吉利吉思人與喀什噶爾白山派信徒擁立阿哈瑪特為汗,公然與其父阿克巴錫汗對抗。阿克巴錫率吐魯番諸伯克出征喀什噶爾,但被吉利吉思軍隊俘獲並殺害。吉利吉思比(部落首領)阿爾祖·馬哈麻特擁戴速檀阿哈瑪特前往葉爾羌,阿哈瑪特成為最後一位有記載的葉爾羌汗。 葉爾羌伯克們不甘失敗,向蒙古準噶爾部求援。約在1700年,準噶爾軍隊在楚琥拉台吉等人的率領下,南征葉爾羌、喀什噶爾。吉利吉思人敗走。在征服葉爾羌、喀什噶爾等城後,準噶爾渾台吉策妄阿拉布坦改變了以往扶植葉爾羌汗家族作為傀儡政權的方式,而是直接任命當地伯克管理各城。此後,葉爾羌汗國徹底滅亡。 速檀阿哈瑪特有子莽蘇爾,居於吐魯番,後被準噶爾人遷至喀喇沙爾(今焉耆縣)。大小和卓之亂時逃往葉爾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朝廷以其為元太祖成吉思汗後裔,令遷居北京,封為一等台吉。.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速檀阿哈瑪特
速檀阿黑麻
阿黑麻(Ahmad Alaq,),明代吐鲁番汗国第一任可汗,伊斯兰教尊号速檀(苏丹)。成化十四年(1478年),父亲速檀阿力死,阿黑麻即位。成化十八年(1482年),哈密脱离吐鲁番,重新依附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阿黑麻再攻哈密,立陕巴为哈密王。弘治十七年(1504年),他死后,其子速檀满速儿继位。他兄長速檀马哈木被昔班尼杀害。 他因多次向瓦剌人進攻,瓦剌人畏之如虎,稱他為阿剌扎,即嗜殺者。.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速檀阿黑麻
速檀阿黑麻 (叶尔羌)
速檀阿黑麻(Shodja ad-Din Ahmad Khan,),叶尔羌汗国第八任君主,夫拉德汗(Pulad Khan)。阿黑麻汗的孙子,帖木儿的儿子,为阿克苏总督。他叔叔1631年阿布杜拉提甫去世後,埃米尔们拥立他为汗。他开始重用阿克苏的埃米尔,引起了叶尔羌的埃米尔的不满,不久将他废黜,再立其兄速檀马合木为克雷奇汗。速檀阿黑麻返回阿克苏。吐鲁番总督阿不都拉哈汗西征阿克苏,速檀阿黑麻又逃回叶尔羌。黑山派沙迪和卓劝说克雷奇汗将其收留,其后,沙迪和卓杀害克雷奇汗,拥立速檀阿黑麻复位。1639年,阿不都拉哈汗攻克叶尔羌,速檀阿黑麻被迫西逃布哈拉汗国,在安集延的战争中被杀。.
速檀满速儿
满速儿(Mansur Khan,),明代吐鲁番汗国第二任可汗,伊斯兰教尊号速檀(苏丹)。 弘治十七年(1504年),父亲速檀阿黑麻死,满速儿即位。次年,哈密王陕巴子拜牙,又背吐鲁番附明。正德九年(1514年),灭哈密,以回回人为首领,进而攻打明朝的肃州,之后,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七年(1528年),满速儿屡次侵犯肃州。明朝嘉靖帝被迫放弃嘉峪关以西土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他死后,其子沙汗与其弟赛德建立的叶尔羌汗国相争,吐鲁番衰落。他也曾经在蒙兀儿斯坦统治吉尔吉斯人。.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速檀满速儿
杜格拉特
杜格拉特(Dughlat)又译作禿豁剌惕或朵豁剌惕,是察合台汗國的一個大氏族,有大塊封地在楚河與喀什、阿克蘇、拜城。.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杜格拉特
歪思汗
歪思(Awais Khan、Vais Khan,)是東察合台系的一位可汗,在1418年-1428年在位。 他三次與衛拉特人作戰,以失敗收場。他致力於吐魯番的農業系統。在位時遷都至亦力把里,所以東察合台汗國又被稱為亦力把里。 他在伊塞克湖邊與帖木兒王朝部將薩圖克汗作戰時為部下誤箭所殺。 他死後,兩個兒子也先不花二世與羽奴思爭立,東察合台汗國分裂。.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歪思汗
水定镇
水定镇,是下辖的一个镇。.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水定镇
河中地区
河中(英語:Transoxiana),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河中为古代欧亚陆路主商道丝绸之路重要通道;自波斯帝国(前559—前336年)時期開始,该地区先后被希腊、突厥、唐朝、阿拉伯帝国、萨曼王朝、喀喇汗王朝、西遼、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等统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河中地区
沙迷查干
沙迷查干(Shams-I-Jahan,),东察合台汗国第四任可汗。黑的儿火者的儿子。1399年,黑的儿火者死后,他继承汗位,国政掌握在杜格拉特埃米尔忽歹达手中。曾经帮助明朝攻打鞑靼可汗鬼力赤。1407年,想借助明朝的力量,西征帖木儿帝国,恢复察合台汗国旧域。明成祖说要审度而行,不久,1408年,沙迷查干去世,弟弟马哈麻嗣位。.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沙迷查干
沙汗
沙汗(Shah Khan,),是吐鲁番汗国第三任可汗,伊斯兰教尊号速檀(苏丹)。速檀满速儿的儿子。其父死后,他继承汗位,已经不能控制叔叔赛德建立的叶尔羌汗国,当时,瓦剌人屡犯边境,沙汗长期与瓦剌作战。最终于1565年战死沙场。沙汗堂弟马速王子自立为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沙汗
沙拉夫丁
沙拉夫丁,叶尔羌汗国拉失德的孙子,羽奴思速檀的儿子。担任喀什噶尔总督。1610年,伯父马黑麻死后,黑山派沙迪和卓拥立阿黑麻为主。这引起了沙拉夫丁的不满,依照传统,年长者即位,沙拉夫丁是阿黑麻的堂兄。1615年,阿黑麻的长子帖木儿去世,沙拉夫丁叛乱,自立为汗,阿黑麻派幼子阿布杜拉提甫平叛。沙拉夫丁失败。.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沙拉夫丁
满哥帖木儿
满哥帖木儿,明朝初年西域吐鲁番首领。其父尹吉儿察为东察合台汗国歪思汗驱逐,尹吉儿察逃到明朝京师。明成祖把他遣还故土,之後,尹吉儿察两次亲自到明朝朝贡。宣德三年(1428年),满哥帖木儿来朝见明宣宗。.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满哥帖木儿
木八剌沙
木八剌沙(Mubarak Shah),哈剌旭烈和兀鲁忽乃之子,察合台汗国的第六任可汗。 蒙古帝国大汗贵由1246年废黜了哈剌旭烈,册立也速蒙哥为可汗。1251年,蒙哥继位为大汗,支持哈剌旭烈回国夺取汗位。哈剌旭烈在途中去世,其妻兀鲁忽乃到达察合台汗国首都虎牙思,杀死也速蒙哥。其后名义上是木儿剌沙为可汗,实际上是兀鲁忽乃监国摄政。1260年,阿里不哥支持的阿鲁忽继承察合台汗国可汗。他娶兀鲁忽乃为妻,维持汗国稳定。1266年,阿鲁忽死,可敦兀鲁忽乃复立木儿剌沙为可汗。因未经大汗忽必烈同意,忽必烈派八剌回国夺取汗位。八剌先是骗取兀鲁忽乃和木儿剌沙的信任,逐步夺权。9月,木儿剌沙在八剌的威胁下退位,八剌把他贬为管理王室狩猎的长官。.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木八剌沙
札剌亦兒
札剌亦兒(),属于蒙古迭列斤里面的一个部落。.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札剌亦兒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鐵木真(,;)即元太祖,又稱成吉思皇帝根据《元史·太祖本纪》记载,“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元史·祭祀三·宗庙上》记载,至元十三年,元朝太庙中元太祖的牌位上写的是“成吉思皇帝”,原文是:“是岁,改作金主,太祖主题曰“成吉思皇帝”,睿宗题曰“太上皇也可那颜”,皇后皆题名讳。”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皇帝”这一称呼,还见于元朝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正文中和书后面附录记载的圣旨中对元太祖的称呼也是“成吉思皇帝”。具体内容可参见: 1998年12月,一块“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发现于河北廊坊,上面正面刻双钩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意:速、走马,或快马。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可汗民國以前的漢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紀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稱呼,成吉思汗稱呼為民國自西方翻譯而來。(元朝秘史記載為成吉思皇帝,蒙古秘史漢文版是現代翻譯。)為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蒙古帝国可汗)。名铁木真(),满清官译为特穆津。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奇渥温·孛儿只斤氏(满清官译全称为却特.博尔济吉特.特穆津)(),蒙古乞颜(起延)部人。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1206年他登基时,诸王和群臣为他上蒙语尊号成吉思合罕。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为太祖,《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二年,“冬十月己卯,享于太庙,尊皇祖为太祖。”节选自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为聖武皇帝。《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更敕牒旧式。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增祀四世、各庙神主、配享功臣、法服祭器等事,皆宜定议。”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议,定为八室。申禁京畿畋猎。”节选自《新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二》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大都。太庙成,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廷议,定太庙为八室。 ”节选自《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庙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时定”。乃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节选自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啟運,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諡號变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大二年“十二月乙卯,亲享太庙,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节选自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台为国主,欽定窩闊台为继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選拔,担任监国两年后,1229年,拖雷和宗王们一起拥戴自己的三哥窝阔台登基。1232年九月,在消灭金朝军队精锐主力后,拖雷去世,1234年2月9日,蒙古帝國灭金朝,為將來忽必烈揮軍南下南宋打下基礎。.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成吉思汗
昔兀儿海迷失
昔兀儿海迷失(Suurgatmish,),帖木尔帝国的傀儡可汗,答失蛮察的儿子。帖木尔建立了帖木尔帝国后,并没有自称在可汗,而是自称苏丹,国都在撒马尔罕。在名义上维持西察合台汗国黄金家族系统可汗的地位,以得到河中的突厥贵族们真正的服从,昔兀儿海迷失连傀儡都不如,只是一个橡皮图章,几乎被人遗忘,忽辛也有分立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昔兀儿海迷失
海都
海都(;),蒙古帝国窝阔台汗之孙,合失之子。窝阔台汗国的实际创立者。 自拖雷後裔蒙哥當選蒙古大汗始,窝阔台後裔漸失势,海都即於此时分封至蒙古以西的海押力。蒙哥汗死後,海都支持新汗阿里不哥與忽必烈争夺汗位,終告失败。但海都希冀大汗之位属于窝阔台後代,遂积蓄实力,联合钦察汗国,圖謀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寶座。成吉思汗曾經說出,只要窩闊台有一個吃奶的後代,都比其他人優先繼承,因此他不斷反忽必烈。 有鑑於此,忽必烈遂派察合台後嗣八剌返察合台汗国争夺汗位,企求引起西部诸王内乱,以便其集中精力灭南宋的战争。令忽必烈意外的是,海都虽然與八剌初亦激战,但旋即和好。至元六年(1268年),海都、八剌和钦察汗国君王在塔拉斯河会盟,公開反对忽必烈和伊儿汗国,並商議以海都为盟主。会盟各王指稱忽必烈汗已经被汉族同化,言明要對忽必烈用兵以恢复蒙古人的游牧本性。 次年,忽必烈以那木罕为将,在别失八里击败海都。至元十二年(1274年),忽必烈再遣安童辅佐那木罕西征。未料,那木罕部将昔里吉等于次年底发动兵变,将安童抓获後交予海都。不久,八剌死去,海都扶立笃哇任察合台汗国君王,两汗揮師東進蒙古本部。土土哈把他趕出漠北祖宗大帳。 至元二十四年(1286年),海都等同东部乃颜联络,乘忽必烈率领元军主力东去平叛的機會,一度发兵佔领和林,但不久即退出。 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海都纠合诸王四十,再度進兵蒙古,最後在和林被海山(後來的元武宗)击败,於归途中,伤重不治。据扎马剌·哈儿昔记载,海都卒于伊斯兰历701年(1301年9月6日-1302年8月25日),时年六十八岁。 category:窝阔台汗国君主.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海都
新疆
#重定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新疆
敞失
敞失(Changshi,),察合台汗国第十九代可汗,察合台汗笃哇的孙子。1335年,他夺取了不赞的汗位。敞失反对伊斯兰教,信奉基督教。敞失重新强调察合台汗国伊犁河流域和首都阿力麻里的重要性。1338年,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任命了一位驻阿力麻里的主教。加强和元朝的关系,向元顺帝进贡了170个俄罗斯囚徒。1338年,敞失被他的反对派、弟弟也孙帖木儿谋杀。.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敞失
拜延忽里
拜延忽里(Bayan Qulï,),察合台汗国分裂后,西部第2代可汗,都哇之孙。突厥贵族异密加兹罕杀死答失蛮察后,在河中地区拥立察合台的后人为新汗。拜延忽里完全听命于加兹罕,加兹罕以拜延忽里的名义,统一了河中地区,并对波斯进行干涉。1357年,加兹罕被暗杀,其子米尔咱·阿布达拉赫继位。阿布达拉赫和拜延忽里之妻(可敦)有染,便派人在撒马尔罕暗杀了拜延忽里。.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拜延忽里
拉失德
拉失德(Abdurashid Khan,),叶尔羌汗国的第二代君主(他是禿忽鲁帖木儿后人)。赛德之子。1533年,他即位后杀死了赛德的重臣杜格拉特部的赛义德,南征乌思藏的赛义德的侄子马黑麻·海达尔被迫停止战争,逃到克什米尔拉达克。后来他在克什米尔将察合台汗国分裂后到拉失德(1347年到1541年),二百年间的历史,编写成著名的《拉失德史》。拉失德治国有方,摆脱了与东察合台汗国的臣属关系。他娶平民女子阿曼尼莎罕。阿曼尼莎罕精通诗歌和音乐,作品有诗歌《乃斐斯诗集》,《美丽的情操》,《心灵的协商》和《十二木卡姆》等等。妻子死后,拉失德悲痛不已,在1560年,第三次巡游的时候,在和田去世,享年52岁。.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拉失德
怯别
怯别(Kebek,),察合台汗笃哇的幼子。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第十四代大汗,1308或1309年在一次宴会上怯别将察合台汗塔里忽暗杀。怯别暂时接管汗国,击败了力图复国的察八儿。1310年召集忽里台大会,推举哥哥也先不花为可汗。1320年,也先不花死后,弟弟怯别复位。怯别缓和了也先不花时代和元朝、伊利汗国的紧张关系,火州(今中国新疆吐鲁番)的亦都护臣服怯别,他在那黑沙不(今卡尔希)建立宫殿,1326年去世。.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怯别
怯别二世
怯别二世(Kebek Sultan,),是笃思忒马黑麻的儿子。其父死后,他继承汗位。他的伯祖父羽奴思,占领了伊犁、阿克苏。他被一些支持他的埃米尔带到焉耆、吐鲁番一带。他于1472年被这些埃米尔杀害,首级献给羽奴思,东察合台汗国重新统一。.
查看 察合台汗國和怯别二世
另见
1680年代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 察合台汗國
中亚君主国
察合台汗国
汗国
- 东察合台汗国
- 伊兒汗國
- 元朝
- 准噶尔汗国
- 北元
- 卡爾梅克汗國
- 可萨人
- 后突厥汗国
- 后金
- 吐鲁番汗国
- 哈密國
- 哈密札薩克和碩親王
- 喀喇汗国
- 四衛拉特
- 回鹘汗国
- 基馬克汗國
- 察合台汗國
- 希瓦汗国
- 東突厥
- 柔然
- 欽察汗國
- 汗國
- 浩罕汗国
- 突厥汗国
- 突騎施
- 蒙古帝国
- 西伯利亚汗国
- 西突厥
- 諾蓋汗國
- 辽朝
- 阿斯特拉罕汗國
蒙古汗国
- 伊兒汗國
- 元朝
- 克烈
- 准噶尔汗国
- 前燕
- 博克多汗国
- 卡爾梅克汗國
- 和硕特汗国
- 哈密國
- 四衛拉特
- 塔塔儿部
- 察合台汗國
- 布里亚特-蒙古国
- 帖木儿帝国
- 札剌亦兒王朝
- 欽察汗國
- 莫卧儿帝国
- 蒙兀国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蒙古国
- 蒙古國家列表
- 蒙古帝国
- 薛延陀
- 辽朝
- 韃靼利亞
- 鲜卑
亦称为 前察合台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