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富里鄉和東河鄉 (台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富里鄉和東河鄉 (台灣)之间的区别

富里鄉 vs. 東河鄉 (台灣)

富里鄉(阿美語:Kongpo;臺灣客家語海陸腔:fuˇ liˋ hiongˋ)是台灣花蓮縣最南方的一個鄉,北與玉里鎮,西與卓溪鄉,東北與台東縣長濱鄉, 東與成功鎮,東南與東河鄉,南與池上鄉接壤。 鄉內人口約有一萬人,境內具有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阿美族、大武壠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等多元族群特色。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與台灣客家語。 主要產業活動以農業為主,主要特產以富里米、香菇和金針為大宗。 鄉內的六十石山、羅山瀑布及東富公路上的小天祥是知名的觀光景點。. 東河鄉(阿美語:Fafukod)位於臺灣臺東縣東北方,北臨花蓮縣富里鄉,東北連成功鎮,東濱太平洋,西鄰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南接卑南鄉。 本鄉地處海岸山脈東側,境內有60%為山坡地,可分為沿海區及盆地區:沿海區屬緩降山坡及海階平原,地勢較平坦,為主要發展地區;盆地區則有溪流南北縱貫,地勢崎嶇難行。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 鄉內居民以臺灣原住民族阿美族為主,產業上則以農業為主,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

之间富里鄉和東河鄉 (台灣)相似

富里鄉和東河鄉 (台灣)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台23線花蓮縣阿美語阿美族臺東縣池上鄉成功鎮

台23線

臺23線,是臺灣一條連接花東縱谷平原與花東海岸的省道,中途穿越泰源盆地。西起花蓮縣富里鄉臺9線處,東至臺東縣東河鄉連接臺11線,故又稱富東公路或東富公路,全長45.503公里。.

台23線和富里鄉 · 台23線和東河鄉 (台灣)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富里鄉和花蓮縣 · 東河鄉 (台灣)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阿美語

'AmisPangcah |familycolor.

富里鄉和阿美語 · 東河鄉 (台灣)和阿美語 · 查看更多 »

阿美族

阿美族(阿美語:Amis/Pangcah)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原鄉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平原地區,少數分布於屏東縣牡丹、滿州鄉一帶。總人口數約二十萬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李文成(阿美族),"對於阿美族名的商議",原教界-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Aboriginal Education World),第12期/2006年12月號,pp.91-93.

富里鄉和阿美族 · 東河鄉 (台灣)和阿美族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村里#鄰.

富里鄉和鄰 · 東河鄉 (台灣)和鄰 · 查看更多 »

臺東縣

臺東縣(排灣語:Valangaw;英語:Taitung County;tl),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地理位置上,臺東縣縣境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通過其極北端),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由於位處熱帶氣候區且面山近海,臺東縣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不但境內保有多處自然文化保留區,臺東縣各式特產:無論是海裡的柴魚或是平原上的釋迦,甚至是山上的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無不名聞全臺。另因為開發較晚,所以臺東保留有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縣內的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6族佔全縣人口比例三成以上,為全臺灣最高。除此之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臺灣之最。另外人口密度為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50人。 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原住民外,其他居民皆為近150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最早的漢人開拓者多是直接來自於福建省的閩南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分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與其眷屬(外省人)安排在此興建眷村與定居,八七水災後西部災民部分亦遷居於此,以及部分從六堆區域遷來的客家人。因為如此眾多族群在此定居繁衍,今天的臺東成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社會。.

富里鄉和臺東縣 · 東河鄉 (台灣)和臺東縣 · 查看更多 »

村是指人類群居之地,通常以一個地理區或社區為範圍;在英文的定義中,規模通常略大於村鎮,而小於市鎮,與集鎮類似。現代多作為行政區劃單位。.

富里鄉和村 · 村和東河鄉 (台灣) · 查看更多 »

池上鄉

池上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ciiˇ song hiongˊ)位於臺灣臺東縣花東縱谷北段,東鄰東河鄉,南接關山鎮,西為海端鄉,北為花蓮縣富里鄉。 全鄉地處花東縱谷中部偏南,係由新武呂溪所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西有中央山脈,東有海岸山脈,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造就了聞名全國的優質池上米,由池上米所作的池上便當更是聞名全臺灣。 鄉內居民以漢人及臺灣原住民阿美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境內有知名觀光聖地「伯朗大道」,知名影星金城武曾在這條大道上拍廣告,廣告中有金城武坐在大道旁一棵大樹下悠然喝茶的鏡頭,因此這棵大樹被稱為「金城武樹」,成為池上鄉新的觀光景點。.

富里鄉和池上鄉 · 東河鄉 (台灣)和池上鄉 · 查看更多 »

成功鎮

成功鎮(阿美語:Madawdaw)是臺灣臺東縣的一個鎮,位於臺東縣東北部,西隔海岸山脈為東河鄉及花蓮縣富里鄉、北沿海岸接長濱鄉,東臨太平洋,南為東河鄉,地形呈長條狀是臺東縣最長的海岸線,全鎮的面積有144平方公里,東部為狹小的海岸平原,西部為海岸山脈山區。 因太平洋海域有黑潮經過,所以漁業的資源非常豐富,是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漁貨中心,由於漁業的蓬勃發展,也使成功鎮成為臺東縣內的第一大鎮。 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

富里鄉和成功鎮 · 成功鎮和東河鄉 (台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富里鄉和東河鄉 (台灣)之间的比较

富里鄉有65个关系,而東河鄉 (台灣)有5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7.83% = 9 / (65 + 50)。

参考

本文介绍富里鄉和東河鄉 (台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