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芝齡

指数 宋芝齡

宋芝齡(Adrianna Sung Chih Ling,송지령,),中韓混血兒,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韓國人,曾參選1996年香港小姐選舉,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演員,現為《都市閒情》節目主持之一。.

58 关系: 十萬噸情緣大長今 (電視劇)妙手仁心安齡暑假冇時停寵物情緣封神榜 (2001年電視劇)嶺南中學上海市上海人中國七姊妹 (電視劇)七號差館 (電視劇)延世大學刑事偵緝檔案III創世紀 (電視劇)皆大歡喜 (古裝電視劇)粤语美味天王烈火雄心II男親女愛花木兰銅鑼灣韓國韓國人聊齋(貳)香港香港小姐競選談談情·練練武趙廷恩胭脂水粉都市閒情藝員訓練班鑑證實錄鑑證實錄II肥田囍事醫道釜山廣域市蕭十一郎 (2002年香港電視劇)酒店風雲酒是故鄉醇英語離島特警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陀槍師姐II李英愛東張西望楊貴妃 (2000年電視劇)歡樂滿東華池珍熙法證先鋒...洪利娜洗冤錄混血兒渣甸街朝鮮語情人眼裏高一D撻出愛火花普通话 扩展索引 (8 更多) »

十萬噸情緣

《十萬噸情緣》(Ups and Downs in the Sea of Lov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時裝愛情劇集,全劇共20集,由張家輝、張可頤及滕麗名領銜主演,並由歐錦棠、蔣志光及湯盈盈聯合主演,監製林志華。故事講述一個發生於一艘郵輪上的愛情故事。.

新!!: 宋芝齡和十萬噸情緣 · 查看更多 »

大長今 (電視劇)

《大長今》()是韓國MBC於2003年9月15日至2004年3月30日播出的創社42週年月火連續劇,李丙勳執導,金榮昡編劇,女主角長今由李英愛飾演。在亞洲各地播放时掀起「長今熱」,随带引发韓劇观剧熱潮,全球超過90個國家播出此劇,在世界各地傳播韓國傳統文化並掀起了韓流。製作費約70億韓元,韓國國內廣告和海外出口獲得了380億韓元的收益,電視劇生產誘導效果高達1119億韓元,拍攝地及大長今公園也成为東亞旅客遊韓熱點。.

新!!: 宋芝齡和大長今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妙手仁心

《妙手仁心》(Healing Hand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時裝醫務電視劇,全劇共32集,由吳啟華、林保怡、蔡少芬、陳慧珊及蘇永康領銜主演,並由張家輝、馬浚偉及陳芷菁聯合主演,監製鄧特希,該劇男主角林保怡在《蘇永康弦愛交響樂》音樂會透露該劇只是抄襲美國電視劇《仁心仁術》。.

新!!: 宋芝齡和妙手仁心 · 查看更多 »

安齡暑假冇時停

《安齡暑假冇時停》是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的電視遊戲節目。由2017年6月29日起,逢星期四中午13:25-14:00於都市閒情節目內播映。每一集由60後代表安及70後代表齡,帶同兩位90後去做暑期工,展現不同年代的打工態度。節目除了體驗不同工種,同時以遊戲搞笑比拼形式進行,合共十集。.

新!!: 宋芝齡和安齡暑假冇時停 · 查看更多 »

寵物情緣

《寵物情緣》(Man's Best Friend)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時裝愛情電視劇,全劇共20集,由古天樂、鄭秀文及宣萱領銜主演,並由馬德鐘、林曉峰及李珊珊聯合主演,監製鄭基成。.

新!!: 宋芝齡和寵物情緣 · 查看更多 »

封神榜 (2001年電視劇)

《封神榜》(Gods of Honour)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電視劇,全劇共40集,由陳浩民、錢嘉樂、葉璇、苑瓊丹、元華、溫碧霞及李家聲領銜主演,並由楊婉儀、袁彩雲、湯盈盈、余子明、羅樂林及鄭子誠聯合主演,監製劉仕裕。此劇於2001年首播時十分受歡迎,就連近年電視台重播此劇亦一樣屢創收視佳績。 此劇於2002年、2004年、2012年、2015年在翡翠台重播。 TVBS於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9月18日播出此劇.

新!!: 宋芝齡和封神榜 (2001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嶺南中學

嶺南中學可以指:.

新!!: 宋芝齡和嶺南中學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宋芝齡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人

从上海简短的城市历史来看,现代上海人的概念存在仅百年左右。上海人通常讲上海话,上海话属于江南吴语的一种。由于现代上海地区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两千年才逐渐成陆,而其余早先成陆的地区也饱受海侵与洪水,几度荒无人烟,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追根搠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时期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邻近的江苏、浙江地区。.

新!!: 宋芝齡和上海人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宋芝齡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七姊妹 (電視劇)

《七姊妹》(Seven Sisters),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懷舊劇集,共27集,由羅嘉良、佘詩曼、江華及向海嵐領銜主演,監製蕭顯輝,2001年8月20日至9月23日首播,2005年4月重播。首播至中段期間,遇上美國911事件,電視台需播出《特別新聞報道》,以及適逢每年一度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調動,播放時間出現不同程度的更改。.

新!!: 宋芝齡和七姊妹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七號差館 (電視劇)

《七號差館》(英語:Police Station No.

新!!: 宋芝齡和七號差館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延世大學

延世大学(),簡稱延大(),韩国首尔的基督教私立研究型大学,创于1885年,是韩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由首尔的新村校区、原州校区、一山校区、及松岛国际校区组成。 延世大学的吉祥物是鹰,象征颜色是深蓝色。校徽是一面盾牌,上面刻有韩文子母“ㅇ”代表着天,“ㅡ”代表着地,“ㅅ”代表着人,在“ㅇ”的左面是书籍,代表“真理”,右面的是火炬,代表着“自由”。这个建校理念,是出自《约翰福音》8:31-32中的“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使你们得以自由。” 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与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和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的入學競爭極激烈,常合稱「SKY」是韓國前1百分比的學生才能考進的超一流大學之一。 長年以來與高麗大學共同競技,從延世大學的觀點來看,稱呼為「延高戰」。.

新!!: 宋芝齡和延世大學 · 查看更多 »

刑事偵緝檔案III

《刑事偵緝檔案III》(英語:Detective Investigation Files III),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劇集。由陶大宇、郭可盈及梁榮忠領銜主演,並由陳法蓉、鍾麗淇、金興賢、羅冠蘭及廖啟智及聯合主演,監製潘嘉德。 本劇因上輯《刑事偵緝檔案II》結局中,高婕因失憶,在機場回望張大勇便完結,是無綫電視少數不「大團圓結局」的劇集,引起大部份觀眾寫信到K-100投訴,最後無綫電視決定於同年年底開拍第三輯。前兩輯飾演陶大宇上司的林漪娸,因正在拍攝處境劇《真情》而未能拍攝第三輯,只在大結局客串出場。 可惜,此劇在煞科後至播映前,因陶大宇跟無綫電視就合約問題上鬧翻,使他離開無綫。有傳無綫亦對此劇進行封殺,令此劇一度變成倉底劇。最後,此劇順利於1997年9月1日於翡翠台首播。雖然陶大宇當時應邀出席劇集宣傳活動,但無綫電視對劇重視程度已不如前兩輯。不過,此劇仍然以平均36點,最高44點的收視,成為1997年收視排名第二的劇集。 同年11月19日,無綫電視首次舉行台慶頒獎禮,令郭可盈成為當時「視--」大熱,但因陶大宇與無綫鬧翻,令郭可盈無緣首屆視--,其後幾年亦只能進入最後五強。.

新!!: 宋芝齡和刑事偵緝檔案III · 查看更多 »

創世紀 (電視劇)

《創世紀》(At the Threshold of An Era),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跨世紀台慶劇劇集,本劇分為兩部份,共106集(第一部份《創世紀I》共51集,第二部份《創世紀II天地有情》共55集),由羅嘉良、郭晉安、陳錦鴻、古天樂、郭可盈、陳慧珊、蔡少芬及汪明荃領銜主演,並由邵美琪、吳奇隆、秦沛、郭峰及馬德鐘聯合主演。故事講述一名商家發跡的經過,並以力天世紀建築公司及「無煙城」計劃作中心,講述香港從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歷史變化。本劇亦是香港當時耗資最大的電視劇集,共花了1.5億港元。(此紀錄於2008年被劇集《珠光寶氣》持平。),32周年台慶劇。.

新!!: 宋芝齡和創世紀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皆大歡喜 (古裝電視劇)

《皆大歡喜》(Virtues of Harmony),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長篇古裝處境喜劇,全劇共325集,監製徐遇安。 此劇其後拍攝時裝版,名字同為《皆大歡喜》。.

新!!: 宋芝齡和皆大歡喜 (古裝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宋芝齡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美味天王

《美味天王》(A Recipe for the Heart)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時裝電視劇,全劇共30集,監製梁家樹。此劇亦是30週年台慶劇。此劇大部份外景均位於赤柱取景。 劇中角色非常之多,陣容龐大,但各演員均有出色的表現,是一個以美食為主題,輕鬆、搞笑的台慶劇。《美味天王》亦和《難兄難弟》一樣,推出了一隻原聲大碟。 此劇曾於2003年於翡翠台逢星期一至五11:45-12:45重播及2015年4月在TVB經典台重播。.

新!!: 宋芝齡和美味天王 · 查看更多 »

烈火雄心II

《烈火雄心II》(Burning Flame II)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時裝電視劇,全劇共35集,由王喜、方中信、張可頤、蒙嘉慧、歐錦棠及文頌嫻領銜主演,由陳慧珊、宣萱特別演出,並由鄭嘉穎聯合主演,監製王心慰。此劇為《烈火雄心》系列作,但在劇情上與上輯完全沒有關連。.

新!!: 宋芝齡和烈火雄心II · 查看更多 »

男親女愛

《男親女愛》(War of the Genders),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處境喜劇,於2000年2月21日至7月7日期間首播,共100集,監製徐正康,由鄭裕玲及黃子華領銜主演。 此劇創下在非黃金時段最高收視,平均47點、最高50點的收視紀錄。2005年《大長今》、2008年《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和2009年《宫心计》亦与之持平。2000年劇集播完後曾推出舞台劇,到目前爲止首套,亦是唯一一套推出舞台劇的電視劇。.

新!!: 宋芝齡和男親女愛 · 查看更多 »

花木兰

花木蘭,是中國文學作品中一位代父從軍的女性人物。該故事之背景為北魏對抗柔然期間。在故事中,花木蘭是個年輕女孩,她穿著男裝加入軍隊以代替父親出征打仗。.

新!!: 宋芝齡和花木兰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新!!: 宋芝齡和銅鑼灣 · 查看更多 »

韓國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宋芝齡和韓國 · 查看更多 »

韓國人

韓國人可以指:.

新!!: 宋芝齡和韓國人 · 查看更多 »

聊齋(貳)

《聊齋(貳)》 (英文:Dark Tales II),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古裝劇集,於1998年3月9日首播,分八個單元,共40集,監製劉仕裕。2004年才在大陸內地以國語播放。及後於2010年、2011年重播部分單元。.

新!!: 宋芝齡和聊齋(貳)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宋芝齡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姐競選

香港小姐競選(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6月23日首次舉行,由「香港中華業餘泳團」和「英國空軍俱樂部」主辦,但實際上的主辦者則是後來成立的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的老闆李裁法,在北角麗池游泳場(之後改建成麗池花園夜總會)舉辦。首三屆的「香港小姐」分別由李蘭、吳丹鳳及司馬音勝出,並於勝出後成為粵語片的明星;而1952年「香港小姐」的冠軍但茱迪,更代表香港參選「環球小姐」,成為首個參與「環球小姐」的華人,更獲得殿軍。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而在1973年的過渡期更出現兩位香港小姐,分別是「香港東方之珠選美會」選出的狄波拉和無綫電視選出的孫泳恩。.

新!!: 宋芝齡和香港小姐競選 · 查看更多 »

談談情·練練武

《談談情·練練武》(Fight For Love,前名《青春兵團》),香港無綫電視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合製的時裝勵志電視劇,由林保怡、郭羡妮及龔蓓苾領銜主演,監製為戚其義。 本劇於2002年海外推出,2004年2月於tvbE播出,再在2013年於翡翠台下午時段首播。.

新!!: 宋芝齡和談談情·練練武 · 查看更多 »

趙廷恩

趙廷恩(조정은,),韓國女演員。.

新!!: 宋芝齡和趙廷恩 · 查看更多 »

胭脂水粉

《胭脂水粉》(英文:The Charm Beneath),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民初倫理電視劇,由陳豪、黎姿、蒙嘉慧及向海嵐領銜主演,並由曹敏莉、陳敏之、商天娥及李國麟聯合主演,監製梅小青。 本劇爲無線電視38週年台慶劇,但由於該劇是由無綫與一間獨立製作公司合作拍攝,無綫只提供演員及街景拍攝場地,而並非由無綫全資拍攝,故在《萬千星輝賀台慶》中被取消資格,無緣獲取獎項。.

新!!: 宋芝齡和胭脂水粉 · 查看更多 »

都市閒情

《都市閒情》(Pleasure & Leisur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清談資訊節目,現時逢星期一至星期五13:25至14:10在翡翠台播出,內容圍繞時事、健康、烹飪、生活享受、藝術表演等元素,每集均會邀請不同嘉賓講解有關專題,名人、藝員或歌手訪問等。 本節目的烹飪環節《今晚食乜餸》深入民心,本節目開播時,繼續秉持傳統,是由李曾鵬展女士(李太)擔任主持,不久加入李錦聯先生輪流炮製新食譜。該環節經常得到不同食品或廚具品牌冠名贊助,主持人會為有關產品特別設計適合的菜式和做法,為觀眾帶來新鮮感。李曾鵬展女士於1995年移居外地後,聘用了黃婉瑩小姐(Annie)接替其位。2000年代中,隨著香港人逐漸注重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英國註冊營養師陳國賓先生(Leslie)遂成為此環節的主持人之一。 該節目現時以16:9高清(星期一至五)解像度攝製節目。節目亦於myTV提供節目重溫。由2015年5月29日起,節目播出時同時於myTV SUPER直播。.

新!!: 宋芝齡和都市閒情 · 查看更多 »

藝員訓練班

藝員訓練班可指:.

新!!: 宋芝齡和藝員訓練班 · 查看更多 »

鑑證實錄

《鑑證實錄》(英語:Untraceable Evidence),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劇集,於1997年12月22日期間首播,共20集,監製潘嘉德。續集《鑑證實錄II》于1999年1月4日播出。.

新!!: 宋芝齡和鑑證實錄 · 查看更多 »

鑑證實錄II

《鑑證實錄II》(英語:Untraceable Evidence II),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劇集,於1999年1月4日首播,共20集,監製潘嘉德。此劇為《鑑證實錄》的續集。.

新!!: 宋芝齡和鑑證實錄II · 查看更多 »

肥田囍事

《肥田囍事》(To Grow With Lov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時裝劇集,由胡杏兒及許志安領銜主演,並由關禮傑、李施嬅、胡諾言、姚嘉妮、黃𨥈瑩及黃淑儀聯合主演,監製關永忠。.

新!!: 宋芝齡和肥田囍事 · 查看更多 »

醫道

《許浚》(),為韓國MBC自1999年11月29日起播出的月火劇。香港無線電視(TVB)則於2005年5月2日至2005年7月22日在翡翠台播出,並利用麗音廣播技術作粵語、韓語同步播放。臺灣則於臺灣電視公司(台視)首播,提供雙語切換,主聲道為國語,副聲道為韓語。2006年在中國大陸正式播出。 本劇常被大中華地區觀眾視為「男版《大長今》」。特別在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播畢《大長今》後,得知香港市民比較喜歡此類型有歷史背景的韓劇,於是乘勝追擊,再向MBC電視台購入此劇的轉播權;但可惜故事內容和情節實在與《大長今》相差甚遠,被港人認為缺乏緊張和喜劇性的成份,而且實際上此劇是在90年代末拍攝,畫面及拍攝質素等亦明顯比其他同期播映的韓劇落後。所以此劇在香港只播了60集就被迫腰斬。.

新!!: 宋芝齡和醫道 · 查看更多 »

釜山廣域市

釜山广域市(),简称釜山,是韩国繼首尔之后的第二大城市。2010年,釜山市人口360万,釜山都市圈(包括周边的金海市和梁山市)的人口有400多万。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30211424/http://world-gazetteer.com/wg.php?x.

新!!: 宋芝齡和釜山廣域市 · 查看更多 »

蕭十一郎 (2002年香港電視劇)

#重定向 蕭十一郎 (無綫電視劇).

新!!: 宋芝齡和蕭十一郎 (2002年香港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酒店風雲

《酒店風雲》(英文:Revolving Doors of Vengeance),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電視劇,於2005年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間首播,共30集,由馬德鐘、郭可盈、吳卓羲及姜大偉領銜主演,並由官恩娜及姚子羚聯合主演,監製潘嘉德。.

新!!: 宋芝齡和酒店風雲 · 查看更多 »

酒是故鄉醇

《酒是故鄉醇》(Country Spirit)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清末民初劇集,全劇共42集,由林家棟、佘詩曼、鄧萃雯及秦沛領銜主演,並由馬德鐘及元華聯合主演,監製劉仕裕,此劇為無綫電視34週年台慶劇。這套鄉土劇於2001年播出時,由於《茶是故鄉濃》收視理想,所以電視開拍同類劇集《酒是故鄉醇》。此劇於2008年12月18日至2009年4月15日期間於翡翠台17:55重播。 此劇為林家棟在TVB的告別作,其后林家棟轉向電影界發展。.

新!!: 宋芝齡和酒是故鄉醇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宋芝齡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離島特警

《離島特警》(Rural Hero)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時裝警匪電視劇,全劇共20集,監製潘嘉德。此劇是在坪洲實景拍攝。該劇是無綫第三套以香港離島為題材的電視劇(繼《水鄉危情》及《大澳的天空》後)。该剧在香港播出时曾创下了43点的高收视率,即共有223萬觀眾。 此劇於2014年11月、2017年7月22日在TVB經典台、2006年6月14日在TVB星河頻道重播。.

新!!: 宋芝齡和離島特警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宋芝齡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陀槍師姐II

《陀槍師姐II》(Armed Reaction II)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時裝警匪電視劇,全劇共32集,監製鄺業生。此劇為《陀槍師姐》系列第2輯。 此劇曾於2002年9月及2009年3月至4月在翡翠台重播。.

新!!: 宋芝齡和陀槍師姐II · 查看更多 »

李英愛

李英愛(,),韓國女演員,有「氧氣美女」之稱。 自從她進入演藝界工作,李英愛憑著她的演技、美貌和愛心,在東亞、東南亞各地,掀起了強勁的韓流熱潮,大受影迷的歡迎。之後幾年,再進一步風靡世界,熱潮擴大到南亞、中東(特別是伊朗)、非洲(特別是津巴布韋)和歐洲並和宋慧喬、全智賢、金泰希並稱廣告界四大女王 。 2009年8月24日,在美國與旅美韓僑郑浩英結婚。2011年2月20日誕下一對龍鳳胎。2017,睽違14年以「師任堂,光之日記」重返小螢幕。.

新!!: 宋芝齡和李英愛 · 查看更多 »

東張西望

《東張西望》(Scoop)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一個娛樂及時事新聞節目,2005年6月6日起逢星期一至五香港時間19:30-20:00在翡翠台播出,並於myTV SUPER提供節目重溫(集數上傳後一個月後會刪除)。.

新!!: 宋芝齡和東張西望 · 查看更多 »

楊貴妃 (2000年電視劇)

《楊貴妃》(The Legend of Lady Yang)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的古裝電視劇,全劇共20集,由向海嵐、江華及吳美珩領銜主演,並由曾偉權、郭少芸、阮兆祥及袁彩雲聯合主演,監製莊偉建,此劇為無綫電視拍攝製作第二部同名劇集,2000年首播,故事主要講述楊貴妃(楊玉環)的人物傳記故事。播放期間由李蕙敏主唱的主題曲《男兒再不負深情》也紅極一時。 此劇曾於2007年5月2日至6月26日在翡翠台逢星期一至五下午時段重播,每集半小時。.

新!!: 宋芝齡和楊貴妃 (2000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歡樂滿東華

《歡樂滿東華》(Tung Wah Charity Gala)是香港東華三院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一個大型慈善籌款活動,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而活動中最重要之電視節目《歡樂滿東華》則在每年12月的其中一個星期六晚上舉行(早年於星期五晚舉行),目的是為東華三院籌募經費,節目前身為1974年創辦的《歡樂今宵之東華籌款晚會》,1979年改為現名。1986年12月,由於港督尤德爵士逝世,為表哀悼,當年的節目名稱被改為《愛心滿東華》,逐步發展至今日的《歡樂滿東華》。 《歡樂滿東華》於每年12月第一或第二個星期六晚上,在無綫電視翡翠台作現場直播。跟其他慈善機構的電視籌款節目不同,節目會在播放晚間新聞後,繼續直播至深夜2至3時,節目總時間長達至少6小時。 有「慈善伶王」之稱的已故名伶新馬師曾,生前是《歡樂滿東華》的常客,曾多次演唱其首本名曲《萬惡淫為首》,此外他亦曾獻唱《胡不歸》及《客途秋恨》等名曲。.

新!!: 宋芝齡和歡樂滿東華 · 查看更多 »

池珍熙

池珍熙(지진희,),韓國男演員。.

新!!: 宋芝齡和池珍熙 · 查看更多 »

法證先鋒

《法證先鋒》(Forensic Heroe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電視劇,法證先鋒系列第一部,於2006年6月13日至7月16日期間首播,共25集,由歐陽震華、林文龍、蒙嘉慧及鍾嘉欣領銜主演,並由曹永廉、郭少芸及陳芷菁聯合主演,監製梅小青。於2007年9月開拍第二輯《法證先鋒II》,之後於2011年1月開拍第三輯《法證先鋒III》,而該劇被評為無綫版《101拘捕令》。同時該劇也被稱爲時裝版《洗冤錄》,其一該劇演員歐陽震華和林文龍皆有參與該兩劇,其二《法證先鋒》的查案手法近似《洗冤錄》。.

新!!: 宋芝齡和法證先鋒 · 查看更多 »

洪利娜

洪利娜(홍리나,),韓國女演員。以《大長今》一劇中所飾演的崔今英一角最為人熟知。洪利娜与美籍事业家裴宗元结婚之后,目前在美国生活。.

新!!: 宋芝齡和洪利娜 · 查看更多 »

洗冤錄

《洗冤錄》(Witness to a Prosecution)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劇集,全劇共22集,由歐陽震華、宣萱、陳妙瑛及林文龍領銜主演,監製蕭顯輝,此劇為《洗冤錄系列》第一輯。 此劇根據南宋名人宋慈所著的法醫學題材書籍《洗冤集录》為基礎,再把著作改編劇集,然後進行拍攝製作。 節目收視曾高達40點,屬當地甚高收視水準。 本劇于2007年4月20日在翡翠台,2009年12月及2014年7月在TVB星河頻道,2017年6月12日在TVB經典台重播。.

新!!: 宋芝齡和洗冤錄 · 查看更多 »

混血兒

混血兒用于描述有不同人种、民族或國族背景的人,例如父母的肤色不同,但是也有人用于称呼不同物种动物之间的后代。 在西方對不同種族與國家聯姻產生的後代之稱呼,更可細分為美亞混血兒、印歐混血兒、拉丁美洲人和印地安人混血兒、北美印地安人和歐洲白人混血兒等等。 美亞人一詞最早是用來表示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等戰爭期間,美軍與亞洲當地婦女的後代。由於人數龐大,美國國會在1982年10月22日立法通過美國公法97-359(又稱美亞混血兒移民法),允許此類人民移民美國。.

新!!: 宋芝齡和混血兒 · 查看更多 »

渣甸街

渣甸街(Jardine's Bazaar),是一條位於香港港島銅鑼灣的後街,是著名的小巴站。由西向東單向行車。 渣甸街的名稱來源自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因20世紀初期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購入鄰近一帶的土地。 渣甸街與軒尼詩道及怡和街的交界連接,亦連接與其平行的渣甸坊;另一端則連接邊寧頓街及伊榮街。渣甸街兩旁有不少食肆,餐廳與商店。 Category:銅鑼灣街道.

新!!: 宋芝齡和渣甸街 · 查看更多 »

朝鮮語

--,是通行於-zh-hans:韩国、;zh-hant:南--zh-hans:朝鲜;zh-hant:北韓-及满洲、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鲜族聚居地區的語言。 朝鲜语在全球约有7560万使用者,是世界第十三大语言。随着大韩民国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韩语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目前许多国家的高中和大学都教授韩语。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語科目中可以選擇韩语應考。.

新!!: 宋芝齡和朝鮮語 · 查看更多 »

情人眼裏高一D

《情人眼裏高一D》(Don Juan De Mercado),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愛情電視劇,由黃宗澤、王祖藍、阮小儀及徐子珊領銜主演,監製黃偉聲。此劇曾於2010年5月3日至5月6日19:30-20:30在J2重播;於2011年2月2日深夜在翡翠台、高清翡翠台重播,一連播出八集;於2012年1月17日至20日11:45-12:40及2016年7月29日至8月6日17:55-18:30在翡翠台重播;以及於2015年4月29日至5月8日及2016年2月16日至19日在高清翡翠台重播。此劇為 2010「愛的季節」呈獻劇集.

新!!: 宋芝齡和情人眼裏高一D · 查看更多 »

撻出愛火花

《撻出愛火花》(Aiming High:前名《柔道小子》,《青春愛火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劇,於2000年1月31日在翡翠台首播,香港版共15集,海外版共20集,監製莊偉建。.

新!!: 宋芝齡和撻出愛火花 · 查看更多 »

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認定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話與漢族人口佔比最高的官話方言區最為類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標準化漢語,稱為中華民國國語。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成为国际人士学习中文的主要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将“国语”改称为“普通话”。“普通话”的称呼后来也使用于港澳地区,中華民國則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标准华语”。当前“国语”一词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在网络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新!!: 宋芝齡和普通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