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宋明帝和薛安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宋明帝和薛安都之间的区别

宋明帝 vs. 薛安都

宋明帝劉彧(),字休炳,小字榮期,南朝宋第七任皇帝。劉彧生於元嘉年間,為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先後受封淮陽王、湘東王。宋前廢帝劉子業即位,顧慮諸叔威脅皇位,趁劉彧入朝時將其拘留殿中,並因劉彧體胖而封其為「豬王」,大肆羞辱,且屢次欲加殺害,都因始安王劉休仁諂媚化解,才保全性命。劉子業遭壽寂之殺害後,劉休仁便奉迎劉彧即皇帝位,改元泰始,大赦天下。 劉彧在位六年半,執政前期眾親王及方鎮相繼叛變,朝廷頻繁動武平亂,國力逐漸耗損。北魏也趁機侵略,佔領山東、淮北等地區,北朝國力自此超越南朝;劉彧為防範宋孝武帝劉駿諸子奪取皇位,殺盡諸姪子,致使劉駿絕後;晚年尤多忌諱,文書奏折不得出現諱字,犯禁者一律誅殺。 472年5月10日,劉彧逝世,享年三十四歲,庙号太宗,谥号明帝,奉葬高寧陵。 史載劉彧個性寬和仁慈,儀容端雅,喜好文學。即位後雖然四方反抗但用人不疑,能使將士效忠不貳。然而晚年好猜忌,對待皇族及侍臣動輒殘忍刑戮;國家連年征伐,國庫空虛,而劉彧卻奢侈無度,致使「天下騷然,民不堪命」,劉宋國運自此衰敗。. 薛安都(),字休达,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军事将领。其後代為唐朝名將薛仁貴,護主有功的薛楚玉(薛仁貴之子)等人。.

之间宋明帝和薛安都相似

宋明帝和薛安都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劉子勛劉義隆南北朝壽寂之宋孝武帝張永北魏刘宋沈攸之

劉子勛

劉子勛(),字孝德,宋孝武帝劉駿第三子,母为陈淑媛。 他自幼有眼疾不受孝武帝宠爱。大明四年(460年),劉子勛年五岁,封晋安王,食邑二千户,都督南兖州、徐州之东海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大明七年(463年),改督江州、南豫州之晋熙、新蔡、郢州之西阳三郡诸军事、前将军、江州刺史。 大明八年(464年),迁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镇军将军、甯蛮校尉、雍州刺史。正好,孝武帝死,劉子勛还未到任,便以镇军将军还为江州刺史。景和元年(465年),加使持节。前抚军咨议参军何迈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驸马,妻子新蔡公主刘英媚被皇帝劉子業纳于后宫,密谋在劉子業出行时发动政变,迎立刘子勋为皇帝。事情败露,何迈被杀。劉子業欲杀刘子勋,遣朱景云送药赐子勋死。朱景云至盆口,停止不前,遣信使报江州长史邓琬。邓琬與雍州刺史袁顗等奉刘子勋起兵,要废黜劉子業。十一月,湘东王刘彧与皇帝的左右亲信寿寂之合谋,将劉子業弑杀,并继任皇帝,进劉子勋号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邓琬等并不理睬,正月初七(466年2月7日)在寻阳城奉劉子勋为帝,年號義嘉,並得到全國州鎮的支持,出兵討伐建康的劉彧政權,史稱「義嘉之難」。當年秋季,劉子勛的十多萬大軍(袁顗統帥)被劉彧數萬的軍隊打敗投降;八月己卯(466年9月19日),劉子勛被劉彧大將沈攸之捕斬,年仅十一岁,即葬寻阳庐山。.

劉子勛和宋明帝 · 劉子勛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劉義隆

#重定向 宋文帝.

劉義隆和宋明帝 · 劉義隆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南北朝和宋明帝 · 南北朝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壽寂之

壽寂之(),吳興郡人,南朝宋時期官員。壽寂之曾參與推翻宋前廢帝的圖謀,並親手行弒,助宋明帝登位。但後來表現得貪賄凶暴,亦為宋明帝所疑忌,於是遭流放並在路上被殺。.

壽寂之和宋明帝 · 壽寂之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宋孝武帝

宋孝武帝劉駿,字休龍,小字道民,宋文帝劉義隆的第三子,南朝宋第五任皇帝。453年3月16日深夜,皇太子劉劭於京城建康(今南京市)行凶,殺害父皇宋文帝劉義隆,自稱皇帝;時為武陵王的劉駿在沈慶之的輔佐下,於江州(今九江市)起兵宣討。同年5月20日,於新亭(今南京市西南)即皇帝位。5月27日攻下京城,擒斬長兄劉劭、二兄劉濬。隔年(454年)2月14日改元,年號孝建;457年2月10日二度改元,年號大明。 劉駿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撤除「錄尚書事」職銜,並分割州、郡以削弱藩鎮實力;誅中書令王僧達、丹陽令顏竣,討誅隨王劉誕,剷除強臣。崇禮佛教,尊奉高僧僧導,率公卿親臨瓦官寺聽宣《維摩詰經》;詔令整肅佛門,勒令不法僧人還俗;史載劉駿天性好色,臨幸不避戚誼,並有與母后路惠男亂倫之嫌疑,流傳後世。 464年7月12日,劉駿病逝於建康宮玉燭殿,享年三十五歲,在位十一年。8月27日,奉葬景寧陵。 史載劉駿其人機警聰慧,博學多聞並文采華美,讀書能七行俱下,又雄豪尚武,擅長騎射。劉駿病逝後,吏部尚書蔡興宗稱其為「守道之君」(「以道始終」);然而劉駿生性喜奢、欲求無度,晚年「尤貪財利」、不聽善諫,以致原本讚許他德行的士族,也感嘆「天下失望」;更兼大明末年,浙江大旱,通貨膨脹失控、浙江的人民餓死十分之六、七,依《宋書‧州郡志》記載之戶口推算,飢餓致死者最高可能有三十萬人。南朝梁史家裴子野總結劉駿「威可以整法,智足以勝奸,人君之略,幾將備矣。」卻也嘆道:「夫以世祖才明,少以禮度自肅,思武皇之節儉,追太祖之寬恕,則漢之文景,曾何足云!.

宋孝武帝和宋明帝 · 宋孝武帝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張永

张永可以是下列人物:.

宋明帝和張永 · 張永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北魏和宋明帝 · 北魏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刘宋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宋(跟其他南朝政權,南齊、南梁及南陳看齊)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刘宋和宋明帝 · 刘宋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沈攸之

沈攸之(),字仲達,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將領。沈攸之是宋太尉沈慶之的堂侄,然卻曾遭到慶之所抑,更在宋前廢帝指令下親手殺死他。攸之在宋屢立功勳,終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卻在宋末起兵反對權臣蕭道成失敗,被逼自殺。.

宋明帝和沈攸之 · 沈攸之和薛安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宋明帝和薛安都之间的比较

宋明帝有89个关系,而薛安都有4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6.77% = 9 / (89 + 44)。

参考

本文介绍宋明帝和薛安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