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宋希濂和滇西缅北战役相似
宋希濂和滇西缅北战役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中国抗日战争,缅甸,龙陵县,滇缅公路,怒江。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龙陵县
龙陵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保山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云南西部,怒江西岸。 龙陵是一个山区县,地处怒江、龙川江之间。龙陵有滇西抗日主战场——松山战役抗日战场遗址。.
宋希濂和龙陵县 · 滇西缅北战役和龙陵县 ·
滇缅公路
align.
宋希濂和滇缅公路 · 滇缅公路和滇西缅北战役 ·
怒江
怒江(),是薩爾溫江上游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发源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区安多县境内唐古拉山南麓的将美尔岗尕楼冰川,流经西藏自治区、云南省,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幹流長度2,013公里,流域面積12.48萬平方公里。。 怒江上游因江水深黑,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藏語名為那曲(),義同。怒江在当地的怒族中被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在汉语中译为江,“阿怒日美”就是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သံလွင်မြစ်,)。.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宋希濂和滇西缅北战役的共同点。
- 什么是宋希濂和滇西缅北战役之间的相似性
宋希濂和滇西缅北战役之间的比较
宋希濂有145个关系,而滇西缅北战役有2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2.94% = 5 / (145 + 25)。
参考
本文介绍宋希濂和滇西缅北战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