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史和宋徽宗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宋史和宋徽宗之间的区别

宋史 vs. 宋徽宗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其輕佻不可以君於下」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之间宋史和宋徽宗相似

宋史和宋徽宗有(在联盟百科)35共同点: 劉錡南宋孫傅宣仁皇后宋哲宗宋神宗宋高宗宋钦宗宋英宗岳飞丞相张商英张邦昌何㮚何执中余深北宋周邦彦唐恪元朝兀术王安中王黼章惇童貫韩世忠韋賢妃 (宋徽宗)薛昂蔡京脱脱...李邦彦梁師成欽聖皇后欽慈陳皇后曾布 扩展索引 (5 更多) »

劉錡

劉錡(),字信叔,宋朝名將。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滬川軍節度使劉仲武第九子,外表出眾。通曉兵法與風水五行之術,擅長射箭,聲音響亮如洪鐘。宋孝宗追封為吳王,加太子太保。死後被尊為神,在浙江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镇有劉王廟奉祀。後人居於閩南,將其墓遷到福建泉州安溪縣,1985年安溪县人民政府批准為「安溪縣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劉錡和宋史 · 劉錡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南宋和宋史 · 南宋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孫傅

孫傅(),字伯野。北宋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人。.

孫傅和宋史 · 孫傅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宣仁皇后

宣仁聖烈皇后()姓高氏,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頊、岐王顥、嘉王頵、寶安公主、壽康公主生母(英宗尚有二女,是否皆為其所生,尚待考)。.

宋史和宣仁皇后 · 宋徽宗和宣仁皇后 · 查看更多 »

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為宋神宗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原名傭,曾封为延安郡王。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駕崩,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二十三岁,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宋史和宋哲宗 · 宋哲宗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本名趙仲鍼,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數有意振興國家的皇帝,不過卻是有心無力。.

宋史和宋神宗 · 宋徽宗和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字德基,中國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獲封為「康王」。 在位初期因為眼見金朝強勢,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戰派李綱、岳飛等等。但恐懼將领权力过大,為了強化中央集權,採取求和政策,終於1141年(紹興十一年)達成紹興和議,重用主和派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雖然宋高宗之稱臣決策導致南宋偏安之局面,卻成功鞏固了南宋在中國南方的統治,並與金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面。.

宋史和宋高宗 · 宋徽宗和宋高宗 · 查看更多 »

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宋史和宋钦宗 · 宋徽宗和宋钦宗 · 查看更多 »

宋英宗

宋英宗趙曙(),原名趙宗實,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

宋史和宋英宗 · 宋徽宗和宋英宗 · 查看更多 »

岳飞

岳飛,字鹏举,中國相州汤阴(今中國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宋高宗以谋反罪名赐死岳飛,宋孝宗為之平反,追谥武穆、後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明朝加封三界靖魔大帝,配奉於各地武廟。 岳飛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與金军進行過数百次大小战斗。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紹興和議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害,通說為自鴆,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皆被害。宋孝宗即位后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元修《宋史》記載:岳飛治軍以身作則,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敵方女真人讚歎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宋史·岳飛傳》。岳飛是南宋初唯一成功組織大規模進攻的統帥,他反對宋高宗「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之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河北抗金武裝和宋官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之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著有詞作《滿江紅·寫懷》。其著作編成《岳忠武王文集》。.

宋史和岳飞 · 宋徽宗和岳飞 · 查看更多 »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丞相和宋史 · 丞相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张商英

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宋朝新津(今四川省新津縣)人。.

宋史和张商英 · 宋徽宗和张商英 · 查看更多 »

张邦昌

张邦昌(),北宋大臣。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东光县大龙湾)。“靖康之变”期间由金朝扶持为大楚皇帝,建都金陵。歸宋后,被封为同安郡王。后在丞相李纲坚持下,被貶往谭州,最终被宋高宗赐死。.

宋史和张邦昌 · 宋徽宗和张邦昌 · 查看更多 »

何㮚

何(),俗写何栗,字文缜,仙井(今四川仁寿)人。 元祐四年(1089年)出生,政和五年(1115年)乙未科状元,與秦檜同榜。授秘书省校书郎,次年提举京畿学事,歷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外放四川遂宁知府、御史中丞等職,弹劾王黼,连奏七章,以徽猷阁待制知山东泰州。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兵東、西兩路軍大舉南下,圍攻汴京。有退役老兵郭京偽稱精通佛道二教之法術,能施道門「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陣,可生擒金國二帥。孫傅與何對此深信不疑。何屢催郭京出戰,但郭京再三延期,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大風雪,郭京命令軍隊出擊,不久軍隊敗走,不少墮死於護城河裡。郭京向張叔夜說:“須自下作法。”京師淪陷。宋欽宗派遣何到金營請和,宗翰、宗望二帥不允。後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尹。建炎元年(1127年)與徽、钦二帝及后妃,皇子、皇女、宗室等人被掳北上,绝食而死。臨終有「人生會有死,遺憾滿乾坤」之句。高宗贈之大學士,妻趙氏封眷國夫人;高宗南渡後再追封潞國公。有二子雍、熙。.

何㮚和宋史 · 何㮚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何执中

何执中(),字伯通,北宋处州龙泉人。 何执中举进士,为台州、亳州判官。宋徽宗时,他追随蔡京,所以崇宁四年(1105年)拜为尚书右丞,四年后取代蔡京为尚书左丞。引起太学生的反对。他处处迎合宋徽宗,粉饰太平。政和元年(1111年),他和蔡京并为宰相,五年后,以太傅致仕。.

何执中和宋史 · 何执中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余深

余深(),福建福州人。 元丰五年(1082年),中进士。曾任御史中丞兼侍读。因办理张怀素案时包庇蔡京,蔡京力荐至执政。大观二年(1108年),以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丞。蔡京致仕后,余深不安,多次请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 政和二年(1112 年),蔡京复起,余深为其门下侍郎。宣和元年(1119年),拜少保,封丰国公。当时福建取花果扰民,余深上言惹怒宋徽宗,出为镇江军节度使、知福州。因其与蔡京关系甚密,多人上章弹劾,余深惧怕,乞致仕。建炎二年(1128年),降中大夫。 Category:福州人 S Category:元豐五年壬戌科進士 Category:宋朝宰相.

余深和宋史 · 余深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北宋和宋史 · 北宋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周邦彦

周邦彦(),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音乐家,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周邦彦和宋史 · 周邦彦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唐恪

唐恪(),字钦叟,余杭人。 四岁丧父,元祐九年(1094年)以父荫入仕,调郴县尉。为人耿直,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宋徽宗大观年间,召为屯田员外郎,迁起居舍人。靖康元年(1126年),拜同知樞密院事,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時金人南下,邀割三鎮,唐恪主和议,當時諸道勤王之兵大集,唐恪下令停止前進,最後部隊皆散去。为御史所劾,罢相。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立张邦昌,唐恪署名其中,最後服药死。.

唐恪和宋史 · 唐恪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元朝和宋史 · 元朝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兀术

完顏宗弼(),女真名完顏兀朮,一作完顏乌珠,汉姓王,名宗弼(民间常称为金兀朮)。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

兀术和宋史 · 兀术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王安中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曲阳人(今河北曲阳)。宋朝政治人物。.

宋史和王安中 · 宋徽宗和王安中 · 查看更多 »

王黼

王黼(),字將明,北宋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北宋末期政治人物,風姿俊美,善於逢迎,被稱為六賊之一。原名王甫,後因與東漢宦官王甫同名,而被賜名黼。.

宋史和王黼 · 宋徽宗和王黼 · 查看更多 »

章惇

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為宋朝的政治人物,新舊黨爭的要角。 章惇是父親章愈與其乳母的私生子,“惇豪俊、博学善文”。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進士,可是侄子章衡卻考取狀元,便不就而去,而再舉進士甲科,調商洛令。章惇能攀絕壁題字,面不改色,蘇軾說他:“子厚必能殺人”,因為他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懂愛惜。 雖然章惇力主改革,但是由於與王安石不合,而僅用其為中書校正,後為宋神宗起用,熙宁五年(1072年),受命察访荆湖北路,於1077年調參知政事,平定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叛亂,招抚45州。但是由於章惇強硬對付少數民族的政策,引發湖南、湖北一帶的騷動,被貶為起居注。宋哲宗即位之後,章惇又因為廢除新法的問題與司馬光當著宣仁太后之前犯顏爭議,而出知汝州。 元祐九年(1094年),章惇於宣仁太后死後入京,出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首相),主持恢復熙丰新法,史稱“紹述”,北宋国力因而得以恢复发展,更取得对西夏的多次战略性军事胜利。然而在章惇當政期間,絕大部分支持司馬光的舊黨黨人都被放逐,甚至於貶到嶺南等蠻荒地區;而章惇也進行言論控制,設立元祐提制局等單位對於反對新法的言論加以控制,甚至於在宮廷內部興獄。绍圣三年(1096年)章惇以巫蠱詛咒的罪名,要求宋哲宗廢宣仁太后所立的孟皇后,改立劉皇后,連宋哲宗都大嘆:「章惇壞我名節!」 宋哲宗死後,章惇反對端王趙佶繼位,议立简王赵似遭向太-后-所拒,宁愿立年长但有眼疾的申王赵佖,也不愿拥立端王,甚至当向太-后-之面明言「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不仅遭同侪曾布怒斥道:「章惇,聽太后處分!」端王趙佶即位,是為徽宗。徽宗初封章惇為申國公;但由於章惇反立徽宗,不久后便罢相,貶雷州司戶,再貶舒州團練副使,死於任上。死後被追貶為昭化軍節度副使。《宋史》以他:「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列入〈奸臣傳〉,後世學者對他恢復王安石新法、加強遼夏邊境軍備而被列入奸臣,多有不同看法。 南宋淳熙年间,赐谥号忠敏。.

宋史和章惇 · 宋徽宗和章惇 · 查看更多 »

童貫

童貫,字道夫,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人,北宋权阉。因其生性巧媚,善于奉承,深得宋徽宗赏识。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这亦是少数宋朝宦官专政的時期;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之一;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被册封为王的宦官之一,受封為廣陽郡王。.

宋史和童貫 · 宋徽宗和童貫 · 查看更多 »

韩世忠

韓世忠(),字良臣,绥德州(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官至太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封咸安郡王(从一品),太师致仕,赠通义郡王,追封蕲王、谥“忠武”。原配白氏死後,梁紅玉成為韓的正妻。.

宋史和韩世忠 · 宋徽宗和韩世忠 · 查看更多 »

韋賢妃 (宋徽宗)

#重定向 顯仁皇后.

宋史和韋賢妃 (宋徽宗) · 宋徽宗和韋賢妃 (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薛昂

薛昂,字肇明,浙江杭州人。宋朝政治人物。 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歷官太學博士、給事中、門下侍郎。曾請罷《資治通鑑》。被斥。大觀三年(1109),累遷尚書左丞。.

宋史和薛昂 · 宋徽宗和薛昂 · 查看更多 »

蔡京

蔡京(),字元長。北宋興化仙遊(今属福建)人。北宋時期書法家,先后四次任宰相,掌权共达十七年之久。蔡京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穷奢無能、貪腐保守,直接导致北宋王朝的衰败。.

宋史和蔡京 · 宋徽宗和蔡京 · 查看更多 »

脱脱

脱脱(,,清代以後改譯托克托或托托帖木兒,蔑兒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曾出任御史大夫和中書省右丞相。任內恢復科舉制度、反正前丞相伯顏時的冤案,減輕剝削、放寬稅政,乃元朝末年有為的高級官员,後世稱為「脱脱更化」。脱脱汉文化修养极高,亦是二十四史中《宋史》、《辽史》、《金史》的主编。.

宋史和脱脱 · 宋徽宗和脱脱 · 查看更多 »

李邦彦

李邦彥,字士美,懷州(今河南沁陽)人。北宋末年「靖康之難」投降派奸臣之首,直接造成北宋滅亡。 大觀二年(1108年)進士。外表俊爽,美風姿,為文敏而工。然生長市井,習慣猥褻卑鄙,應對便捷。善調笑謔罵,能踢蹴鞠,经常以街市俚語為詞曲,人爭相傳唱,自號李浪子。有人弹劾其行为不檢,罷符寶郎,又複為校書郎。不久以吏部員外郎領議禮局,出知河陽,召為起居郎。李邦彥善奉承人,不少人爭薦譽之,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 宣和三年(1121年),拜尚書右丞,兩年後轉左丞。與王黼不和,私下里勾結蔡攸、梁師成等,攻擊王黼并罷之。第二年,拜少宰,無所建明,惟阿諛諂媚白占個位子,東京開封的人視其為「浪子宰相」。 金兵第一次圍攻開封時,白时中罢相,公议称快,递迁李邦彦、张邦昌為相。一味實行投降策略,指望以割地賠款加自虐宋軍獲得和平,結果在客觀上幫助金軍。此時只有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參與攻城,而完顏宗翰的金國西路軍在太原被絆住,又拒絕完顏宗望提出的隔斷西軍(宋朝征西夏的邊防軍,是宋當時最精銳部隊)的部署。以至--师道率十萬西軍順利趕到開封,完顏宗望被動后撤到開封西北遠郊扎營寨。姚平仲軍劫完顏宗望營寨被全殲一事,有人指是李邦彦、李棁為逼主戰派李綱、-种-師道議和而有意無意透露給奸細邓珪所致。劫寨失敗以后,李綱、种師道被撤銷軍權。金兵復至開封城下,李邦彦又使宋欽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霹靂砲手發砲后竟被梟首处死。太學生陳東等數百人伏宣德門上書,指責李邦彥及白時中、張邦昌、趙野、王孝迪、蔡懋、李乂之徒為社稷之賊,要求罷免他們。李邦彥退朝時,被群眾指著痛罵,且有人要動手揍他,李邦彥跑得快才沒挨打。宋欽宗乃下令降他的職,以特進、觀文殿大學士為太一宮使。不到十天,又因為與李邦彥頗為知交的吳敏的請求,復起李邦彥為太宰。一時開封民眾大不服,街談巷議非常不滿。宋欽宗不得不讓他出知鄧州,又提舉亳州明道宮。臨走時李邦彥又推薦同是投降派的唐恪繼任宰相,繼續他那一套靠卑躬屈膝來乞求和平的政策。建炎初年,因為投降誤國,責建武軍節度副使,潯州安置。.

宋史和李邦彦 · 宋徽宗和李邦彦 · 查看更多 »

梁師成

梁師成(?-1126年),字守道,開封人,自稱“蘇軾庶子”,北宋末年宦官,與蔡京、童貫、王黼、李彥、朱勔被時人合稱「六賊」。.

宋史和梁師成 · 宋徽宗和梁師成 · 查看更多 »

欽聖皇后

欽聖獻肅皇后(1046年-1101年)向氏,宋神宗皇后,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宰相向敏中曾孫女,善書行草。生皇长女延禧公主。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向皇后和当时是颍王的赵顼结婚,封为安国夫人。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驾崩,颍王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立向妃为皇后。 1085年宋神宗死,向皇后在婆母高太后前赞成庶子即位,即宋哲宗。宋哲宗尊嫡母向皇后為皇太后,祖母高太后為太皇太后。高太皇太后命修葺庆寿故宫让向太后入住,向太后辞曰:「怎能婆婆住在西边而媳妇住在东边,渎上下之分。」遂以庆寿后殿改建为隆佑宫入住。宋哲宗选婚的时候,向太后敕谕自己家族,不可将向氏女孩送去应选。 宋哲宗駕崩後,向太后力排宰相章惇之議,擁立端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徽宗即位初,因大臣擔心宋徽宗喜好遊樂而荒廢國政,建議向太后於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在她主政期間朝政一度恢復安定,當年因反對宋哲宗及宰相章惇的新政而被貶的舊臣,在向太后主政下,得到平反。宋徽宗的继室显肃皇后郑氏、宠妾大王贵妃原先都是向太后的婢女。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逝,享年五十六歲,諡號欽聖皇后。.

宋史和欽聖皇后 · 宋徽宗和欽聖皇后 · 查看更多 »

欽慈陳皇后

欽慈皇后,陳姓,真名失考。陳守貴之女。中國古代宋朝女性皇族。()。出身開封,為宋神宗妃、宋徽宗生母。 陳氏自幼姿色美麗,聰穎莊重,及長選入掖庭為御侍。元豐五年(1082年)十一月晉封才人。生下兒子趙佶後,晉封為美人。宋神宗去世後,陳美人守護著宋神宗的永裕陵,因思念著神宗的舊恩,悲傷過度造成身體瘦弱。侍女想讓陳美人喝粥吃藥,但她把粥、藥都撤去,說:「若能早早去服侍先帝,我就滿足了!」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陳美人去世,終年三十二歲。宋哲宗先是追封陳美人為充儀,後又改封为貴儀。宋徽宗登基後,尊生母陳貴儀為皇太妃。建中靖國元正月(1101年),朱太后薨亡,遺命宋徽宗需尊生母陳貴儀為皇太后,陳貴儀這才得到皇太后身分,並獲尊諡欽慈皇后,陪葬永裕陵。 陳氏死後,娘家得到擢拔。子徽宗追贈其父陳守貴為太尉,命長兄陳永成為內殿承制、閤門祗候,次兄陳永清為東頭供奉官、看班祗候,姪子陳仲堅為左侍禁。.

宋史和欽慈陳皇后 · 宋徽宗和欽慈陳皇后 · 查看更多 »

曾布

曾布(),字子宣,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大臣,进士出身,為曾鞏之弟。 熙宁二年(1069年)被韩维、王安石推荐,渐受重用。其間与吕惠卿协助王安石制定新法,計有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农田法,大臣及朝士多反对新法,唯独吕惠卿与曾布始终坚定不移。升为修起居注,任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呂惠卿因父喪丁憂,王安石推薦曾布接替。 熙寧七年(1076年),朝臣大力反对市易法,宋神宗令曾布追究,曾布發現吕嘉问多收利息,利用官府权力而行兼并之事。最後曾布因反对市易法,被王安石撤职,贬为地方官,知饶州、潭州(今长沙)、广州、桂州等地縣令。元丰末年,恢复为翰林学士,遷戶部尚書。 司馬光為政,諭令增捐役法,曾布不同意曰:「免役一事,法令纖悉皆出己手,若令遽自改易,義不可為。」结果又被外调。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任知枢密院事,力赞章惇“绍述”,新法又得到推行。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病故,章惇以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曾布斥道:“章惇,听太后处分!”宋徽宗即位,向太后聽政,擔任宰相主持國政,韩忠彦担任左相,时人戏称“龟鹤宰相”,继续推行新法。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向太后駕崩,宋徽宗親政。崇宁元年(1102年),被蔡京所排挤,御史交相弹劾:“呼吸立成祸福,喜怒邃变炎凉”。多次贬为地方官,发往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居住,貶为司农卿,分司南京,再貶為贺州别驾、廉州司户,大观元年(1107年),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 曾布一生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在司马光執政时,仍坚定地维护新法,《宋史》将曾布列入奸臣传,但梁启超稱他是“千古骨鲠之士”,“其才其学,皆足以辅之”。其妻魏玩為宋朝女詞人之一。.

宋史和曾布 · 宋徽宗和曾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宋史和宋徽宗之间的比较

宋史有927个关系,而宋徽宗有28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5,杰卡德指数为2.88% = 35 / (927 + 287)。

参考

本文介绍宋史和宋徽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