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光宗和宋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宋光宗和宋史之间的区别

宋光宗 vs. 宋史

宋光宗赵惇(),南宋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第三子。42岁時受孝宗禅位而登基,由於皇后李鳳娘的挑撥,與父親宋孝宗失和,受到趙汝愚、韓仛冑等大臣不滿,宋孝宗死後,在隆慈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光宗被迫內禪大寶予其子宋寧宗,史稱宋光宗內禪。退位六年後駕崩,享年53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之间宋光宗和宋史相似

宋光宗和宋史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南宋宋孝宗宋宁宗宋高宗周必大元朝留正趙汝愚黃貴妃 (宋光宗)辛棄疾葛邲脱脱成穆皇后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南宋和宋光宗 · 南宋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孝宗

宋孝宗趙眘(、眘,「慎」異體字,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曾名伯琮、瑗、玮,字元瑰,一字元永,他是宋太祖之子秦康惠王趙德芳的後裔,宋高宗養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禪位予赵眘,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逊位,讓位予兒子宋光宗趙惇。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终年67岁。葬于永阜陵。 宋孝宗是自宋朝的帝位淪入宋太宗之手後,終於恢復由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後裔繼承,時隔186年。孝宗也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同時期的皇帝是金朝的金世宗。.

宋光宗和宋孝宗 · 宋史和宋孝宗 · 查看更多 »

宋宁宗

宋寧宗趙擴()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在位30年,享年55岁,宋光宗之次子,李鳳娘所生。寧宗本人頗為好學,即位初年召朱熹入宮講學,受朱熹影響很深。但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 寧宗在位前期,太師韓侂胄打壓理學,在韓侂胄死后,官方恢复了理学地位。縱觀宋宁宗时期,大規模宋金戰爭發生了兩次,第一次是開禧初年韓侂胄伐金,最終不能戰勝金國,從而簽訂了嘉定和議。第二次宋金戰爭從嘉定十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嘉定十四年三月,戰爭波及了長江上游至下游所有地區,最終宋金都沒能獲勝。.

宋光宗和宋宁宗 · 宋史和宋宁宗 · 查看更多 »

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字德基,中國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獲封為「康王」。 在位初期因為眼見金朝強勢,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戰派李綱、岳飛等等。但恐懼將领权力过大,為了強化中央集權,採取求和政策,終於1141年(紹興十一年)達成紹興和議,重用主和派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雖然宋高宗之稱臣決策導致南宋偏安之局面,卻成功鞏固了南宋在中國南方的統治,並與金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面。.

宋光宗和宋高宗 · 宋史和宋高宗 · 查看更多 »

周必大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人,其先鄭州管城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刻書家,卒諡文忠。與歐陽修、楊邦乂、胡銓、楊萬里、文天祥,合稱廬陵「五忠一節」。.

周必大和宋光宗 · 周必大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元朝和宋光宗 · 元朝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留正

留正(),字仲至,宋朝泉州永春人。 绍兴进士,初为江阳县尉。历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任权吏部尚书,论大臣不能图恢复之计,而出知绍兴府、赣州、隆兴府。淳熙九年(1182年)出任知成都府兼四川制置使。为官廉政刚直,平定西羌。十三年(1186年),知枢密院事,又为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1189年),拜右丞相,成为对金国主和派的领袖。绍熙元年(1190年)为左丞相。推荐赵汝愚、黄裳等大臣。 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宋孝宗驾崩,光宗因病不能执丧,留正等屡请立嘉王为太子,光宗初许之,又出一御批「历事岁久,念欲退闲。」此语不明不白,留正惧而称疾罢政。后得知赵汝愚等人有強迫宋光宗內禪之谋,留正遂逃出临安。 宋宁宗时和韩侂胄不和,1194年八月,罢相。后谪邵州。.

宋光宗和留正 · 宋史和留正 · 查看更多 »

趙汝愚

趙汝愚(),字子直。宋朝宗室,原籍饒州餘幹,祖父於南宋建炎年間遷居崇德洲錢(今桐乡市洲泉鎮)。考取狀元,曾與韓侂冑等人強迫宋光宗內禪,擁立宋寧宗,任宰相,後遭韓侂冑排擠,貶謫而死。諡忠定。.

宋光宗和趙汝愚 · 宋史和趙汝愚 · 查看更多 »

黃貴妃 (宋光宗)

黃貴妃(),本名、出身不詳。宋光宗貴妃。 黃氏在淳熙末年時為宋孝宗後宮嬪妃,封為和義郡夫人,黃氏姿色美麗,溫和賢慧。宋光宗為皇太子時,因身邊除了太子妃李鳳娘以外,別無妾侍,孝宗便將夫人賜給太子為妾,得到太子專寵。太子在1189年即位後,便封黃氏為貴妃。 紹熙二年十一月辛未(1191年12月14日),傳出黃貴妃懷孕的消息,引起李鳳娘嫉妒,決定將她害死,光宗因郊祭的關係前往齋宮居住,李鳳娘便趁機將黃貴妃殺害,宣稱貴妃暴卒。第二天在光宗祭祀的現場,風雨大作,祭壇上的蠟燭都被吹熄,無法繼續進行祭典。光宗返宮以後,聽聞貴妃暴卒,又因為祭典上風雲變色之事,從此一病不起,不視朝政,自此政事多取決於李皇--。 宋光宗另有側室張貴妃、符婕妤,她們則都被送出宮外,嫁給尋常百姓。.

宋光宗和黃貴妃 (宋光宗) · 宋史和黃貴妃 (宋光宗) · 查看更多 »

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东历城)人。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职,因归正人的身份,辛弃疾也始终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以及实现他北伐的夙愿。追赠少师,谥忠敏。 辛弃疾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与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和爱国诗人陆游双峰并峙。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宋光宗和辛棄疾 · 宋史和辛棄疾 · 查看更多 »

葛邲

葛邲(),字楚辅,世居丹阳,后居吴兴,宋朝人。 紹興五年(1135年)出生。以儒学名家,荫受建康府上元县丞。隆兴元年進士,为国学博士。奏论州县受纳及鬻爵之弊,除著作佐郎兼学士院权直。宋孝宗时,历任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刑部尚书,奏论都切中时事。宋光宗时,历任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绍熙四年三月,拜左丞相,次年正月,除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康府。宋宁宗即位,判绍兴府,后来判福州,以少保致仕。南宋慶元六年(1200年)卒。.

宋光宗和葛邲 · 宋史和葛邲 · 查看更多 »

脱脱

脱脱(,,清代以後改譯托克托或托托帖木兒,蔑兒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曾出任御史大夫和中書省右丞相。任內恢復科舉制度、反正前丞相伯顏時的冤案,減輕剝削、放寬稅政,乃元朝末年有為的高級官员,後世稱為「脱脱更化」。脱脱汉文化修养极高,亦是二十四史中《宋史》、《辽史》、《金史》的主编。.

宋光宗和脱脱 · 宋史和脱脱 · 查看更多 »

成穆皇后

成穆皇后(),姓郭,名不详,开封祥符人,宋孝宗元配皇后。 郭氏是奉直大夫郭直卿之女孫,其六世祖是真宗時章穆皇后外家,祖籍并州太原人。父郭瑊,官至昭慶軍承宣使,追封榮王。母淑國夫人,宗室女。孝宗对待郭氏礼遇有加,却不给郭氏家族人官爵。郭氏弟弟郭师禹、郭师元,官职不过承宣使。郭师禹,光宗时封永宁郡王,拜太保。 孝宗為普安郡王時納郭氏為妻,封咸寧郡夫人,其後生宋光宗趙惇、莊文太子趙愭、魏惠憲王趙愷和邵悼肅王趙恪。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她還未等到孝宗登基為帝、她為--就逝世了,享年三十一歲,追封淑國夫人。紹興三十一年追贈福國夫人,孝宗为太子,追册皇太子妃。孝宗即位後,追冊為皇后,谥号恭怀,不久改安穆,营建阜陵时,改諡號成穆。.

宋光宗和成穆皇后 · 宋史和成穆皇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宋光宗和宋史之间的比较

宋光宗有63个关系,而宋史有9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31% = 13 / (63 + 927)。

参考

本文介绍宋光宗和宋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