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忒诺耳和阿佛洛狄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安忒诺耳和阿佛洛狄忒之间的区别

安忒诺耳 vs. 阿佛洛狄忒

安忒诺耳(古希腊语:ντήνωρ)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城一位睿智的长老。 安忒诺耳是特洛伊贵族埃叙厄忒斯之子,色雷斯公主忒阿诺的丈夫。他是國王普里阿摩斯的朋友兼謀士。安忒诺耳为有远见的主和派,当希腊人派墨涅拉俄斯和奥德修斯为使者来到特洛伊要求归还海伦时,是安忒诺耳在自己家中接待了他们。安忒诺耳主张接受希腊人的要求,交还海倫、避免战争,但他的建议没能实现。又有神话说特洛伊人不仅拒绝交出海伦,还企图杀死两名来使,只是由于安忒诺耳的庇护他们才逃过一劫。特洛伊战争爆发后,帕里斯王子(劫走海伦的人)在与墨涅拉俄斯的单独决斗中失败(但由于阿佛罗狄忒的保护而得以活命),这时安忒诺耳又提出归还海伦以与敌人媾和,但仍未成功。 在特洛伊陷落后,由于安忒诺耳之前的友好行为,希腊人宽恕了他和他的家人。根据很晚的罗马神话中的传说,安忒诺耳在战争结束后率亲族离开特洛伊,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殖民地定居下来;他因此被认为是意大利的维涅提部落和埃涅提部落的祖先。. 阿佛洛狄忒(Αφροδίτη、Aphrodite)是希臘神話中是代表爱情、美丽与性欲的女神。拉丁语族的“金星”和“星期五”等字符都來源於她的罗马名字:在罗马神话中與阿佛洛狄忒相對應是维纳斯(拉丁语:Venus),但她與維納斯不同的是,阿佛洛狄忒不只是性愛女神,她也是司管人間一切情誼的女神。在希臘神話中,阿佛洛狄忒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的一柱。 阿佛洛狄忒有著古希臘最完美的身段和樣貌,象徵愛情與女性的美麗,被認為是女性體格美的最高象徵。在帕里斯的评判中,阿佛洛狄忒被选定为最高位的美神,并获得象征最美女神的金苹果。 由于阿佛洛狄忒的天生丽质,使眾天神都爱慕她追求她。宙斯也追求過她但却遭到拒絕,因此宙斯一气之下把她许配給既醜陋又瘸腿的火神铁匠赫淮斯托斯作他的妻子,对此不满的阿佛洛狄忒为了报复宙斯,使他变得风流成性,让被他所冷落的妻子赫拉去惩罚他的情人和后代。阿佛洛狄忒所爱慕的是戰神阿瑞斯,并和阿瑞斯生下愛情之神厄洛斯、情欲之神安忒洛斯、协调女神哈耳摩尼亚和一對雙胞胎,分別是恐怖之神福波斯和恐懼之神得摩斯等几个儿女。除此之外,阿佛洛狄忒还和一些神祇和凡人育有儿女。司管美丽和优雅的美惠三女神卡里忒斯则是阿佛洛狄忒的随身侍女,也有的神话说美惠三女神是狄俄倪索斯和阿佛洛狄忒的女儿。.

之间安忒诺耳和阿佛洛狄忒相似

安忒诺耳和阿佛洛狄忒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古希腊墨涅拉俄斯希腊神话帕里斯伊利亚特罗马神话海伦 (神话)意大利

古希腊

位于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给女神雅典娜而建。它是古希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共和国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 在雅典的领导下,在兩次的波希战争取胜之后,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也就是在波希戰爭結束後至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時期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馬其頓國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扩散。 古希腊人在宗教、哲學、科學、藝術、工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者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和安忒诺耳 · 古希腊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墨涅拉俄斯

墨涅拉俄斯(Μενέλαος)是希腊神话中斯巴达的国王。阿特柔斯之子,阿加门农之弟,海伦之夫。海伦被帕里斯拐走后,墨涅拉俄斯与阿加门农召集希腊境内几乎所有的国王对特洛伊开战。经历十年苦战,特洛伊沦陷,海伦被墨涅拉俄斯夺回。两人育有一女赫耳弥俄涅,嫁给阿加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Orestes)。 Category:希腊神话人物 Category:特洛伊战争人物.

墨涅拉俄斯和安忒诺耳 · 墨涅拉俄斯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希腊神话

希臘神話(希腊语:ἡ Ἑλληνικὴ Μυθολογία)即口頭或文字上一切有關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希臘神話是古希臘宗教的組成部分之一。現代的學者更傾向於研究神話,因為其實際上反映了古希臘的宗教和政治制度、文明以及這些神話產生的本質原因。一些神學家甚至認為古希臘人創造這些神話是為了解釋他們所遇到所有的事件。 希臘神話涵及大量傳說故事,其中很多都通過希臘藝術品來表現,比如古希臘的陶器繪畫和浮雕藝術。這些傳說意在解釋世界的本源和講述眾神和英雄們的生活和冒險以及對當時的生物的特殊看法。這些神話開始於口耳相傳,今日所知的希臘神話或傳說大多來源於古希臘文學。已知的最早的古希臘文學作品有荷馬的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著重描寫了和特洛伊戰爭相關的重大事件。基本上和荷馬是同時期的赫西俄德的兩部詩歌《神譜》和《工作與時日》包含了當時的學者對世界起源、神權統治和人類時代的延續以及人類疾苦和祭祀活動的起源的看法和認識。除了《荷馬史詩》之外,還可以從《》(抒情詩,公元前5世紀的悲劇作品)、希臘化時期的學術作品和詩歌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的作品,如普魯塔克和保薩尼亞斯的作品中發現希臘神話的踪跡。 現在希臘神話已經從很多藝術品上關於眾神和英雄故事的裝飾得到考古學上證明。公元前8世紀的陶器上的幾何設計鮮明地記錄特洛伊圍城的場景和赫拉克勒斯的冒險。在隨後的古風時期、古典希臘時期以及希臘化時期,大量得到了文學上的證據證明神話場景不斷湧現。 希臘神話對西方文化、藝術、文學和語言有著明顯而深遠的影響。從古希臘時期到現代,詩人和藝術家很多都從希臘神話中獲得靈感,並為其賦予現代意義。.

安忒诺耳和希腊神话 · 希腊神话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帕里斯

帕里斯(古希腊语:Πάρις),原名亞歷山大(Ἀλέξανδρος),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王子。出生前因母親夢見火炬,其姐卡珊德拉預言其會為國家帶來災禍,出生後被丟棄山中,被一位牧羊人所扶養,并取名为帕里斯。中間經歷了金蘋果事件,在一次入城的機會中,被姊姊卡珊德拉認出,父母見他長相美好而欣喜,而將他接回家中。後來因为爱上墨涅拉俄斯妻子海倫并将其带回特洛伊而引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

安忒诺耳和帕里斯 · 帕里斯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希腊语:Ιλιάς,转写:Iliás)又译《伊利昂纪》(取自书名“伊利昂城下的故事”之意),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強弱弱格六音步史诗。故事的背景设在特洛伊战争,是希腊城邦之间的冲突,军队对特洛伊城(伊利昂)圍困了十年之久,故事讲述了国王阿伽门农与英雄阿喀琉斯之间的争执。 虽然故事只是讲述了战争最后一年几周内发生的事情,但《伊利亚特》提及或暗喻了许多关于围城的希腊传奇;在早先的事件中,例如勇士们为围攻集合,战争的由来,以及相关的顾虑等等都在故事开始之时出现。史诗的叙述随后给出了预言,例如阿基里斯将会遇到的不幸以及特洛伊的沦陷,这些预言在事件发生前给出,暗示生动鲜活,因此当故事到结尾处,史诗基本上诠释了整个特洛伊战争。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某种程度上是上下集的关系,常被认为是荷马的作品,它们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与《奥德赛》同为西方的经典之一。根据有荷马史诗人物图像的花瓶生产时期、其他引用此诗的希腊诗歌撰写日子推断,本史诗应大约完成于公元前750或725年。最近,根据语言演化的统计模型将其定位为公元前760到710年间。在现代通用版中,《伊利亚特》包含15,693行;文字是以荷马希腊文写成,混合了爱奥尼亚希腊文和其它古希腊文风。.

伊利亚特和安忒诺耳 · 伊利亚特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罗马神话

像古希腊神话这样的罗马神话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直到罗马共和国末期罗马的诗人才开始模仿希腊神话编写自己的神话,因此罗马人没有传說的、像希腊神话中那样的神之间的斗争之类的传说。 罗马人传统具有的是:.

安忒诺耳和罗马神话 · 罗马神话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海伦 (神话)

海伦(Ἑλένη, Helénē,Helen of Troy)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与勒达之女,被称为“世上最美的女人”,她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私奔,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安忒诺耳和海伦 (神话) · 海伦 (神话)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安忒诺耳和意大利 · 意大利和阿佛洛狄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安忒诺耳和阿佛洛狄忒之间的比较

安忒诺耳有20个关系,而阿佛洛狄忒有1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5.88% = 8 / (20 + 116)。

参考

本文介绍安忒诺耳和阿佛洛狄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