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乐公主和新唐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安乐公主和新唐书之间的区别

安乐公主 vs. 新唐书

李裹儿(),唐中宗和韋皇-后-的小女儿,生平極受父母的寵愛,權傾一時,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 《新唐书》,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是記載唐朝歷史的纪传体史書。《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傳150卷。.

之间安乐公主和新唐书相似

安乐公主和新唐书有(在联盟百科)20共同点: 宗楚客崔湜上官婉儿和思皇后唐中宗唐玄宗唐睿宗唐高宗韦皇后魏元忠苏味道李嶠李弘李賢李重俊李重福武三思武则天武承嗣沈佺期

宗楚客

宗楚客(),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武周和唐中宗时期官员。 祖籍南陽(今河南南陽)。曾祖宗丕是後梁弘农郡太守,隋朝時居河東之汾陰。父宗岌,官魏王泰府,與謝偃等撰《括地志》。母武則天堂姐(武后伯父武士逸與伯母諸葛芬之三女)。宗楚客之孫女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 生而「明皙美鬚髯」,有才華,唐高宗進士,武周革命后兄宗秦客官升内史,不久宗秦客、宗楚客、宗晋卿三兄弟就以奸赃罪被流放岭南。宗秦客死在岭南,宗楚客等人恢复官职回到京城。长安四年(704)三月,宗楚客累遷夏官侍郎后,被任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七月,被贬为原州都督。 神龙初年,宗楚客任太仆卿。武三思掌权时引宗楚客為兵部尚書,封郢国公。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杀死武三思父子,兵败后逃到鄠县,宗楚客派人捕杀,首级被用于祭奠武三思父子。他也是韋皇后与安乐公主的亲信大臣,九月,与纪处讷同知政事,再次担任宰相,他与侍中纪处讷共为朋党,人称宗、纪。弟弟宗晋卿官至将作大匠、宋国公。 景龍二年(708年),宗楚客、纪处讷等受阿史那闕啜忠節贿赂,派兵讨伐突骑施首领娑葛,导致安西都护府被突骑施攻陷,宗楚客等人召安西都护郭元振入京,欲陷他于死罪,元振不从,两方相互攻讦,最终郭元振复任安西都护。景龙三年(709年),監察御史崔琬彈劾宗楚客等人「潛通戎狄,受其貨賂,至生邊患」。唐中宗并未追究,反命崔琬与楚客结为兄弟。宗楚客则转任中书令。 710年六月,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於是發動唐隆之變,殺韋皇后,宗楚客与弟弟宗晋卿等人也一同被杀。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日前發現,宗楚客的外祖母名為諸葛芬,出自瑯琊諸葛氏,是武則天三伯武士逸的側室。.

安乐公主和宗楚客 · 宗楚客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崔湜

崔湜(),字澄澜,唐代定州人,因依附太平公主,遭到唐玄宗肅清,先天之變後被迫自殺。.

安乐公主和崔湜 · 崔湜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朝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唐朝的女官、女诗人及唐中宗李顯之昭容,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获罪遭诛后,上官婉儿随母亲被发配入内庭为奴,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得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中宗年间被封为昭容,执掌朝纲,权势日盛,左右朝政,期间大设修文馆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唐隆之變時,手捧與太平公主共同起草的「相王輔政」中宗遺詔求免,仍被李隆基下令處死。.

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 · 上官婉儿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和思皇后

和思皇后赵氏,唐中宗李显第一任妻子,京兆长安人,無子女。.

和思皇后和安乐公主 · 和思皇后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病逝,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唐中宗和安乐公主 · 唐中宗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唐玄宗和安乐公主 · 唐玄宗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之子,唐朝的第五和第八任皇帝,曾用名李旭轮、李轮,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两次在位,第一次為天后武氏 (登基前的武則天) 廢唐中宗李顯而繼位,在位时间是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後上表自行退位,禪讓予母親武則天;第二次是在唐隆之變誅除韋皇后及其黨羽後復辟,在位时间是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月25日-712年9月8日),後退位禪讓於子李隆基(唐玄宗)。李旦為唐高宗李治諸子之中排行第八,母为武则天,李弘、李贤、唐中宗李顯等都是其兄长。.

唐睿宗和安乐公主 · 唐睿宗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小名雉奴,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领土面積逾12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西临鹹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終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唐高宗和安乐公主 · 唐高宗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韦皇后

韦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自京兆韦氏驸马房,唐中宗李显第二任妻子。父韦玄贞,母崔氏,懿德太子、永寿公主、长宁公主、永泰公主、安乐公主生母。.

安乐公主和韦皇后 · 新唐书和韦皇后 · 查看更多 »

魏元忠

魏元忠(),本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唐朝政治家,武则天时任宰相。.

安乐公主和魏元忠 · 新唐书和魏元忠 · 查看更多 »

苏味道

苏味道(),唐朝大臣,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高宗乾封年间进士。武则天当政时为宰相数年,凡事都阿谀奉迎,自称凡事模棱两端即可,史載“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常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故时人称为“苏模棱”。中宗时因依附张易之兄弟被外贬。少时以文章知名,与李峤合称“苏李”。 又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今存有诗稿十餘首。.

安乐公主和苏味道 · 新唐书和苏味道 · 查看更多 »

李嶠

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武则天、唐中宗时期的宰相。.

安乐公主和李嶠 · 新唐书和李嶠 · 查看更多 »

李弘

李弘可能指下列人物:.

安乐公主和李弘 · 新唐书和李弘 · 查看更多 »

李賢

李贤可以指:.

安乐公主和李賢 · 新唐书和李賢 · 查看更多 »

李重俊

李重俊(),中國唐朝唐中宗第三子,母不详。遭到韋皇后、安樂公主、武三思等迫害,707年以羽林軍發動重俊之變,殺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後因士卒倒戈,被斬殺。唐睿宗以唐隆之變重祚後,追贈重俊為節愍太子。.

安乐公主和李重俊 · 新唐书和李重俊 · 查看更多 »

李重福

李重福(),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母不详。 虽是长子,但并不受中宗喜爱。683年,中宗即位前,李重福就被封为唐昌王,次年,李显被武太后(后世史称武则天)所废,其嫡长子李重照本为唐高宗皇太孙,也被废为庶人。李重福是否被废不详。武则天再次立李显为太子后,圣曆三年(700年)徙封李重福平恩王,长安四年(704年)进封谯王。神龙元年,中宗复位。李重福的正妃是张易之的外甥女。此前在701年,韦皇后独子李重润(即李重照,避讳武则天名武曌而改名)与妹妹、妹夫议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被祖母武则天处死。而李重福夫妇都被嫡母韦皇后所讨厌,韦皇后诬陷称李重润之死系李重福与张易之兄弟所诬陷,中宗贬李重福为濮州(今山东鄄城)员外刺史,徙合(今重庆合川)、均(今湖北省十堰市)二州,并不让李重福领事,且屡次大赦天下都不赦免李重福。李重福上表哀求,无果。 710年,中宗驾崩,韦后临朝,立中宗少子李重茂为帝,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五百人驰驿戍均州,以防备李重福。后李隆基、太平公主政变杀韦后,李隆基派十道使赍玺书宣抚,去均州安抚李重福。后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拥立唐睿宗復位,睿宗下诏李重福徙集州(今四川南江)。未及行,张灵均劝说李重福以中宗子身份夺取帝位。张灵均和秘书少监郑愔合谋,聚集数十人。郑愔新贬沅州刺史,留在洛阳等候李重福,为李重福草诏,立李重福为帝,改元中元克復,尊睿宗为皇季叔,被废的李重茂为皇太弟(李重福可能无子),郑愔为左丞相知内外文部尚书知吏部事,意欲恢复中宗一系的皇统。李重福潜募勇士,和张灵均潜入东都洛阳,在郑愔安排下住在驸马都尉裴巽府上,意欲发左右屯营兵袭杀洛阳留守,占据东都。事情败露,侍御史李邕闭城据守,左右屯营兵乱箭射向李重福,李重福攻左掖门也未能攻克,只得遁去藏匿。次日,搜索李重福的军队接近李重福藏身之处,李重福投漕渠而死,年三十一,遭碎尸。追废为庶人,诏以三品礼葬。.

安乐公主和李重福 · 新唐书和李重福 · 查看更多 »

武三思

武三思(),唐朝并州文水人。武則天的姪子,武元庆之子,初封梁王。死於重俊之變。.

安乐公主和武三思 · 新唐书和武三思 · 查看更多 »

武则天

武曌《全唐文·卷九十六》○改元载初赦文......朕又闻之,人必有名者,所以吐情自纪,尊事天人......朕宜以曌为名。自卦演龙图......(),唐高宗的皇后、武周開國皇帝,當代稱則天順聖皇后,或武后(遺詔退稱皇后),後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執掌君權因而得到正史追認的女性皇帝。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遷。唐高宗时復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元后與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利用酷吏集團屢次屠殺唐室諸王大臣以求立威,殺害嫌疑對象遍及子、女、媳、婿、孫、孫女、孫婿、庶子、嫡兄、親姊、親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終於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在位時間共14年4個月又5天,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晚年惑于內寵,不知當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傑舉薦的後任張柬之與禁衛軍背叛,被迫還位。同年崩于洛陽上陽宮仙居殿。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武則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僅次於清高宗(87歲)和梁武帝(86歲)。 武氏本名无记载,为唐开国勳舊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為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是武士彠繼室,不見禮于正室諸子。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十四岁時(貞觀11年)因貌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称帝后上尊号“聖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在位期間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國字改年號,一年一號。傳說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是模仿其面容而作。.

安乐公主和武则天 · 新唐书和武则天 · 查看更多 »

武承嗣

武承嗣(),并州武兴县(文水县,即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爽之子。.

安乐公主和武承嗣 · 新唐书和武承嗣 · 查看更多 »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人。唐朝著名诗人。.

安乐公主和沈佺期 · 新唐书和沈佺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安乐公主和新唐书之间的比较

安乐公主有81个关系,而新唐书有76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0,杰卡德指数为2.36% = 20 / (81 + 765)。

参考

本文介绍安乐公主和新唐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