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世高和小乘佛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安世高和小乘佛教之间的区别

安世高 vs. 小乘佛教

安世高,生卒年不詳(大約2世紀),本名清,字世高,來自西域安息國,故稱「安」。原為安息國之太子,後出家為佛教僧人,和支婁迦讖並列為東漢時期佛經翻譯的重要人物。. 小乘(हीनयान,)是大乘佛教所劃分的三乘教法中用來貶低声闻乘、獨覺乘的统称,也被用來貶低所有傳統部派佛教教派包括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認為大乘經典是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 因為“小乘”包含貶義,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1950年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達成明確共識,無論在西方或東方對南傳佛教的正确稱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而非“小乘”,1950年成立大會。.

之间安世高和小乘佛教相似

安世高和小乘佛教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佛教说一切有部阿毘達磨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佛教和安世高 · 佛教和小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安世高和说一切有部 · 小乘佛教和说一切有部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Abhidharma,Abhidhamma),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安世高和阿毘達磨 · 小乘佛教和阿毘達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安世高和小乘佛教之间的比较

安世高有24个关系,而小乘佛教有9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2.44% = 3 / (24 + 99)。

参考

本文介绍安世高和小乘佛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