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孫科和孫穗芬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孫科和孫穗芬之间的区别

孫科 vs. 孫穗芬

孫科(),字哲生,廣東省香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長子,其母是孫文的元配夫人卢慕贞。高中畢業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曾任廣州非常國會及外交部秘書,英文《廣州時報》副主編,廣州市市長,國民政府常委、代理廣東省長、交通部部長,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軍事委員會委員。1927年起歷任國民政府建設部長、財政部長、鐵道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在中華民國史上,他是唯一先後當過五院制之下不同院的院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和考試院長)的人。曾代表國民政府去蘇聯談判,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中蘇商務條約》。. 孫穗芬(Nora Sun,),美籍華裔商人及外交官,亞利桑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畢業,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孫女,父孫科第四女,母親是蓝妮,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曾創辦香港順亞顧問有限公司,長年旅居上海、香港、美國。 2011年元旦早上,孫穗芬在台灣遭遇車禍,經搶救29天後,因多重器官衰竭,仍然回天乏術,在1月29號下午2點51分,宣告死亡,享壽74歲。.

之间孫科和孫穗芬相似

孫科和孫穗芬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孫中山宋美齡上海市中山縣中華民國广东省國父空中乘务员美國盧慕貞香港蔣經國臺北臺北市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孫中山和孫科 · 孫中山和孫穗芬 · 查看更多 »

宋美齡

宋美齡(英文名:Soong May-ling,),冠夫姓尊称为蔣宋美齡女士或蔣夫人;前中華民國第一夫人,中國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及第一、二、三、四、五届中華民國總統蒋中正的第四任妻子,前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及第六、七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的繼母;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主席团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同時亦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與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的創辦人。 美國維斯理大學博士。对近代中國歷史及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影響深遠。.

孫科和宋美齡 · 孫穗芬和宋美齡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上海市和孫科 · 上海市和孫穗芬 · 查看更多 »

中山縣

中山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中山市的前身,存在于1925年至1983年,主要范围包括今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

中山縣和孫科 · 中山縣和孫穗芬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中華民國和孫科 · 中華民國和孫穗芬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孫科和广东省 · 孫穗芬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國父

#重定向 国父.

國父和孫科 · 國父和孫穗芬 · 查看更多 »

空中乘务员

中服務員(又稱空乘員、空服員;女性稱空中小姐、空姐;男性稱空中少爺、空少)是民用航空中在機艙內為乘客提供各項服務的,主要工作為確保飛航安全、供應飛機餐等餐點、指导乘客使用机上安全设备、維護機艙環境整潔、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引導乘客安全離開機艙等。由於近年来恐怖活动和劫机活动的威胁,维护客舱内的保安也成为现在空中服務員的职责之一;而以色列航空是唯一常態配置隨機武警的航空公司,以防劫機行為發生。.

孫科和空中乘务员 · 孫穗芬和空中乘务员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孫科和美國 · 孫穗芬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盧慕貞

盧慕貞(),廣東香山外堂村人,孫中山元配夫人。 盧慕貞出生於累世積善的書香門第之家,父親盧耀顯曾至美國檀香山經商致富。盧慕貞與一般傳統中國女性一樣裹小腳,自小勤快、擅女紅,以孝敬長輩而聞名鄉里,其与孫中山的婚事亦属媒妁之言。1885年5月26日,盧慕貞18歲時,與孫中山在翠亨村結婚,並誕下三名子女─孫科、孫娫及孫婉。由於孫中山需為革命到處奔波,兩人共處時間很少。 盧慕貞並無受過西方先進教育,在思想上與孫中山有很大的距離。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遭袁世凱之北洋政府通緝逃亡日本,翌年 (1914年) 孫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繼續討袁,遭黃興等黨內人士反對,一時之間失去了革命意識的團結力量;在孫的低潮期,英文秘書宋靄齡也要回國結婚而辭去秘書之職,而宋靄齡的父親宋嘉澍牧師,是向來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友人,又從上海派自己另一位 21 歲女兒宋慶齡來日本擔任孫的英文秘書,與孫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兩人相約成婚;宋慶齡回上海與父母談及與孫的婚事,不料宋嘉澍夫婦以兩人年齡差距太大 (相差 27 歲) 而極力反對,揚言女兒若與孫成婚,將斷絕父女關係與孫的朋友關係,並且從此不再支持孫的革命事業。宋慶齡迫於無奈以及與孫的無悔愛情,遂決定連夜私奔返回日本,自行與孫結婚。 辛亥革命成功後,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被推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1912年2月15日,盧慕貞攜兩女孫娫、孫婉、侄女孫順霞搭乘英國「亞舍號」郵船自南洋檳榔嶼到上海,受到滬軍都督陳其美等人的熱烈歡迎,被譽為“中華民國國母”,下榻滄州別墅。2 月20日,盧慕貞母女在鄧澤如和孫科的護送下抵達南京,與孫中山團聚。 盧慕貞無心當第一夫人,亦感未能輔助孫中山主理國事。在宋庆龄婚事问题上,尽管她接受丈夫納妾,但孫中山堅持一夫一妻制,於是決定跟無感情基礎的盧慕貞離婚。1915年 9 月,孫派人接盧慕貞到日本商談離婚事宜,雙方離婚協定後,盧慕貞回到澳門。同年10月25日下午,49 歲的孫中山與 22 歲的宋慶齡在梅屋莊吉家舉行婚禮。1915年4月14日,盧慕貞於美國夏威夷成為基督徒,9月,盧和孫中山正式離婚(同年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 盧慕貞晚年定居於澳門文第士街一號(現在是澳門國父紀念館),信仰虔誠,熱心幫助貧困。1933年,被澳門浸信教會按立為該會第一任會佐。1952年9月7日逝世,安葬於澳門舊西洋墳場,後於1973年遷葬於氹仔孝思永遠墓園。2005年,應中國廣東省中山市當局的要求,盧氏再遷葬於中山市。.

孫科和盧慕貞 · 孫穗芬和盧慕貞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孫科和香港 · 孫穗芬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孫科和蔣經國 · 孫穗芬和蔣經國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孫科和臺北 · 孫穗芬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孫科和臺北市 · 孫穗芬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簡稱新光醫院(英語:SHIN KONG WU HO-SU MEMORIAL HOSPITAL),為新光集團所設立之醫院,創立於西元1992年。通過醫學中心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1988年,新光紡織士林廠關廠,關廠後被改建為新光醫院。 新光關係機構已故創辦人吳火獅先生認為「醫院是永久的事業,對人類的福祉也是永恆的」,吳東進董事長為完成創辦人的願望,結合新光關係機構及吳氏家族的力量,積極籌劃興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並於 1992年9月2日正式開幕啟用。 新光醫院設有42個醫療科,總病床數918床,在「愛在新光、品質第一」的理念基礎下,致力建構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友善就醫環境,提供民眾精緻優質的醫療服務。為防治國內心血管、腦血管及癌症等疾病,以非侵入性心臟冠狀動脈檢查之256切電腦斷層檢查儀,mPET/CT正子斷層掃描儀、3.0T磁振造影儀及螺旋刀等先進之診療設備,幫助病人早期診斷心、腦及腫瘤病灶,早期治療以維持健康生活品質。除此之外,於2011年啟用聖賢大樓,建置頂級舒適的牙科中心及透析治療中心。為提升醫療之時效性,啟用病理檢驗科自動化設備,執行「即採即檢」政策,提供更迅速的檢驗報告服務,並設立全院無線資訊環境,於病房及急診配置iPad及行動資訊工作車,使醫療人員能隨時診療病人情況,確保病人安全,並於2014年擴大眼科門診服務空間,以及醫學美容中心全新開幕整合皮膚科與整型外科,擴大醫師陣容及服務空間至地下二樓;更引進全國第一台搭載螢光顯影之第三代3D立體微創達文西手術系統,也是手術系統之機器手臂,提供手術治療新選擇,在國際醫療方面,與帛琉共同成立營養衛教示範中心,跟國際接軌。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為新光醫院創院理念,除院內診療服務外,亦推廣執行於社區、學校、職場及老人關懷站等健康促進活動及講座,參與社區疾病防治篩檢及諮詢等服務,將健康服務延伸到更多需要的民眾,並提供社區貧、病及獨居失依長者的送餐服務,並於2014年6月開始提供「貼心醫療、到宅服務」及正式啟用台北市第一部到宅沐浴車,提供失能長者到宅沐浴及居家醫療服務,全面照顧高齡化社會及經濟困難之就醫民眾。 近年來新光醫院已陸續榮獲衛生福利部醫學中心評鑑認證、SNQ國家品質標章、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重度級審查、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A等級、ISO 15189醫學實驗室認證、ISO 27001資訊安全系統管理認證、台北市勞工局幸福企業獎、台北市績優健康職場及通過高齡友善健康機構認證等多項肯定。 2012年適逢新光醫院成立20週年,本院持續朝向提昇醫療品質、愛心公益、幸福企業為目標的優質服務而邁進,秉持「愛在新光、品質第一」,塑造「安全」、「安心」的就醫環境而努力,未來將繼續以「專業、熱忱、服務」的精神,提升全民的「健康、希望、幸福」,成為最受信賴之醫學中心。.

孫科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 孫穗芬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孫科和孫穗芬之间的比较

孫科有147个关系,而孫穗芬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8.20% = 15 / (147 + 36)。

参考

本文介绍孫科和孫穗芬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