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孫休和晉滅吳之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孫休和晉滅吳之戰之间的区别

孫休 vs. 晉滅吳之戰

吴景帝孫休(),字子烈,為孫權第六子,在父親孫權、弟孫亮後繼任為吳國第三任皇帝,在位六年。. 晉滅吳之戰是晉朝為統一全國發動的戰爭,也是三國時期最後的一場戰爭。在晉咸寧五年(279年,吳天紀三年)十一月,晉武帝司馬炎下令大舉伐吳,次年三月十五(280年5月1日),吳主孫皓正式投降,該戰結束。戰後,晉武帝將年號改為太康,因此這場戰爭也被稱為“太康之役”。 晉滅吳之戰使晉朝開創由北方平定南方統一天下的先例,戰後不久,吳國各地守軍陸續向晉國歸降,西晉成功統一全國,結束自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分裂局面。同時,晉滅吳之戰作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成功的大規模渡江作戰,在中國軍事史上同樣有著重要地位,此役創造的水陸俱進、多路並發、順流直下的戰略,對此後歷代在長江流域發生的諸多戰爭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之间孫休和晉滅吳之戰相似

孫休和晉滅吳之戰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孙皓丁奉交趾胡烈陸抗東吳

孙皓

吴末帝孙皓(),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三国志》原名为孫晧。為廢太子孫和之子,吳大帝孫權之孫,在位十七年(264年—280年),是三国時期孫吴的第四位,同時也是最後一位皇帝。 吳景帝孙休逝世時,太子孫𩅦非常年幼。因當時吳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大臣們便合議改立較年長的孫皓即位。孫皓即位後,初期雖然英明施政並多行善舉,在西陵之戰一度挽回吳國的厄運,但中後期實行暴政並過度役使民力,加深了亡國危機。最終,吳國於280年被晉王朝征服,三國時代也因此終結。 孫皓並無廟號與謚號,後世史書中多將孫皓稱為吳後主、吳末帝,也有用他即位前的封號烏程侯,或是歸晉後的封號歸命侯來指代他。.

孙皓和孫休 · 孙皓和晉滅吳之戰 · 查看更多 »

丁奉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三國時期孫權麾下後期重要将领,侍奉吳國四代君主孫權、孫亮、孫休、孫皓的四朝元老、重臣。年輕時做小將,多次跟隨其他將領征伐,經常勇冠三軍,斬將奪旗,曾屬於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帳下副將,驍勇且有計謀;後期地位越來越高,於解救壽春、誅殺孫綝等事件中屢有建樹。江表之虎臣之一。.

丁奉和孫休 · 丁奉和晉滅吳之戰 · 查看更多 »

交趾

交趾(又作交阯或交址)可以指:.

交趾和孫休 · 交趾和晉滅吳之戰 · 查看更多 »

胡烈

胡烈,字玄武,安定临泾人。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子,胡奮之弟,胡淵之父。.

孫休和胡烈 · 晉滅吳之戰和胡烈 · 查看更多 »

陸抗

抗(),字幼節,陸遜次子,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國三國時孫吳後期名將,官至大司馬、荆州牧。.

孫休和陸抗 · 晉滅吳之戰和陸抗 · 查看更多 »

東吳

东吴可以指:.

孫休和東吳 · 晉滅吳之戰和東吳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孫休和晉滅吳之戰之间的比较

孫休有45个关系,而晉滅吳之戰有17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2.75% = 6 / (45 + 173)。

参考

本文介绍孫休和晉滅吳之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