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孔思誠和孔治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孔思誠和孔治之间的区别

孔思誠 vs. 孔治

孔思誠,字致道,元朝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四代孫,孔拂玄孙,孔元用曾孙,孔之全之孙,孔治之子。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孔治为奉训大夫、单州防御使。孔思誠继承为曲阜县尹。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十二月十五,孔治去世,孔思誠袭封衍圣公。孔氏族人说孔思誠不是孔子嫡裔,请求朝廷任命孔思晦为衍圣公。元仁宗查阅孔氏谱牒,延祐三年(1316年),孔思誠只担任曲阜县尹,由孔思晦袭封衍圣公的爵位,之后孔思诚历任国子监、安庆路推事、知恩州、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佥事、朝列大夫知濮州。其子孔克钦,世袭曲阜县尹。后代为仙源户、南泉户、齐王户、盛果户。. 孔治,字世安,一字先己,大蒙古国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三代孫,孔琥玄孙,孔拂曾孙,孔元用之孙,孔之全之子。 元宪宗二年(1252年),孔治想要争夺衍圣公的爵位,上书元宪宗蒙哥,说衍圣公孔湞是李家的儿子,没有资格继承衍圣公。十二月,蒙哥剥夺孔湞的衍圣公爵位,改任淮州知州。之后,蒙古没有再任命衍圣公,忽必烈即位後,任命他为曲阜县尹。中统四年(1263年),孔治代管孔林孔庙祭祀事务。至元十三年(1276年),被朝廷任命为承事郎。灭南宋後,南宗孔洙让爵,元世祖同意,但是没有封爵衍圣公。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为奉训大夫、单州防御使。由他的儿子孔思誠为曲阜县尹。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孔治为奉直大夫,知密州事。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孔治入大都朝见,元成宗命他为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大德十一年(1307年)十二月十五,孔治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葬在孔林孔子墓西侧。.

之间孔思誠和孔治相似

孔思誠和孔治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十二月十五单州大德孔子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图孔之全孔元用山东省忽必烈元朝元成宗衍圣公至元 (忽必烈)曲阜市

十二月十五

腊月十五望,农历腊月第十五天。.

十二月十五和孔思誠 · 十二月十五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单州

#重定向 輝州 (唐朝).

单州和孔思誠 · 单州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大德

大德可以是:.

大德和孔思誠 · 大德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孔子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为宋国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学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也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孔子和孔思誠 · 孔子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自少典至孔子父叔梁紇,歷超过五十世。自孔子始,至清末民國初衍聖公孔令貽,孔子世家大宗歷七十六代。第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於1920年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後由國民政府改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第七十九代嫡孫孔垂長,2009年就任。.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和孔思誠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图

没有描述。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图和孔思誠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图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孔之全

孔之全,字工叔,大蒙古国兖州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二代孫,孔端立(孔宗願第三子孔若愚之子)玄孙,孔琥曾孙,孔拂之孙,孔元用之子。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其父孔元用随蒙古军征益都,次年,战死于益都城下。孔之全以迪功郎为曲阜尹,权主祭祀事,蒙古军攻克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孔元措归来。於是免去孔之全衍聖公封號,祇任曲阜縣尹。元憲宗二年(1252年),孔湞被廢,此后,孔之全专任曲阜县尹。由于孔子家族内部斗争引起了朝廷的反感,忽必烈对儒生并不很重视,孔之全仍司其原职,没有被封为衍圣公。孔之全卒年五十二歲。孔之全去世后,孔治以父死子继,承袭曲阜县令,兼主孔庙祀事。直到元成宗时才被封为衍圣公。其子三人:孔治(孔子世家第四派始祖)、孔澄(孔子世家第五派始祖)、孔濟(孔子世家第六派始祖)。.

孔之全和孔思誠 · 孔之全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孔元用

孔元用,字俊卿,金朝兖州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一代孫,孔宗願第三子孔若愚玄孙,孔端立曾孙,孔琥之孙,孔拂之子。 贞祐三年(1215年),金宣宗令衍圣公孔元措赴汴京随朝任职,孔元措族弟孔元用奉命代管曲阜祭祀之事。兴定四年(1220年),大蒙古国攻占山东,木华黎承制封孔元用曲阜县尹、权袭封衍圣公。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南宋收复山东一带,遥授孔元用为通直郎,知仙源县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命孔元用襲封衍聖公,世襲仙源縣令,出爲兗州判官,明年改授濟州通判兼京東西路安撫司,主管机宜文字。蒙古军再次攻陷曲阜,蒙古大帅带孙承制封孔元用为衍圣公,世袭曲阜县尹。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孔元用率兵随带孙攻益都李全,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战死于益都城下。.

孔元用和孔思誠 · 孔元用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孔思誠和山东省 · 孔治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孔思誠和忽必烈 · 孔治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元朝和孔思誠 · 元朝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元成宗

元成宗铁穆耳(;),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在位,在位14年。元世祖孙、太子真金第三子。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特穆爾,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后,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蒙古語号完澤篤可汗()。《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是年九月乙丑,諡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國語曰完澤篤可汗。”.

元成宗和孔思誠 · 元成宗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衍圣公

衍聖公是一個中國公爵爵位名,為孔子家族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始于北宋。1920年出生的孔德成为民國北洋政府所封之末代衍圣公。 1935年,国民政府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是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孫孔垂長。.

孔思誠和衍圣公 · 孔治和衍圣公 · 查看更多 »

至元 (忽必烈)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创制的年号,共连续使用了31年。.

孔思誠和至元 (忽必烈) · 孔治和至元 (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曲阜市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古称鲁县,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它与南临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并称为“孔孟桑梓之邦”。 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孔思誠和曲阜市 · 孔治和曲阜市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孔思誠和孔治之间的比较

孔思誠有24个关系,而孔治有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28.85% = 15 / (24 + 28)。

参考

本文介绍孔思誠和孔治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