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子国 (郑国)和子耳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子国 (郑国)和子耳之间的区别

子国 (郑国) vs. 子耳

子国(),'''姬'''姓,名发,字子国,又称公子发,谥惠,是郑穆公的儿子,郑灵公、郑襄公的兄弟,子产之父,七穆之一国氏的始祖。郑僖公、郑简公时,子国担任司马。. 子耳(),'''姬'''姓,名辄,字子耳,又称公孙辄,是公子去疾的儿子,郑穆公的孙子,郑国司空。 前565年冬季,楚国的令尹子囊进攻郑国,报复郑国入侵蔡国。子驷、子国、子耳希望顺从楚国,子孔、子蟜、子展则希望等待晋国援救,最后听从了子驷的意见,与楚国讲和。 前564年十月,晋国进攻郑国,郑国人害怕,就派人求和。郑国的六卿子驷、子国、子孔、子耳、子蟜、子展以及郑国的大夫、卿的嫡子,都跟随郑简公参与结盟。 前563年六月,楚国的子囊、郑国的子耳进攻宋国,军队驻扎在訾毋。十四日,包围宋国,攻打桐门。秋季七月,楚国的子囊、郑国的子耳联军入侵鲁国西部边境。回国时,又包围萧地。八月十一日,攻克萧地。九月,子耳入侵宋国北部边境。孟献子说:“郑国恐怕有灾祸吧!军队争战太过分了。周天子还经不起经常用兵,何况郑国呢?有灾祸,恐怕会在执政的三位大夫身上吧!” 当时子驷当国、子国为司马、子耳为司空。冬季的十月十四日,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率领叛乱分子进入郑国首都,当日早晨在西宫的朝廷上杀死了杀死了当国子驷、司马子国、司空子耳,将郑简公劫持到了北宫。.

之间子国 (郑国)和子耳相似

子国 (郑国)和子耳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司马司臣堵女父姬姓孟献子子孔 (郑国)子展子师仆子蟜 (郑国)子驷令尹当国侯晋公子贞蔡國鄭國鄭穆公鄭簡公楚国

司马

司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职名称,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职权。.

司马和子国 (郑国) · 司马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司臣

司臣(),姓不详,'''司'''氏,名臣,郑国大夫。.

司臣和子国 (郑国) · 司臣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堵女父

堵女父(),姓不详,'''堵'''氏,郑国大夫。.

堵女父和子国 (郑国) · 堵女父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姬姓

姬姓是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周朝的国姓,同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

姬姓和子国 (郑国) · 姬姓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孟献子

孟獻子(),'''姬'''姓,魯国孟孙氏第4代(第5位)宗主,名蔑,世稱仲孙蔑,谥號獻,是孟文伯的儿子。根据《左传》记载,他并非长子,另有兄长。 前599年,周定王派刘康公出使鲁国,向鲁国的卿大夫分派礼物。季文子和孟献子很俭朴,而叔孙宣伯和公孙归父却很奢侈。他多次到周朝京師洛邑和晉國。前575年,叔孙宣伯与鲁成公的母亲穆姜私通,想要除掉季文子和孟献子而夺取他们的家产。穆姜要求鲁成公驱逐季文子和孟献子,鲁成公正在參加鄢陵之战。最后結果叔孙宣伯被驅逐,其弟叔孫豹回國嗣位。。 前572年,孟獻子幫助宋國華元,讨伐魚石。第二年,與晉國建虎牢關控制鄭國。前568年,接待吳國來使。前563年,攻打偪陽,叔梁紇力擎城門,孟獻子說他“《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魯襄公十九年(前554年)八月丙辰,仲孙蔑去世。.

子国 (郑国)和孟献子 · 子耳和孟献子 · 查看更多 »

子孔 (郑国)

公子嘉(),春秋时期郑国的司徒、當國,字子孔,父亲郑穆公,後代為孔氏。.

子国 (郑国)和子孔 (郑国) · 子孔 (郑国)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子展

公孙舍之(),姬姓,罕氏(七穆之一),名舍之,字子展,中国春秋时期郑国的当国。郑穆公的孙子、公子喜(子罕)的儿子。在郑简公时为大夫。 前555年,其叔父当国子孔想借楚国除掉郑国诸卿,引楚兵犯境,即纯门之师。前554年,子展和子西杀死子孔,子展为当国。前548年,和子产率军攻克陈国国都,清点俘虏,全部释放。前547年,因功赐八邑。前544年,子展去世,其子子皮为当国正卿。.

子国 (郑国)和子展 · 子展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子师仆

子师仆(),姓不详,'''子师'''氏,名仆,郑国大夫。 子驷和尉止有矛盾,子驷疏通田地水沟时,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都丧失了土田,所以五个宗族聚集了一伙不得志的人,依靠被子驷所杀害的几位公子的党徒发动叛乱。 前563年冬季的十月十四日,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率领叛乱分子进入郑国首都,当日早晨在西宫的朝廷上杀死了杀死了当国子驷、司马子国、司空子耳,将郑简公劫持到了北宫。 子产听说有叛乱,设置守门的警卫,配齐所有的官员,关闭档案库,慎重收藏,在完成防守准备后让士兵排成行列再出动,收拾了子国的尸骨后进攻北宫的叛乱者,子蟜率领国人援助他,尉止、子师仆和叛乱者全被杀死,侯晋逃亡到晋国,堵女父、司臣、尉翩、司齐逃亡到宋国。.

子国 (郑国)和子师仆 · 子师仆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子蟜 (郑国)

子蟜(),'''姬'''姓,名虿,字子蟜,谥桓,又称公孙虿,是公子偃的儿子 ,郑穆公的孙子,郑国司马。.

子国 (郑国)和子蟜 (郑国) · 子耳和子蟜 (郑国) · 查看更多 »

子驷

子驷()。春秋时代郑国执政,郑穆公之子。郑僖公五年(前566年)派人刺死郑僖公,拥立郑简公,并杀死反对他的群公子。后来在四族叛乱时与子国、子耳一同被杀。 分类:春秋人.

子国 (郑国)和子驷 · 子耳和子驷 · 查看更多 »

令尹

令尹,即楚國宰相。一說其名源於伊尹,但亦存爭議。 楚武王時設置令尹,入則領政、出則統軍。直到楚國被秦國所滅,令尹一直是楚國的最高官職,兼有中原諸侯國相、將的權力。令尹一般都由楚王的親族出任,非王族擔任令尹的,可考證的只有楚文王時的彭仲爽(申國平民),以及楚悼王時的吳起(魏國將軍)兩人而已。 楚国行政官制多以“尹”为名,令尹执一国之柄,为百官之长;军事官制以柱国为名,上柱国执一国之军,为各军之长。令尹、柱国居上卿之位,多由楚国的公族成员及其后裔充任。.

令尹和子国 (郑国) · 令尹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当国

当国,是中國古代官名,春秋時期為鄭國的卿,與为政一起執政。與司馬、司空、司徒、少正並為六卿。前571年,子罕(公子喜)当国,子驷为政;前563年,子驷(公子騑)、子孔(公子嘉)当国;前554年,子展(公孙舍之)当国,子西(公孙夏)听政;前544年,子皮(罕虎)当国。 * Category:春秋時代.

子国 (郑国)和当国 · 子耳和当国 · 查看更多 »

侯晋

侯晋(),姓不详,'''侯'''氏,名晋,郑国大夫。 子驷和尉止有矛盾,子驷疏通田地水沟时,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都丧失了土田,所以五个宗族聚集了一伙不得志的人,依靠被子驷所杀害的几位公子的党徒发动叛乱。 前563年冬季的十月十四日,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率领叛乱分子进入郑国首都,当日早晨在西宫的朝廷上杀死了杀死了当国子驷、司马子国、司空子耳,将郑简公劫持到了北宫。 子产听说有叛乱,设置守门的警卫,配齐所有的官员,关闭档案库,慎重收藏,在完成防守准备后让士兵排成行列再出动,收拾了子国的尸骨后进攻北宫的叛乱者,子蟜率领国人援助他,尉止、子师仆和叛乱者全被杀死,侯晋逃亡到晋国,堵女父、司臣、尉翩、司齐逃亡到宋国。.

侯晋和子国 (郑国) · 侯晋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公子贞

公子贞,'''芈'''姓,字子囊,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楚庄王的儿子,楚恭王的兄弟。.

公子贞和子国 (郑国) · 公子贞和子耳 · 查看更多 »

蔡國

蔡,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国時代的一個諸侯国,国君為姫姓。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一带。.

子国 (郑国)和蔡國 · 子耳和蔡國 · 查看更多 »

鄭國

鄭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

子国 (郑国)和鄭國 · 子耳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鄭穆公

鄭穆公(),史記稱作鄭繆公,姬姓,名蘭,又名子蘭。他是春秋时代鄭國第十一任君主。鄭文公之子,母为燕姞。于公元前627年-前606年在位,共计22年,之後由其子鄭灵公即位。 穆公的七个儿子的后代在后世成为七个势力强大的世族,他们掌握着郑国的政治,将国君的权力架空。史称“七穆”。.

子国 (郑国)和鄭穆公 · 子耳和鄭穆公 · 查看更多 »

鄭簡公

鄭簡公(),即鄭嘉,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鄭-釐-公之子,是鄭國第十七任君主,在位36年。 宗室子駟因與鄭-釐-公結怨,暗殺--公,以簡公繼位。.

子国 (郑国)和鄭簡公 · 子耳和鄭簡公 · 查看更多 »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國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爲秦所滅。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貴州、山东部分地方。.

子国 (郑国)和楚国 · 子耳和楚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子国 (郑国)和子耳之间的比较

子国 (郑国)有34个关系,而子耳有2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30.16% = 19 / (34 + 29)。

参考

本文介绍子国 (郑国)和子耳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