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姚若龍和高勝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姚若龍和高勝美之间的区别

姚若龍 vs. 高勝美

姚若龍(Daryl Yao,),台灣著名作詞人,東吳大學會計系畢業。其作品多以溫暖寫意的手法描寫人們的感情世界,細膩而不乏真摯,就以填詞代表作葉歡的《幾多深情幾多愁》(1989)最為膾炙人口。大學時代發表的第一首詞作為王芷蕾的《冷冷的夏》(1986),至今作品總數破千首(第一千首作品為梁靜茹的《今天情人節》(2008))。姚若龍與作曲人陳小霞合作的曲目最多,是華語樂壇十分知名的詞曲搭檔。 1994年,寫給趙詠華的《最浪漫的事》讓姚若龍首次以個人身份問鼎第6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項,最後成功奪獎而回。兩年後,他亦憑翁倩玉演唱的《永遠相信》於第7屆金曲獎奪得同一獎項。. 勝美,臺灣原住民布農族女歌手,曾拿下第4屆金曲獎最佳國語歌曲女演唱人獎。.

之间姚若龍和高勝美相似

姚若龍和高勝美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張惠妹第4屆金曲獎

張惠妹

張惠妹(卑南語:Kulilay Amit(古歷來·阿密特),),暱稱阿妹,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出生於臺灣臺東縣卑南鄉大巴六九部落(卑南語:Tamalrakaw),1996年以《姊妹》專輯出道,至今已累計5500餘萬張唱片銷量和270餘場個人售票演唱會,為華語女歌手唱片銷量及演唱會場次紀錄保持人。張惠妹曾獲1998年告示牌獲得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2000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以及2004年第2屆世界和平音樂獎等多個音樂獎項,且為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入圍及獲獎紀錄保持人,是1990年代後期至今華語流行樂壇的天后及指標人物之一。 張惠妹亦涉足音樂劇的演出;成為首位獲得BIO人物傳記頻道、探索頻道和有線電視新聞網紀錄或專訪、登上《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入選亞洲20大風雲人物的台灣歌手。此外,她關心原住民孩童的教育和發展議題,並大力支持LGBT权利运动。.

姚若龍和張惠妹 · 張惠妹和高勝美 · 查看更多 »

第4屆金曲獎

4屆金曲獎由行政院新聞局於1992年主辦,共設18獎項,和第3屆相同。本屆報名件數共597件,入圍名單於10月17日公布,其中五位入圍者因身份不合報名規定遭取消入圍資格,為金曲獎首見。最終於11月21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典禮實況由華視錄影播出。.

姚若龍和第4屆金曲獎 · 第4屆金曲獎和高勝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姚若龍和高勝美之间的比较

姚若龍有833个关系,而高勝美有3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0.23% = 2 / (833 + 35)。

参考

本文介绍姚若龍和高勝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