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姚若龍和鍾漢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姚若龍和鍾漢良之间的区别

姚若龍 vs. 鍾漢良

姚若龍(Daryl Yao,),台灣著名作詞人,東吳大學會計系畢業。其作品多以溫暖寫意的手法描寫人們的感情世界,細膩而不乏真摯,就以填詞代表作葉歡的《幾多深情幾多愁》(1989)最為膾炙人口。大學時代發表的第一首詞作為王芷蕾的《冷冷的夏》(1986),至今作品總數破千首(第一千首作品為梁靜茹的《今天情人節》(2008))。姚若龍與作曲人陳小霞合作的曲目最多,是華語樂壇十分知名的詞曲搭檔。 1994年,寫給趙詠華的《最浪漫的事》讓姚若龍首次以個人身份問鼎第6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項,最後成功奪獎而回。兩年後,他亦憑翁倩玉演唱的《永遠相信》於第7屆金曲獎奪得同一獎項。. 鍾漢良(Wallace Chung,),前香港TVB男藝人,近年工作重心轉向中國內地,以拍攝大陸電視劇為主。2012年獲得金鷹電視藝術節受觀眾喜愛的港澳台電視劇演員獎。電視劇代表作包括《何以笙簫默》、《一觸即發》、《天龍八部》、《十月圍城》、《天涯明月刀》等,以及慕容灃、顧惜朝等經典代表角色。參演電影包括《後會無期》、《捉妖記》、《鬥愛》等。 1995年以一首《OREA》在樂壇一炮而紅,有“小太陽”之稱,已發行《OREA》《鍾情二次方》《視覺動物》等十二張個人專輯,1996-1997連續獲封台灣十大偶像,2010-2011年蟬聯中歌榜最佳舞台演繹男歌手大獎,2011-2012年舉辦三場“S-party”個人演唱會。 2012年憑藉《一觸即發》獲得第2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男演員」提名,成為金鷹歷史上第一個入圍該獎項的港澳台演員,並獲得2012年金鷹電視藝術節「觀眾最喜愛的港澳台演員獎」。2014年,憑藉《天涯明月刀》再次入圍該獎項。2015年,代表作《十月圍城》入圍第30屆中國電視飛天獎,成為近年來唯一以主演作品入圍飛天獎的港台演員。2015年,首爾國際電視節上獲得亞洲明星大賞。 2015年11月25日宣佈首次擔任導演執導光線傳媒大型青春電影項目《沙漏》,12月31日發行個人新專輯《樂作人生》。主演的電影《三人行》《驚天大逆轉》《賞金獵人》等均在2016年上映。 2016年2月20日,“2016鍾漢良樂作人生Sing for life巡迴演唱會”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拉開序幕。同年6月18日憑借《三人行》獲得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 」殊榮。.

之间姚若龍和鍾漢良相似

姚若龍和鍾漢良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吳宗憲堂娜天心周迅唐文龍炎亞綸視覺動物趙薇黃品源薛凱琪邰正宵林志穎流向巴黎

吳宗憲

吳宗憲(),出生於臺灣台南市西區,台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因參與《五燈獎》賽事而在演藝界嶄露頭角,1987年正式以歌手身分出道,早年有「星馬王子」之美譽。 1990年代開始進軍綜藝節目至今,吳宗憲憑藉獨樹一格且詼諧逗趣的主持風格迅速竄紅,成為華人世界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自2000年起多次高居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穩坐综艺天王地位,在臺灣電視綜藝界與張菲、胡瓜和張小燕被合稱為「三王一--」 ,有「本土天王」、「Local King」、「綜藝天王」之稱號,為當中唯一跨域稱霸「金鐘獎」與「金曲獎」雙料大獎,亦為當中唯一自多年前便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綜藝娛樂事業版圖成功橫跨兩岸,以及率先進軍新媒體產業者。 2008年10月31日,評審團在第一輪投票時一致通過,吳宗憲與阿雅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獲得第43屆金鐘獎「娛樂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16年10月8日,評審團在第五輪競爭激烈投票下,最後由吳宗憲與吳姍儒父女檔以《小明星大跟班》節目獲得第51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在2017年9月30日,經過評審團最後再三討論「一致認同」下,吳宗憲與林柏昇以《綜藝玩很大》獲得第52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雖然主持光芒掩蓋了吳宗憲歌唱實力,但吳曾獲金曲獎第3屆最佳國語男演唱人提名及第6屆、第10屆最佳方言男演唱人提名,並於1994年以《真心換絕情》專輯獲得第6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男演唱人獎」。再加上2013年於第24屆金曲獎《Music I Remember》段落,個人獨唱經典金曲串燒組曲,大受好評(該段落為第24屆金曲獎最高收視),其歌唱實力仍不容小覷。2018年,吳宗憲舉辦睽違多年的個人演唱會,門票熱賣。 吳宗憲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7年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

吳宗憲和姚若龍 · 吳宗憲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堂娜

坣娜(),本名蔡碧華,台湾女演员、女歌手、主持人、瑜伽老師及TangYoga創辦人。.

堂娜和姚若龍 · 堂娜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天心

天心可以指:.

天心和姚若龍 · 天心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周迅

周迅(),出生於中國浙江衢州,中國大陸著名女演員、歌手,中國大陸四大花旦之一。周迅除了曾獲巴黎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影后獎項,亦是史上第一位獲得兩岸三地最高的華人電影獎,即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三金后冠的大滿貫演員。.

周迅和姚若龍 · 周迅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唐文龍

唐文龍(Michael Tong Man Lung,),香港男演員、歌手、前無綫電視(TVB)藝人,近年在中港兩地發展。.

唐文龍和姚若龍 · 唐文龍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炎亞綸

亞綸(),本名吳庚霖。台灣台北市出生,台灣男歌手及演員,前偶像團體飛輪海成員。.

姚若龍和炎亞綸 · 炎亞綸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視覺動物

《視覺動物》是香港歌手鍾漢良的第八張國語大碟,於2010年9月24日推出,也是他自組花花草草音樂工作室的首張專輯。專輯的第一主打歌是與林志穎合唱的《黑》,此歌的音樂錄影帶由范曉萱擔任MV女主角。.

姚若龍和視覺動物 · 視覺動物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趙薇

趙薇(),中國大陸導演、女演員、流行音樂女歌手,因1997年主演電視劇《還珠格格》而迅速竄紅。目前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演員工會副會長、中國環境促進會常任理事,并且是法國茹德拉紅酒協會授勛騎士。在中國大陸,趙薇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並稱為四大花旦。除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與最佳導演之外,趙薇還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华表奖以及中國電視金鹰獎等國家影視獎項的最佳女主角獎。2014年,趙薇在導演作品獲得肯定後,又再以陳可辛電影《親愛的》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并赢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姚若龍和趙薇 · 趙薇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黃品源

黃品源(),台灣台中人,台灣男歌手、主持人、男演員。.

姚若龍和黃品源 · 鍾漢良和黃品源 · 查看更多 »

薛凱琪

薛凱琪(Fiona Sit,),香港著名女歌手,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出道初期以充滿少女情懷的情歌而成名,推出一首又一首經典少女情歌,如〈奇洛李維斯回信〉、〈南瓜車〉、〈男孩像你〉、〈糖不甩〉、〈下次下次〉等。後期因兩次紅館個唱,不論形象或曲風,都轉型以跳唱為主。推出〈All You Need Is Me〉、〈維多利亞女皇的非常秘密任務〉、〈周末畫報〉、〈Contagious〉、〈弗洛蒙〉等不同風格的舞曲均受到樂迷熱烈歡迎,能歌善舞更使她走上事業另一個高峰。.

姚若龍和薛凱琪 · 薛凱琪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邰正宵

邰正宵(Samuel Tai,)出生於香港,在臺灣唸書和成名的歌手,被稱為「玫瑰王子」,現時居住在台灣,近年也在中國大陸發展其歌唱事業。.

姚若龍和邰正宵 · 邰正宵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林志穎

林志穎(Jimmy Lin,),生於臺灣臺北市,臺灣知名男藝人和賽車手,臺灣媒體及粉絲多稱作「小旋風」、「小志」,育有三子,定居於臺北。他也是中國大陸珠海平坐車隊的賽車手,與友人陳維良經營「珠海平坐賽車運動諮詢有限公司」,台北「Roadstar路士達」車行,,並為珠海平坐車隊之車手,英威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愛碧麗生物科技公司老闆,並投資環保建材木地板-禾仲國際實業有限公司 。 1992年2月,17歲的林志颖在台湾出道,发行首张专辑,學生時期其名氣已吸引華岡藝校該年度之戲劇科報考人數暴增。林志穎憑著出眾的外表,健康的形象曾紅極一時,林志穎與金城武、吳奇隆及蘇有朋等人共稱「台灣四小天王」。他同時也是一位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明星,在不同領域屢獲殊榮,被網友封為「人生勝利組」。對於自己十足的執行力,林志穎自誇自己是「夢想實現家」,「多人只會想,但我會先踏出第一步,不會永遠在原地停留,或許這樣我的夢想就不會太遙遠了」。.

姚若龍和林志穎 · 林志穎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流向巴黎

《流向巴黎》為香港歌手鍾漢良的第七張國語專輯,於2004年1月16日發行,為他自1999年轉戰戲劇界後五年來首張音樂作品,也是他在滾石唱片的唯一一張專輯,共有10首曲目。主打歌為《流向巴黎》及《不太溫柔》、《亂好玩》、《暗戀像炸彈》。.

姚若龍和流向巴黎 · 流向巴黎和鍾漢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姚若龍和鍾漢良之间的比较

姚若龍有833个关系,而鍾漢良有1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1.36% = 13 / (833 + 121)。

参考

本文介绍姚若龍和鍾漢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