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姚元浩和阿竿相似
姚元浩和阿竿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客家電視台,中華民國國語,廉政英雄,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衛視中文台,臺灣話,演員,新兵進行曲,新兵日記。
客家電視台
客家電視台(Hakka Television Station,縮寫為Hakka TV),簡稱客家台、客台、客視,於2003年7月1日開播,是專屬客家、全程使用臺灣客家語(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詔安腔、饒平腔)發音的電視頻道,但字幕則使用翻譯成國語的中文。收播時間為每週四、週五凌晨二時至凌晨五時。 在2007年1月1日依據《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加入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後,更突顯了客家電視台作為族群頻道、少數語言頻道及公共服務頻道的特性。未來客家電視台將朝本土化及國際化雙軌發展,以促進多元寬容、族群互相尊重為目標,讓台灣看見客家,更讓世界看見客家。 2004年7月1日起,可以在無線數位電視收看客家電視台,該台成為數位無線電視頻道。2016年7月6日啟用HD高畫質訊號,和公共電視、原住民族電視台並列第四個主頻道升級為高畫質訊號的電視台。.
中華民國國語
中華民國國語,是指由中華民國政府規範與管理的標準漢語,主要以北京官話為標準,文字則使用正體中文,一般通稱為國語、國文,主管機構為中華民國教育部。雖然名為「國語」,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及文字,並在部分法律提及其地位,例如「法院為審判時應用國語」。大眾運輸工具播音時,國語、閩南語、客家語法定地位並列,監獄人員工作時原則應用國語。原本的使用範圍為中國全境,但隨著1949年海峽兩岸的分治分立而縮限至中華民國實際統治的臺澎金馬使用;經過半世紀以上的演化,使得中華民國國語已與其發源地中國大陸現今使用的標準漢語(即普通話)有些微不同。而香港亦慣常用「國語」來形容這個語言。而臺灣民間在國語的口語使用上,會與政府之規範存有部分差異,為了與其他地區的標準漢語區別,有時會被以「臺灣華語」稱之;而帶有閩南語音韻的「臺灣國語」其定義則為具有臺語腔調之國語。 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國開始,在語言政策上主要的國語運動發展「國語統一籌備會」明確國音應當以實際存在的口語語音作為標準,根據北京官話語音為國語標準音的基礎,刪除了不利拉丁化的北京話讀書音後形成,並訂注音符號等標準,並自1920年代的白話文運動,國語蓬勃發展持續推動至1940年代。在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設立方面,承續自1902年(清光緒28年)的國語文獨立設科,至1920年(民國9年)定名「國語」,1968年(民國57年)確立國語科課程標準的組織架構。政治思想的要求自1936年加入,1948年刪除。歷年來國語科佔小學教學科目總時數的平均百分比為30%,而其中讀書最多。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5年接管臺灣後,隨著政權的轉移,使得原來使用所屬族群母語與舊有官方語言日語為主的臺灣人需要學習國語。經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常年推行,國語已成為現今臺灣最常使用的共同語言。相對於國語的強勢流通,臺灣本土語言則日漸式微。臺灣解嚴後,相對於北京官話為主的白話文,臺灣語文運動興起。之後隨著若干縣市相繼推行鄉土及母語教學,國語推行委員會整合各種母語的拼音、用字問題,内容包括臺灣閩南語(臺語)、客家語、福州語(馬祖話)及原住民語等敎學。.
中華民國國語和姚元浩 · 中華民國國語和阿竿 ·
廉政英雄
《廉政英雄》為民視長壽電視劇,法務部2005年開始規劃,2010年與民視達成拍攝計畫。本劇為民視與法務部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特別籌拍,本劇各單元內容來自法務部提供「檢察故事」入選稿件及各地方法院檢察署案例作為製作參考與法律諮詢。 該劇由翊華傳播製作,1993年華視八點檔連續劇《包青天》導演孫樹培掌鏡,民視《新兵日記》編劇統籌李信邦執筆。於2011年6月28日開鏡,2011年7月21日正式開拍,2016年3月29日殺青。 《廉政英雄》的用意是在警惕世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觀念,不要仗著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身分崇高而去做壞事,一旦做壞事就該接受法律制裁。本劇為民視開台以來繼《親戚不計較》、《藍色水玲瓏》之後第三部播出時間已高達四年、也是民視週五10點檔大戲繼《藍色水玲瓏》之後第二部長壽劇,全劇總共235集,於2016年4月8日播出最終回。.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公視基金會、公共電視臺、公共電視、公視、PTS,為臺灣七家無線電視臺之一,是依據中華民國《公共電視法》而成立之獨立經營且全民共同擁有的的公共媒體,不受政府、任何政黨及利益團體控制。其於1990年開始籌備,至1998年7月1日正式開播,目前擁有3個電視頻道,並與中華電視公司共同組成臺灣公廣集團。 屬於公共服務性質的臺灣電視臺,除了依《公共電視法》成立的公視和同為公廣集團成員的華視和客家電視台外,尚有依《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設置條例》成立的原住民族電視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所屬)。但原視並非臺灣公廣集團成員。.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和姚元浩 ·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和阿竿 ·
衛視中文台
衛視中文台是福斯傳媒集團的一個頻道(2011年12月前為星空傳媒的頻道。),也是對亞洲播出的綜合娛樂頻道。衛視中文台也是台灣第四家合法電視頻道,打破台灣電視史上老三台「三分天下」的局面,2015年5月21日啟用高畫質版本「衛視中文台HD」。.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新兵進行曲
没有描述。
新兵日記
(前名《好男要當兵》),是臺灣2010年的軍教劇、偶像劇,由民視製作、播出;中華民國國防部、成功嶺協助拍攝。此劇以陸軍新兵入伍訓作為主題。本劇於2009年8月定裝,同年9月開鏡,原和《夜市人生》同為《娘家》播畢後之八點檔備檔戲,但因拍攝初期成功嶺爆發新流感疫情,致使拍攝延誤,存檔量不足,最終決定由《夜市人生》接檔,本劇則停拍並重新修改劇本,直至2010年3月才復拍。其播出時段也改為週五晚間十點的偶像劇時段播出。於2010年7月2日首播,2011年4月22日播畢,總計共43集。本劇部分角色設定與舊作《大兵日記》角色雷同,也有延續該作品的角色。 《新兵日記》強調當兵的用心,現實與虛構的最大差別。 此劇以單集平均收視率11.74、最高分段平均收視率13.88,打破之前由阮經天和陳喬恩主演的《命中注定我愛你》(2008年)平均收視紀錄10.91,成為臺灣電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偶像劇,該劇的網路人氣更打敗在臺灣大受歡迎的日劇與韓劇,並名列2010年Google熱門搜尋榜最熱門電視劇及電視節目的冠軍,當兵趣聞成為2010年最熱門的討論焦點。此外更獲得2010年第4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戲劇節目導演獎」等提名。.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姚元浩和阿竿的共同点。
- 什么是姚元浩和阿竿之间的相似性
姚元浩和阿竿之间的比较
姚元浩有59个关系,而阿竿有9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5.81% = 9 / (59 + 96)。
参考
本文介绍姚元浩和阿竿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