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奇子敖和高麗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奇子敖和高麗史之间的区别

奇子敖 vs. 高麗史

奇子敖,高丽国幸州人,本貫幸州奇氏。 曾祖父奇允肅,依附崔忠獻,官拜上將軍,官至門下侍郎平章事,谥号康靖。奇子敖蔭補散員,累遷摠部散郎,出守宣州。六十三岁时,奇子敖卒。娶典書李行儉之女,生下儿子奇軾、奇轍、奇轅、奇輈、奇輪。奇軾早死,奇子敖幼女選入元順帝後宮,封第二皇后,生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高丽忠惠王時,元順帝派遣資政院使高龍普、太監朴帖木兒不花,追贈奇子敖秉德承和毓慶功臣、封榮安王,谥号莊獻。翰林學士歐陽玄撰墓碑,賜奇子敖之妻李氏爲榮安王大夫人,表其門曰貞節。多次遣使來錫衣酒,又以奇轍爲征东行省参知政事,奇轅爲翰林學士,高丽國拜奇轍政丞,封德城府院君;奇轅封德陽君。. 《高麗史》是一本記載有關朝鮮半島上高麗王朝歷史的紀傳體官史,於朝鲜王朝初期成書,從1392年起至1451年,經歷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四朝,歷時59年才完成。期間史書經過多次修訂,編纂者有郑麟趾等多人。全書於文宗元年八月(1451年)完成。 高麗王朝傳32代君主,歷時475年。在此期間,存在著與《朝鮮王朝實錄》相類似的歷代國王實錄——《高麗王朝實錄》。《高麗史》是參照多種官方和私人文獻、書籍而編纂而成的,這些書籍大部份在朝鮮王朝期間因為政治需要被焚毀而失傳。此外,在《高麗史》編纂期間,朝鮮王朝還組織編纂了《高麗史節要》。.

之间奇子敖和高麗史相似

奇子敖和高麗史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奇轍崔忠獻高丽忠惠王高龍普

奇轍

奇轍(기철,),高麗王朝官員,元朝奇皇后之兄。蒙古名伯顏不花(),本貫幸州奇氏。 奇轍是奇子敖的次子,母親為李行儉之女李氏。奇皇后被元順帝封為第三任皇后後,奇子敖被追封為榮安王,李氏追封榮安王大夫人。奇氏一門都得到榮華富貴,奇轍被元朝任命為征東行省叅知政事、德城府院君,其弟奇轅為翰林學士、德陽君。 奇轍與趙日新、權謙、盧頙等人壟斷了高麗的國政,奇轍的弟弟奇轅、奇輈、奇輪也仗著奇皇后勢力在國中頗為驕橫。恭愍王新繼位,來到征東行省賀聖節,趙日新欲剷除奇氏勢力,遣人捕殺,奇轅被殺,奇轍逃跑藏起來得以倖免。元朝將趙日新逮捕處決,恢復了奇氏一門權力,封奇轍為大司徒。 1356年,奇轍與權謙、盧頙等人圖謀在宮廷宴會舉事推翻恭愍王,事洩,恭愍王令密直姜仲卿、大護軍睦仁吉埋伏於路旁,用椎突然擊到奇轍,旋即將其殺死。權謙、盧頙逃跑,在紫門前也被殺。奇轍、權謙、盧頙三人的族人都被逮捕滅族。奇轍被暴屍於朱橋示眾,百姓對其恨之入骨,紛紛用刀毀損他的屍體。 《高麗史》將其列為叛逆之臣。.

奇子敖和奇轍 · 奇轍和高麗史 · 查看更多 »

崔忠獻

崔忠獻(),朝鮮半島高麗王朝中葉時期的權臣,武人出身。在崔忠獻的年青時期,高麗王朝已開始了武臣專政的局面,而他本人則自1196年起,成功控制了整個高麗朝廷,一直至到去世,掌權長達二十多年,他的子孫繼承權力,展開了朝鮮半島史上的「崔氏政權」的統治。崔忠獻以專橫作風進行管治,但同時又改良政制,革除原有的時弊,對整個高麗朝廷的影響重大。.

奇子敖和崔忠獻 · 崔忠獻和高麗史 · 查看更多 »

高丽忠惠王

丽忠惠王(;),是高丽王朝第28任君主(1330年—1332年,1339年—1343年在位),讳王祯(),蒙古名字普塔失里()。其父是忠肃王。其母为高丽人明德太后洪氏。.

奇子敖和高丽忠惠王 · 高丽忠惠王和高麗史 · 查看更多 »

高龍普

龍普(고용보,)是高麗王朝末期的一個宦官,入仕元。在一些史料中又寫作以龍鳳或龍卜。蒙古名字為禿滿迭兒(Түмэдэр,一譯透滿迭兒)。本貫全州高氏。 《高麗史》記載,高龍普是煤場人,後入元朝,成為奇皇后的側近者,得到元順帝的寵愛,拜資政院使。高麗忠惠王亦封其為三重大匡、完山君。1343年,元順帝派遣高龍普至高麗,賜給忠惠王衣酒。一個多月後,元廷聽聞忠惠王荒淫無道,便假借頒郊赦詔之名,遣大卿朶赤、郎中別失哥來到高麗,計劃綁架忠惠王並將其廢黜。忠惠王本想託病不出,但高龍普卻說:「帝常谓王不敬,若不出迎,帝疑滋甚。」忠惠王被迫率百官出迎。朶赤踢翻忠惠王並將其綁了起來,忠惠王連忙呼救,高龍普叱之。 朶赤將忠惠王綁架到元朝後,命令高龍普暫時管理高麗朝政。高龍普派人逮捕朴良衍、林信、崔安義、金善、莊承信等忠惠王的侍從群小入獄,宋明理、趙成柱、尹元祐、姜贊歷來與高龍普親近,便赦免了他們。隨後,與征東行省省官奇轍等人封閉了內帑,前往元朝。 忠穆王繼位後,賜高龍普十二字功臣之號。元朝的御史臺上書彈劾,稱高龍普仗著被寵倖四處作威作福、收受賄賂、家中金帛如山,將其比作漢朝的曹節、侯覽以及唐朝的仇士良、楊復恭,請求誅殺他。元順帝便將其流放到了金剛山,但不久就召其歸國。 恭愍王元年(1352年),判三司事趙日新發動叛亂。高龍普逃匿,得以免死,去伽倻山海印寺出家為僧。恭愍王遣御史中丞鄭之祥斬之。.

奇子敖和高龍普 · 高麗史和高龍普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奇子敖和高麗史之间的比较

奇子敖有12个关系,而高麗史有1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3.01% = 4 / (12 + 121)。

参考

本文介绍奇子敖和高麗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