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失速和空气制动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失速和空气制动器之间的区别

失速 vs. 空气制动器

在流體動力學中,失速是指翼型气动攻角(Angle of attack)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临界值)时,翼型所產生的升力(lift force)突然减小的一种状态。翼型气动迎角超过该临界值之前,翼型的升力是随迎角增加而递增的;但是迎角超过该临界值后,翼型的升力将递减。 由於大部份有關失速的討論都與航空有關,以下集中論述失速與飛機(固定翼飛機)的關係。簡單來說,飛機失速意味着机翼上产生的升力突然减少,从而导致飛機的飛行高度快速降低。注意失速并不意味著引擎停止了工作或是飛機失去了前進的速度。. 在航空学中, 空气制动器 是飞行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用来在飞行器着陆时增大阻力或是增大着陆角度。 最早的已知的空气制动器是在1931年搭设在机翼支架上的。 不久之后,在机翼后缘底部的空气制动器成为了一种标准设计,并延续了几十年。 和扰流板不同的是,空气制动器是用来增大阻力但几乎不改变飞机的升力。扰流板则是减少了飞机升力对阻力的比率,并且提高了飞机维持飞行所需要的迎角,最终导致了更高的失速速度。 1936年Hans Jacobs为滑翔机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计了一种可自行启动的俯冲制动装置。Reitsch, H., 1955, The Sky My Kingdom, London: Biddles Limited, Guildford and King's Lynn, ISBN 1853672629在此之前,滑翔机通过机翼上的扰流板来控制它们着陆时的角度的。而现今的滑翔机则是通过空气制动器来降落,因为通过它们被安装的位置,可以在干扰升力的同时提升阻力。.

之间失速和空气制动器相似

失速和空气制动器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升力攻角

升力

升力(Lift),当流体流经一个物体的表面时会对其产生一个表面力,而则这个力的垂直于流体流向的分力,与之相对的则是方向平行于流体流向的阻力。如果流体是空气时,它产生的升力便叫做空气动力。航空器要想升到空中,必须能产生能克服自身重力的升力。 升力主要是靠機翼對空氣取得,飛機的機翼斷面形狀有很多種類,依照每種形狀適用於不同功用的飛機,飛機的機翼從斷面來看,通常機翼上半部曲面及下半部曲面不一樣,通常為上半部曲面弧長較長,空氣流經飛機機翼截面,因空氣流過機翼表面時被一分為二,經過機翼上表面的空氣是沿着曲线运动的(因为机翼上表面是弯曲的),所以会产生负压(负压提供空气沿曲线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而經過機翼下面的空氣是沿着比较平缓的表面运动的(机翼下表面相对平直),所以不会产生负压(参见康达效应),机翼下部压力高,上部压力小,壓力高的地方會往壓力低的部分移動,這就是升力的由來。.

升力和失速 · 升力和空气制动器 · 查看更多 »

攻角

攻角(Angle of attack,縮寫為AOA,常用希臘字母α表示)為一空氣動力學名詞,為機翼之翼弦與自由流(或是相對風流的方向)之夾角;如為飛機攻角,定義則為機軸對相對風流之夾角。當機翼向上為正攻角,向下則為負攻角。 它有可能與俯仰角搞混。俯仰角是指翼弦與飛行器俯仰之夾角,而攻角是指與自由流之夾角。 機翼要有升力,則必須要有攻角或是弧度(camber)。有弧度的機翼,其零升力攻角不為零,也就是在攻角0度時,有弧線的機翼就有升力。而對稱翼不具弧線,所以在攻角0度時沒有升力,必須要有攻角,機翼才能提供升力。 當機翼因其它因素干擾,此時對於該翼剖面的相對風速可能與飛行器的相對風速不一樣,所以在翼剖面上的相對風速與翼弦之夾角才是有效攻角。最常見的情況為,在機翼翼尖的部分,因三維釋放效應,空氣由機翼下方往上翻,使得有效攻角變小,並造成額外的阻力,我們稱這種阻力為誘導阻力,而原本的攻角與有效攻角之差為誘導攻角。.

失速和攻角 · 攻角和空气制动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失速和空气制动器之间的比较

失速有20个关系,而空气制动器有1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6.67% = 2 / (20 + 10)。

参考

本文介绍失速和空气制动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