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太陽位置和日行跡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太陽位置和日行跡之间的区别

太陽位置 vs. 日行跡

太陽位置是從地球表面觀察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它是時間和地理位置兩者的函數。當地球繞著太陽運轉一年,太陽似乎相對於在天球上的恆星沿著一條固定的路徑移動,這個路徑稱為黃道。地球自轉導致天空中恆星的運動是相對於觀測者的地理緯度,沿著一定的路徑與方式移動,特定的恆星穿越觀測者的子午線的時間與當地的經度有所關聯。讓一位觀測者找到再給定時間的太陽位置,要經過下列三個步驟 :. 在天文學上,日行跡(Analemma,,希臘語意為日晷的底座)是在天球上的一條曲線,用來表示觀測者在某一天體上觀測另一個天體(通常是太陽)在觀測者所在天體的天球赤道上平均位置與實際位置之間的角偏差。例如我們知道地球的朔望日(Synodic day)接近二十四小時,可藉著在一整年中每天相同的時間標定太陽在天球上的位置繪出日行跡。最後繪出的日行跡曲線是阿拉伯數字8的形狀。這條曲線通常可以畫在地球儀上,通常是在唯一熱帶地區很少陸地的東太平洋地區最有可能繪出。雖然拍攝下日行跡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但只要藉著將相機放在固定位置一整年並以24小時(或其倍數)的間隔拍攝一次,仍然可能拍攝成功。.

之间太陽位置和日行跡相似

太陽位置和日行跡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均時差天球赤道天文學太陽地方平時经度軌道離心率轉軸傾角赤纬至點日晷

均時差

均時差是在一年之中,來自日晷和鐘錶的時間差異。日晷可以比鐘錶的時間快(超前)16分33秒(大約在11月3日)或慢(落後)14分6秒(大約在2月12日)。這一是因為地球的公轉軌道不是正圓,二是因為黃道與赤道之間存在一定的夾角。均時差可以用來解釋日行跡。 因為太陽的運動是每日轉一圈,也就是每24小時轉360°,或是每4分鐘轉1°,而且太陽本身的盤面在天空中就有0.5°的大小,簡單的日晷能達到的最佳準確度是1分鐘,而因為均時差的範圍達到30分鐘,很明顯日晷和鐘錶之間的時間差異是不能忽略的。除均時差之外,也必須更正與地區標準子午線距離的差異,而如果實施夏令時間也需要修正。 由於地球自轉的減速,平太陽日本身也有微量的變化,每世紀的一日長度約減少2微秒,每一年累積的量大約是1秒鐘,這與均時差毫無關係,而且從最精確的日晷中也完全看不出這種改變。 當然,其他行星也有均時差。在火星,因為軌道離心率更大,日晷和鐘錶顯示的時間會差到50分鐘。.

均時差和太陽位置 · 均時差和日行跡 · 查看更多 »

天球赤道

天球赤道是在天球上的一個大圓,它與地球的赤道是同一個平面。換言之,天球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相同的結果是地球的軌道傾角,使天球的赤道相對於黃道平面傾斜約23.5°。 在地球赤道上的一位觀測者,看到的天球赤道是通過天頂的一個半圓,而當觀測者向北(南)移動,天球赤道就會向南(北)方地平傾斜。天球赤道的距離被定義為無窮遠(因為它位於天球上),因此觀測者看見天球赤道半圓的末端,相對於觀測者,永遠都在地平的正東方與正西方(只有在地理極點的觀測者,看見的天球赤道是平行於地平線)。在所有的緯度上,觀測者看見的天球赤道看起來都是一條理想的直線,因為觀測者與地球赤道的距離都是有限的,但是天球赤道的距離是無窮遠的。 在地面上如何确定天赤道:举一手与北极星成一直线,举另一手与之成直角,所指即在天赤道上。(原理:因为北极星离地球400光年,地球半径与之相比长度几乎可以忽略。因此,北极星的高度(角度)应该就约等于(北半球)观测者所处的纬度;按上述方法举起“另一手” 所形成的线就大致平行于赤道;又因为天球是无穷大的,观察者与地球赤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忽略不计,因而该手所指,就无限接近于天赤道。 或者更简单地解释:北极星离地球极远,因此,观察者与北极的连线就无限接近于北极星与地心的连线;与该线垂直的线就应平行于赤道;而又因为天球是无穷大的,观察者与地球赤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忽略不计,因而该手所指,就无限接近于天赤道。) 位於天球赤道上的天體在全球各地都能看見,但是只有在中天時到達最高點,而只有在熱帶才能真正的在天球的最高處看見。天球赤道經過的星座共有15個,名稱如下:.

天球赤道和太陽位置 · 天球赤道和日行跡 · 查看更多 »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天文學和太陽位置 · 天文學和日行跡 · 查看更多 »

太陽

#重定向 太阳.

太陽和太陽位置 · 太陽和日行跡 · 查看更多 »

地方平時

地方平時是太陽時改變形式修正後,在指定的經度範圍內使用一致時間的地方太陽時,他的一致性僅取決於測量用的鐘錶準確性。 地方平時從19世紀初期開始逐漸被採用,這些地區都不再使用地方太陽時或日晷的時間,直到每個國家都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將之定為標準時間。標準時間意味著相同的時間使用在一些區域中— 通常,不是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中抵銷就是選擇區域內主要區域的地方時間作為標準時間。地方平時和視太陽時之間的差別就是均時差 (equation of time)。.

地方平時和太陽位置 · 地方平時和日行跡 · 查看更多 »

经度

经度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不同点东西位置的地理坐标。经度是一种角度量,通常用度来表示,并被记作希腊字母λ(lande)。子午线穿过南极和北极并把相同经度的点连起来。按照惯例,本初子午线是经过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子午线,是0度经线所在地。其他位置的经度是通过测量其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或向西经过的角度得到的,经度的範圍为从本初子午线0° 向东至180°E 和向西至180° W。具体来说,某位置的经度是一个通过本初子午线的平面和一个通过南极、北极和该位置的平面所组成的二面角。(这就组成了一个右手坐标系,其z轴(右手拇指)从地球中心指向北极方向,其x轴(右手食指)从地球中心指向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 如果地球是一个均质球体,那么一点的经度就等于过该点的南北铅垂面和格林尼治子午面之间夹角的角度。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南北铅垂面都会包含地球的自转轴。但是地球并不是均质的,而是有很多山脉,在山脉的重力影响下,铅垂面就会偏离地球的自转轴。即便如此,南北铅垂面仍然会和格林尼治子午面相交于某个角度,该角度被称为天文经度,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地图和GPS设备上显示的经度是格林尼治子午面与过该点的一个非严格铅垂面之间夹角的角度,该非严格铅垂面垂直于一个近似于大地水准面的椭球体表面,而不是直接垂直于大地水准面本身。 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德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在1884年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格林维治的子午线被正式定为经度的起点。東經180°即西經180°,約等同於國際日期變更線,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兩邊,日期相差一日。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 27′ 30"或西经23° 27′ 30"。更精确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比如:东经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偶尔也有人把东经写为负数,但这相当不常规。 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一起确定地球上一个地点的精确位置。纬度的每个度的距離大约相当于111km,但经度的每个度的距离从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离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沿同一緯度約等于111km乘纬度的余弦。不过这个距离还不是相隔一经度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最短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弧的距离,它比上面所计算出来的距离要小一些。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太陽位置和经度 · 日行跡和经度 · 查看更多 »

軌道離心率

在天文動力學,架構在標準假說下的任何軌道都必須是圓錐切面的形狀。圓錐切面的離心率,軌道離心率是定義軌道形狀的重要參數,而且定義了絕對的形狀。離心率可以解釋為形狀從圓形偏離了多少的程度。 架構在標準假說下,離心率(偏心率,e\,\!)是嚴格的定義了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並且有如下的數值:.

太陽位置和軌道離心率 · 日行跡和軌道離心率 · 查看更多 »

轉軸傾角

轉軸傾角是行星的自轉軸相對於軌道平面的傾斜角度,也稱為傾角(obliquity)或軸交角(axial inclination),在天文學,是以自轉軸與穿過行星的中心點並垂直於軌道平面的直線之間所夾的角度來表示與度量。.

太陽位置和轉軸傾角 · 日行跡和轉軸傾角 · 查看更多 »

赤纬

赤纬(英文Declination;縮寫為Dec;符號為δ)是天文学中赤道座標系統中的两个坐标数据之一,另一个坐标数据是赤经。赤纬与地球上的纬度相似,是纬度在天球上的投影。赤纬的单位是度,更小的单位是“角分”和“角秒”,天赤道为0度,天北半球的赤纬度数为正数,天南半球的赤纬的度数为负数。天北极为+90°,天南极为-90°。值得注意的是正号也必须标明。 例如,织女星的确切赤纬(曆元2000.0)为+38°47'01"。 在观测者天顶的赤纬与該觀測地的纬度相同。.

太陽位置和赤纬 · 日行跡和赤纬 · 查看更多 »

至點

二至點(亦稱至點)可以是太陽在一年之中離地球赤道最遠的兩個事件中的任何一個,英文的字源(solstice) 來自拉丁文的太陽(sol)和保持直立(sistere),因為在至點時太陽直射的地球緯度是他能抵達的最南或最北的極值,而至點所在之日是一年之中日夜長短差異最大的一天。至點和分點通常與季節有關,在一些區域他們被做為季節的起點或分界點,有些區域則將之作為中間點。例如在北半球的英國,在六月至點前後的一段時期被稱為仲夏,而仲夏日被訂為夏至之後2或3日的6月24日。.

太陽位置和至點 · 日行跡和至點 · 查看更多 »

日晷

日晷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狹義而言,它包含一個平面(盤面)和將影子投影在平面上以指示時間的晷影器(gnomon)組成。當太陽移動著劃過天際,陰影邊緣會與不同的時間線對齊,顯示出當時的時刻。晷針(style)就是在晷影器上指示時間的邊緣線;經由晷針上的節點(如果有),還可以提示日期。晷影器可以產生明顯的陰影,以讓晷針可以顯示時間。晷影器可以是一根棍棒、金屬線、或精心裝飾的雕飾。晷針必須平行於地球的自轉軸,才能整年都提供正確的時間。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就是其所在位置的地理緯度。 廣義而言,日晷是使用太陽的高度或方位(或兩者一起)以顯示時間的任何設備。除了提供時間的功能外,日晷也常被當成裝置藝術的一部分、文學上的隱喻和數學上學習的物件。 一般常見廉價的裝飾日晷是大批量產的,所以晷針的角度與時角是不正確的,也就不能提供正確的時間。.

太陽位置和日晷 · 日晷和日行跡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太陽位置和日行跡之间的比较

太陽位置有54个关系,而日行跡有4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11.46% = 11 / (54 + 42)。

参考

本文介绍太陽位置和日行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