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太白臺和學士臺相似
太白臺和學士臺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堅尼地城,山市街,青蓮臺,西環七臺。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Kennedy Town),又名堅尼地(Kennedy)或堅彌地城,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北端的地區,南面背靠摩星嶺,北面前臨卑路乍灣,西面與大小青洲隔著硫磺海峽,東面與石塘咀相連;範圍包括西寧街至歌連臣街或西祥街。堅尼地城為香港最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原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在香港最初劃定的四環九約中,堅尼地城為其中一環及一約的範圍之內,即西環和第一約(由堅尼地城至石塘咀)。 根據香港政府1886年8月26日《憲示331號》,該地原作堅利德城,及後寫作堅彌地城,直至近數十年才簡化筆劃改寫成堅尼地城。而堅尼地城最西的部分,例如西環邨附近,俗稱「西環尾」,意即西環的盡頭。.
山市街
山市街(英語:Sands Street)是一條香港的街道。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北接堅彌地城新海旁及城西道,途經堅彌地城海旁、吉席街及卑路乍街。在街道的南面,東面的行人路繼續向東南伸延,為一上坡的行人街道、掘頭路,有一道寬闊而陡斜的樓梯供人拾級而上,連接著太白臺、青蓮臺、桃李臺和一通往李寶龍路的巷子;而在斜坡下的行車路和行人路,則跟石山街之轉彎的形式直接連接,為一條單程的行車街道。 1867年,山市上校於此開設了一所造船廠,街道因此得名。.
青蓮臺
青蓮臺(通青蓮台,Ching Lin Terrace)是香港島西堅尼地城區內的一條民居私家街道,是西環七臺之一。青蓮臺位置在卑路乍街以南,山市街以東,薄扶林道及蒲飛路以北。其命名與鄰近的學士臺、太白臺等皆以中國著名詩人李白命名。 青蓮臺以往又名李星衢道,原因是它的業權曾由李星衢和其公司擁有。 青蓮臺上有歷史古稀的魯班先師廟,及現已經搬遷漢華中學原校舍、還有數棵古老細葉榕及一些唐樓民居。 交通方面,來訪者必須由山市街拾級而上,沒有車路可直達,所以環境清幽。當然,遊人也可以在其上路薄扶林道(近蒲飛路巴士總站)下車,然後有小路拾級而下到達。.
西環七臺
西環七臺是香港堅尼地城的一個歷史悠久的住宅區和街道群,東為李寶龍路,西為山市街。堅尼地城在填海前,房屋依山而建,而在山上開墾用作建屋的平地稱為「臺」。西環七臺約有70至80年的歷史,七臺分別為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李寶龍臺和紫蘭臺。最為有名的臺有3個,包括學士臺、桃李臺和青蓮臺。這3個臺位處於較高位置,當時並沒有高樓大廈遮擋,故能擁有全海景,在早期樓價也是最貴的,多以富豪所居住,其中以華裔商人為主。 七臺之中以學士臺的位置最高,房屋的面積大,所居住的人亦最富有,僅有13個街道編號。以前,桃李臺的外型像一個新月,而佔地最廣闊。羲皇臺的治安非常好,居民相當放心。而太白臺被拆卸改建之前是妓女們的集中地,一般人很少踏足此地。 昔日這七臺各自都有組織更練,每戶收取大約三幾元作為保安費和管理費,更練配有木棍和銀雞。小販及賣藝者亦常常在七臺之間販賣及找生計。.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太白臺和學士臺的共同点。
- 什么是太白臺和學士臺之间的相似性
太白臺和學士臺之间的比较
太白臺有39个关系,而學士臺有1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7.02% = 4 / (39 + 18)。
参考
本文介绍太白臺和學士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