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太政大臣和後醍醐天皇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太政大臣和後醍醐天皇之间的区别

太政大臣 vs. 後醍醐天皇

太政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是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宰相级职务。定员一人,位階相當於正一位或從一位。由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理論上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長官,但自從關白出現後,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為一個「榮銜」。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職。而織田信長在逝世後也被追贈此職。江戶時代德川秀忠和德川家齊兩位征夷大將軍生前出任此職;其他將軍除了德川慶喜以外死後都追贈此職。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是三條實美,任職於明治天皇明治四年(1871年)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君主立憲制實施後被總理大臣(首相)取代。 倭訓作「おお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其中「まつりごと」雖然可以解釋為「祭事」,但因為日本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所以又通「政」。「まえつぎみ」則是繼承自古墳時期「大夫」一詞而來。. 後醍醐天皇(;,即正應元年十一月初二 — 延元四年/曆應二年八月十六)為日本第九十六代天皇(1318年3月29日—1336年9月18日在位),諱尊治()。.

之间太政大臣和後醍醐天皇相似

太政大臣和後醍醐天皇有(在联盟百科)18共同点: 南朝 (日本)天皇征夷大將軍後宇多天皇後二條天皇後伏見天皇後鳥羽天皇後村上天皇嘉元嘉曆元應光嚴天皇光明天皇花園天皇正應正慶文保曆應

南朝 (日本)

南朝()也被称作吉野朝廷(),是日本南北朝時代京都以南的大和国的吉野(奈良县吉野郡吉野町)、(同县五條市西吉野町)、攝津國的(大阪府大阪市住吉区)为根据地的属于後醍醐天皇的大觉寺统的朝廷。从1336年到1392年止共存在56年,拥有并制定元号等职能的政权。.

南朝 (日本)和太政大臣 · 南朝 (日本)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天皇和太政大臣 · 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太政大臣和征夷大將軍 · 征夷大將軍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宇多天皇

後宇多天皇(;),第91代日本天皇,1274年3月6日 - 1287年11月27日在位。諱世仁()。 龜山天皇的第二皇子,母親是京極院藤原佶子。文永十一年(1274年),龜山天皇讓位給8歲的世仁親王,是為後宇多天皇。在位期間,蒙古(元朝)軍侵略日本,是為文永·弘安之役。   後深草上皇認為應由其子嗣繼承皇位,由鐮倉幕府調停斡旋下,弘安十年(1287年)後宇多天皇讓位給後深草上皇之第二皇子熙仁親王,是為伏見天皇,建立持明院統。及後正安三年(1301年),後宇多天皇之第一皇子邦治親王繼承後伏見天皇即位,是為後二條天皇、建立龜山天皇子嗣的大覺寺統。兩統其後對立,分裂成為南北朝並立時代。後二條天皇在位期間,後宇多上皇執行院政達八年之久。其後在文保二年(1318年)持明院統的花園天皇讓位給後宇多上皇之第二皇子尊治親王,是為後醍醐天皇,後宇多上皇再次執行院政。元亨元年(1321年)院政停止,後宇多上皇從此隱居,而後醍醐天皇親政。元亨四年(1324年),後宇多上皇駕崩,終年56歲。.

太政大臣和後宇多天皇 · 後宇多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二條天皇

後二条天皇(;弘安8年二月初二(1285年3月9日) - 德治3年八月二十五日(1308年9月10日)),為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4代天皇(在位:正安3年一月二十二日(1301年3月3日) - 德治3年八月二十五日(1308年9月10日))。諱邦治()。.

太政大臣和後二條天皇 · 後二條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伏見天皇

後伏見天皇(;1288年4月5日- 1336年5月17日(弘安11年三月初三 - 延元元年/建武3年四月初六)為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3代天皇(在位:永仁6年七月二十二日(1298年8月30日)- 正安3年一月二十一日(1301年3月2日))。諱胤仁()。.

太政大臣和後伏見天皇 · 後伏見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鳥羽天皇

後鳥羽天皇(;),第82代日本天皇,1183年至1198年在位。諱尊成()。他是高倉天皇的第四皇子,為七條院殖子(從三位坊門信隆的女兒)所生,也是守貞親王的同母弟和安德天皇的異母弟。.

太政大臣和後鳥羽天皇 · 後醍醐天皇和後鳥羽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村上天皇

後村上天皇(;嘉曆3年(1328年)-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1368年3月29日))為日本第九十七代天皇((延元4年/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1368年3月29日在位),也是南朝第2任天皇(在位:延元4年/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 - 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初名義良(のりよし / のりなが),後改憲良。 他是後醍醐天皇的第七皇子,為阿野廉子所生。 1911年(明治44年),日本政府確認南朝朝廷這一系的天皇為正統,後村上天皇被當作日本歷史上的第97代天皇。.

太政大臣和後村上天皇 · 後村上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嘉元

嘉元(1303年八月五日至1306年十二月十四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二條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久明親王、執權為北條師時。.

嘉元和太政大臣 · 嘉元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嘉曆

嘉曆(1326年四月二十六日至1329年八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醍醐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高時、北條貞顯與北條守時。.

嘉曆和太政大臣 · 嘉曆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元應

元應(1319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321年二月二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與後醍醐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高時。.

元應和太政大臣 · 元應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光嚴天皇

光嚴天皇(,1313年8月1日—1364年8月5日,舊曆:正和2年七月初九—正平19年 / 貞治3年七月初七)是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在位:元弘元年9月20日(1331年10月22日) - 元弘3年 / 正慶2年5月25日(1333年7月7日))。讳量仁()。.

光嚴天皇和太政大臣 · 光嚴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元亨元年12月23日(1322年1月11日) - 天授6年/康曆2年6月24日(1380年7月26日)),在位:延元元年/建武3年8月15日(1336年9月20日)- 正平3年/貞和4年10月27日(1348年11月18日))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北朝第2代天皇。諱豐仁()。 光明天皇是後伏見天皇的第二子。其生母廣義門院西園寺寧子,是西園寺公衡的女兒。1335年,足利尊氏在鐮倉反叛後醍醐天皇,次年在湊川之戰中打敗朝廷軍,攻佔京都,後醍醐天皇攜三神器逃往比叡山的延曆寺對抗足利尊氏。8月15日,足利尊氏根據光嚴上皇的院宣,宣佈廢黜後醍醐天皇並遙尊其為上皇,擁立豐仁即位,是為光明天皇,建立北朝朝廷。後醍醐天皇則於12月21日逃往吉野,建立南朝朝廷。日本歷史進入了「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時代。 光明天皇登基時並沒有持有三神器,僅僅只是根據光嚴上皇的院宣而即位。北朝朝廷根據平安時代末期後鳥羽天皇也在沒有三神器情況下依據後白河法皇院宣登基的先例而作出了如此決定。光明天皇即位後,由兄長光嚴上皇開設院政。同時,足利尊氏在京都設立室町幕府,室町時代開始。 1348年陰曆10月27日,光明天皇讓位給了光嚴上皇的第一皇子,是為崇光天皇。崇光天皇尊之為上皇。 1351年室町幕府發生觀應擾亂,足利直義投奔南朝並大敗北朝軍。在此壓力下,足利尊氏決定與足利直義達成和解,並廢除了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史稱正平一統。光明上皇也同其他一些北朝系皇族成員一起被幽禁。次年後村上天皇派楠木正儀擊敗足利義詮,佔領京都,被囚禁的光明上皇連同光嚴上皇、崇光天皇、皇太子直仁親王一起落入了南朝軍的手裡,押解到了後村上天皇在賀名生(今奈良縣五條市)的行宮囚禁。 此次事件後,足利義詮決定復辟北朝朝廷,並以光明上皇的母親西園寺寧子(廣義門院)的名義發佈院宣,立光嚴天皇的第三皇子彌仁親王即位,是為後光嚴天皇。西園寺寧子則被尊為治天之君,管理朝政。 1355年,光明上皇回到京都,此後落髮出家。1380年陰曆6月24日駕崩。.

光明天皇和太政大臣 · 光明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花園天皇

花園天皇(;)是生於鎌倉時代的第95代天皇(在位期間:1308年12月28日-1318年3月29日)。諱富仁()。.

太政大臣和花園天皇 · 後醍醐天皇和花園天皇 · 查看更多 »

正應

正應(1288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293年八月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伏見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惟康親王與久明親王、執權為北條貞時。.

太政大臣和正應 · 後醍醐天皇和正應 · 查看更多 »

正慶

正慶(1332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333年五月二十五日)是日本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醍醐天皇與光嚴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守時。.

太政大臣和正慶 · 後醍醐天皇和正慶 · 查看更多 »

文保

文保(1317年二月三日至1319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與後醍醐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高時。.

太政大臣和文保 · 後醍醐天皇和文保 · 查看更多 »

曆應

曆應(1338年8月28日至1342年4月28日)是日本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光明天皇。.

太政大臣和曆應 · 後醍醐天皇和曆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太政大臣和後醍醐天皇之间的比较

太政大臣有374个关系,而後醍醐天皇有10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8,杰卡德指数为3.79% = 18 / (374 + 101)。

参考

本文介绍太政大臣和後醍醐天皇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