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太和 (北魏)和燕州 (北魏)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太和 (北魏)和燕州 (北魏)之间的区别

太和 (北魏) vs. 燕州 (北魏)

太和(477年正月-499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近23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北魏宣武帝元恪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景明。 春正月乙酉朔,诏曰:“朕夙承宝业,惧不堪荷,而天贶具臻,地瑞并应,风和气晼,天人交协。岂朕冲昧所能致哉?实赖神祇七庙降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阳始,协典革元,其改今号为太和元年。”. 燕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广宁郡(即今河北省涿鹿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蔚县、阳原、怀安、万全、张家口、怀来、宣化、涿鹿及北京市延庆等地。孝昌中省。 隋朝时,于营州境内的汝罗故城置辽西郡,以处粟末降人。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称燕州,下领三县:辽西县、泸河县、怀远县。土贡:豹尾。是年,省沪河县。六年自营州迁于幽州城中,以首领世袭刺史。贞观元年(627年),省怀远县。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徙治幽州北桃谷山。天宝元年(742年),曰归德郡。户二千四十五,口万一千六百三。建中二年(781年),为朱滔所灭,因废为幽都县。.

之间太和 (北魏)和燕州 (北魏)相似

太和 (北魏)和燕州 (北魏)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北魏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北魏和太和 (北魏) · 北魏和燕州 (北魏)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太和 (北魏)和燕州 (北魏)之间的比较

太和 (北魏)有64个关系,而燕州 (北魏)有3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03% = 1 / (64 + 33)。

参考

本文介绍太和 (北魏)和燕州 (北魏)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