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天祿和耶律吼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天祿和耶律吼之间的区别

天祿 vs. 耶律吼

天祿可以指:. 耶律吼(),字曷鲁,辽国将领,六院部夷离堇耶律蒲古只后裔。 耶律吼性格实直,乐善好施,被辽太宗信任。会同六年(943年),为南院大王。行政手法清廉簡素,人们不敢以耶律吼年少而轻視他。后晋石重贵对契丹上表时称孙不称臣,辞多不尊,他力主讨晋。会同七年(944年)以後,太宗親征後晋,耶律吼率六院部兵跟从。大同元年(947年)正月,太宗直下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诸将都夺取后晋内帑珍异宝物,他独取马铠,得到了太宗赞赏。四月,太宗死于班师北撤途中欒城,无遗诏。契丹軍中忧惧不安。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洼商议:「天子之位一日不可旷空,禀告皇太后,他一定立耶律李胡。耶律李胡暴戻残忍,百姓不服。不如立永康王耶律阮」。耶律洼同意。直宿卫耶律安摶也表示赞同,于是拥立在军中的永康王为帝,是为辽世宗。耶律吼以功加采访使,赐与珍宝。耶律吼推辞珍宝,求免从弟耶律琭诸子之罪。辽世宗赐宫户五十,当时名流作《七贤传》,耶律吼为七贤之一。天禄三年(949年)去世。享年三十九岁。其子耶律何魯不。.

之间天祿和耶律吼相似

天祿和耶律吼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辽世宗辽朝

辽世宗

遼世宗耶律阮(),中国遼朝第三位皇帝(947年5月16日-951年10月7日在位),在位4年。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汉文名阮,契丹文名兀欲(又名隈欲、烏雲),他是大契丹国(後改称大辽国)皇太子、人皇王、東丹国王、遼義宗让国皇帝(追尊,未即位)耶律倍的長子、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长孙、太宗耶律德光之侄。 阿保机死后,世宗耶律阮之父人皇王耶律倍在权力斗争中失利,未能即位为帝,耶律阮遂失去继承皇位的权利。人皇王後来愤而投奔后唐,终于客死他乡。耶律阮则留在国内,后随叔父太宗耶律德光南征後晋。太宗在北归途中病逝后,耶律阮被随军将领拥立为帝,是为辽世宗。但世宗即位后发生多起夺权事变,统治活动被严重干扰,最终遇刺身亡,在位仅四年有余,其堂弟耶律璟继位,是为辽穆宗。 世宗虽在辽代诸帝中享国最短,却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受其父耶律倍的影响,世宗在位期间推崇汉文化,推广中原制度,在世宗之孙圣宗时最后完成,促进了辽国社会的发展。.

天祿和辽世宗 · 耶律吼和辽世宗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天祿和辽朝 · 耶律吼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天祿和耶律吼之间的比较

天祿有9个关系,而耶律吼有1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8.33% = 2 / (9 + 15)。

参考

本文介绍天祿和耶律吼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