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天寧島戰役和萬歲衝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天寧島戰役和萬歲衝鋒之间的区别

天寧島戰役 vs. 萬歲衝鋒

天寧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許多奪島戰役之一,自1944年7月24日到同年8月1日在馬里亞納群島之一的天寧島,美軍與島上日軍戰鬥,終於美軍攻佔這座島。. 萬歲衝鋒(バンザイ突撃)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軍指揮官以「玉碎」(全體陣亡)為前提,對進行跳島戰術而登陸後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各陣地發起的人海攻勢。以用步槍刺刀或武士刀肉搏、綁日本軍軍旗於肩膀,頭盔繫上象徵日本國旗的紅圓點白布帶,及齊聲大喊天皇陛下萬歲後開始衝鋒為著名。 太平洋戰爭中最大的萬歲衝鋒發生於1944年塞班島戰役。7月6日-7月7日在戰鬥中的萬歲衝鋒,造成大約4,300名日軍死亡,而美軍第105步兵師第1營、第2營幾乎被摧毀,損失了近650人。.

之间天寧島戰役和萬歲衝鋒相似

天寧島戰役和萬歲衝鋒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太平洋战争玉碎美国海军陆战队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天寧島戰役和太平洋战争 · 太平洋战争和萬歲衝鋒 · 查看更多 »

玉碎

玉碎是指自毁而不委屈求全的行动,该用语的典故出自中国《北齐书·元景安传》中的“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语。其意为人寧可像碎裂的玉石一样壮烈牺牲,也不要像完整的砖瓦一样苟且偷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军队以「玉碎」来代稱守軍全體陣亡的情況。.

天寧島戰役和玉碎 · 玉碎和萬歲衝鋒 · 查看更多 »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國海軍陸戰隊(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縮寫为 USMC),又稱美國陸戰隊,是美利堅合眾國軍中的海軍陸戰隊及兩棲作戰部隊,其主要職責是運用美國海軍的艦隊(含航空兵),快速抵達全球各危機發生地執行戰鬥任務。美國海軍陸戰隊属于美国军队中的一个独立兵种,與美國海軍地位平行,同屬美國國防部下屬的美國海軍部,其軍階名稱與陸軍、空軍相同。負責美國駐外使館保安的警卫部队亦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

天寧島戰役和美国海军陆战队 · 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萬歲衝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天寧島戰役和萬歲衝鋒之间的比较

天寧島戰役有39个关系,而萬歲衝鋒有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5.88% = 3 / (39 + 12)。

参考

本文介绍天寧島戰役和萬歲衝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