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阪城和江户幕府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大阪城和江户幕府之间的区别

大阪城 vs. 江户幕府

大阪城,位於日本大阪市中央區(古屬攝津國東成郡)的大阪城公園內,為大阪名勝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別名「金城」或「錦城」。 在天下統一的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的居城、豐臣政權的中心。後來德川家康以兩次大坂之役(冬之陣、夏之陣)消滅了豐臣家,此後大坂城成為江戶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據點。 城郭含城下町等周長約7.8公里,與江戶城初期(內郭)相當(江戶後期含城下町外郭周長約15.8km)。在豐臣時代,大坂城曾經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城郭。.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之间大阪城和江户幕府相似

大阪城和江户幕府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大名 (称谓)大坂城代大坂之役京都德川家康德川家茂德川庆喜德川秀忠德川氏王政复古譜代大名明治天皇

大名 (称谓)

大名()是日本封建時代對一個較大地域領主的稱呼,由名主一詞轉變而來。 日本建立統一的國家武力以前,土地或莊園的領主為了保護自家產業,大多擁有自己的武力,以武士為骨幹。所謂「名主」,就是在東日本土地或莊園的領主,西日本則稱為庄屋,九州則稱為肝煎——武力較強、領地較大達到十數村,甚至管轄一整個令制國的領主就是大名主(或大庄屋、大肝煎),簡稱「大名」,有些勢力範圍廣達數個令制國的大名,又被稱做大大名;否則即為小名;全部大小領主可以合稱為大小名。日本各時代對「大名」的資格定義不盡相同,不過同樣都是指一個較大地域的領主。.

大名 (称谓)和大阪城 · 大名 (称谓)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大坂城代

大坂城代是江戶幕府的職稱,大坂城代是幕府在大坂城的代表,負責大坂城的城防,並統轄在大坂值班的幕府役人。除此之外,大坂城代的職能也遠及整個關西地區,如對關西大名的監視,手握關西緊急時的軍事指揮權及訴訟裁斷權。江戸時代中期以來,大坂城代和京都所司代多由老中就任。編制上大坂城代定員一人,役高有一萬石,由五至十萬石領地的譜代大名中選任。.

大坂城代和大阪城 · 大坂城代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大坂之役

大坂之役是江戶時代早期(1614年-1615年,慶長19年-慶長20年)江戶幕府消滅豐臣家的戰爭,是戰國時期的最終戰役,戰爭主要範圍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坂冬之陣以及1615年5月的大坂夏之陣(6月4日,即農曆五月八日結束),最常用的說法是大坂之陣,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本部著書稱為大坂之役。 大坂即今日的大阪,在代表武士時代結束的明治維新時,忌於「坂」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造反」之諱,所以於明治三年(1870年)更名為「大阪」。在正體漢字地區,因為「坂」字未收錄於Big5編碼中,所以許多業者(例如光榮出品的戰國遊戲系列中文版)常以「阪」字代替,以致現時仍然有不少華人誤植為「大阪之陣」。.

大坂之役和大阪城 · 大坂之役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京都和大阪城 · 京都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康

没有描述。

大阪城和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茂

德川家茂()是德川幕府第14代征夷大將軍。第13代將軍德川家定的堂弟。就任將軍前是德川御三家纪州藩第13代藩主。原名慶福(よしとみ)。 德川家茂是德川齊顺(清水德川家同時也是纪州德川家的當主)的長男、德川齊順在家茂出生前就去世。德川家茂的祖父是德川家齊、祖母是妙操院。御台所是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宮親子內親王(静寬院)。官方说法未娶側室(然而據說和其他女性有過關係、根据對家茂墓所的調查结果,也证明这种说法)。家茂4岁就成为纪州藩主、是德川家家谱中與没有子嗣的第13代將軍德川家定血统最近的人。家茂在井伊直弼等南纪派的支持下13岁就成为第14代將军。不光是血统上,其英明果断的办事风格也得到胜海舟等阁僚重臣的深厚信赖。.

大阪城和德川家茂 · 德川家茂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德川庆喜

德川慶喜(),江戶幕府(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也是末代將軍。.

大阪城和德川庆喜 · 德川庆喜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德川秀忠

德川秀忠(),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1605年-1632年),1616年至1632年實際掌權。是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三子,母親為側室西鄉局,幼名長丸。因為大哥松平信康早年1579年被迫切腹自盡,二哥結城秀康又於1584年的小牧長久手之戰後,作為父親家康與羽柴秀吉達成議和的條件之一,以養子的身分(實際上是人質)交給秀吉,於是身為三男的秀忠便成為德川家的後繼者。.

大阪城和德川秀忠 · 德川秀忠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德川氏

德川氏(),是由德川家康創始的日本姓氏。.

大阪城和德川氏 · 德川氏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王政复古

王政复古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1868年1月3日(庆应3年12月9日),宣告江户幕府废止、明治新政府成立的政变。在此之前,王政复古也是长州、萨摩等藩讨幕派的理念。.

大阪城和王政复古 · 江户幕府和王政复古 · 查看更多 »

譜代大名

譜代大名,為德川家康根據關原合戰後全日本大名對幕府的親密度所作的分類之一,多由自父祖輩便侍奉德川家數代的元老家族擔任,少數為關原合戰之前願意從屬德川家的實力派大名。譜代大名地位僅次於由德川氏宗親擔任的親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職,地位與權力很高,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鄰等。德川家康規定幕府統治只能由親藩和譜代大名操控,外樣大名不得參與。 *Fudai Daimyou *.

大阪城和譜代大名 · 江户幕府和譜代大名 · 查看更多 »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為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年-1912年在位)。諱睦仁,孝明天皇第二子,母為典侍中山慶子。出生時稱號為祐宮,徽印印號為永。.

大阪城和明治天皇 · 明治天皇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大阪城和江户幕府之间的比较

大阪城有49个关系,而江户幕府有1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6.49% = 12 / (49 + 136)。

参考

本文介绍大阪城和江户幕府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