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大穆王后和文德王后相似
大穆王后和文德王后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高丽穆宗,高丽成宗,高麗史,高麗光宗,高麗顯宗,高麗高宗,高麗文宗,谥号,鄭麟趾。
高丽穆宗
麗穆宗(;),諱王訟(),字孝伸。高麗國的第七任君主,997年─1009年在位。 他是景宗之子,母親為獻哀王后皇甫氏。 997年十月戊午受内禅卽位。十一月遣合门使王同颖到契丹告嗣位。十二月壬寅到威凤楼赦免犯人,救病人、嘉奖文武官及僧人、国内神祇皆加勋号,尊母皇甫氏为太后。契丹派千牛卫大将军耶律迪烈来贺千秋节。王迎命告于成宗柩前。998年以王生日为长宁节。七月徐熙逝世。癸未改西京为镐京。999年七月作眞观寺于城南为太后愿刹。十月幸镐京斋祭,大赦恩赐耆老、老军人。契丹遣右常侍刘绩来册王为尙书令。日本人道要弥刀等二十户来投,编入利川郡。高丽派吏部侍郞朱仁绍觐见宋真宗,陈述国人思慕华风,为契丹劫制。1001年十一月幸中原府,宴群臣,嘉奖大臣。 1003年太后皇甫氏与金致阳私通生子。太后逼大良院君王詢为僧。1004年三月改定科举法。十一月甲寅幸镐京,斋祭、赦杖罪以下、养耆老、加方岳州鎭神祇勋号。1005年正月东女眞寇登州,烧州鎭部落三十余所。三月己酉汰外官,本年温州文士周伫来投授礼宾注簿。1006年六月戊戌嘉奖文武官员。本年彗星见。1007年二月契丹派遣耶律延贵来加册王为守义保邦推诚奉圣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尙书令兼政事令、上柱国,食邑七千户食实封七百户。七月戊寅流放平章事韩蔺卿于杨州、吏部侍郞金诺于海岛。十月戊申幸镐京,斋祭,赦免流罪以下加国内神祇勋号。本年镐京地震。 1009年,高丽武官金致陽火燒高麗王宫後威脅要殺死穆宗篡位。穆宗于是传北方戍邊将領康肇救驾。康肇到開京後,立刻殺死了金致陽及其支持者。與康肇為敵的大臣們馬上散布謠言說康肇要谋反篡位。穆宗得知後开始策劃要殺死康肇。康肇于是下令其部下殺死所有與他為敵的所有人,包括穆宗王訟。王訟死後廟號愍宗,諡號宣靈大王,葬於恭陵。高麗顯宗三年改諡號為宣让大王,廟號穆宗,陵號改稱义陵。 高丽史记载穆宗十二年1009年春正月,大府油库起火,千秋殿被焚毁。王因此悲郁成疾,不览朝政。群臣惶恐,要探视,王不许。王与蔡忠顺崔沆密议立嗣大良院君,派皇甫于义等前去迎接新王。康兆因手握兵权,二月请王出游归法寺,兴兵占领皇宫,王携太后出逃法王寺。不多时,皇甫于义等将大良院君迎到,显宗即位。康兆杀金致阳父子等七人,废穆宗为让国公,上书新王说自己愿意归老,但同时遣人在积城县逼穆宗自刎。取门板做棺材,停棺于馆。一个月后,康兆让人火化穆宗尸首, 陵曰恭陵,谥宣灵,庙号愍宗,显宗三年葬积城县南。改为义陵,谥曰宣让,庙号穆宗,五年加谥孝思,十八年加威惠,文宗十年加克英,高宗四十年加靖恭。.
高丽成宗
麗成宗(;),諱王治(),字溫古,高麗國的第六代君主,981年—997年在位。 生於高麗光宗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戴宗王旭的次子,也是高麗太祖王建之孫。成宗的母親是宣義王后柳氏。死後廟號成宗,諡號康威章宪光孝献明襄定文懿大王,葬於康陵。 其任内爆發了遼國與高麗的戰争,遼國第六代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跟高麗成宗展開了有關與南方的宋朝斷交的談判。 談判的结果是遼國将“鴨綠江東數百里地”劃歸高麗,换取高麗與宋朝斷交,向遼稱臣。而實際上高麗一直沒有斷絕與宋朝的外交来往。 成宗六年(987年),高麗中央開始管理地方教育,並向地方十二州派經學博士和義學博士。鄉校作為高麗官學的地方教育機構也在成宗時期得到普及。.
高麗史
《高麗史》是一本記載有關朝鮮半島上高麗王朝歷史的紀傳體官史,於朝鲜王朝初期成書,從1392年起至1451年,經歷太祖、太宗、世宗、文宗四朝,歷時59年才完成。期間史書經過多次修訂,編纂者有郑麟趾等多人。全書於文宗元年八月(1451年)完成。 高麗王朝傳32代君主,歷時475年。在此期間,存在著與《朝鮮王朝實錄》相類似的歷代國王實錄——《高麗王朝實錄》。《高麗史》是參照多種官方和私人文獻、書籍而編纂而成的,這些書籍大部份在朝鮮王朝期間因為政治需要被焚毀而失傳。此外,在《高麗史》編纂期間,朝鮮王朝還組織編纂了《高麗史節要》。.
高麗光宗
麗光宗(;),諱王昭(),字日華,高麗的第四代君主,949年至975年在位。 光宗是太祖王建第四子,為神明太后劉氏所生,也是第三代王定宗王堯同母弟。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豪族權力,殘酷鎮壓反對者,並對內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高麗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很大發展。外交上,確定了「外王內帝」的方針,即對中原王朝自稱國王,在國內自稱皇帝。死後,由景宗繼位。.
高麗顯宗
麗显宗(;)諱王询(),字安世,高麗國的第八任君主,1010年─1031年在位。 顯宗的父親是高麗安宗王郁,母親為孝肅王后(獻貞王后)皇甫氏,與穆宗母千秋太后是親姐妹,因此前王穆宗是他的堂姪兼表兄。初封「大良院君」,12歲時,由於「千秋太后忌之,逼令祝髮」。初時被送往崇教寺,穆宗九年移往三角山神穴寺。由於「太后屢遣人謀害」,所以寺人把他藏在地穴內。18歲時因康肇立發動康肇政變而繼承王位,死後廟號顯宗,諡號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葬於宣陵。.
高麗高宗
麗高宗(;)諱王皞(),是高麗國的第23代君主(1213年-12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宗,諡號忠憲安孝大王(),葬於洪陵。 高麗高宗在位初期,高麗處於武臣政權時期,高宗沒有實權,僅僅只是崔氏武臣政權的一個傀儡。 高麗高宗初期,高麗受到了契丹殘部的攻擊。1218年,高麗聯合蒙古擊敗了契丹,雙方締結了同盟條約。然而蒙古要求高麗向其稱臣朝貢,這激怒了崔氏政權的首領崔瑀,1225年雙方斷絕國交。1231年,蒙古進攻高麗,崔瑀持堅決反對蒙古的態度,拒絕向蒙古朝貢並於次年強行將都城從開京遷到了江華島。雖然蒙古騎兵不善水戰,無法攻下江華島,但高麗本土都遭到了蒙古騎兵的屠殺,事實上處於滅亡的狀態下。此後高麗又受到蒙古的六次攻擊。 1258年,崔氏政權覆滅後,高宗向蒙古妥協,將太子王倎送到蒙古當人質。此後高麗成為蒙古的附屬國。在此之前,高麗國王在國內自稱天子,對中國自稱國王;而在此之後高麗廢除了天子稱號和相对应的礼仪;王后降格為王妃,王太子的地位也被降格為王世子。 高麗高宗在位期間,花費了16年時間刻成了著名的高麗大藏經。.
高麗文宗
麗文宗(;),諱王徽(),字燭幽,高麗國的第十一任君主,1046年─1083年在位,在位37年,初名王緖()。死後廟號文宗,諡號剛定明大章聖仁孝大王,葬於景陵。.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鄭麟趾
鄭麟趾(),字伯雎(백저),號學易齋(학역재),是朝鮮王朝初期的文臣及學者,著名的理學家,曾於世宗時期負責教育工作,亦是《訓民正音》(훈민정음)的八位編者之一。.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大穆王后和文德王后的共同点。
- 什么是大穆王后和文德王后之间的相似性
大穆王后和文德王后之间的比较
大穆王后有26个关系,而文德王后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23.08% = 9 / (26 + 13)。
参考
本文介绍大穆王后和文德王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