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矢風號驅逐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矢風號驅逐艦之间的区别

大日本帝國海軍 vs. 矢風號驅逐艦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やかぜ)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峯風級驅逐艦的六號艦,起造於1918年,於1920年竣工;其艦名取「箭矢劃過空中產生的風」而來。太平洋戰爭時期,本艦原先用作無線電指揮艦,後來則轉為靶艦。戰爭結束後,本艦被解體。艦名涵義為射出箭矢時產生的風。.

之间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矢風號驅逐艦相似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矢風號驅逐艦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大日本帝國海軍太平洋战争鳳翔號航空母艦赤城号航空母舰薩摩號戰艦水雷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大日本帝國海軍 ·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矢風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太平洋战争 · 太平洋战争和矢風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鳳翔號航空母艦

鳳翔號航空母艦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日本第二艘使用該名的軍艦,且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全通式甲板航空母舰。技術上則透過間諜爵士率領的代表團等人自英國竊取而來。.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鳳翔號航空母艦 · 矢風號驅逐艦和鳳翔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赤城号航空母舰

原計畫“天城”级巡洋戰艦二号舰,第一航空舰队旗舰、第一航空战队赤城(あかぎ)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下稱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赤城號最初设计規劃為天城級戰鬥巡洋艦的2號艦,因華盛頓海軍條約而將天城級改裝為航空母艦;不過因為關東大地震的破壞讓天城號報廢,僅赤城號完成改造。本艦為日本海軍僅次於信濃號的第二大航空母艦,並以第一航空戰隊旗艦的名號服役了15年,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初期重要的海戰,後於中途島海戰中戰沉。 作为日本除信浓號外最大的航空母舰和最初建造的大型航母,赤城一直被视为机动部队的象征:帝国海军于1928年以赤城为旗舰组建第一航空战队、1934年又以她为旗舰组建第二航空战队、1941年第一航空舰队组建,赤城依然作为整个机动部队的旗舰而存在,堪称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摇篮。 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舰长;日本海軍航空主導論奠基人源田实、第一航空舰队飞行总队长渊田美津雄、“雷撃の神様”村田重治、瑞鹤飞行队长岛崎重和、飞龙飞行队长友永丈市、赤松贞明、板谷茂、進藤三郎、中島正、柴田武雄、志賀淑雄等等王牌均曾在此服役。.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赤城号航空母舰 · 矢風號驅逐艦和赤城号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薩摩號戰艦

薩摩(さつま)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薩摩級準無畏艦的一號艦,得名自今屬鹿兒島縣的薩摩國。本艦是日本第一艘國產戰艦,雖然未正式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其仍於1914年時帶領一個海軍分艦隊前往佔領了數個德國於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在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範之下,薩摩號戰艦於同年度被解除武裝,後於1924年作為靶艦被擊沉。.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薩摩號戰艦 · 矢風號驅逐艦和薩摩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水雷

水雷是一种放置于水中的针对舰艇或潜艇的爆炸装置。與深水炸弹不同的是,水雷是预先施放,一般漂浮于水面,由舰艇靠近或接触而引发的,这一点类似于地雷。和鱼雷不同,它没有推进力。水雷在进攻中可以封锁敌方港口或航道,限制敌方舰艇的行动;在防御中则可以保护本方航道和舰艇,为其开辟安全区。 水雷的施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由专门的布雷艇施放,也可以由飞机、潜艇等施放,甚至可以在本方控制的港口内手工施放。其造价可以十分便宜,但现在也有造价达到上百万美元的水雷,这种水雷多装备有复杂的传感器,其战斗部往往是小型导弹或鱼雷。 水雷的低造价和易于铺设,使得其成为非对称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武器,一般来说,清除水雷的成本是其铺设成本的10倍到200倍。时至今日,一些二战时铺设的水雷由于成本原因仍未被清除。国际法规定,当战斗的一方铺设水雷时,必须明确宣告其范围,以便民用船只避开,但实际上这条规定很难实行,在二战中,英国就只笼统宣称其在英吉利海峡、北海和法国沿海铺设了水雷。.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水雷 · 水雷和矢風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矢風號驅逐艦之间的比较

大日本帝國海軍有174个关系,而矢風號驅逐艦有2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3.00% = 6 / (174 + 26)。

参考

本文介绍大日本帝國海軍和矢風號驅逐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