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大廣弦和歌仔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大廣弦和歌仔之间的区别

大廣弦 vs. 歌仔

大廣弦,在台灣、中國閩南(漳州、泉州、廈門)、潮汕(潮州、汕頭、揭陽、汕尾海陸豐,特別是陸豐)流行的胡琴類民族樂器,又寫做大管弦或大筒弦,琴筒的材質又讓它被叫做兰投弦、藍投弦或林投弦。 簡稱廣弦、管弦或筒弦;兰投、藍投或林投。. 歌仔,中國閩南、潮汕及各海外泉漳話、潮汕話通行地對民歌、小曲的通稱。 中國廈門、漳州、泉州、臺灣與海外的發音為kua a,中國潮汕音kua kia,聲調相同,意思都是歌、小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3年將閩南的歌仔定名錦歌,2006年5月20日,中國閩南錦歌被該國國務院文化部列進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潮汕、臺灣和海外還是用歌仔名稱。 潮汕、臺灣和海外的歌仔唸謠是直接用口吟誦,或敲擊梆子(臺灣閩南話稱叩仔)定節奏。.

之间大廣弦和歌仔相似

大廣弦和歌仔有(在联盟百科)25共同点: 厦门市南管台灣三弦二胡呂柳仙王玉川萬華區閩南邵江海臺北臺灣話雲林縣陳冠華陳玉安楊再興 (歌仔戲)殼仔弦汪思明泉州市溫紅塗漳州市潮汕地區月琴新竹

厦门市

廈門市(ipa(廈門話讀音),郵政式拼音:Amoy(來自漳州話讀音)),別稱鷺島,簡稱鷺或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廈門片區納入中國最早的四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2017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34.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1万人。 廈門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隔海與龍海市及中華民國的金門縣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全市通行閩南語廈門話。廈門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廈門島和金門縣隔海對望,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廣義上的廈門地區,廈門市境域由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和廈門島(思明、湖裡)、鼓浪嶼(思明)、大嶝島(翔安)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656.14平方英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54.48平方英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1,308.89平方英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到廈門時稱廈門為「花園城市」。 厦门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784.25亿元人民币,增长7.9%,居福建省第3位,高居中国大陆第4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282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4元人民币,均居福建省第1位。厦门的主要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业,会展旅游业,金融业,机械制造,航空维修和电子产品制造。厦门为全世界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封装基地之一,并且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大型客车生产基地与全亚洲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之一。.

厦门市和大廣弦 · 厦门市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南管

--,原稱絃管,於各地又有--、南乐、五音、郎君樂、御前清曲、御前清音、泉州南音、福建南音等別稱,是歷史悠久的絲竹音樂,以泉州一帶為發源地,流傳於現今的閩南語系地區,傳承了漢魏以來的古樂遺風。與智化寺京音樂等,為現存最古老的幾個合奏樂種。在臺灣,與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對。 --以五人之間的合奏為主,五樣樂器各有專屬的定位,演奏時可聽見各樂器的細緻樂音,相輔相成、不相雜沓,包括拍板、琵琶、三絃、洞簫、二絃。有純器樂演奏曲,也有執拍者歌唱的曲目。曲調高雅,素有千載清音的美譽。因作為閩南地區的核心樂種,被諸多閩南劇種吸收運用,如-zh-cn:梨園戲;zh-hk:七子戲;zh-mo:七子戲;zh-sg:梨園戲;zh-tw:七子戲;zh-hans:梨園戲;zh-hant:七子戲;-、泉州木偶戲等等。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無形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流傳於福建、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東南亞的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諸地。.

南管和大廣弦 · 南管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台灣和大廣弦 · 台灣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三弦

三弦中国彈撥乐器。張3根弦,故名“三弦”。或為秦朝樂器“弦鼗”所演變而成。其名最早出現於明楊慎《昇庵外集》:「今次三弦,始於元時」。而清毛其龄《西河词话》:“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在崑曲、淮海戲、大弦子戲等戲曲與單弦、大鼓、三弦書等曲藝中為主奏樂器,亦用於京劇的「三大件」、江南絲竹的「八大件」、廣東音樂的「五架頭」。由於其獨特音色,在民族樂團中有重要的地位。有大量由戲曲伴奏音樂和古琴曲移植的合奏曲,卻缺乏專為發揮三弦特色之獨奏曲。 流行於中國北方的三弦稱為大三弦、大鼓三弦、京三弦,一般長122厘米,流行於中國南方的三弦稱為小三弦、曲弦、南三弦、南弦子,一般長95厘米。 1920年代出現加弦三弦,並未普及。2000年代末,王振先改良加弦三弦,並編寫相關文章。.

三弦和大廣弦 · 三弦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二胡

二胡是一种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现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状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為滿足中樂交響化的需要,根據二胡的制式,也另外發明中胡等。 製琴師通常以木材製作二胡,如紅木、小葉紫檀、烏木、雞翅木、血檀、大葉紫檀、非洲紅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製琴師以象牙、玉石、塑膠等材料製作二胡,因為他們有聲學以外的考量。琴筒一端蒙以蛇皮,這是二胡獨特音色的來源,一些高級的二胡则采用蟒蛇皮。不論是來自野生或被圈養的蛇,收集蛇皮的成本日益增高。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限制其參與團體對蠎蛇皮的進出口,近年有人便開發蛇皮的替代材料,以期模仿蛇皮的音色。通常使用鋼弦、尼龍弦、絲弦,羊腸弦已極少人使用。总结来说,这导致了用原材料制作的二胡也随着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替代材料。 中国為二胡的主要生產地,其中上海、北京及蘇州最为频繁。不同的地方生产的二胡音色各有不同及差异:傳統上,上海生產的二胡,音色較柔美;北京出產的胡,音色較高亢;蘇州出產的二胡,音色则揉合上海與北京的特色。.

二胡和大廣弦 · 二胡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呂柳仙

呂柳仙,字面又作呂柳先,原名呂石柳,台灣歌仔唱唸藝術工作者,台北人,師承自汪思明。 眼盲,善月琴自彈自唱和大管弦自拉自唱,1960年代錄製出版許多唸歌仔唱片,很有影響,張炫文編著的《台灣說唱音樂》專書選錄了他的《呂蒙正》和《青竹絲奇案》唱段。 陳兆南著有〈台灣歌仔呂柳仙的說唱藝術與文學〉論文,2003年發表。.

呂柳仙和大廣弦 · 呂柳仙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王玉川

王玉川,台灣唸歌仔(歌仔說唱)表演藝術家、戲曲演員、琴師,新竹市人,師承李金圳先生、李新發先生,是陳美珠(師承吳丁山先生、李新發先生)、陳寶貴(師承李新發先生)、許秀琴(師承李新發先生)的師兄,善殼子弦、大廣弦、月琴、嗩吶、三弦、吉他等多種樂器,尤精殼子弦、大廣弦、月琴和以大廣弦、月琴奏唱歌仔,演述情節。.

大廣弦和王玉川 · 歌仔和王玉川 · 查看更多 »

箫又稱洞簫,是中國古老的吹管樂器,特徵為單管、豎吹、開管、邊稜音發聲。「簫」字在唐代以前本指排簫,唐宋以來,由於單管豎吹的簫日漸流行,便稱編管簫爲排簫,以示區別。至於「洞簫」之名,則來自於箫管底端之開孔。 其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

大廣弦和箫 · 歌仔和箫 · 查看更多 »

萬華區

萬華區(昔日稱作「艋舺」),是一個位於臺灣臺北市西南側的行政區劃。萬華區的前身主要是龍山區、雙園區,在1990年台北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龍山區、雙園區大部份地區及城中區、古亭區小部份地區合併成為萬華區。 萬華區是台北市較早發展的區域,有許多老舊社區及古蹟,也有年輕人喜好聚集的西門商圈徒步區引領時尚潮流。萬華區同時也是台北市供應新鮮食材的果菜、肉類運銷中心,2010年台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萬華區為白牡丹,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大廣弦和萬華區 · 歌仔和萬華區 · 查看更多 »

閩南

閩南(Bân-lâm),指福建(簡稱閩)南部,東臨臺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的福建省中漳州、泉州、廈門3個地級市(經濟發達,有閩南金三角之稱)和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金門,,部份定義亦包含福建南部九龍江、晉江流域。.

大廣弦和閩南 · 歌仔和閩南 · 查看更多 »

邵江海

邵江海(),歌仔戲劇作家、演員、導演、琴師、樂器工藝家,薌劇奠基人。 祖籍中國福建省南部(閩南)漳州府龍海縣(現漳州龍海市),在廈門市出生(1說1914年生),家裡賣油條、鯊魚肉等食物。 師承台灣溫紅塗等先生學習歌仔戲音樂藝術。 1938年起,漳州地區國民黨執政當局查禁台灣歌仔戲、台灣歌仔音樂、台灣樂器(殼仔弦、大廣弦、台灣月琴、台灣笛),邵江海與師兄弟林文祥等合作,做了許多改革,發明六角弦這種新的胡琴類樂器代替殼仔弦和大廣弦,以皮面三弦代替台灣月琴,洞簫代替台灣笛,成為新的伴奏組合(六角弦、三弦、簫有人稱為3大件,殼仔弦、大廣弦、台灣月琴、台灣笛則有4大件的稱號),並發展出以雜碎仔調(后流傳到台灣,被稱為都馬調,非常風行)為主的系列改良調和演唱改良調的改良戲。 著有《李妙惠》(又名《盧夢仙》)、《白扇記》等歌仔戲劇本多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8年起在漳州藝術學校教歌仔戲(1953年起改名薌劇),培養出鄭秀琴(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職稱)、吳茲明(獲評中國國家1級導演職稱)等學生。 陳彬 (歌仔戲)(獲評中國國家1級作曲職稱)和陳松民(漳州藝術學校副校長)跟他學習歌仔戲音樂藝術。 1960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第3次文學藝術代表大會代表在北京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接見。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他受到迫害,1978年落實政策,回藝術學校教書,1980年去世。 1997年,中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編寫的《一代宗師邵江海》專書,紀念和表彰他的藝術成就。 21世紀,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排演以他的生平為題材的歌仔戲現代戲《邵江海》。.

大廣弦和邵江海 · 歌仔和邵江海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大廣弦和臺北 · 歌仔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大廣弦和臺灣話 · 歌仔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大廣弦和雲林縣 · 歌仔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陳冠華

陳冠華(),一說是1911年出生,原名陳水柳,暱稱「魚鰍」、「魚鰍先」(台語「鰍」、「柳」同音,取自他原名的諧音)。台灣戲曲樂師、作曲家、樂器工藝家,生於台北萬華,因膽癌在台北市萬華區辭世。 能演奏喇叭弦、殼子弦、大廣弦、嗩吶、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月琴、秦琴、三弦、管、笛、簫、京胡、京二胡、板胡、六角弦、揚琴、鼓、鑼、鐃鈸、小提琴、薩克斯風、爵士鼓、黑管、吉他。能自製喇叭弦、殼子弦、大廣弦、嗩吶、月琴、秦琴、三弦、管、笛、簫。 曾任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中國音樂科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中國音樂組教授、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台灣民俗歌謠班指導教師,1956年自組「省都什音團」,同時成立京劇團「省都國劇團」,後改名「陳冠華民俗樂團」。 1925年參加北投「清樂軒」子弟社,學台灣北管音樂。1926年到1935年間,做布袋戲團、歌仔戲團領奏琴師(兼嗩吶),並為科儀經懺和喪禮樂隊樂師。1926年,師從張圭(收錄在施叔青《台上台下》1書中的〈魚鰍先〉這篇專訪漢字作張雞)學習嗩吶。1933年到1934年間,師從杜蚶學戲曲音樂藝術和管(鴨母噠仔),後隨杜蚶進入音樂界,參與錄製許多戲曲唱片、民樂唱片和流行音樂唱片。曾任職日東唱片公司(Nitto)、勝利唱片公司(Victor)、美樂唱片公司等,為「日東唱片公司創作《望鄉調》、《深夜恨》、《茉莉花》等台語流行歌曲。 1936年,與陳秋霖、蘇桐共同參與「台灣新東洋樂研究會」,研製喇叭弦。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與蘇桐、陳秋霖被日軍留用為台灣戲曲樂師,參加日軍的文藝工作隊「明光新劇團」,演奏西樂,為宣傳劇伴奏。 戰後任職多個歌仔戲、布袋戲、北管戲、高甲戲、南管戲、京劇等各劇種表演團體。於「正聲天馬歌劇團」和「神仙歌劇團」任主奏樂師演奏嗩吶、月琴、三弦、管等樂器。曾應邀到拉丁美洲、美國、日本、印尼、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巡迴演奏。 1998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表彰他的音樂成就,出版《陳冠華的臺灣福佬民間音樂》雙CD與專書,收錄他的作品和演奏。 2005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陳冠華的吹拉彈唱》專書與3DVD。.

大廣弦和陳冠華 · 歌仔和陳冠華 · 查看更多 »

陳玉安

陳玉安(),又名陳加走,人叫加走、加走先(先是尊稱),曾用藝名陳三儀,日治台灣台北州新莊郡(現新北市新莊區)人,台灣歌仔戲劇作家、演員、導演、琴師、音樂指導、教育工作者,歌仔戲奠基人,也能編作和演唱車鼓戲,生行、--行、淨行、旦行都能,尤工生行,還曾習南管、北管。 父陳馬水,母張硯,子陳阿坤、陳天來,元配張招治(招弟,藝名張阿金、阿金,工旦行)故去後娶許春梅(錦梅,藝名許阿杏、阿杏,工旦行)。 與師兄汪思明、溫紅塗在台灣唱歌仔戲走紅,應邀錄製大量歌仔戲和歌仔曲唱片,並應聘巡迴全台各地教戲,是台南大舞台丹桂社和台北新舞台新舞社最主要的編導,也教過新莊如意社。 編劇(兼導演、領銜主演)的歌仔戲唱片非常多,也善長編曲、奏樂和自彈自唱、自拉自唱,21世紀台灣政府機關重出了他編劇、導演、主演的《審郭槐》、《包公審梅花》、《白虎堂》等戲和編作、主奏、主唱的《煙花勸世》歌仔曲等多套歷史錄音。 中國廈門歌仔戲演員盧培森向台灣藝術研究所回憶:師父溫紅塗,師伯汪思明,師叔陳玉安(人叫加走)。 汪思明、溫紅塗、陳玉安合作錄製了許多歌仔戲唱片。.

大廣弦和陳玉安 · 歌仔和陳玉安 · 查看更多 »

楊再興 (歌仔戲)

楊再興,生於1928年3月6日,台灣民樂工作者、琴師,2008年3月21日辭世,夫人楊秀卿是台灣歌仔表演藝術家,他長年擔任夫人的琴師,以大廣弦給她伴奏,楊秀卿的表演藝術能得到台灣中華民國教育部薪傳獎、2007年國家文藝獎等多項榮譽肯定,夫婿的胡琴立了大功。 他演奏大廣弦,夫人自彈月琴演唱,夫婦合作錄製許多台灣歌仔說唱專輯,包括1992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的《楊秀卿的台灣說唱》音樂光盤和專書;2006年入圍行政院新聞局第17屆金曲獎的《台灣唸歌》(2004年錄製出版)。 王振義向他學習大廣弦演奏藝術。 Category:台灣音樂家 Category:台灣歌仔戲樂師.

大廣弦和楊再興 (歌仔戲) · 楊再興 (歌仔戲)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殼仔弦

殼仔弦,又作殼子弦,亦簡稱殼子或殼仔,中國、東南亞歌仔(演唱和演奏)音樂及歌仔戲、布袋戲(掌中戲)等戲曲音樂使用的特性(特色)胡琴類樂器,純5度定弦。 形制(形狀)類似民樂板胡,但琴筒和整體通常比板胡小,琴筒用的椰子殼較薄。 早期曾用蠶絲弦,現在都用鋼弦。 殼仔弦名稱的來源是台灣閩南語,意思是小殼胡琴或椰子殼胡琴(台語稱胡琴為弦仔)。 它是台灣亂彈戲(北管戲)古路(舊路;福路;福祿)流派的領奏胡琴(主弦)樂器。 歌仔戲樂隊旋律部(文場)的領奏樂器也是它,與大廣弦、台灣月琴、台灣品仔(台灣笛)合稱「4大件」。 客語稱二弦,在台灣客家音樂中,二弦是領奏胡琴,與客語稱冇弦,書面常寫胖胡的客家大椰胡搭配。 在台灣,殼仔弦有時也被意譯為椰胡或小椰胡,然而,較常使用椰胡名稱的還是廣東(及潮汕)音樂的冇弦(廣東大椰胡、潮州大椰胡,椰胡名稱只用於書面,口語稱冇弦)。 演奏殼仔弦的名家有洪堯進、陳冠華、陳冠華的學生林水泉等。 在使用殼仔弦為領奏胡琴(主弦)的樂隊中,演奏殼子弦的琴師被稱為「頭手」、「頭手弦仔」、「頭手弦」、「主弦」。.

大廣弦和殼仔弦 · 歌仔和殼仔弦 · 查看更多 »

汪思明

汪思明(),台灣歌仔戲劇作家、演員、琴師、音樂指導、作曲家、導演、教育工作者,歌仔戲奠基人,出身台北市大稻埕,幼名乞食,上學后改現名。在台灣日治時代應邀錄製大量歌仔戲(戲歌)唱片,善彈台灣月琴,也能大廣弦和殼仔弦、三弦等樂器。編作《烏貓烏狗歌》、《臺灣博覽會新歌》、《世間了解新歌》、《狐狸遇妖精》、《廖添丁》等許多詞曲,給歌仔戲開發了許多新唱腔和《運河哭》等新曲調。 汪思明是溫紅塗(又名溫紅土)和陳玉安(又名陳加走,人叫加走、加走先,常被寫成音近的「陳永安」,汪思明也常被寫成音近的「王士名」)的師兄(師侄盧培森回憶),在許多戲班傳授歌仔戲表演藝術,也教歌仔曲唱奏,培養出賽月金、呂柳先等學生。旗下藝員有廖瓊枝、陳美珠(陳阿珠;阿珠,外號「合工工」)、阿裡、亞美、阿鳳、林逢枝等多位。琴師簡永福的爸媽都在汪思明整的戲班;劇團工作,爸爸是鼓師,媽媽阿鳳演唱。 晚年與史惟亮、許常惠相過從,許記譜、出版了他傳唱的〈台北調〉。.

大廣弦和汪思明 · 歌仔和汪思明 · 查看更多 »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大廣弦和泉州市 · 歌仔和泉州市 · 查看更多 »

溫紅塗

溫紅塗(),台灣歌仔戲劇作家、演員、導演、琴師、音樂指導、教育工作者,歌仔戲奠基人。 與師兄汪思明、師弟陳玉安在台灣唱歌仔戲走紅,應邀錄製大量歌仔戲和歌仔曲唱片。 1920年代,他應聘到中國廈門、漳州教歌仔戲藝術,培養了邵江海、林文祥(工大廣弦)、王珠朝(工旦行)、盧培森(工生行、大廣弦,能拉唱)、紀芋如(工月琴,能彈唱)、王錦泉、吳泰山等多位學生,人稱紅塗師。 他的表演藝術全面,生行、旦行、--行、淨行都能,各種樂器也都拿手。 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編的《一代宗師邵江海》書中引述邵江海生前回憶:溫先生放師兄汪思明的歌仔戲唱片給學生們聽,教唱戲,教彈月琴,教演奏大廣弦和殼仔弦,並讓邵在自己身邊演士久(《梁山伯祝英台》裡的角色,--行)等配角。 廈門歌仔戲演員盧培森向台灣藝術研究所回憶:師父溫紅塗,師伯汪思明,師叔陳玉安(人叫加走)。 溫紅塗、汪思明、陳玉安合作錄製了許多歌仔戲唱片,被選入《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裡面。 Category:台灣男演員 Category:台灣劇作家 Category:台灣作曲家 Category:台灣音樂家 Category:台灣歌仔戲演員 Category:台灣歌仔戲導演 Category:台灣歌仔戲作曲家 Category:台灣歌仔戲劇作家 Category:溫姓.

大廣弦和溫紅塗 · 歌仔和溫紅塗 · 查看更多 »

漳州市

漳州市(Tsiang-tsiu-tsh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位于北緯23.6—25度,東經117—118度漳州平原上,鄰近厦門、汕頭两个經濟特区,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級市。全市土地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万人。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廣弦和漳州市 · 歌仔和漳州市 · 查看更多 »

潮汕地區

Summary.

大廣弦和潮汕地區 · 歌仔和潮汕地區 · 查看更多 »

月琴

月琴是源於中國彈撥樂器,傳為樂器阮咸所演變而成。宋陳陽《樂書》載「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咸造也。」流傳於中國、越南。 琴頸短,圓形音箱為木製,有8角形,在面背板中間橫置2音樑,音樑中間有2音柱。張4根弦,通常是5度定弦,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持撥子彈奏,音域約2個8度。音量較小,音色清脆柔和,適合抒情性的說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氣氛,多用於戲曲、曲藝和歌舞伴奏,也用於合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革月琴,按十二平均律增加品數以拓寬音域,改良共鳴箱構造以放大音量,並開辦月琴專業,劉錫津等作曲家創作許多月琴曲和月琴協奏曲。.

大廣弦和月琴 · 月琴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新竹

新竹,是臺灣一個地名,可以指:.

大廣弦和新竹 · 新竹和歌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大廣弦和歌仔之间的比较

大廣弦有93个关系,而歌仔有6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5,杰卡德指数为16.23% = 25 / (93 + 61)。

参考

本文介绍大廣弦和歌仔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