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字报和大鸣大放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大字报和大鸣大放之间的区别

大字报 vs. 大鸣大放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壁报,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的流行于中国大陆的言语—书写形式;是文化大革命“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之一。它既是一种言语—书写形式,却又不单纯是言语—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政治工具,与当时频繁政治运动相关联的阶级斗争、政治暴力的实现方式。 大字报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中國共產黨的机密。在文革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十分关注这些大字报所披露的内容,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这些大字报 。. 大鳴大放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7年初由毛澤東發起的一場政治運動,又名五七之春。 1957年春,中國共產黨邀請全國範圍党外人士、民主党派和知識分子向中共提意見,想幫助中共整頓風氣;所提的大量意見,是為大鳴大放;但知識分子提出的意見超出毛澤東預想,後來中共根據這些意見,把幾十萬人設成「資產階級右派分子」進行秋後算帳。.

之间大字报和大鸣大放相似

大字报和大鸣大放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反右运动四大 (文化大革命)

反右运动

反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7年发起的第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大型政治运动,是在“整风运动”过程中又掀起了“反右运动”。前者“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内的整风,后者“反右运动”主要结果是给中共党内外大量人员确定了“右派”身份。对于反右运动,改革开放后,中共承认在执行过程中有“扩大化”问题,即“反右扩大化”。政府给大批“错划右派”者予以“纠正”,未被纠正的右派「維持原案,只摘帽子,不予改正,不予平反」。.

反右运动和大字报 · 反右运动和大鸣大放 · 查看更多 »

四大 (文化大革命)

四大是指文化大革命中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又稱大民主,是1950至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术语,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盛行,被写入七五宪法。毛澤東死后一段时间,此原則还继续享有合法地位,并被写入七八宪法,直至1980年被當局废除。.

四大 (文化大革命)和大字报 · 四大 (文化大革命)和大鸣大放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大字报和大鸣大放之间的比较

大字报有71个关系,而大鸣大放有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2.50% = 2 / (71 + 9)。

参考

本文介绍大字报和大鸣大放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