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大卫·洛克菲勒和芝加哥大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大卫·洛克菲勒和芝加哥大学之间的区别

大卫·洛克菲勒 vs. 芝加哥大学

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是一位美国企业家。.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芝加哥大学包括本科学院以及由4个系、6所职业学院和1所继续教育学院组成的各种研究生项目和跨学科委员会,并拥有约5000名本科生和10,000名研究生。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众多人文社科领域均开创了“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社会学派” ;芝加哥大学还是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全球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批科学家汇集于芝大,在“原子能之父”恩里科·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成功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截止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有97位教师和校友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四。另有9位菲尔兹奖得主 、4位图灵奖得主、22位普利策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还有15位教授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近7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44位)、美国国家工程院(9位)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4位)。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任教(1992-2004年)。 芝加哥大学是培养华人精英的两个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另一个是柏克萊加州大學)。芝加哥大学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和崔琦三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实现华人诺奖零的突破),著名华裔政治家、中华民国前副总统、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连战,著名法学家梅汝璈,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保釣運動健將林孝信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等等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或曾在芝大学习。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数学家陈省身等也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之间大卫·洛克菲勒和芝加哥大学相似

大卫·洛克菲勒和芝加哥大学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英文: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美国实业家,慈善家,因革新了石油工业和塑造了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闻名。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成為歷史上的第一位億萬富豪與全球首富。1914年巔峰時,其財富總值達到美國GDP的2.4%(9億美元,美國GDP365億美元),折合今日之3000億美元以上,普遍被視為西方世界史上首富。 他受到记者與各種輿論的攻击,標準石油最後被判决違反反托拉斯法并在1911年被拆分為34家公司(事實上,反托拉斯法正是針對標準石油而制定的)。規模之巨大,其後繼企業之一艾克森美孚在百年後的今天仍是全美第2大企業。 另一方面,洛克菲勒在人生的后40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主要是教育和醫藥领域,而在1897年结束对标准石油的直接管理。他出資成立洛克菲勒研究所資助医学研究,主要貢獻包括;成立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根除北美鉤蟲和黄热病,贊助野口英世的梅毒病原體研究,贊助亞歷山大·弗萊明的青黴素研究。他也對黑人族群特別關照,斥巨資提升黑人教育。他是虔诚的北浸礼会教友,並支持了很多教会背景的机构。 今天的兩所美國頂尖大學:芝加哥大學與洛克斐勒大學都是他創辦的。現今的紐約市也有許多洛克菲勒家族出資建立的地標,如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菲勒中心等等。 洛克菲勒坚信他人生的目的是「盡力的賺錢,盡力的存錢,盡力的捐錢」。他以許多負面手段成為了空前絕後的巨富,但他私生活嚴謹,終身不菸不酒,一生勤儉自持,在晚年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給今天如比爾·蓋茨與沃倫·巴菲特等富豪寫下了先例,成為美國近代史上最富傳奇色彩與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大卫·洛克菲勒和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和芝加哥大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大卫·洛克菲勒和芝加哥大学之间的比较

大卫·洛克菲勒有13个关系,而芝加哥大学有9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92% = 1 / (13 + 96)。

参考

本文介绍大卫·洛克菲勒和芝加哥大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