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大內晴持和大內義隆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大內晴持和大內義隆之间的区别

大內晴持 vs. 大內義隆

大內晴持(1524年—1543年6月9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父親是一條房冬(一說是一條房家)。母親是房冬的側室(大内義興的女兒,大內義隆的姐姐)。. 大內義隆(1507年12月18日—1551年9月30日),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 大內義隆為大內義興的嫡長男;1522年與1524年曾經隨父出陣;1528年父親死後,繼任大內家家督。 大內義隆就任之後,開始進攻北九州,並與大友義鎮、少貳資元發生戰爭,支配松浦氏,最終滅亡少貳家,完成北九州的經略;再者,降伏尼子氏屬將-毛利元就,北九州沿岸完成平定。 1536年,大內義隆從朝廷得到大宰大貳的官位。1537年,受將軍足利義晴邀請,嘗試進軍京都。惟行經尼子氏的領地時,連連失利。1540年,尼子詮久入侵安藝,義隆派兵反擊,完全平定安藝境內,並攻下出雲國白鹿城等城。1542年,開始攻擊尼子氏主城-月山富田城,為尼子晴久所擊敗;當時大內義隆的養子大內晴持也戰死。 之後,大內義隆失去了對擴張領地的野心,沉溺於特有的大內文化(包括天主教和眾道),重用文治派的相良武任;文治派與武斷派的陶隆房、内藤興盛長期對立。1551年,屬下陶晴賢發動叛亂,大內義隆被迫於長門的大寧寺自殺,享年四十五歲。大內家由陶晴賢從大友家接來做義隆養子的大友晴英(即大內義長)接任家督,日明勘合貿易斷絕。 大內義隆是一位注重文化與貿易的大名,本身也對和歌與連歌等京都文化事物表達很強的關心,並且與文化人有所來往;同時獨占與明朝和朝鮮王朝的勘合貿易;將朝鮮的大藏經於日本出版,同時允許基督教的沙勿略於山口傳教。.

之间大內晴持和大內義隆相似

大內晴持和大內義隆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大內氏一條房家和歌战国时代 (日本)

大內氏

大內氏是日本一個武家氏族,在守護大名時代,擁有周防國領地,家紋是大內菱。大內氏是少數並非由源平藤橘演化的大名,他們自稱祖先為百濟國聖明王第3太子琳聖太子,琳聖太子到達了周防國的多多良濱後,改姓多多良。1152年(弘平2年),首次有文獻紀錄多多良氏,當時已經成為周防權官,已經有相當的勢力,在盛房時代,改姓大內。 在日本戰國時代,大內氏控制九州北部以及中國地方西部。後來因陶晴賢發動政變而逆轉,晴賢扶養傀儡大內義長,晴賢主張與毛利氏交戰,但是戰況不利。晴賢在嚴島之戰戰死後,大內氏滅亡。雖然大內輝弘借助大友氏的力量,曾一度佔據周防,但很快地被毛利氏調動部隊擊敗。 此外大內氏支流山口氏是大內義弘次男大內義盛的後代,在江戶時代是牛久藩主。.

大內晴持和大內氏 · 大內氏和大內義隆 · 查看更多 »

一條房家

一條房家(一条 房家,文明7年(1475年)- 天文8年11月13日(1539年12月23日))土佐一條氏的第2代當主。官至正二位。.

一條房家和大內晴持 · 一條房家和大內義隆 · 查看更多 »

和歌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古稱倭歌或倭詩,又稱大和歌和大和言叶。作为在日本历史上的本土的诗歌形式,受汉诗影响而发展起来。創作和歌的作家稱為歌人。和每句音数相同的汉诗不同,和歌每句是5音和7音相交错。 和歌源于奈良时代(710年——794年)起的形式原有长歌、短歌、旋头歌、片歌、连歌等多种形式。平安时代(9世纪——12世纪)后,仅有短歌渐成优势。明治维新之后,和歌就是短歌了。 一首长歌有若干“联”,奇数联较常见。每联两句,分别是5音和7音。一首短歌有五句,每句音节数分别为5、7、5、7、7,共31音。其中前三句称为“上句”,后两句为“下句”。上下句分别由不同的歌人创作,称为连歌。多首连歌由多个歌人创作,称为长连歌。连歌可以加格式(如前句末字与后句首字用同音)和内容(如某句关于季节、某句关于花)上的限制。旋头歌有六句:5、7、7、5、7、7音。片歌有三句:5、7、7音。.

和歌和大內晴持 · 和歌和大內義隆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大內晴持和战国时代 (日本) · 大內義隆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大內晴持和大內義隆之间的比较

大內晴持有20个关系,而大內義隆有2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8.16% = 4 / (20 + 29)。

参考

本文介绍大內晴持和大內義隆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