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多伦多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相似
多伦多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加拿大,加拿大行政区划,安大略400號省道,安大略省,国家。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加拿大行政区划
加拿大的行政區劃是由10個省(Province)和3個地區(territory;territoire)所組成的。省和地區的主要不同的地方在於省是根據憲法法令所設立的,但地區是據聯邦法律所設立的,所以地区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省則是由各省的政府所管轄的。 省政府負責各種公共服務,如健康保險、教育、和工作保險。各省除徵收的稅收之外,同時也獲得聯邦政府的分配經費來支付所需要的開銷。 各省的議會為一院制,通常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出任省長。但西北地區和努那武特的議會沒有政黨,該地區行政首長是由議院選舉產生。 各省份的皇室代表稱為省督。在三個地区的聯邦政府代表稱為專員。.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多伦多 ·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 ·
安大略400號省道
安大略400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0),正式名稱為國王400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0),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南北向400系列高速公路,連接位於該省南部的省會多倫多及該省的中北部地區,為該省第二長的高速公路,僅次於401號公路。此公路介乎北約克和巴里的路段於1952年7月1日開通,當時名為多倫多-巴里公路(Toronto–Barrie Highway),為該省首條全線達致高速公路資格的道路,並是首條編號為400系列的安大略省道。公路後於1958年往北伸延至冷水鎮(Coldwater),1966年往南伸延至多倫多的珍街(Jane Street),而北約克和巴里之間的路段則於1970年代陸續擴濶。從1977年起,400號公路陸續往北伸延,到2011年延至卡靈鎮(Carling)。介乎卡靈鎮和冷水鎮的路段同時隸屬橫加公路。.
多伦多和安大略400號省道 · 安大略400號省道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 ·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簡稱安省,位于加拿大的東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據2015年7月統計数据显示,安大略人口大約有1379萬。.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国家和多伦多 · 国家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多伦多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的共同点。
- 什么是多伦多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之间的相似性
多伦多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之间的比较
多伦多有204个关系,而科克倫 (安大略省)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2.29% = 5 / (204 + 14)。
参考
本文介绍多伦多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