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夏侯玄和張邈 (曹魏)相似
夏侯玄和張邈 (曹魏)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司馬師,夏侯玄,三國志,廷尉,張緝,李丰 (曹魏),曹魏。
司馬師
司馬師(),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國時期魏國後期權臣,官至大將軍。西晉開國君主晉武帝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長子,司馬昭的兄長。繼承父權后,先肅清內亂,又打敗東吳的諸葛恪,成功削弱他國國力並控制魏國政權。以高平陵之变有功而获封長平鄉侯,司马懿故后袭封舞陽侯。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后不久病逝,魏朝谥舞阳忠武侯。司馬昭受封晉王後,追尊谥为晉景王;司馬炎登位後,追尊为世宗景皇帝。.
司馬師和夏侯玄 · 司馬師和張邈 (曹魏) ·
夏侯玄
夏侯玄(),沛國谯郡(今安徽亳州)人,字泰初,一作太初。三國時代曹魏政治人物,夏侯尚之子,嗣其爵,为夏侯霸的侄子辈。其妻李惠姑被道教尊為女真仙。其母德阳乡主是曹爽父曹真之妹,故与曹爽为表兄弟。另外他是早期的玄学领袖,有《夏侯玄集》,今已佚失。因反對司馬師,被滅族。.
夏侯玄和夏侯玄 · 夏侯玄和張邈 (曹魏) ·
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晋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漢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和夏侯玄 · 三國志和張邈 (曹魏) ·
廷尉
廷尉(又稱大理、作士),係中國古官名。於秦朝初置。係掌刑獄。,學典.
夏侯玄和廷尉 · 廷尉和張邈 (曹魏) ·
張緝
張緝(),字敬仲,馮翊高陵人。三國時曹魏官員,涼州刺史張既之子,曹芳張皇后之父,即曹芳之皇丈。.
夏侯玄和張緝 · 張緝和張邈 (曹魏) ·
李丰 (曹魏)
李豐(),表字安國,馮翊東縣(今陝西大荔)人,在曹魏官至中書令。其父李義為曹魏衛尉。.
夏侯玄和李丰 (曹魏) · 張邈 (曹魏)和李丰 (曹魏) ·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夏侯玄和曹魏 · 張邈 (曹魏)和曹魏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夏侯玄和張邈 (曹魏)的共同点。
- 什么是夏侯玄和張邈 (曹魏)之间的相似性
夏侯玄和張邈 (曹魏)之间的比较
夏侯玄有61个关系,而張邈 (曹魏)有1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9.21% = 7 / (61 + 15)。
参考
本文介绍夏侯玄和張邈 (曹魏)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