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之间的区别

塞琉古一世 vs.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塞琉古一世(勝利者),或譯為塞流卡斯一世(希臘語:Σέλευκος Νικάτωρ,),他起初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軍官,亞歷山大逝世後成為繼業者之一,在繼業者戰爭中塞琉古占領亞歷山大帝國東部的領土,並自立為國王,建立塞琉古帝國,領土包含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小亞細亞一帶。他所開創的國家從亞歷山大帝國崩潰直到羅馬併吞為止,共249年之久。塞琉古一世的稱號Νικάτωρ,即「勝利者」。 在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塞琉古於前320年被任命為巴比倫總督,之後另一位繼業者安提柯迫使塞琉古逃離他的領地巴比倫,他只好尋求埃及總督托勒密幫助,並於前311年重返巴比倫。塞琉古在之後的幾年內征服原先亞歷山大帝國的東部行省份如波斯、米底亞等,並與新興的印度孔雀王朝結盟。塞琉古於前305年正式使用國王頭銜,定都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塞琉西亞,實際建立了獨立的帝國。前301年,塞琉古一世聯同利西馬科斯在伊普蘇斯戰役打敗安提柯一世,前281年又於庫魯佩迪安戰役擊敗利西馬科斯,正當準備入主馬其頓時,塞琉古一世遭到托勒密·克勞諾斯刺殺。他的王位由其子安條克一世繼承。 塞琉古一世相當熱衷於東方建立城市,並招納許多馬其頓和希臘人前來殖民,他所建立的城市以安條克和塞琉西亞最為知名。.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是指古希臘核心—希臘半島在希臘化的時期,起始點從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到前146年被羅馬併吞為止,儘管之後被羅馬占領,古希臘的文學、藝術、建築、文化甚至希臘化的社會和科學的連續性並未因此中斷,希臘文化本質上一直持續到基督教文化到來為止,但羅馬的統治標誌著古希臘城邦的終結,結束了希臘政治上的獨立性。 在希臘化時期,希臘本土在希臘語世界中的重要性急劇下降。這段期間,希臘化文明的中心分別轉移到托勒密王國的首都亞歷山卓和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而其他城市如帕加馬、以弗所、羅德島和塞琉西亞也相當重要,東地中海的城市文明提高是這段時期的特徵。.

之间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相似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有(在联盟百科)26共同点: 卡山德塞琉古帝国塞琉西亞安那托利亞安提帕特安提柯一世安条克一世安條克希臘城邦希臘化時代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港庫魯佩迪安戰役伊普蘇斯戰役地中海利西馬其亞利西馬科斯繼業者罗得岛罗马爱琴海馬其頓王國阿庇安腓力二世 (马其顿)色雷斯普魯塔克

卡山德

卡山德 (Κάσσανδρος,約),是馬其頓王國國王,統治年間为前305年—前297年。卡山德是安提帕特的長子,他於前305年稱王,建立短暫的安提帕特王朝。.

卡山德和塞琉古一世 · 卡山德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塞琉古一世和塞琉古帝国 · 塞琉古帝国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塞琉西亞

塞琉西亞或稱為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亞 (Σελεύκεια),是希臘化時代和羅馬時代時的一座大城市,坐落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底格里斯河畔,與俄庇斯(日後的泰西封)對望。.

塞琉古一世和塞琉西亞 · 塞琉西亞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阿拉米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又名小亞細亞(Küçük Asya;Asia Minor),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 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的控制下,也是土耳其大部分的領土疆域。但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塞琉古一世和安那托利亞 · 安那托利亞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安提帕特

安提帕特 (Ἀντίπατρος; 前397年 — 前319年)為馬其頓王國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時的將軍。於前320年,擔任亞歷山大帝國攝政。.

塞琉古一世和安提帕特 · 安提帕特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安提柯一世

安提柯一世(獨眼),或譯安提哥那一世( Άντίγονος ό Μονόφθαλμος ,,於前306年~前301年在位),腓力之子,出身馬其頓厄利苗提斯貴族。在早年時為馬其頓腓力二世的將軍,後來跟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並被派為大弗里吉亞的總督。亞歷山大逝世後,安提柯成為繼業者戰爭的主要角色,於前306年自行稱王,建立安提柯王朝。他被認為是亞歷山大最強大的繼業者,也是希臘化時代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

塞琉古一世和安提柯一世 · 安提柯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一世

安条克一世(救主)(希腊语:Αντίοχος ό Σωτήρ,),塞琉古帝国国王,前294年至前261年在位。 安条克一世是塞琉古帝国的建立者“胜利者”塞琉古一世和王后阿帕瑪的儿子。约从前294年至前281年,他与父亲共同统治帝国,前281年父亲去世后开始独自统治,安条克一世在位期間,帝國接連陷入與馬其頓王國安提柯二世的戰爭、安那托利亞的獨立、托勒密王朝的敘利亞戰爭、加拉太人入侵和敘利亞境內叛亂,使安条克不得安寧。 安条克一世即位後,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境內接連發生叛亂,安条克不得不停止與殺父仇人托勒密·克勞諾斯作戰,被迫放棄色雷斯等地,也無法掌控對比提尼亚和卡帕多細亞波斯王公的控制。 安条克一世致力發展東方貿易,曾派遣地理學家勘查裡海周圍地區,並继续执行使东方希腊化的帝國政策,在叙利亚等地建立了大批城市。當遊牧民族掠奪帝國東方領地後,安条克修復被入侵者破壞的設施,重建了三座都市。安条克一世与印度王公们保持和平,对孔雀王朝统治中亚予以默认;他(或者是其父塞琉古)曾向印度派出一位名叫代马库斯的使节,受到印度人的友好接待(接待这位使节的孔雀朝国王大概是宾头娑罗)。 前279年,東歐的凯尔特人(也许是来自高卢)。開始入侵希臘,安条克一世隨與凯尔特人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兩年後兩萬名凯尔特人進入小亞細亞,騷擾塞琉古帝國,前275年,安条克一世在戰場上最終在印度戰象投入下,才打败了侵入亚洲的凯尔特人(稱之為“加拉太人”,使愛奧尼亞的希臘城邦免於加拉太人的侵犯,而得到"救主"的稱號。當加拉太人入侵時,他鼓勵希臘人遷入帝國內,並在小亞細亞修建許多新城市,也在中亞修建城市(今梅爾夫),重新命名為安条克,來防禦帕提亚對帝國東部的威脅。 前279年,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二世侵占小亞細亞的米利都,前276年又入侵敘利亞北部,之後安条克一世把入侵者逐出,在托勒密二世與阿爾西諾伊二世結婚後,從前274年至前271年,托勒密王朝再與安條克一世作戰,即所谓第一次敘利亞戰爭。结果安條克一世被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打败。安条克一世被迫割让柯里敘利亞,塞琉古帝国因此失去了米利都和腓尼基。安条克一世企图吞并比提尼亚的计划也没有成功。 从前263年起,安条克一世与拍加马王國国王欧迈尼斯一世为争夺安纳托利亚而长期征战。而安條克一世本人則在前261年病逝。.

塞琉古一世和安条克一世 · 安条克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安條克

#重定向 安提阿.

塞琉古一世和安條克 · 安條克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希臘城邦

城邦(πολις,,Polis,複數形為πόλεις,,poleis),希臘文的字面意思是城市。它也代表了公民以及公民組成的群體。是古希臘一種政治共同體,以城市為單位形成自治國家。古希臘的眾多城邦中,雅典和斯巴達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城邦。.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城邦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希臘城邦 · 查看更多 »

希臘化時代

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period)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之後不久開始。通常起始點視為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23年逝世開始,並結束於羅馬共和國在前146年征服希臘本土,或前30年最後的繼業者王國——托勒密王國滅亡為止Green,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Hellenistic Age p. xiii.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 · 希臘化時代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大帝

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世称亚历山大大帝( 或 ),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澈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亚历山大大帝和塞琉古一世 · 亚历山大大帝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港(Αλεξάνδρεια;科普特语:Ⲣⲁⲕⲟⲧⲉ(Rakote);الإسكندرية),又譯亞歷山卓,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省省会,地中海岸的港口、非洲重要的海港。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蹟就在那裡。今天亚历山大港有约334万居民。 亚历山大港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它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雖然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但在十九世紀末期,亞歷山大港躍升為世界主要的船運及交易中心之一,蓬勃的棉花業與連接紅海和地中海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帶給這個城市豐厚的利潤。 今天的亞歷山大港靠著從蘇伊士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運輸管線成為埃及的重要工業中心。這個城市同時也有著蓬勃的觀光業。.

亚历山大港和塞琉古一世 · 亚历山大港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庫魯佩迪安戰役

庫魯佩迪安戰役(公元前281年)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敵對繼業者—之間最後的一場戰役。戰役的兩方是利西馬科斯與塞琉古一世。利西馬科斯統治色雷斯十多年及在伊普蘇斯戰役後統治小亞細亞西部,又在這次戰役前沒多久終於得到馬其頓。塞琉古統治著東小亞細亞、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及波斯。除了兩個年邁的國王單打獨鬥及塞琉古打勝了外,我們幾乎對該戰役一無所知。 雖然這次勝利讓塞琉古名義上控制了亞歷山大帝國除了埃及以外的每一處地方,但勝利並無改變甚麼。塞琉古沒多久便被托勒密·克勞諾斯暗殺,而馬其頓迅即被托勒密·克勞諾斯奪取。這是那個年代兩個已經年老的前伙伴及前盟友,最終互相戰死的一個典型。亞歷山大的大部份將軍過著爭鬥的生活,亦死於爭鬥,隻除了少數如托勒密一世平靜地死於亞歷山卓。 Category:繼業者戰爭 Category:塞琉古戰爭 Category:馬其頓王國戰爭.

塞琉古一世和庫魯佩迪安戰役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庫魯佩迪安戰役 · 查看更多 »

伊普蘇斯戰役

伊普蘇斯戰役(Ἱψός),為亞歷山大大帝諸繼業者於前301年在小亞細亞的弗里吉亞展開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因戰場所鄰近的當地村莊伊普蘇斯而得名。此戰中,安提柯一世與其子德米特里一世的王國對上聯合起來的另外三名亞歷山大舊將勢力,即馬其頓的卡山德、色雷斯的利西馬科斯、與巴比倫的塞琉古一世。 該戰役規模在繼業者戰爭中空前絕後,雙方動員的部隊總計16萬以上,有四位國王同時在戰場上。儘管安提柯軍的德米特里一世所率的騎兵擊敗聯軍騎兵,但因追擊過遠,使得聯軍有時間派出戰象陣來阻撓德米特里返回戰場,註定了安提柯軍的失敗,也決定了這場戰役的結果。伊普蘇斯戰役是亞歷山大繼業者戰爭中的最高潮,此戰中,最為強大的繼業者安提柯一世戰死,他的失敗決定亞歷山大帝國無法重建,帝国的分崩离析成为既成事实。.

伊普蘇斯戰役和塞琉古一世 · 伊普蘇斯戰役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地中海和塞琉古一世 · 地中海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利西馬其亞

利西馬其亞 (Λυσιμάχια 或 Λυσιμάχεια) 在希臘化時代是一座重要城鎮,坐落在色雷斯切索尼斯(今日的蓋利博盧半島)西北方,靠近沙羅斯灣,為今土耳其在歐洲的部分。.

利西馬其亞和塞琉古一世 · 利西馬其亞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利西馬科斯

利西馬科斯(希臘文:Λυσίμαχος,)是馬其頓亞歷山大帝的七位近身護衛官之一,後來亦是「繼業者」,及後在前304年在色雷斯自立為王,鼎盛時期統治色雷斯、小亞細亞及馬其頓本土。.

利西馬科斯和塞琉古一世 · 利西馬科斯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 · 查看更多 »

繼業者

繼業者(希臘語:),泛指承繼人。在泛希臘歷史中,專指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的繼業者和繼業者的兒子()們為爭奪亞歷山大所留下的廣大領土而陷入一連串紛爭的時期,而從前323年亞歷山大逝世開始,到皮洛士前272年逝世為止又稱為繼業者時代。另外,這段時期也是古希臘歷史中希臘化時期的開始。.

塞琉古一世和繼業者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繼業者 · 查看更多 »

罗得岛

罗得岛(Ρόδος Ródos )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岛屿,位于佐则卡尼萨群岛的最东端,它也是该群岛的主岛和希腊所辖最东的岛屿,距离土耳其仅18公里。其名来自于古希腊语中的「Ρόδον」(玫瑰),当时指的是今天的朱槿;島徽則是一隻跳躍的鹿。全岛面积为1,398平方公里,居民约为125,000人,其中约一半住在岛北部的羅得市,該市也是全島的首府和旅游中心。 罗得岛是爱琴地区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相当古老的关于忒尔喀涅斯的神话。品达的诗中称罗得岛是太阳神赫利俄斯和女神罗得结合的产物。在希腊化时期,这个岛屿的鼎盛时期,人们竖立起一个巨大的太阳神銅像,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十字軍東征期间,医院骑士团占领了该岛,并改名为“罗得岛骑士团”,成为了岛屿历史上重要的存在,他们在岛上留下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罗得岛以它的文学气质和独特的历史内涵无愧为爱琴诸岛中的一颗明珠。.

塞琉古一世和罗得岛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罗得岛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塞琉古一世和罗马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爱琴海

爱琴海(Αιγαίο Πέλαγος,Ege Denizi)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巴爾幹半岛南部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南北长61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爱琴海的东北部经达达尼尔海峡与马尔马拉海相连,並且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除了土耳其沿岸海域,整个爱琴海都是希腊的领海。.

塞琉古一世和爱琴海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爱琴海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塞琉古一世和馬其頓王國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馬其頓王國 · 查看更多 »

阿庇安

阿庇安(Appianus,95年-165年),古罗马历史学家。代表作为《羅马史》(Πωμαικα),该书原24卷,约有一半的文字存世。他的风格简洁生动,是后世研究罗马史的主要依据,比如其中有古代历史著作仅有的对斯巴达克个人的详细记述。.

塞琉古一世和阿庇安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阿庇安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马其顿)

腓力二世(Φίλιππος Β' ο Μακεδών,),为馬其頓國王 (前359年-前336年),是阿敏塔斯三世和歐律狄刻最小的兒子,出生於佩拉。他是亞歷山大大帝和腓力三世的父親。.

塞琉古一世和腓力二世 (马其顿)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腓力二世 (马其顿) · 查看更多 »

色雷斯

色雷斯(希腊语:Θρ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語:Trakya)是东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色雷斯濒临三个海,分别是黑海、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称为鲁米利亞(Rumeli)。 希腊北部西色雷斯为希腊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的一部分,称色雷斯地区,辖埃夫罗斯州、克桑西州、罗多彼州。 东色雷斯面积24,476km²,西色雷斯面积8,578km²,北色雷斯面积42,155km²。 历史上色雷斯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古色雷斯(即古色雷斯人居住的地域)包括了现在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希腊东北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一部分以及马其顿共和国的东部,北至多瑙河,南濒爱琴海,东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西达瓦达河和大摩拉瓦河。而作为罗马行省的色雷斯面积则相对较小,北部边界退至了巴尔干山脉,西部边界则位于美斯塔河。.

塞琉古一世和色雷斯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色雷斯 · 查看更多 »

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希臘文:Πλούταρχος;拉丁文:Plutarchus)(約46年─125年),生活於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以《比較列傳》(οἱ βίοι παράλληλοι;常稱為《希臘羅馬名人傳》或《希臘羅馬英豪列傳》)一書留名後世。他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於他的記載。.

塞琉古一世和普魯塔克 · 希臘化時代的希臘和普魯塔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之间的比较

塞琉古一世有136个关系,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有8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6,杰卡德指数为11.87% = 26 / (136 + 83)。

参考

本文介绍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的希臘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