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拉古薩共和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拉古薩共和國之间的区别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 vs. 拉古薩共和國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希腊语:Επτάνησος Πολιτεία),又译为七岛共和国,为1800年至1807年间由爱奥尼亚群岛中7个主要岛屿组成的一个希腊人自治国家,名义上隶属于奥斯曼帝国,实际为俄罗斯控制。 自17世纪以来,爱奥尼亚群岛一直属于威尼斯共和国。1797年,根据法国将领拿破仑·波拿巴和奥地利签订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威尼斯共和国被两国瓜分,爱奥尼亚群岛从而归属于法国统治下。受到法国大革命的鼓舞,当地人民热烈欢迎法国军队的到来,并宣布接受1795年法国宪法,希望能以此推翻外来贵族的压迫。但是,岛民们很快发现法国占领当局对他们课以重税,而且法军士兵屡次在当地发生不轨行为,于是他们开始反抗法国占领者。 1798年,共同参加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联军利用岛民的反抗心理,开始进攻爱奥尼亚群岛。在岛民的帮助下,联军于1799年3月消灭了法国驻军,完全占领群岛。1800年,奥斯曼帝国批准了岛民自拟的宪法,塞普丁修拉共和国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正式成立。俄国军队实际上成为了群岛的保护者,由于他们和岛民一样信奉东正教,得到了岛民的拥护。 1807年,法国和俄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根据该条约,俄国放弃对塞普丁修拉共和国的保护,法国重占该群岛,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宣告灭亡。1809年后,英国开始进攻该群岛,1814年完全占领之,建立了一个英国的保护国——爱奥尼亚群岛合众国。1865年,爱奥尼亚最终并入希腊。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歐洲國家 Category:希腊历史. 拉古薩共和國(Respublica Ragusina、Repubblica di Ragusa、Dubrovačka Republika)是1358年到1808年之間,以拉古薩(現在的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為中心所存在的國家。在15至16世紀時受奧圖曼帝國的保護,國力達到高峰,是當時亞德里亞海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1808年,因拿破崙的入侵而滅亡。國家格言是Non bene pro toto libertas venditur auro(自由勝過黃金)。.

之间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拉古薩共和國相似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拉古薩共和國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奥斯曼帝国拿破仑一世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奥斯曼帝国 · 奥斯曼帝国和拉古薩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拿破仑一世 · 拉古薩共和國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拉古薩共和國之间的比较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有16个关系,而拉古薩共和國有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7.41% = 2 / (16 + 11)。

参考

本文介绍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和拉古薩共和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