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劉銘傳和基隆市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劉銘傳和基隆市之间的区别

劉銘傳 vs. 基隆市

劉銘傳(),字省三,室號盤亭、大潛山房,諡號壯肅,是一位出身安徽合肥的淮軍將領和臺湾巡撫。 他是淮軍的領導者之一,並在中法戰爭中於臺灣地區率軍擊退法軍,又在隨後被任命為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復積極於當地推行各種現代化建設並為其奠定相關基礎。. 基隆市是位於臺灣東北部的都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省的3個市之一,古名「雞籠」,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境內的基隆港又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人口約37萬人。全市百分之95土地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地與東海毗鄰。 基隆在17世紀臺灣信史記載早期,即有漢族等外來移民入墾,與世居於此的平埔族原住民共處,而西班牙殖民者更曾以基隆的和平島作為經略臺灣的基地;但到了清治雍正年間以後,基隆才逐漸有大批漢族進行開墾,而發展成為市鎮。清治末期,基隆因航運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周邊有豐富的煤礦蘊藏,官方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將原名「雞籠」更改為基隆,開啟了都市發展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當局以基隆做為全臺首要航運門戶,大力進行港口興築與市區建設,使基隆崛起成為臺灣主要都市之一,人口排名曾僅次於臺北、臺南、高雄而躍居全臺第四。日治中期的1924年,基隆正式建市。然而經歷十大建設後臺灣航運中心南移、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港口擴建計畫受阻、鄰近臺北造成的磁吸效應,導致基隆逐漸走向沒落,逐漸轉型發展為臺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之一,其後更因為六都升格直轄市帶來的磁吸效應而造成基隆市人口嚴重外流。 憑藉著歷史遺跡與依山傍海的自然資源,基隆也是北臺灣觀光地之一,並擁有廟口夜市、巷弄小吃、豐富海產等獨具港都特色的美食文化。.

之间劉銘傳和基隆市相似

劉銘傳和基隆市有(在联盟百科)23共同点: 基隆廳基隆郡台灣海峽孤拔中山高速公路中法战争仁愛區獅球嶺福建臺灣巡撫福建臺灣省縱貫線 (鐵路)美國炮台西仔反臺北市臺灣原住民臺灣鐵路 (清朝)臺灣鐵路管理局臺灣清治時期清朝清朝政府漢人新北市

基隆廳

基隆廳,原淡水廳雞籠所屬,為台灣清治時期暨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沈葆楨奏請新設臺北府,設立時將淡水廳分割成淡水縣、基隆廳與新竹縣而來《臺灣文獻叢刊》〈臺灣輿地彙鈔〉,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6年重印,第113-116頁,《清朝續文獻通考》卷315,劉錦藻,〈臺灣省輿地考〉乙文,隸屬於臺北府之下;1893年人口約88,000人。此行政區劃名稱持續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定,清朝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台灣總督府將「臺北府基隆廳」改設「台北縣基隆支廳」為止,所轄範圍約為今基隆市及基隆北海岸以及新北市的汐止區等區域。 日本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臺灣總督府再設基隆廳,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則再併入臺北廳內。.

劉銘傳和基隆廳 · 基隆市和基隆廳 · 查看更多 »

基隆郡

基隆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隸屬臺北州。管轄範圍等同於今日的大基隆地區。其版圖外貌像是反轉後的大不列顛島。 基隆郡役所設於基隆市。基隆郡管轄基隆街、瑞芳街、--、--、--、--、--、--。轄域即今新北市瑞芳區、萬里區、金山區、貢寮區、雙溪區、平溪區、基隆市全域等地。其中基隆街於1924年升格臺北州轄基隆市。平溪--原屬七星郡,1932年改隸基隆郡。.

劉銘傳和基隆郡 · 基隆市和基隆郡 · 查看更多 »

台灣海峽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歐洲早期稱福爾摩沙海峽)指的是介於福建與台湾之間的狹窄海域和海峽。 由於臺灣海峽位於东海及南海之間,為東洋海洋史上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水域;位於亞洲及太平洋之間,成為近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 地理學上為东海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北以台湾新北市三貂角經釣魚臺列嶼之黃尾嶼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則是以屏東縣鵝鑾鼻與福建省东山岛連線為界,南北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陸島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屏東縣的小琉球。.

劉銘傳和台灣海峽 · 台灣海峽和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孤拔

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直譯阿納托爾-阿梅代-龐斯柏·库尔贝,),越南史料称之姑陂,是一名法國的海軍將領。他曾任法國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亞行政長官;後率領遠征軍出兵越南阮朝、促成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建立;又出任遠東艦隊司令,於中法戰爭期間擊敗清帝國南洋水師、一度攻佔台灣基隆,並封鎖台灣海峽及中國東南沿岸,最後攻佔並將所部由台灣方面轉移至澎湖。1885年6月,在《中法新約》簽訂的两天後,病逝於澎湖媽宮(現澎湖縣馬公市)。.

劉銘傳和孤拔 · 基隆市和孤拔 · 查看更多 »

中山高速公路

中山高速公路,編號為中華民國國道一號(英語譯名:Sun Yat-sen Freeway/National Highway No.),簡稱中山高、國道一號,是臺灣第一條高速公路,因此一般俗稱為第一高速公路(簡稱一高),連接臺灣西部各大都市、城鎮,以及臺灣南北兩大港口高雄港與基隆港,為臺灣西部走廊、乃至臺灣陸上交通最重要的大動脈。全長,是臺灣第二長的高速公路,僅次於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但與前者相比,串聯區域以都會區為主,因此交通上也較繁忙。該公路是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以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為名。.

中山高速公路和劉銘傳 · 中山高速公路和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Guerre Franco-Chinoise),又称清法戰爭()、中法越南戰爭,发生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间(即清光绪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间),是清朝为了保护越南而與法國发生的戰爭。戰事除在越南境內展開外,法國尚派遣部隊攻打雲南邊界,並由法國海軍上將孤拔統率遠東艦隊,擊敗清朝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兩艦隊,取得臺灣海峽制海權,並先後佔領臺灣基隆和澎湖兩處。 戰爭過程中,法軍的陸海二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未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澎湖等地,卻因於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臺灣全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訢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枢,又稱為「甲申朝局之變」),但後期勉強在臺灣形成僵局,且有馮子才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给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并成功夺回谅山,導致茹费里政權垮台。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中國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推動了臺灣建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中法战争和劉銘傳 · 中法战争和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仁愛區

仁愛區位於台灣基隆市的中央位置,北臨基隆港,位處基隆市中心的精華地帶。本區大部分為市區所在,廟口夜市便座落於本區。.

仁愛區和劉銘傳 · 仁愛區和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獅球嶺

獅球嶺是臺灣基隆市的一個地名,位於仁愛區西部偏北一帶,範圍大致包括獅球里不含西南端、書院里東大半部、朝棟里東南大半部、光華里、明德里不含北端、同風里最西端、文安里、兆連里、德厚里西北端、曲水里北端凸出部分、崇文里不含南端、誠仁里西北端、福仁里西部、博愛里南部。.

劉銘傳和獅球嶺 · 基隆市和獅球嶺 · 查看更多 »

福建臺灣巡撫

福建臺灣巡撫,光緒帝1885年敕設臺灣為行省,1887年正式建省,巡撫為臺灣省的臺灣西部最高地方統治者。.

劉銘傳和福建臺灣巡撫 · 基隆市和福建臺灣巡撫 · 查看更多 »

福建臺灣省

福建臺灣省(v)為大清帝國在1885年至1895年間存在的一個行省,管轄原福建省的臺灣府和臺北府,一般以「臺灣省」俗稱,史稱「臺灣建省」。這是第一個專為臺灣設置的省級行政區。.

劉銘傳和福建臺灣省 · 基隆市和福建臺灣省 · 查看更多 »

縱貫線 (鐵路)

縱貫線,又稱縱貫鐵路,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台鐵)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是台灣第一條,也是台鐵西部幹線的核心路線,自1908年4月20日完工通車起,營運時間已逾百年。.

劉銘傳和縱貫線 (鐵路) · 基隆市和縱貫線 (鐵路)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劉銘傳和美國 · 基隆市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炮台

台,又作砲台,是指裝備火炮的軍事建設。作為永久形式的炮台,通常作為防禦性工事,且較為堅固,並主要装备大口径、远射程火炮,其中沿岸建設,發揮岸防作用的炮台,又被稱為沿岸炮台。然而,亦有為數不少的炮台形式與此相反,例如17世紀的歐洲曾出現用作進攻要塞,軍隊只用土堆、堡籃建設而成的炮兵陣地。.

劉銘傳和炮台 · 基隆市和炮台 · 查看更多 »

西仔反

西仔反戰役,又稱基隆戰役、淡水戰役、澎湖戰役,是指1884年8月5日至1885年6月13日中法戰爭期間,法國與清軍在臺灣北部與澎湖之間發生的戰役總稱。 「西仔」指法蘭西;「反」通「叛」是戰爭動亂的總稱。.

劉銘傳和西仔反 · 基隆市和西仔反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劉銘傳和臺北市 · 基隆市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原住民

#重定向 臺灣原住民族.

劉銘傳和臺灣原住民 · 基隆市和臺灣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 (清朝)

臺灣鐵路,亦稱為劉銘傳鐵路,是臺灣清治時期在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時籌建的鐵路,分為基隆至臺北、臺北至新竹兩線,為今日縱貫線北段之前身。構想是終點為臺南,但新竹以南僅築路堤至崎頂,餘段皆未動工,屬未成線。 由於此條鐵路路線標準較差、加以橋樑屢遭大水沖毀,在日治時期後改由一系列改良線取代。原本的部分路線(臺北至桃園間)改為公路運輸使用,名為「台北台南道路」,也是後來的省道台1線舊線(台一甲線)。.

劉銘傳和臺灣鐵路 (清朝) · 基隆市和臺灣鐵路 (清朝)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管理局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灣鐵路局、臺鐵局、臺鐵,或逕稱為鐵路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之獨立事業機構,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灣鐵路,為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2016年9月底,在職員工共13,099人,營運路線共有13條,長度達1085.3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第5頁;若含非營業路程的路線里程,路線長度可達1114.5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P94)。,並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其亦為國際鐵路聯盟準成員。 臺鐵局的創建,可追溯至清朝時代的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於1950年代啟用,是由代表臺灣的俗體字「--」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劉銘傳和臺灣鐵路管理局 · 基隆市和臺灣鐵路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劉銘傳和臺灣清治時期 · 基隆市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劉銘傳和清朝 · 基隆市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清朝政府

清朝政府,或称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治權機構,始于后金政权,長達296年,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後终结。 清朝政府的行政架构始设于后金皇太极时期,天聪五年(1631年),设六部(暗部、道部、醫部、鬼部、兵部、咒部)。天聪十年(1636年)设立都察院。崇德二年(1637年)设立議政王大臣會議,这是后金时期和清初重要的决策机构。 順治元年 (1644年) 清军入关后,又增设多个行政机构。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仿照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负责起草、传达诏令,进呈题疏,代批拟旨等。清朝的内阁名义上居中央辅政机构之首,但没有明朝中后期内阁那样的实权,内阁的最高长官大学士,虽然品极位崇,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为皇帝缮写文书和谕旨而已。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内阁外另设立南书房,使之成为决策中心。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定名的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成为清中后期为皇帝服务的国家决策中心。至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晚清时期,国内外环境剧变。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 庚子事变后,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光緒三十二年 (1906年) 9月,政府下诏订定新中央官制,改六部为十一部。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末帝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后,在北京紫禁城中依然保持着一个“逊清皇室小朝廷”,直至民國十三年 (1924年) 11月5日被迫出宫结束。 .

劉銘傳和清朝政府 · 基隆市和清朝政府 · 查看更多 »

漢人

#重定向 汉族.

劉銘傳和漢人 · 基隆市和漢人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劉銘傳和新北市 · 基隆市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劉銘傳和基隆市之间的比较

劉銘傳有167个关系,而基隆市有4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3,杰卡德指数为3.97% = 23 / (167 + 412)。

参考

本文介绍劉銘傳和基隆市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